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鑑》~ 卷之十 (2)
卷之十 (2)
1. 心痛
倉卒散(秘方)
山梔仁(炒黑,五錢)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煎服。一方加川芎一錢,尤妙。
一方單用梔子炒,為末,每服二三匙。心痛、腹痛薑湯調下。痢作肚痛,黃酒調下,四肢浮腫,米飲調下;小便淋瀝,白湯調下。
平氣散(劉孟門傳),治心痛。
蒼朮(一錢五分),梔子(一錢五分),當歸(一錢),青皮(一錢),陳皮(一錢),枳殼(一錢),木香(一錢,臨熟時入木香再煎),甘草(三分)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水一大碗,煎至七分,通口服。
清郁散,〔批〕(按此方治心胃鬱火作痛調和之劑),治胃中有伏火,膈上有稠痰,胃口作痛,及噁心,嘔吐清水,或作酸水醋,心煩悶。
陳皮(一錢),半夏(一錢,香油炒),白伏苓(一錢),蒼朮(一錢,米泔浸炒),川芎(六分),乾薑(五分,炒黑),香附(童便炒,一錢),神麯(炒,一錢),黃連(薑汁炒,一錢),梔子(薑汁炒一錢),甘草(三分)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煎服。嘔吐甚,加藿香四分,砂仁四分。此方為丸服亦妙。
宣氣散(嚴發十傳),治心胃刺痛,牽引胸膈疼痛,內有實熱,脈數有力者。
梔子仁(鹽酒炒),滑石,大黃,木香
上先將梔子以生薑煎湯,余藥入湯內濃磨溫服。在上必吐痰,在下必瀉,其痛立止。外以蘿蔔子炒,絹包頻熨痛處。
利氣丸(方見諸氣門),治心胃氣滯、食積,鬱熱作痛。
加減柴胡湯(西園公制),治實熱湊上,心腹作痛,發熱不止。
柴胡(一兩),黃芩(七錢半),半夏(七錢半),枳殼(一兩),赤芍(一兩),山梔子(去殼,四兩,半生半炒)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煎服。
利氣保安湯(西園公制)〔批〕(按此方治心胃實熱作痛清熱之劑),治氣痛,已服通利之藥,下後餘熱作痛,或痛在小腹者。
柴胡,青皮,枳殼,香附,鬱金,木通,赤芍,山梔仁(各等分,炒)
四聖散(段千戶傳),治心痛、肚腹痛,陰證絞腸痧神效。
五靈脂(炒出煙),桃仁(麵炒黃色,去皮尖),草烏(水泡,一日一換,浸七日,去皮尖,切作片,用新瓦焙乾,各用一兩),青黛(二錢,入藥八錢,為末)
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或十七丸,用艾葉七片炒出煙,陳酒一鍾,入鍋去艾,溫艾湯送下。
一用倉卒散,治氣自腰腹間攻心,痛不可忍,腹中冰冷自汗,如洗手足,攣急厥冷。
山梔子(大者四十九個,連皮搗爛炒),大附子(一枚,泡,去皮)
上為末,每服二錢,酒煎八分溫服。
丁胡三建湯,〔批〕(按此方治心胃冷氣作痛辛溫之劑),治冷心疼,面青唇黑,手足厥冷。
白話文:
倉卒散(秘方)
用炒黑的山梔仁五錢,磨成粉末,加三片生薑,用水煎煮後服用。如果再加入一錢川芎,效果會更好。另外一種用法是單獨將梔子炒過後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到三匙,心痛、腹痛時用薑湯調服;拉肚子肚子痛時用黃酒調服;四肢浮腫時用米湯調服;小便淋漓不盡時用白開水調服。
平氣散(劉孟門傳)
這個藥方治療心痛。使用蒼朮一錢五分、梔子一錢五分、當歸一錢、青皮一錢、陳皮一錢、枳殼一錢、木香一錢(快要煎好的時候再加入木香),還有甘草三分。將這些藥材磨碎,加入三片生薑和一大碗水,煎煮到剩七分,一次全部喝下。
清郁散
這個藥方主要針對胃中有潛伏的火氣,胸膈有濃稠的痰,導致胃痛、噁心、嘔吐清水或酸水,以及心煩悶的症狀。藥方包含陳皮一錢、用香油炒過的半夏一錢、白茯苓一錢、用米泔水浸泡後炒過的蒼朮一錢、川芎六分、炒黑的乾薑五分、用童便炒過的香附一錢、炒過的神麯一錢、用薑汁炒過的黃連一錢、用薑汁炒過的梔子一錢,以及甘草三分。將這些藥材磨碎,加入三片生薑,用水煎煮後服用。如果嘔吐嚴重,可以再加入藿香四分和砂仁四分。這個藥方也可以做成藥丸服用,效果也不錯。
宣氣散(嚴發十傳)
這個藥方治療心胃刺痛,疼痛會牽連到胸膈,並且伴隨體內實熱、脈搏跳動快速有力等症狀。藥方包含用鹽酒炒過的梔子仁、滑石、大黃、以及木香。先用生薑煎湯,再將其他藥材放入湯中磨細,溫熱服用。藥效發揮後,如果是在上方(胸膈)就會吐痰,在下方(腹部)就會腹瀉,疼痛立刻就能停止。此外,可以將炒過的蘿蔔子用絹布包起來,頻繁地熱敷在疼痛的部位。
利氣丸
這個藥方的詳細內容可以在治療「諸氣」的章節找到,主要治療心胃氣滯、食積、以及鬱熱引起的疼痛。
加減柴胡湯(西園公制)
這個藥方治療實熱上湧,導致心腹疼痛、持續發熱的症狀。藥方包含柴胡一兩、黃芩七錢半、半夏七錢半、枳殼一兩、赤芍一兩,以及山梔子四兩(一半生用,一半炒過)。將這些藥材磨碎,加入三片生薑,用水煎煮後服用。
利氣保安湯(西園公制)
這個藥方主要針對心胃實熱引起的疼痛,屬於清熱的藥方。可以治療氣痛,以及服用通便藥後,剩餘的熱邪引起的疼痛,或是疼痛發生在小腹部的狀況。藥方包含柴胡、青皮、枳殼、香附、鬱金、木通、赤芍,以及山梔仁(全部等量,炒過)。
四聖散(段千戶傳)
這個藥方治療心痛、腹痛,特別是針對陰寒證引起的絞腸痧,效果很好。藥方包含炒到冒煙的五靈脂一兩、用麵粉炒到黃色的桃仁一兩(去皮尖)、用水浸泡七天,每天換水,然後去掉皮尖並切成片,用瓦片烘乾的草烏一兩,以及青黛二錢(加入其他藥材後總共八錢,磨成粉末)。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酒糊做成藥丸,像梧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十五到十七顆,用艾葉七片炒到冒煙,加入一杯陳年黃酒,把艾葉撈出,溫熱著喝下送服藥丸。
一用倉卒散
這個藥方治療氣從腰腹部向上衝到心臟,導致劇烈疼痛,腹部冰冷,全身冒冷汗,手腳冰冷、抽筋。藥方包含連皮搗碎後炒過的山梔子四十九個(要大的),以及泡過後去皮的大附子一枚。將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酒煎煮到剩八分,溫熱服用。
丁胡三建湯
這個藥方針對心胃寒氣引起的疼痛,屬於辛溫的藥方。主要治療冷心痛,患者會面色發青,嘴唇發黑,手腳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