龔信

《古今醫鑑》~ 卷之十五 (14)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五 (14)

1. 楊梅瘡

上為末,用紅棗黏大米粉打糊為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丸,又土茯苓(四兩),,牙皂半個,同煎吞藥,一日三服,忌母豬、牛肉、醬、醋、茶、房事。

〔批〕(按上方治楊梅瘡峻劫之劑)

抵金丹(許昌縉紳傳),治一切天泡、楊梅,及遠年近日頑瘡。

細辛,白芷,麻黃,金銀花,桂枝,當歸,防風,甘草(各一兩)

牙皂(十個),龍骨(火煅,五錢),乳香,沒藥,孩兒茶,丁香(各二錢,為末)

上前粗藥十味共為末,每服不拘多少,以土茯苓煎水,去渣,入粗藥在內,攪勻,再煎一、二沸,取出候溫,加後四味末於內,再加蜜一箸頭,溫服。以棗肉為丸,用土茯苓湯頓服亦可。

熏鼻奇方(周梅江傳),治楊梅瘡。

水銀,白錫,百草霜(各一錢)

上先將錫化開,入水銀和勻,共研為末,作紙捻九條。每早、午、晚各一條,用紙作罩,勿令泄氣熏鼻孔,男左女右。口噙涼水,溫則易之,一日熏三次,三日九次,全好。

三教歸一(杜東野傳),治楊梅瘡,先用表藥,後用此,不問遠近一切頑瘡,並效。

水銀,銀硃,硃砂(各一錢)

上共一處研勻,用棗去核,再研,化丸分作兩丸。每用一丸置瓦上,用炭火四塊,將藥居中,令患人仰臥縮腳被蓋,將口頻吹火,燒煙燻之,熏後,再服毒藥數次。

金燈照眼(俞貢士傳)

白錫(一錢,煎化入水銀),水銀(一錢),乳香,沒藥,白丁香,辰砂,線香,輕粉(各三分),自然銅(一錢),麝香(三分)

上各為細末,將皮紙卷條,每條七分,用香油潤濕,燃燈,照眼觀燈,口含涼水,燈用帽匣盛之。先要服通聖散十劑,照後亦要服十數服。如瘡疼,宜服乳香、沒藥共五分,研末,調酒服。

身臥煙霞

乳香,沒藥,孩兒茶,雄黃,硃砂(各五分),麝香(三分),水花珠(一錢),潮腦(一錢),水銀(一錢),黑鉛(一錢),艾葉(三錢),血竭(五分),線香(三根)

上共為細末,將黑鉛化開,水銀入內,攪勻,冷之一處。將藥分作三分,艾葉、線香亦分作三分,為條三根,用瓦盛藥條,被蓋身體秘密,仰身縮腳,藥放腳下,燒煙燻之。避風三、五日,見風則生瘡。未熏之先,宜服三黃敗毒散十數劑。

白杏膏,治楊梅瘡。

輕粉(一錢),杏仁(去皮,七個)

共搗爛,將瘡去痂,先抹豬膽汁,後塗藥。

千金散

乳香,沒藥,血竭,雄黃,杏仁(各五錢),輕粉,孩兒茶,枯礬(各五分),膽礬(三分),麝香(一分)

上為末,先用豬膽汁貼洗,後摻藥。

珠粉散(翟散官傳)

輕粉(一錢),珍珠(二分),天竺黃(六分)

上為細末,將瘡用槐條煎湯洗淨,後搽藥即愈。

白話文:

將藥材磨成粉末,用紅棗和米粉做成糊狀,搓成小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丸,另外用土茯苓(四兩),皂角半個,一起煎湯送服藥丸,一天服用三次。服藥期間要禁食母豬肉、牛肉、醬油、醋、茶、並禁止性生活。

【批註】 (以上是治療楊梅瘡的強烈藥方)

抵金丹 (許昌縉紳傳): 治療各種天皰瘡、楊梅瘡,以及多年或近期發生的頑固瘡。

細辛、白芷、麻黃、金銀花、桂枝、當歸、防風、甘草(各一兩),皂角(十個),龍骨(火煅,五錢),乳香、沒藥、孩兒茶、丁香(各二錢,磨成粉末)。

先將前十味粗藥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不拘量,用土茯苓煎水,去渣,加入粗藥粉攪拌均勻,再煎煮一兩次,取出稍涼,加入後四味藥粉,再加一筷子頭的蜂蜜,溫服。也可以用棗肉搓成藥丸,用土茯苓湯送服。

熏鼻奇方 (周梅江傳): 治療楊梅瘡。

水銀、白錫、百草霜(各一錢)。

先將白錫熔化,加入水銀攪拌均勻,一起研磨成粉末,做成九條紙捻。每天早、中、晚各用一條,用紙做成罩子,避免洩氣,熏鼻孔,男性用左側鼻孔,女性用右側。口中含著涼水,水溫熱就更換,一天熏三次,三天熏九次,病就好。

三教歸一 (杜東野傳): 治療楊梅瘡,先用表藥,再用此方,無論遠近各種頑固瘡都有效。

水銀、銀硃、硃砂(各一錢)。

將以上藥材一起研磨均勻,把紅棗去核,再研磨,搓成兩顆藥丸。每次取一顆藥丸放在瓦片上,用四塊炭火將藥丸放在中間,讓患者仰臥,縮起雙腿並蓋好被子,頻繁用嘴吹火,讓藥丸燃燒產生煙霧燻患處。燻後,再服用幾次毒藥。

金燈照眼 (俞貢士傳):

白錫(一錢,煎熔化後加入水銀)、水銀(一錢)、乳香、沒藥、白丁香、辰砂、線香、輕粉(各三分)、自然銅(一錢)、麝香(三分)。

以上藥材都磨成細末,用薄紙捲成條狀,每條七分,用香油浸濕,點燃像燈一樣,讓患者睜眼觀看燈火,口中含著涼水,燈火用帽匣盛裝。先要服用通聖散十劑,照後也要服用十幾劑。如果瘡口疼痛,可以服用乳香、沒藥共五分,磨成粉末,用酒調服。

身臥煙霞

乳香、沒藥、孩兒茶、雄黃、硃砂(各五分),麝香(三分),水花珠(一錢),潮腦(一錢),水銀(一錢),黑鉛(一錢),艾葉(三錢),血竭(五分),線香(三根)。

以上藥材都磨成細末,將黑鉛熔化,加入水銀,攪拌均勻,冷卻後放一處。將藥分成三份,艾葉、線香也分成三份,搓成三條,用瓦片盛裝藥條,患者用被子蓋住身體,仰臥縮腿,藥條放在腳下,燃燒產生煙霧燻患處。避風三到五天,見風會生瘡。在燻之前,最好服用三黃敗毒散十幾劑。

白杏膏 治療楊梅瘡。

輕粉(一錢),杏仁(去皮,七個)。

一起搗爛,先將瘡上的結痂去除,塗上豬膽汁,再塗抹藥膏。

千金散

乳香、沒藥、血竭、雄黃、杏仁(各五錢),輕粉、孩兒茶、枯礬(各五分),膽礬(三分),麝香(一分)。

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先用豬膽汁擦洗患處,然後敷上藥粉。

珠粉散(翟散官傳):

輕粉(一錢),珍珠(二分),天竺黃(六分)。

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槐樹枝煎湯清洗瘡口,然後塗抹藥粉即可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