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鑑》~ 卷之十二 (3)
卷之十二 (3)
1. 妊娠
保生湯,治婦人經候不行,身無病似病,脈滑大而六脈俱勻,乃是孕脈也。精神如故,惡聞食氣,或但食一物,或大吐清水。此名惡阻,切勿作寒病治之。
人參(二錢半),白朮,陳皮,香附,烏藥(各五錢),甘草(二錢半),覺噁心嘔吐,加丁香。
上銼作二劑,生薑三片,煎服。
復元湯,治妊婦嘔吐不止,或頭痛,全不思食,左脈弱,諸藥不效,用以理血歸原。
當歸,川芎,白芍,人參(各五錢),白朮,茯苓,陳皮(各一兩半),半夏(薑湯泡,一兩),桔梗,枳殼(各二錢半),丁香(三錢),甘草(五錢,炙)
上銼作十劑,薑、棗煎服。
妊娠三兩個月內,嘔吐噁心,不納米食,用:
四物湯加陳皮、半夏、藿香、砂仁、白朮、神麯、麥芽、陳蒼米、生薑煎服。
妊娠子煩,謂煩躁而悶亂心神也。蓋四月受少陰君火以養精,六月受少陽相火以養氣,若母心驚膽寒,多有是證。《產寶》云:是心肺虛熱,或痰積於胸。若三月而煩者,但熱而已;若痰飲而煩者,吐涎惡食。大凡停痰積飲,寒熱相搏,吐甚則胎動不安。
竹葉湯
防風(去蘆),黃芩,麥門冬(泡去心,各一錢),白茯苓(二錢),竹葉(十斤),水煎,食後溫服。
妊娠子癇,謂痰涎潮搐,目吊口噤也。用
羚羊角散,治妊娠中風,頭項強直,經脈拘急,語言謇澀,痰涎不利,或時發搐,不省人事,名曰子癇風。
當歸,川芎,防風,獨活,茯神,五加皮,杏仁,薏苡仁,酸棗仁(炒),木香,羚羊角,甘草
上銼,生薑五片,水煎,不拘時服。
子懸,謂妊娠心胃脹滿也。
紫蘇和氣飲,治婦人胎氣不和,湊上心腹,脹滿疼痛,或臨產驚恐,氣結連日不下,及胎前一切諸疾。
當歸,川芎,白芍,人參,紫蘇梗,陳皮,大腹皮,甘草
上銼,生薑三片,蔥白七根,水煎服。腹痛,加香附、木香。咳嗽,加枳殼、桑白皮。熱,加黃芩。嘔吐,加砂仁。泄瀉,加白朮、茯苓。難產,加枳殼、香附、車前子。
子腫者,謂妊娠面部虛浮、肢體滿也。
茯苓湯,治妊娠七八個月前後,面目四肢浮腫。
當歸,川芎,白芍藥(炒),熟地黃,白朮(土炒),茯苓,澤瀉,子實,黃芩,梔子(酒炒),甘草(炙),厚朴(薑汁炒),麥門冬(去心)
上銼一劑,水煎服。
子氣者,謂妊娠兩足浮腫也。因脾衰不能制水,血化成水所致。
天仙藤散,治妊娠三月成胎之後,兩足自腳面直腫至膝,行步艱難,喘悶妨食狀似水腫,生於腳趾間,黃水出者,名曰子氣。
天仙藤(即青木香藤,洗炒),紫蘇,陳皮,香附,烏藥,木香,甘草
上銼,生薑煎服。
子淋,謂妊娠小便澀少也。乃腎與膀胱虛熱,不能制水,然妊婦胞系於腎,腎間虛熱而成斯證,甚者心煩悶亂,用:
白話文:
妊娠
保生湯:治療婦女月經不來,身體沒有明顯疾病卻感覺不舒服,脈象滑大且六脈均勻,這是懷孕的脈象。精神狀態正常,但討厭聞到食物的味道,或者只吃一種食物,或者大量嘔吐清水。這叫做妊娠惡阻,千萬不要當作寒病來治療。
藥材:人參(二錢半)、白朮、陳皮、香附、烏藥(各五錢)、甘草(二錢半)。如果感到噁心嘔吐,可以加入丁香。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切碎分為兩劑,加入生薑三片,用水煎煮後服用。
復元湯:治療孕婦嘔吐不止,或頭痛,完全沒有食慾,左脈虛弱,各種藥物都無效的情況,用來調理血氣,使其恢復正常。
藥材:當歸、川芎、白芍、人參(各五錢)、白朮、茯苓、陳皮(各一兩半)、半夏(用薑汁浸泡,一兩)、桔梗、枳殼(各二錢半)、丁香(三錢)、甘草(五錢,炙烤過)。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切碎分為十劑,加入生薑、紅棗,用水煎煮後服用。
懷孕三兩個月內,出現嘔吐噁心,吃不下飯的情況,可以用以下藥方:
四物湯(當歸、川芎、白芍、熟地)加上陳皮、半夏、藿香、砂仁、白朮、神麯、麥芽、陳倉米,再加生薑煎煮後服用。
妊娠子煩:指的是懷孕時感到煩躁、悶亂,心神不寧。這是因為四個月時胎兒吸收少陰君火以滋養精氣,六個月時吸收少陽相火以滋養氣血。如果孕婦受到驚嚇,心膽虛寒,就容易出現這種情況。《產寶》這本書認為,這是心肺虛熱,或者胸腔有痰積聚所致。如果懷孕三個月就出現煩躁,通常只是單純的熱證;如果是由於痰飲引起的煩躁,會出現吐口水、厭食等症狀。一般來說,痰飲積聚、寒熱交戰,吐得很厲害的話,容易導致胎動不安。
竹葉湯:
藥材:防風(去蘆)、黃芩、麥門冬(浸泡去心,各一錢)、白茯苓(二錢)、竹葉(十斤)。
使用方法:用水煎煮後,在飯後溫熱服用。
妊娠子癇:指的是懷孕時出現痰涎壅盛、抽搐、眼睛上翻、牙關緊閉的情況。可以用以下藥方:
羚羊角散:治療懷孕期間中風,導致頭頸僵硬、經脈拘急、說話困難、痰涎不利,有時會抽搐、昏迷不醒,這叫做子癇風。
藥材:當歸、川芎、防風、獨活、茯神、五加皮、杏仁、薏苡仁、酸棗仁(炒過)、木香、羚羊角、甘草。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切碎,加入生薑五片,用水煎煮後服用,不限時間。
子懸:指的是懷孕期間感到心胃脹滿。
紫蘇和氣飲:治療婦女胎氣不和,上衝心腹,導致脹滿疼痛,或者臨產時受到驚嚇,氣結連日無法順利生產,以及懷孕期間的其他各種疾病。
藥材:當歸、川芎、白芍、人參、紫蘇梗、陳皮、大腹皮、甘草。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切碎,加入生薑三片、蔥白七根,用水煎煮後服用。如果腹痛,加入香附、木香;如果咳嗽,加入枳殼、桑白皮;如果發熱,加入黃芩;如果嘔吐,加入砂仁;如果腹瀉,加入白朮、茯苓;如果難產,加入枳殼、香附、車前子。
子腫:指的是懷孕時出現面部虛浮、肢體腫脹。
茯苓湯:治療懷孕七八個月前後,出現面部、四肢浮腫的情況。
藥材:當歸、川芎、白芍藥(炒過)、熟地黃、白朮(用土炒過)、茯苓、澤瀉、子實、黃芩、梔子(用酒炒過)、甘草(炙烤過)、厚朴(用薑汁炒過)、麥門冬(去心)。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切碎為一劑,用水煎煮後服用。
子氣:指的是懷孕時出現雙腳浮腫。這是因為脾功能衰弱,無法控制體內的水液,導致血液化為水所致。
天仙藤散:治療懷孕三個月後,雙腳從腳面一直腫到膝蓋,行走困難,氣喘胸悶,食慾不佳,看起來像水腫,如果腫脹生於腳趾之間,並且流出黃水,就叫做子氣。
藥材:天仙藤(即青木香藤,洗淨炒過)、紫蘇、陳皮、香附、烏藥、木香、甘草。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切碎,加入生薑煎煮後服用。
子淋:指的是懷孕時出現小便澀滯、量少的情況。這是由於腎和膀胱虛熱,無法控制體內的水液所致。懷孕婦女的胞絡與腎相連,腎間虛熱會導致這種症狀,嚴重時會感到心煩悶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