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鑑》~ 卷之九 (19)
卷之九 (19)
1. 眼目
上銼,每服一兩,食後溫服。大眥赤者,乃心經實熱,加龍膽草、赤芍、白朮,減車前、荊芥。小眥赤者,乃心經虛也,加白茯苓、黃耆、硃砂,去青葙子、石決明。赤而不痛,乃肝經實熱,加柴胡、陳皮、白朮,減荊芥。赤而昏者,乃肝之虛也,加蒼朮、楮實子,減蒺藜。
羞明怕日,乃脾之實,加密蒙花,減柴胡。視物不真,乃脾之虛,加蒼朮、細辛,減防風、木賊。眵多結硬,乃肺之實,加桑白皮、茅根、白朮,減蟬蛻、石膏。眵虛不結,乃肺虛,加阿膠、陳皮,減歸尾、枳殼。迎風出淚,乃腎虛,加熟地黃、石斛,減生地、黃菊花。白珠鮮紅常痛,加山梔子、乳香、沒藥、防風、黃芩,減青葙子、蒺藜。
胬肉侵睛,加大黃、牽牛、牛蒡子,減石膏、枳殼。白膜侵睛,加蒺藜、木賊、連翹、車前子、荊芥。癢極難當,加殭蠶、草烏,減菊花、木賊。風中淚出,加旋覆花、草烏煨,減歸尾、石決明。坐起生花,加山藥、熟地黃,減防風、荊芥,忌酒戒欲。兩瞼胋睛,加藿香、白芷、茯苓、荊芥。
清肺散(京師傳)〔批〕(按此方治一切眼疾清涼之劑),治肺氣上攻眼目,白睛腫脹,日夜疼痛者。
桑白皮,黃芩,菊花,枳殼,防風,荊芥,柴胡,升麻,赤芍,歸尾,玄參,苦參,蒺藜,木賊,旋覆花,甜葶藶,甘草
上銼,水煎,食後服。
抑清明目湯(雲林制),治婦人因怒氣傷肝,眼目昏暗如雲霧中。
當歸,白芍,生地黃,白朮,茯苓,陳皮,半夏,龍膽草,柴胡,黃連,梔子,牡丹皮,白豆蔻,甘草,生薑煎服。
明目大補湯,治氣血俱損,眼目昏花,神光不足,及久患眼,服涼藥過多,氣血凝滯,雙目昏蒙,全不通路。服此以鎮陽光,壯腎水。即十全大補湯加沉香、大附子制、白豆蔻。
羊肝丸(金光明傳),治一切眼疾,不問內外翳障,青盲等證。
黃連(一兩),菊花,當歸,川芎,防風,荊芥,羌活,薄荷葉(各三錢)
上為末,用白乳羊肝一具,以竹刀刮去筋膜,生搗再用藥搗爛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漿水送下,白水亦可。內障昏暗,加熟地黃一兩。翳障,加蒺藜、木香各五錢。
明目壯水丸(雲林制),治肝腎不足,眼目昏暗,常見黑花,多有冷淚,此藥壯水,以鎮陽光明目,補腎養肝生心血。
揀人參(一兩),當歸(酒洗,一兩),熟地黃(酒蒸,二兩),生地黃(酒洗,二兩),天門冬(去心,二兩),麥門冬(去心,二兩),石棗(酒蒸,去核,二兩),枸杞子(酒洗,一兩六錢),五味子(一兩),菟絲子(酒製,一兩),白茯神(去皮、木,二兩),乾山藥(一兩),川牛膝(去蘆,酒洗,一兩三錢),柏子仁(去殼,一兩,炒),澤瀉(一兩),牡丹皮(酒洗,一兩),家菊花(去梗,三兩),黃柏(一兩半,乳汁拌勻炒),知母(二兩半,乳汁拌勻曬乾炒),白豆蔻(去殼,淨,三錢,能去眼中一切塵垢翳膜)
白話文:
眼疾治療
眼睛上部疼痛:
- 每次服用一兩藥材,飯後溫服。
- 眼角大眥發紅: 表示心經有實熱,需要加入龍膽草、赤芍、白朮,減少車前子、荊芥。
- 眼角小眥發紅: 表示心經虛弱,需要加入白茯苓、黃耆、硃砂,去掉青葙子、石決明。
- 眼睛紅但不痛: 表示肝經有實熱,需要加入柴胡、陳皮、白朮,減少荊芥。
- 眼睛紅且視物模糊: 表示肝虛,需要加入蒼朮、楮實子,減少蒺藜。
眼睛怕光:
- 表示脾有實熱,需要加入密蒙花,減少柴胡。
- 視物不清: 表示脾虛,需要加入蒼朮、細辛,減少防風、木賊。
- 眼屎多且結硬塊: 表示肺有實熱,需要加入桑白皮、茅根、白朮,減少蟬蛻、石膏。
- 眼屎少且不結塊: 表示肺虛,需要加入阿膠、陳皮,減少歸尾、枳殼。
- 迎風流淚: 表示腎虛,需要加入熟地黃、石斛,減少生地、黃菊花。
- 眼白鮮紅且持續疼痛: 需要加入山梔子、乳香、沒藥、防風、黃芩,減少青葙子、蒺藜。
眼部其他病症:
- 胬肉侵入眼球: 需要加入大黃、牽牛、牛蒡子,減少石膏、枳殼。
- 白膜侵入眼球: 需要加入蒺藜、木賊、連翹、車前子、荊芥。
- 眼睛極癢難耐: 需要加入殭蠶、草烏,減少菊花、木賊。
- 風吹就流淚: 需要加入旋覆花、煨過的草烏,減少歸尾、石決明。
- 坐起時眼前出現黑影: 需要加入山藥、熟地黃,減少防風、荊芥,並戒酒色。
- 上下眼瞼腫脹: 需要加入藿香、白芷、茯苓、荊芥。
清肺散 (京師流傳的方子):
- 此方適用於治療各種眼疾,是清涼的藥劑。
- 主要治療肺氣上衝眼目,導致眼白腫脹、日夜疼痛的病症。
- 組成: 桑白皮、黃芩、菊花、枳殼、防風、荊芥、柴胡、升麻、赤芍、歸尾、玄參、苦參、蒺藜、木賊、旋覆花、甜葶藶、甘草
- 用法: 將藥材切碎,用水煎煮,飯後服用。
抑清明目湯 (雲林所制):
- 此方適用於治療婦女因憤怒傷肝,導致眼睛昏暗如在雲霧中的病症。
- 組成: 當歸、白芍、生地黃、白朮、茯苓、陳皮、半夏、龍膽草、柴胡、黃連、梔子、牡丹皮、白豆蔻、甘草、生薑
- 用法: 將藥材用水煎煮服用。
明目大補湯:
- 此方適用於治療氣血虧損,導致眼睛昏花、神光不足,以及久病眼疾、服用過多寒涼藥物導致氣血凝滯、雙目昏暗不通的情況。
- 服用此方可以振奮陽氣、滋養腎水。
- 組成: 十全大補湯,加入沉香、制附子、白豆蔻。
羊肝丸(金光明所傳):
- 此方適用於治療各種眼疾,不論是內外障翳、青盲等症。
- 組成: 黃連(一兩)、菊花、當歸、川芎、防風、荊芥、羌活、薄荷葉(各三錢)
- 用法: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白乳羊肝一具(用竹刀刮去筋膜)搗爛,再與藥粉混合搗爛,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七十丸,用米湯或白水送服。
- 內障昏暗: 加入熟地黃一兩。
- 翳障: 加入蒺藜、木香各五錢。
明目壯水丸 (雲林所制):
- 此方適用於治療肝腎不足,導致眼睛昏暗、常見黑影、多有冷淚等症狀。
- 此方可以滋養腎水,鎮定陽氣,使眼睛明亮,並補腎養肝、生養心血。
- 組成: 人參(一兩)、當歸(酒洗,一兩)、熟地黃(酒蒸,二兩)、生地黃(酒洗,二兩)、天門冬(去心,二兩)、麥門冬(去心,二兩)、石棗(酒蒸,去核,二兩)、枸杞子(酒洗,一兩六錢)、五味子(一兩)、菟絲子(酒製,一兩)、白茯神(去皮、木,二兩)、乾山藥(一兩)、川牛膝(去蘆,酒洗,一兩三錢)、柏子仁(去殼,一兩,炒)、澤瀉(一兩)、牡丹皮(酒洗,一兩)、家菊花(去梗,三兩)、黃柏(一兩半,用乳汁拌勻炒)、知母(二兩半,用乳汁拌勻曬乾炒)、白豆蔻(去殼,淨,三錢,能去除眼中一切塵垢翳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