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信

《古今醫鑑》~ 卷之十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五 (1)

1. 卷之十五

2. 癰疽(附腸癰、吐癰)

凡諸脈浮數,應當發熱。其不發熱而反灑淅惡寒,若有痛處,必發癰疽。脈微而遲,反發熱;弱而數,反振寒,當發癰疽。脈浮而數,身體無熱,形默默,胸中微燥不知痛之所在,其人必發癰疽。

《內經》曰:諸痛癢瘡瘍,皆屬心火。又云:膏粱之變,足生大疔。蓋心主血而行氣,氣血凝滯而為癰疽也。癰者,壅也。大而高起,屬乎陽,六腑之氣所生也,其脈浮數。疽者,沮也。平而內發,屬乎陰,五臟之氣所成也,其脈沉數。

凡人初生瘡之時,便覺壯熱惡寒,拘急頭痛,精神不寧。煩躁飲冷者,其患瘡疽必深也。若人須患瘡疽,起居平和,飲食如故,其瘡浮淺也。

凡外敷貼藥,亦發表之意。一方謂貼冷藥有神效。夫氣得熱則散,得冷則斂,何謂神效?經曰,發表。

凡腫瘍用手按之,熱則有膿,不熱則無膿。重按乃痛,膿之深也;輕按即痛,膿之淺也;按之不甚痛者,未成膿也。若按之即復者,有膿也;不復者,無膿,必是水也。

凡癰疽未破,毒攻臟腑,一毫熱藥不敢用。若已破潰,臟腑既虧,飲食少進,一毫冷藥不敢用也。

凡膿出而反痛者,此為虛也,宜補之。亦有穢氣所觸而作痛者,宜和解之。風冷所逼者,宜溫養之。

凡疽發深而不痛者,胃氣大虛,必死肉多而不知痛也。

凡腫瘍時嘔者,當作毒氣上攻治之,潰後當作陰虛補之。若年老潰後,發嘔不食,宜參耆白朮膏峻補。河間謂瘡瘍嘔者,濕氣侵於胃,宜倍白朮。

凡癰疽發渴,乃血氣兩虛,用參、耆以補氣,當歸、地黃以養血。

凡癰疽有實熱者,易療;虛寒邪熱者,難治。腫起堅硬,膿稠者為實;腫下軟漫,膿稀者為虛。敗膿不去,加白芷則去,不可用白朮,蓋白朮能生膿故也。

凡癰疽始發,即以艾多灸之,可使輕淺。或以騎竹馬灸法最妙,蓋火暢達,拔引郁毒,此從治之意。惟頭為諸陽所聚,艾炷宜小而少。若其身必痛,灸至不痛,不痛灸至痛。

連翹敗毒散

治癰疽發背,疔瘡乳癰,一切無名腫毒,初起憎寒壯熱,甚則頭痛拘急,狀似傷寒,一日至四五日者,二三劑以解其毒,輕者則內自消散,若至六七日不消,宜服真人活命飲,後服托裡消毒散調理。

柴胡,羌活,桔梗,金銀花,連翹,防風,荊芥,薄荷葉,川芎,獨活,前胡,白茯苓,甘草,枳殼

上銼,生薑煎。如瘡在上,食後服;在下,食前服。如熱甚並痛甚,加黃連、黃芩。如大便不通,加大黃,芒硝下之。

真人活命飲

治一切癰疽疔腫,不問陰陽虛實,善惡腫潰,太痛或不痛,然當服於未潰之先與初潰之時,如毒已大潰,更不宜服。初用此劑,大勢已退,然後隨證調理,其功甚捷,誠仙方也。

白話文:

癰疽(附腸癰、吐癰)

凡是脈象浮數的,應該會發熱。但如果沒有發熱反而畏寒發冷,且有疼痛的地方,就必定會長癰疽。脈象微弱而遲緩,反而發熱;脈象虛弱而數促,反而畏寒,也都會長癰疽。脈象浮而數,身體卻沒有發熱,精神萎靡,胸中微微乾燥,不知道疼痛的具體位置,這種人也會長癰疽。

《內經》說:各種疼痛、搔癢、瘡瘍,都屬於心火。又說:吃肥甘厚味的食物,腳上就會生出很大的疔瘡。這是因為心主血脈,運行氣血,氣血凝滯就會形成癰疽。癰,就是壅塞的意思,腫塊高高隆起,屬於陽,是六腑之氣造成的,其脈象浮數。疽,就是阻滯的意思,腫塊平坦內陷,屬於陰,是五臟之氣造成的,其脈象沉而數。

凡是人剛開始長瘡的時候,就會覺得發熱畏寒,肌肉拘緊頭痛,精神不安寧。煩躁想喝冷飲的,其瘡疽必定很深。如果患瘡疽的人,起居飲食都和平常一樣,那麼瘡疽就會比較淺表。

凡是外敷貼藥,都是為了發散邪氣。有些人認為貼冷藥有奇效。其實氣遇熱則散,遇冷則收斂,何來奇效?經書上說的是發表。

凡是腫瘍,用手按壓,按壓處發熱的就有膿,不發熱的就沒有膿。用力按壓才疼痛的,膿在深層;輕輕按壓就疼痛的,膿在淺層;按壓時不太疼痛的,膿還沒形成。如果按壓下去馬上就恢復原狀的,是有膿;按壓下去恢復不了原狀的,沒有膿,一定是水腫。

凡是癰疽還沒破潰的,毒邪攻入臟腑,一點點溫熱的藥都不敢用。如果已經破潰了,臟腑已經受損,飲食減少,一點點寒涼的藥也不敢用。

凡是膿液排出後反而疼痛的,這是虛症,應該補益;也有因為穢氣觸犯而疼痛的,應該和解;被風寒侵襲的,應該溫養。

凡是疽發得很深卻不疼痛的,是胃氣大虛,必定是壞死肌肉很多,所以感覺不到疼痛。

凡是腫瘍時嘔吐的,應該當作毒氣上攻來治療,潰爛後應該當作陰虛來補益。如果老年人潰爛後嘔吐不思飲食,應該用參、耆、白朮膏來峻補。河間先生說,瘡瘍嘔吐是因為濕氣侵犯胃,應該加倍白朮的用量。

凡是癰疽發熱口渴的,是氣血兩虛,要用人參、黃耆來補氣,用當歸、熟地黃來養血。

凡是癰疽有實熱的,容易治療;有虛寒夾雜邪熱的,很難治療。腫塊高起堅硬,膿液稠厚的屬於實症;腫塊低垂鬆軟,膿液稀薄的屬於虛症。敗壞的膿液排不出去,加入白芷就能排出,但是不能用白朮,因為白朮會生膿。

凡是癰疽剛開始發作,就用艾灸多灸,可以使病情輕淺。或者用騎竹馬灸法最好,因為火力暢通,能夠拔出鬱結的毒邪,這是從治法。唯獨頭部是諸陽匯聚的地方,艾炷宜小而少。如果身體一定疼痛,就灸到不痛為止,不痛了再灸到痛。

連翹敗毒散

治療癰疽發背、疔瘡乳癰、一切無名腫毒,初期憎寒壯熱,嚴重則頭痛肌肉拘緊,症狀像傷寒,發病一日到四五日的,用二三劑來解毒,輕者就能自行消散;如果六七天還不消,就應該服用真人活命飲,然後服用托裡消毒散調理。

組成:柴胡、羌活、桔梗、金銀花、連翹、防風、荊芥、薄荷葉、川芎、獨活、前胡、白茯苓、甘草、枳殼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用生薑水煎服。如果瘡在上半身,飯後服用;在下半身,飯前服用。如果發熱和疼痛都很嚴重,加入黃連、黃芩;如果大便秘結,加入大黃、芒硝瀉下。

真人活命飲

治療一切癰疽疔腫,不論陰陽虛實,腫塊大小好壞,疼痛與否,都應該在潰爛之前或剛開始潰爛時服用。如果毒邪已經大面積潰爛,就不宜再服用。初服此方,病情好轉後,再根據症狀調理,療效非常迅速,確實是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