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鑑》~ 卷之九 (18)
卷之九 (18)
1. 眼目
方
還睛丸,治遠年近日一切目疾,內外翳障,攀睛胬肉,爛弦風眼,及年老虛弱,目昏多眵,迎風冷淚,視物昏花,久成內障,此藥最能降火升水,可宜久服,夜能讀細字。
揀人參(一兩半),天門冬(泡,去心,三兩),麥門冬(泡,去心,三兩),生地黃(酒洗,三兩),熟地黃(一兩,酒蒸),當歸(酒洗,一兩),川芎(七錢),白茯苓(去皮,一兩),山藥(一兩,蒸),菟絲子(酒飲爛,搗餅,焙乾,一兩),甘枸杞(一兩半),肉蓯蓉(酒浸,兩半),川牛膝(去蘆,兩半),川杜仲(酒炒,兩半),石斛(一兩半),五味子(七錢),川黃連(七錢),川黃柏(一兩,酒炒),知母(二兩,酒炒),杏仁(泡,去皮,一兩半),枳殼(麵炒,一兩),防風(八錢,去蘆),菊花(酒洗,一兩),青葙子(一兩),草決明(一兩),白蒺藜(炒,一兩),羚羊角(一兩,鎊),烏犀角(八錢),甘草(七錢,炙)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鹽湯送下。
洞然湯(西園公制),治一切眼病。
歸尾,川芎,赤芍,黃連,黃芩,黃柏,梔子,連翹,薄荷,防風,荊芥,獨活,前胡,菊花,木通,車前子,甘草,燈草(七根)水煎,食後服。
撥雲散(金光明傳),治一切眼腫疼痛,及暴發赤眼,風熱壅實等證。
歸尾,川芎,赤芍,生地黃,連翹,黃芩,山梔子,黃連,防風,荊芥,羌活,白芷梢,枳殼,桔梗,軟石膏,大黃,甘草
上銼,水煎,食後服。如眼生翳障,加白蒺藜。如眼胞紅腫如桃,倍大黃,加芒硝。如眼目被人打傷,青腫,倍大黃。如杖瘡腫痛未破,作憎寒壯熱,或打重血氣攻心並效。如打撲傷損內重,瘀血不散,服之即愈。
速效散(京師傳)
黃連,黃芩,黃柏,梔子,連翹,薄荷,荊芥穗,柴胡,歸尾,生地黃,地骨皮,天花粉,甘菊花,蔓荊子,牛蒡子,白蒺藜,草決明,枳殼,甘草
上銼,水煎,食後服。如大眥頭紅肉堆起,乃心經實熱,宜菊湯補腎,加黃連、生地黃,減菊花、牛蒡子。小眥頭紅絲血脹,乃心經虛熱,宜補心補腎,加茯苓、蓮肉,減荊芥、蔓荊子。大烏睛上有紅白翳障、乃肝經病,宜洗肝補腎,加柴胡、連翹。白珠上死血紅,加地骨皮、天花粉,減薄荷。
若白珠有紅箭翳膜,清肺為主,加羚羊角為君,上瞼胞腫如桃,此脾經病,瀉脾,加砂仁、連翹,減草決明、天花粉。日夜疼痛,加防己、玄參。火眼後昏暗,加柴胡、遊草。
大明覆光散(京師傳)
當歸尾(酒洗),生地黃(酒浸),黃柏(酒炒),黃連,黃芩,柴胡,白茯苓,枳殼,羌活,防風,荊芥,石膏(煅),甘菊花,蟬蛻,車前子(炒),密蒙花,白蒺藜(炒),木賊(童便浸焙),青葙子(炒),羚羊角,石決明(煅),甘草
白話文:
還睛丸,這個藥方能治療多年或近來發生的各種眼疾,包括眼內外翳障、攀睛胬肉(眼睛長肉)、爛弦風眼(眼瞼發炎)、以及年老體虛造成的眼睛昏花、多眼屎、迎風流淚、視物模糊、久而久之形成內障等。這藥最擅長降火氣、滋養腎水,適合長期服用,晚上能看清細小文字。
藥材包含:人參(一兩半)、天門冬(泡過,去心,三兩)、麥門冬(泡過,去心,三兩)、生地黃(酒洗,三兩)、熟地黃(一兩,酒蒸)、當歸(酒洗,一兩)、川芎(七錢)、白茯苓(去皮,一兩)、山藥(一兩,蒸)、菟絲子(酒浸泡至軟爛,搗成餅狀,焙乾,一兩)、甘枸杞(一兩半)、肉蓯蓉(酒浸,兩半)、川牛膝(去蘆,兩半)、川杜仲(酒炒,兩半)、石斛(一兩半)、五味子(七錢)、川黃連(七錢)、川黃柏(一兩,酒炒)、知母(二兩,酒炒)、杏仁(泡過,去皮,一兩半)、枳殼(麵粉炒過,一兩)、防風(八錢,去蘆)、菊花(酒洗,一兩)、青葙子(一兩)、草決明(一兩)、白蒺藜(炒,一兩)、羚羊角(一兩,磨粉)、烏犀角(八錢)、甘草(七錢,炙)。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粉,用煉過的蜂蜜製成藥丸,如梧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三五十丸,空腹用鹽水送服。
洞然湯(西園公所創製),治療各種眼病。
藥材包含:當歸尾、川芎、赤芍、黃連、黃芩、黃柏、梔子、連翹、薄荷、防風、荊芥、獨活、前胡、菊花、木通、車前子、甘草、燈心草(七根)。用水煎煮後,飯後服用。
撥雲散(金光明所傳),治療各種眼睛腫痛、急性紅眼、風熱上盛等症狀。
藥材包含:當歸尾、川芎、赤芍、生地黃、連翹、黃芩、山梔子、黃連、防風、荊芥、羌活、白芷梢、枳殼、桔梗、軟石膏、大黃、甘草。
將上述藥材切碎,用水煎煮後,飯後服用。如果眼睛長出翳障,加入白蒺藜。如果眼皮紅腫像桃子一樣,加倍使用大黃,再加入芒硝。如果眼睛因外傷被打傷而出現青腫,加倍使用大黃。如果因棍棒傷而腫痛未破,出現怕冷發熱,或瘀血攻心等情況,此方都有效。如果因跌打損傷造成內部受傷,瘀血不散,服用此方即可痊癒。
速效散(京師流傳),
藥材包含:黃連、黃芩、黃柏、梔子、連翹、薄荷、荊芥穗、柴胡、當歸尾、生地黃、地骨皮、天花粉、甘菊花、蔓荊子、牛蒡子、白蒺藜、草決明、枳殼、甘草。
將上述藥材切碎,用水煎煮後,飯後服用。如果大眼角(內眥)紅肉隆起,是心經實熱,應該用菊花湯補腎,加黃連、生地黃,減少菊花、牛蒡子的用量。如果小眼角(外眥)紅絲血脹,是心經虛熱,應該補心補腎,加茯苓、蓮子,減少荊芥、蔓荊子的用量。如果眼球黑眼珠上有紅白色翳障,是肝經的疾病,應該洗肝補腎,加柴胡、連翹。如果白眼球上有死血紅色,加入地骨皮、天花粉,減少薄荷的用量。
如果白眼球出現紅色箭頭狀的翳膜,以清肺為主,加入羚羊角作為主藥。如果上眼皮腫得像桃子,這是脾經的疾病,應該瀉脾,加入砂仁、連翹,減少草決明、天花粉的用量。如果眼睛日夜疼痛,加入防己、玄參。如果是火眼之後眼睛昏暗,加入柴胡、游草。
大明覆光散(京師流傳),
藥材包含:當歸尾(酒洗)、生地黃(酒浸)、黃柏(酒炒)、黃連、黃芩、柴胡、白茯苓、枳殼、羌活、防風、荊芥、石膏(煅燒)、甘菊花、蟬蛻、車前子(炒)、密蒙花、白蒺藜(炒)、木賊(用童子小便浸泡後烘乾)、青葙子(炒)、羚羊角、石決明(煅燒)、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