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鑑》~ 卷之十五 (2)
卷之十五 (2)
1. 癰疽(附腸癰、吐癰)
乳香,沒藥,貝母,甘草節,白芷,花粉,赤芍藥,當歸梢(各一錢),防風(七分),陳皮(一錢半),皂角刺(五分),金銀花(三錢),穿山甲(三六片,切碎,以蛤粉炒黃色)
上銼一劑,用醇酒一鍾半,以紙密封罐口,勿令泄氣,煎至一鍾,隨瘡上下,以分飢飽溫服。能飲酒者,服後再飲三五杯,忌酸薄酒、鐵器。服後倒臥,覺痛定回生,神功浩大,不可臆度,再看證加減。在背俞倍皂角刺。在腹募倍白芷。在胸次加栝蔞仁(二錢),在四肢倍金銀花。
槐花酒
治背發一切疔瘡腫毒,不問已成未成,俱焮痛者宜用。未成者一二服即消,已成者三四服即愈。
槐花四五兩微炒黃,乘熱入酒二鍾,煎十餘沸,去渣熱服。
〔批〕(按上方治癰疽初起,已成或未成未潰之先宜之)
金銀花酒
治一切癰疽、發背、疔瘡、乳癰、便毒,及喉痹乳鵝,不問已潰未潰者。
金銀花連莖葉搗爛,取汁半鍾,和熱酒半鍾,溫服,可保無虞。如秋冬無鮮者,水煎和酒服。
追風通氣散
治癰疽、發背、流注、腫毒、腦疽、打破傷折、疝氣、血瘕、腳氣、諸氣痞塞、塊痛、腰痛、一切痰飲為患。此藥大能順氣勻血,扶植胃本,不傷元氣,盪滌邪穢,自然通順,不生變證,真仙劑也。
氣血逆於腠理,故令壅結癰疽,調和營衛實堪,宜赤芍、木通、白芷、何首烏同枳殼、茴香、烏藥、當歸,更加國老等無疑,酒水同煎濟世。
一癰疽生痰有二:一則胃寒生痰,加半夏以健脾化痰;一則鬱熱而成風痰,加桔梗,並用生薑水酒煎。一發背因服寒涼之藥,過傷脾胃,飲食少進,顏色憔悴,肌肉不生,去木通,少用當歸,倍厚朴、陳皮。流注,加獨活。腦發背發,去木通;打破傷折在頭上,去木通,加川芎、陳皮。
經年腰痛,加萆薢、玄胡索酒煎。腳氣,加檳榔、木瓜、穿山甲水煎。痰飲為患,或喘,或咳,或暈,頭痛睛疼,遍身拘急,骨節痹疼,胸背、頸項、腋胯、腰腿、手足聚結腫硬,或痛或不痛,按之無血潮,雖或微紅,亦淡薄不熱,堅如石,破之無膿,或有薄血,或清水,或如乳汁,又有壞肉如破絮,又如瘰癧,在皮肉之間,如雞卵可移動,軟活不硬,破之亦無膿血,針口胬肉突出,惟覺咽喉痰實結塞,作寒作熱,加南星、半夏。腫毒堅硬不穿,加川芎、獨活、麻黃、連須蔥煎,熱服。
托裡消毒散
治一切癰疽,六七日未消者,服此藥,瘡未成即消,已成即消。能壯氣血,固脾胃,使毒氣不得內攻,膿毒易潰,肌肉易生。切不可早用生肌之藥,恐毒氣未盡,反增潰爛。如有瘡口,便貼膏藥,以御風入,至瘡口閉合,如不用貼,此守成之方也。
黃耆(鹽水炒),花粉(各二錢),防風,當歸(酒洗),川芎,白芷,桔梗(炒),厚朴(薑製),穿山甲(炒),皂角刺(炒,各一錢),金銀花,陳皮(各三錢)
白話文:
癰疽(附腸癰、吐癰)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癰疽的,包括腸癰和吐癰。
藥方組成:乳香、沒藥、貝母、甘草節、白芷、花粉、赤芍藥、當歸梢(各一錢)、防風(七分)、陳皮(一錢半)、皂角刺(五分)、金銀花(三錢)、穿山甲(三六片,切碎,用蛤粉炒至黃色)。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粗末,加入一鍾半的醇酒,用紙密封罐口,不要讓空氣跑出去,煎煮至剩下一鍾。然後根據瘡的位置,飯前或飯後溫服。如果能喝酒的人,服藥後再喝三五杯酒。服用期間忌食酸味和淡酒,也避免使用鐵器。服藥後要躺下休息,會感覺疼痛減輕,效果很好,無法預測。之後要根據病情變化增減藥量。如果瘡在背部,皂角刺的用量要加倍。如果瘡在腹部,白芷的用量要加倍。如果瘡在胸部,要加栝蔞仁(二錢)。如果瘡在四肢,金銀花的用量要加倍。
槐花酒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背部各種疔瘡腫毒的,不論是剛開始發作還是已經形成,只要有紅腫疼痛的都適用。如果剛開始發作,服用一兩次就會消退;如果已經形成,服用三四次就會痊癒。
藥方組成:槐花四五兩,稍微炒至黃色,趁熱加入兩鍾酒中,煎煮十幾次,去渣後趁熱服用。
(批註:這個藥方適用於治療癰疽初期,不論是否已經形成或尚未潰破的情況。)
金銀花酒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各種癰疽、發背、疔瘡、乳癰、便毒,以及喉嚨腫痛(乳蛾),不論是否已經潰破。
藥方組成:將金銀花連莖葉搗爛,取汁半鍾,加入半鍾熱酒,溫服,可以保證平安無事。如果秋冬沒有新鮮的金銀花,可以用水煎煮後再加入酒服用。
追風通氣散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癰疽、發背、流注、腫毒、腦疽、跌打損傷、疝氣、血塊、腳氣、各種氣滯不通、疼痛、腰痛、以及一切痰飲引起的疾病。這個藥方能夠順氣活血,強健脾胃,不傷元氣,清除體內邪氣,使身體自然順暢,不會產生其他病變,是很好的藥方。
由於氣血在皮膚紋理之間不暢通,導致壅塞形成癰疽,所以需要調和營衛。這個藥方中,使用赤芍、木通、白芷、何首烏,搭配枳殼、茴香、烏藥、當歸,再加上甘草,效果很好。用水和酒一起煎煮,可以幫助人們解除病痛。
癰疽產生痰有兩種情況:一是胃寒導致生痰,要加入半夏來健脾化痰;二是鬱熱形成風痰,要加入桔梗,並用生薑水酒一起煎煮。發背是因為服用過多的寒涼藥物,損傷了脾胃,導致食慾不振、面色憔悴、肌肉消瘦,要去掉木通,少用當歸,加倍厚朴、陳皮。流注要加入獨活。腦發背要去掉木通;頭部跌打損傷要去掉木通,加入川芎、陳皮。
經年腰痛要加入萆薢、玄胡索,用酒煎煮。腳氣要加入檳榔、木瓜、穿山甲,用水煎煮。痰飲導致的疾病,例如氣喘、咳嗽、頭暈、頭痛、眼睛疼、全身拘緊、關節疼痛、胸背、脖子、腋下、腰腿、手腳等部位出現腫脹硬塊,或痛或不痛,按壓沒有血潮,即使有些微紅,也是顏色淡薄不熱,像石頭一樣堅硬,破開沒有膿液,或有少量血水,或像清水,或像乳汁,還有像破布一樣的壞死組織,或者像瘰癧一樣,在皮肉之間,像雞蛋一樣可以移動,軟而不硬,破開也沒有膿血,針孔處會長出肉芽。感覺喉嚨裡有痰堵塞,忽冷忽熱,要加入南星、半夏。腫毒堅硬不潰破,要加入川芎、獨活、麻黃、連須蔥一起煎煮,趁熱服用。
托裡消毒散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各種癰疽,如果六七天沒有消退,服用這個藥方,如果瘡還沒有形成就會消退,如果已經形成也會消退。這個藥方能增強氣血,強健脾胃,使毒氣無法侵入體內,膿液容易排出,肌肉容易生長。千萬不要過早使用生肌的藥物,恐怕毒氣沒有排盡,反而加重潰爛。如果有瘡口,就貼上膏藥,防止風邪入侵,等到瘡口閉合。如果不用膏藥,這個藥方也算是一個守成的方子。
藥方組成:黃耆(用鹽水炒)、花粉(各二錢)、防風、當歸(用酒洗)、川芎、白芷、桔梗(炒)、厚朴(用薑製)、穿山甲(炒)、皂角刺(炒,各一錢)、金銀花、陳皮(各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