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鑑》~ 卷之三 (1)
卷之三 (1)
1. 傷寒
脈
傷寒以浮、大、動、數、滑為陽,沉、澀、弱、弦、微為陰。其弦、緊,浮、滑、沉、澀六者,為殘賊脈,能為諸經作病。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土緩,為四季之正脈;浮、沉、遲數為客脈。左為人迎,右為氣口。呼出心、肺為陽,吸入肝,腎為陰。一呼一吸為一息。寸口為陽,尺澤為陰,中為關界。
陽主氣,陰主血。血為榮,氣為衛。寒傷榮,風傷衛。所謂傷寒之病,從淺入深,先以皮膚肌肉,次入腸胃筋骨。其陰陽,表裡、寒熱、虛實,俱在浮、中、沉三脈有力無力中分。有力者為實、為陽、為熱;無力者為虛、為陰,為寒。若浮、中、沉之不見,則委曲而求之。若隱若見,則陰陽伏匿之脈也,三部皆然。
白話文:
脈象解析
傷寒脈象
傷寒脈,若浮、大、動、數、滑,則屬陽性;若沉、澀、弱、弦、微,則屬陰性。其中弦、緊、浮、滑、沉、澀六種脈象,被稱為「殘賊脈」,能導致各種經脈病變。
四季脈象
春應弦脈,夏應洪脈,秋應毛脈,冬應石脈,土應緩脈,這些是四季正常的脈象。此外,浮脈、沉脈、遲脈、數脈則屬於客脈。
脈位與臟腑
左手寸口脈為人迎脈,右手寸口脈為氣口脈。呼氣時,心、肺為陽;吸氣時,肝、腎為陰。一呼一吸為一次呼吸。寸口脈為陽脈,尺澤脈為陰脈,中間為關界。
脈象與氣血
陽主氣,陰主血。血為營氣,氣為衛氣。寒邪傷及營氣,風邪傷及衛氣。
傷寒病變
所謂傷寒之病,由淺入深,先侵犯皮膚肌肉,接著影響腸胃筋骨。病情的陰陽、表裡、寒熱、虛實,皆可從浮脈、中脈、沉脈的有力與無力來判斷。有力者為實、為陽、為熱;無力者為虛、為陰、為寒。
特殊脈象
若浮脈、中脈、沉脈皆無明顯變化,則需仔細觀察,尋找脈象變化。若脈象隱隱約約,則為陰陽潛藏之脈象,三部脈皆需如此觀察。
雜病以弦為陽,傷寒以弦為陰,雜病以緩為弱,傷寒以緩為和。傷寒以大為病進,以緩為邪退。緩為胃脈,有胃氣曰生,無胃氣曰死。傷寒病中,脈貴有神。脈中有力,即為有神。神者,氣血之先也。兩手無脈曰雙伏,一手無脈曰單伏。寸口陽脈中,或見沉細者,但無力者,為陽中伏陰。
尺部陰脈中,或見沉數者,為陰中伏陽。寸口數大有力為重陽,尺部沉細無力為重陰。寸口細微如絲為脫陽,尺部微而無力為脫陰。寸脈浮而有力,主寒邪、表實,宜汗;浮而無力,主風邪、表虛,宜實;尺脈沉而有力,主陽邪在裡為實,宜下;無力,主陰邪在裡為虛,宜溫,寸脈弱而無力,切忌汗下。初按來疾去徐,名曰內虛外實;去疾來徐,名曰內實外虛。
白話文:
各種疾病中,脈象弦緊代表陽氣旺盛,而傷寒病中,脈象弦緊則代表陰氣盛;各種疾病中,脈象緩慢代表身體虛弱,而傷寒病中,脈象緩慢則代表病情趨於平和。傷寒病中,脈象有力代表病情加重,脈象緩慢代表邪氣退散。緩脈屬於胃經脈象,有胃氣代表生命力旺盛,無胃氣則代表生命垂危。傷寒病人,脈象要有神氣,脈象有力就是有神氣,神氣是指氣血的先兆。兩手摸不到脈象稱為雙伏,一隻手摸不到脈象稱為單伏。寸口陽脈中,如果摸到脈象沉細無力,稱為陽中伏陰。尺部陰脈中,如果摸到脈象沉數,稱為陰中伏陽。寸口脈象數而有力代表重陽,尺部脈象沉細無力代表重陰。寸口脈象細微如絲代表陽氣虛脫,尺部脈象微弱無力代表陰氣虛脫。寸脈浮而有力,表示寒邪表實,宜用汗法治療;浮而無力,表示風邪表虛,宜用補法治療;尺脈沉而有力,表示陽邪在裡為實,宜用下法治療;無力,表示陰邪在裡為虛,宜用溫法治療。寸脈弱而無力,切忌汗下。剛開始按脈時病情來得快去得慢,稱為內虛外實;病情去得快來得慢,稱為內實外虛。
尺寸俱同名曰緩。緩者,和而生也。汗下後脈靜者生,躁亂身熱者死。乃邪氣勝也。如寒邪直中陰經,溫之而脈來斷續為歇止,正氣脫而不復生也。純弦之脈名曰負,負者死。按之如解索者,名曰陰陽離,離者死。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今將浮、中、沉三脈下,注證治之法,使因脈以知證,緣證以明治;以此達彼,由粗入精,亦可以為後學之窺鑑矣。
浮脈:初排指於皮膚之上,輕手按之便得,曰浮。此為寒邪初入足太陽經,病在表之標,可發而去之。雖然,其治法則有二焉,寒傷榮則無汗惡寒,風傷衛則自汗惡風。一通一塞;不可同也。
白話文:
如果脈象的尺寸都相同,就稱為「緩脈」。「緩脈」代表著身體處於和諧的狀態,有生機。
如果患者出汗後脈象平穩,則有生機;但如果患者躁動不安、身體發熱,則會死亡,這是因為邪氣太過旺盛的緣故。例如,寒邪直接入侵陰經,用溫熱的方法治療,但脈象出現斷斷續續的情況,代表正氣已經衰竭,無法恢復。
如果脈象完全是弦脈,就稱為「負脈」,「負脈」代表死亡。如果按下去摸起來像解開的繩索一樣,就稱為「陰陽離」,「陰陽離」也代表死亡。
陰證患者出現陽脈則有生機,陽證患者出現陰脈則會死亡。
現在,我將詳細講解浮脈、中脈、沉脈的三種脈象,並說明其所對應的病證以及治療方法。透過觀察脈象來了解病症,根據病症來進行治療。這樣一來,就能由表及裡,從粗淺的理解走向精微的探究,也能成為後輩學者們學習的借鏡。
浮脈
當手指輕輕觸碰皮膚表面時,就能感覺到脈搏,這就是浮脈。這代表著寒邪剛開始入侵足太陽經,疾病還停留在表面的階段,可以及時治療去除。
然而,治療方法卻有兩種:寒邪傷及榮氣則表現為無汗、惡寒;風邪傷及衛氣則表現為自汗、惡風。這兩種情況需要不同的治療方式,不能混淆。
浮緊有力則無汗,惡寒,頭項痛,腰脊強,發熱,此為傷寒之表,宜發汗。冬時用麻黃,餘三時用羌活沖和湯。有渴加石膏、知母。
浮緩無力則有汗,惡風,頭項痛,腰脊強,發熱。此為傷風在表,宜和衛。冬時用桂枝,餘三時用加減沖和湯。腹痛,小建中湯。痛甚,桂枝加大黃湯。
中脈:按至皮膚之下,肌肉之間,略重按之乃得。謂之半表半裡。然亦有二焉,蓋陽明、少陽二經,不從標本從乎中也。長而有力,即微洪脈也,此為陽明在經,其證微有頭痛,眼眶痛;鼻乾不得眠,發熱無汗,用葛根解肌湯。若渴而有汗不解,或經汗過,渴不解者,白虎加人參湯。無渴不可服。此藥為大忌。
白話文:
中脈是指按壓到皮膚之下,肌肉之間,稍微用力按壓才能觸到的脈象。這是介於表證和裡證之間的脈象。但也有例外,因為陽明經和少陽經不遵循表裡證的規律,而是表現出中間狀態。脈象長而有力,就是微洪脈,這是陽明經在經絡中的表現,症狀包括輕微頭痛、眼眶痛,鼻子乾燥睡不著,發燒不汗出,用葛根解肌湯治療。如果口渴且汗出不止,或者已經出過汗,但口渴仍然不解,可以用白虎加人參湯。但如果沒有口渴,就不要服用這個藥,這是禁忌。
弦而數,此為少陽經脈,其證胸脅痛而耳聾,寒熱,嘔而口苦,用小柴胡湯。或兩經合病,則脈弦而長,此湯加葛根、芍藥。緣膽無出入,有三禁,止宜和解表裡耳。
沉脈:重手按之,至肌肉之下,筋骨之間乃得,此為沉脈。然亦有二,陰陽寒熱,俱在沉脈中分。若沉而有力,為陽、為熱;沉而無力,為陰,為寒;沉數有力,則為陽明之本,表證罷而熱入於裡。惡寒頭痛悉除,及覺怕熱,欲揭衣被,揚手擲足,譫語狂妄,躁渴,或潮熱自汗,五、六日不大便,輕則大柴胡湯下之,重則六一順氣湯選用。
白話文:
弦脈且數,這代表少陽經的脈象,其病症特徵包括胸肋疼痛以及耳聾,伴有寒熱交作、噁心和口苦等症狀,治療上可使用小柴胡湯。如果同時影響到兩條經脈,脈象會呈現弦而長的特點,這種情況下,可在小柴胡湯基礎上加入葛根和芍藥。由於膽腑沒有自己的出口,治療時有三種禁忌,最適宜的方式是調和表裡。
沈脈:需要用力按壓,直到觸及肌肉深處、接近筋骨的位置才能感受到,這就是沈脈。沈脈也分為兩類,分別對應陰症和陽症、寒症和熱症。如果沈脈且有力,則屬陽性、熱性;若是沈脈且無力,則屬陰性、寒性;倘若沈脈且數、有力,則表示病情涉及陽明經,表徵已經減弱,熱邪已侵入內部。此時,原本的畏寒、頭痛等症狀減輕,反而感到燥熱,想揭去被子,手舞足蹈,可能出現說胡話、行為狂妄的現象,並且感到口渴、時有發熱出汗,若超過五、六日未解大便,症狀較輕者可以使用大柴胡湯來疏通,重症則考慮使用六一順氣湯進行治療。
沉遲無力為寒。初病起,外證無頭痛;無身熱,便就怕寒,四肢厥冷,或腹痛吐瀉。或口吐白沫,或流冷涎,或戰慄面如刀刮,引衣蜷臥,不渴,或手足指甲青,此為陰經自中其寒,非從陽經傳來,急溫之,輕則理中湯,重則姜附湯、四逆湯之類。故經云:發熱惡寒發於陽,無熱惡寒發於陰也。
證
夫傷寒者,冬時天氣嚴寒,水冰地凍,而成殺厲之氣。體虛之人,觸犯之者,中而即病,名曰正傷寒。不即病者,乃寒邪藏於肌膚之間,伏於榮衛之內,至春因溫暖之氣而發者,名曰溫病。至夏因暑熱之氣而作者,名曰熱病。熱重於溫病也。雖曰傷寒,實為熱病,熱病乃汗病也。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覺得沉重無力,可能是因為寒氣入侵。剛開始生病時,沒有頭痛、發燒,但卻怕冷,四肢冰冷,甚至腹痛、嘔吐腹瀉。有些人還會口吐白沫、流口水、全身發抖、臉色蒼白,縮著身體,不想喝水,甚至指甲發青,這些都是陰經寒氣造成的,不是從陽經傳來的。遇到這種情況,要趕緊用溫熱的方法治療,輕症可以服用理中湯,重症則要服用姜附湯、四逆湯等。就像古書中所說,發熱怕冷是陽氣受損,沒有發熱卻怕冷就是陰氣受損。
至於傷寒,指的是冬天寒冷的天氣,水結冰、土地凍僵,產生了寒冷的殺傷之氣。體質虛弱的人接觸到這種寒氣,就會立刻生病,稱為正傷寒。如果沒有立刻發病,寒邪就會藏在皮膚和肌肉之間,潛伏在血脈和衛氣之中,等到春天溫暖的氣候,就會發病,稱為溫病。到了夏天,受到暑熱的影響,就會發病,稱為熱病。熱病比溫病更嚴重。雖然叫做傷寒,實際上是熱病,而熱病就是汗病。
非時行之氣,春應溫而反寒,夏應熱而反涼,秋應涼而反熱,冬應寒而反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故一歲之中,長幼病皆相似也。是時行不正之氣,非暴厲之氣。暴病者,疫病也。疫病者,乃春分至秋分前,天有暴寒,皆為時行之寒疫也。又有四時之正氣者,春氣溫和,夏氣暑熱,秋氣清涼,冬氣凜冽。
然正氣亦能為病。春傷於風,夏必飧泄;夏傷於暑,秋必瘧痢;秋傷於濕,冬必咳嗽;冬傷於寒,春必溫病。總曰傷寒。病自外入,或入於陽,或入於陰,皆無定體。非但始太陽,終厥陰論也。
或有自太陽始,日傳一經,六日傳至厥陰,邪氣衰而不傳自愈者;亦有不能再傳者;或有間經而傳者;或有傳之二三經而止者,或有始終只在一經者;或有越經而傳者;或有初入太陽,不作鬱熱,便入少陰而成真陰證者;或有直中陰經而成寒證者;有變證者;有脈變者;有取證不取脈者;有取脈不取證者;又有二陽,三陽同受而為合病者;或太陽、陽明先後受而為並病者;有日傳二經而為兩感者。蓋病有標本,治有逆從。
白話文:
非季節性的氣候,春天應該溫暖卻反而寒冷,夏天應該炎熱卻反而涼爽,秋天應該涼爽卻反而炎熱,冬天應該寒冷卻反而溫暖。這是一年之中,無論老少都有相似病症的原因。這是季節不正常的情況,不是突如其來的極端氣候。突然發病的,就是瘟疫。瘟疫指的是春分到秋分前,天氣突然寒冷所引起的季節性寒瘟。此外,還有一年四季正常的氣候,春天溫暖,夏天炎熱,秋天涼爽,冬天寒冷。
然而,即使是正常的氣候也能導致疾病。春天受風邪,夏天一定會腹瀉;夏天受暑熱,秋天一定會發燒或拉肚子;秋天受濕氣,冬天一定會咳嗽;冬天受寒氣,春天一定會發高燒。總而言之,就是受寒。病由外而入,或者進入陽氣,或者進入陰氣,沒有固定的形狀。不僅僅是從太陽開始,最終到厥陰的論述。
可能會從太陽開始,一天傳遞一個經絡,六天傳到厥陰,邪氣減弱而不傳播自行痊癒;也可能不再傳播;或者跳過一個經絡進行傳播;或者只傳播到兩個或三個經絡就停止;或者整個過程只在一個經絡上;或者跳過一個經絡進行傳播;或者剛開始在太陽經絡,沒有發燒,就進入少陰經絡,形成真正的陰虛症狀;或者直接進入陰經絡,形成寒症;有轉變的症狀;有脈象的變化;有些只看症狀不看脈象;有些只看脈象不看症狀;還有兩條陽經或三條陽經同時受到影響,形成合病;或者太陽經絡和陽明經絡先後受到影響,形成並病;有兩天內傳播到兩個經絡,形成雙重感染。因為疾病有標本之分,治療有逆順之別。
若夫常病用常法,理固易知。設有感冒非時暴寒,而誤作正傷寒者,有勞力感寒,而誤作真傷寒者,有直中陰經真寒證,而誤作傳經之熱證者,有溫熱病而誤作正傷寒治者,有暑證而誤作寒證者,有如狂而誤作發狂者,有血證發黃而誤作濕熱發黃者,有蚊跡而誤作發斑者,有動陰血而認作鼻衄者,有譫語而認作狂言者,有獨語而認作鄭聲者,有女勞復而認作陰陽易者,有短氣而認作發喘者,有痞滿而誤作結胸者,有心下硬痛,下利純清水,而俗名為漏底,而治之以燥熱藥者,有噦而誤作乾嘔者,有並病而誤作合病者,有正陽明腑病而誤作陽明經病者,有太陽無脈而便認作死證者,有里惡寒而誤作表惡寒者,有表熱而誤作裡熱者,有陰極發躁而誤作陽證者,有少陰病發熱而誤作太陽證者,有標本全不曉者。此幾件終世不相認者,比比皆然。
白話文:
經常生病的人,用常規的治療方法,道理很容易明白。可是,有些人感冒不是因為突然受寒,卻誤以為是正宗的傷寒;有些人因為勞累受寒,卻誤以為是真正的傷寒;有些人是直中陰經的真寒症,卻誤以為是傳經的熱症;有些人是溫熱病,卻誤以為是正宗傷寒而用傷寒的方法治療;有些人是暑症,卻誤以為是寒症;有些人像發狂,卻誤以為是真正的發狂;有些人是血證導致發黃,卻誤以為是濕熱導致發黃;有些人是蚊子叮咬的痕迹,卻誤以為是發斑;有些人是動了陰血,卻以為是鼻衄;有些人是譫語,卻以為是狂言;有些人是獨自說話,卻以為是鄭聲;有些人是女勞復發,卻以為是陰陽失調;有些人是短氣,卻以為是發喘;有些人是痞滿,卻以為是結胸;有些人是心下硬痛、腹瀉清澈的水,俗稱漏底,卻用燥熱的藥物治療;有些人是噦,卻以為是乾嘔;有些人是併發症,卻以為是合病;有些人是正陽明腑病,卻以為是陽明經病;有些人是太陽經脈無力,卻馬上認為是死症;有些人是裡寒,卻誤以為是表寒;有些人是表熱,卻誤以為是裡熱;有些人是陰氣極度虛弱而導致發躁,卻誤以為是陽證;有些人是少陰病導致發熱,卻誤以為是太陽症;有些人根本就不懂標本的概念。這些錯誤,時常發生,比比皆是。
胸中若不明脈識證,論方得法,但一概妄治,則殺人不用刀耳。且如麻黃、桂枝二湯,仲景立治冬時正傷寒之方,今人通治非時暴寒溫暑之證,則誤之甚矣。又將傳經之陰證,作直中陰經之陰證,誤人多矣。若夫寒邪自三陽傳次三陰之陰證,外雖厥逆,內有熱邪耳。若不發熱,四肢厥冷而惡寒者,此則直中陰經之寒證也。
蓋先起三陽氣分,傳次三陰血分,則熱入深矣。熱入既深,表雖厥冷,而內真熱邪也。經云:亢則害,承乃制。熱極反兼寒化也。若先熱後厥逆者,傳經之陰證也。經云:熱深厥亦深,熱微厥亦微是也。故宜四逆散、大承氣湯,看微、甚而治之。如其初病便厥,但寒無熱,此則直中陰經之寒證也。
白話文:
治療疾病時,如果不懂脈象和病症,即使方子用得正確,但胡亂施治,就等於殺人不用刀。比如麻黃湯和桂枝湯,張仲景原本用來治療冬天的正傷寒,現在很多人不分季節,用來治暴寒、溫暑等病,就錯得離譜。還有把傳經的陰證,當成直中陰經的陰證,誤導了許多人。其實,寒邪從三陽傳到三陰的陰證,雖然表面上出現厥逆,但內裡有熱邪。如果沒有發熱,四肢厥冷而且怕冷,這就是直中陰經的寒證。
因為寒邪先從三陽氣分開始,然後傳到三陰血分,熱邪就深入體內了。熱邪深入,表面雖然厥冷,但內裡還有真熱邪。古書說:「亢則害,承乃制」,就是說熱邪極盛就會反過來化為寒邪。如果先發熱再出現厥逆,那就是傳經的陰證。古書說:「熱深厥亦深,熱微厥亦微」,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應該用四逆散和大承氣湯,根據病情輕重來治療。如果一開始就出現厥逆,只是寒邪沒有熱邪,那就是直中陰經的寒證。
輕則理中湯,重則四逆湯輩以溫之。經云: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尚何疑哉。有病一經,已用熱藥,而又用寒藥。如少陰證用白虎湯、四逆散寒藥者;少陰證用四逆湯、真武湯熱藥者。是知寒藥治少陰,乃傳經熱證也;是知熱藥治少陰,乃直中陰經之寒證也。
辨名定體,驗證用藥,則治傷寒之法判然明矣。
傷寒汗、下、溫之法,最不可輕。據脈以驗證,問證而對脈。太陽者,陽證之表也;陽明者,陽證之裡也,少陽者,二陽三陰之間;太陰、少陰、厥陰,又居於里,總而謂之陰證也。發於陽,則太陽為之首;發於陰,則少陰為之先。太陽惡寒而少陰亦惡寒,太陽之脈多浮,少陰之脈沉細,與其他證狀亦自異也。
白話文:
輕微的情況可以使用理中湯來調理,如果病情嚴重則可以使用四逆湯等溫和藥物。經典中提到,出現發熱伴隨畏寒的情況,是體內陽氣過盛的表現;若只有畏寒而沒有發熱,則是體內陰氣過盛的表現。這點毋庸置疑。
當病人已經使用過熱性藥物,卻再接連使用寒性藥物。例如,在少陰證狀下使用白虎湯、四逆散等寒性藥物;在少陰證狀下使用四逆湯、真武湯等熱性藥物。這說明,使用寒性藥物治療少陰,是針對傳經熱性病狀;使用熱性藥物治療少陰,是針對直接侵入陰經的寒性病狀。
正確辨認病症,確診後對症下藥,這樣治療傷寒的方法就非常清楚了。
治療傷寒的出汗、下藥、溫暖等方法,最為重要。根據脈象來判斷病情,並根據病情對脈象進行確認。太陽是陽性病狀的表面表現,陽明是陽性病狀的內部表現,少陽處於二陽三陰之間;太陰、少陰、厥陰都位於內部,總稱為陰性病狀。病發於陽性病狀時,太陽是起始位置;病發於陰性病狀時,少陰是先期表現。太陽病狀有畏寒的特徵,而少陰病狀也有畏寒的特徵,但太陽脈象多浮動,少陰脈象則沈細,與其他病狀有所不同。
發熱惡寒,身體疼痛;或自汗,或無汗,是為表證,可汗。不惡寒,反惡熱,手掌心、腋下濈濈而汗。口燥咽乾,壯熱腹滿,小便如常,不白不少,而大便閉硬,是為里證,可下。厥冷蜷默,自利煩躁而無身熱頭痛,是為陰證,可溫。單浮與浮洪、浮數、浮緊者,此表病之脈。
滑、實、弦、緊,中間數盛者,此里病之脈。在表者,邪傳於榮衛之間;在裡者,邪入於胃腑入內。胃腑而下,少陽居焉。若傳次三陰,則為邪氣之臟矣。榮與衛居,為表也,亦均可汗也。然自汗者為傷風。風傷衛氣,衛行脈外,其脈浮緩而病尚淺,則以桂枝湯助陽而汗之輕。
無汗者為傷寒。寒傷榮血,榮行脈中,其脈浮緊而病稍深,則以麻黃湯助陽而汗之重。榮衛固為表也,胃腑亦可以為表也。然以腑臟而分表裡,則在腑者謂之表,在臟者謂之裡。胃取諸腑、可以表言。若合榮衛臟腑而分之,則表者,榮衛之所行。里者,胃腑之所主,而臟則又深於里者矣。
白話文:
發熱伴惡寒,身體疼痛;或者自汗,或者無汗,這被認為是表症,可用發汗治療。不感到怕冷,反而怕熱,手掌心和腋下會有汗水瀝瀝。口渴,咽喉乾燥,壯熱且腹脹,小便正常,但並非白色或量不多,而大便卻結硬,這被認為是裏症,可用通便方法。肢體冰涼,蜷曲不語,自己拉肚子且煩躁不安,但沒有身熱頭痛,這是陰症,可用溫暖的方法。脈象單浮,或浮洪、浮數、浮緊,這表示表症的脈象。
滑、實、弦、緊,其中數脈強盛,這表示裏症的脈象。表症指的是邪氣傳到榮衛之間,裏症則是邪氣進入胃腸。胃腸之下,少陽位置在此。如果邪氣傳到三陰,則成為藏臟的邪氣。榮衛所處的位置,屬於表症,同樣也可以使用發汗方法。然而,自汗是風邪傷及衛氣所致。風邪傷害衛氣,衛氣循行於脈外,脈象浮緩,病情還不算太深,可以使用桂枝湯來助陽氣並輕微發汗。
無汗是寒邪傷及榮血所致。寒邪傷害榮血,榮血循行於脈中,脈象浮緊,病情較為深入,可以使用麻黃湯來助陽氣並較重發汗。榮衛固然屬於表症,胃腸也可以作為表症。然而,按照臟腑來區分表裡,則在腑中稱為表,在臟中稱為裡。胃腸取自諸腑,可以作為表症來討論。如果結合榮衛和臟腑來區分,則表症是指榮衛循行的地方,裏症是指胃腸主導的地方,而臟又更深於裏症。
審脈問證,辨名定經。真知其為表邪則汗之,真知其為里邪則下之;真知其為陰病則溫之。表有邪,則為陽虛陰盛,而發表之藥溫;里有邪,則為陰虛陽盛,而攻裡之藥寒;陰經受邪,則為臟病,而溫之藥熱。是三者,貴平得中,不則寧可不及,不可太過。得中者上也,不及者次也。
夫苟太過,則斯為下矣。蓋得中者。如此而汗,如彼而下,又如彼而溫。桂枝承氣投之不瘥;姜附理中,發而必中。重者用藥緊,輕者用藥微。不背陰陽,深合法度。故曰得中者上也。寧可不及者,證與脈,大同而小異。名與證,似異而實同。當五分取汗,而三分之劑散之;當五分轉下,而三分之劑導之;當純剛溫里,而略溫之劑扶持之。未可汗下者,與之和解;未可遽溫者,且安其中。
白話文:
診斷脈象和詢問病症,辨別病名和所屬經絡。真正了解是外感表邪,就應該用發汗的方法;真正了解是內傷里邪,就應該用瀉下的方法;真正了解是陰虛的疾病,就應該用溫補的方法。
表證有邪氣,是因為陽氣虛弱,陰氣旺盛,所以用發汗的藥物,性質偏溫;里證有邪氣,是因為陰氣虛弱,陽氣旺盛,所以用攻裡的藥物,性質偏寒;陰經受邪氣,就屬於臟腑疾病,需要用溫補的藥物,性質偏熱。
這三種治療方法,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平衡,不偏不倚。如果不能達到平衡,寧可稍微不足,也不可過度。平衡得當是最好的,其次是稍微不足。
夫苟太過,則斯為下矣。蓋得中者。如此而汗,如彼而下,又如彼而溫。桂枝承氣投之不瘥;姜附理中,發而必中。重者用藥緊,輕者用藥微。不背陰陽,深合法度。故曰得中者上也。寧可不及者,證與脈,大同而小異。名與證,似異而實同。當五分取汗,而三分之劑散之;當五分轉下,而三分之劑導之;當純剛溫里,而略溫之劑扶持之。未可汗下者,與之和解;未可遽溫者,且安其中。
如果治療過度,就會導致效果不佳,甚至加重病情。真正的平衡之道,就是根據不同的情況,採用適當的治療方法。比如,發汗時要達到發汗的目的,瀉下時要達到瀉下的目的,溫補時要達到溫補的目的。
例如,用桂枝湯或承氣湯治療,如果效果不佳,就說明用藥不當。而用姜附理中湯治療,則效果必然顯著。對於病情重的患者,要加大藥量;對於病情輕的患者,要減小藥量。總之,用藥不能違背陰陽法則,要符合醫學規範。
所以說,平衡得當是最好的。而稍微不足,則是病情和脈象基本一致,但有些細微差異,或者病名和實際情況有些許不同。
如果需要發汗,可以使用三分之劑量的發汗藥;如果需要瀉下,可以使用三分之劑量的瀉下藥;如果需要溫補,可以使用三分之劑量的溫補藥。如果暫時不能發汗或瀉下,就用和解的方法;如果暫時不能溫補,就讓病情穩定下來。
若猶未也,則增減於其間,細細而加消詳,徐徐而就條理。雖無遽安,亦無傳變,故曰寧可不及者次也。太過者,粗工不知深淺,輕舉妄動者為之。或問證而不知脈,或執脈而不對證,或名實之不辨,或日數之為拘。是有汗下太早之失。甚者諉曰:不問陰陽,當汗而反下,則為痞、為結胸、為懊憹;當下而反汗,則為譫語、為亡陽動經、為下厥上竭。至於陽厥似陰之類,但以剛劑投之,是以火濟火,以致舌卷囊縮,煩亂可畏。
性命至貴,可輕試哉?故曰:夫苟太過,則斯為下矣。大抵治傷寒有法,與他病不同,條例審的,藥進病除,七劑少瘥,生死立判矣。古人處方立論,曰可汗,曰可下,曰可溫,曰和解,曰少與,曰急下,曰隨證滲泄。與夫先溫其里,乃發其表,先解其表,乃攻其里。惟知者若網在綱,有條不紊,此固中者之事也。
白話文:
如果治療效果還不顯著,則應該在藥方中加減藥量,仔細觀察病情變化,慢慢調整治療方案。即使一時沒有明顯好轉,也不會有其他病變出現,因此說寧可略微不足,也不要過度治療。
過度治療,往往是經驗不足的醫生,不懂得病情深淺,輕率地亂用藥物,或是問診時只問症狀,而不了解脈象;或是只看脈象,而不分析症狀;或是不能辨別藥物名稱和實際功效,或是拘泥於藥物服用天數。這些都是過早使用發汗或瀉下藥物的錯誤做法。嚴重者甚至不分陰陽,該發汗時卻使用了瀉下藥,就會導致痞、結胸、懊憹等病症;該瀉下時卻使用了發汗藥,就會導致譫語、亡陽動經、下厥上竭等病症。至於陽虛但表現出陰虛的病症,如果只用峻猛的藥物治療,就會如同火上澆油,導致舌頭捲縮、神志不清,病情更加嚴重。
生命是最寶貴的,怎能輕易嘗試呢?所以說,過度治療,就是低劣的醫術。總之,治療傷寒有固定的方法,與其他疾病不同,只要條例清晰,藥物到位,病症就會消除,七劑藥物就能稍稍好轉,生死也能很快判定。古代醫生在開藥方和論述病情時,會說可發汗,可瀉下,可溫補,可和解,可少量服用,可緊急瀉下,可根據症狀調整藥物。他們還會先溫補內臟,再疏散表邪;先解表,再攻里。只有真正懂得醫理的人,就像網有綱,有條不紊,才能做到這一點,這才是真正的中醫之道。
若班固所謂有病不服藥。當得中醫。許仁則以為守過七日,最為得計。此非寧可不及之意乎。王叔和善脈,而且以承氣為戒。初虞世善方,而論傷寒一節,且謂麻黃、桂枝,非深於其道則莫之敢為。又非所以為太過者之戒乎?論而至此,則知古人之立論甚嚴。如傷寒汗、下、溫之法,固自有定論矣。
經云: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無表證,脈雖浮,亦有可下者;少陰病二、三日,無表、里證,亦有可汗者。陰證四逆,法當用溫。而四逆有柴胡、枳殼,此豈屬誣哉?曰:醫在九流之中,非圓機之士,不足與語也。何者?脈雖浮,而可下者,無表裡證,謂六、七日大便難也。
白話文:
班固說人生病不服用藥物,應該尋求中醫的診治。許仁認為,病情拖延超過七天再治療,才是最好的策略。這不正是寧可晚些也不要急於求成的意思嗎?王叔和精通脈象,而且以服用承氣湯為戒律。初學者虞世善精通藥方,他在論述傷寒病症時,也說麻黃、桂枝等藥物,如果不是精通其藥性,就不敢轻易使用。這不也是提醒人們不要过度用藥的警示嗎?由此可見,古代醫家在立論上十分嚴謹。例如傷寒病的汗法、下法、溫法,都已經有明確的論斷了。
經典書籍記載:傷寒病發病六、七天,患者眼神昏沉,沒有表證,脈象雖然浮,但也有可以服用瀉藥的患者;少陰病發病二、三 天,沒有表裡證,也有可以服用發汗藥的患者。陰證四逆,治療方法應該用溫法,而四逆湯中含有柴胡、枳殼等藥材,這難道是錯誤的嗎?答案是:醫術在九流之中,不是精通醫理的人,就不值得與之交談。為什麼呢?因為雖然脈象浮,但可以服用瀉藥的患者,沒有表裡證,說明患者已經病入膏肓,六、七天沒有排便,是屬於便秘的症狀。
藉使大便不難,其可輕下之乎?少陰病亦有可汗者,謂陰證初病,便屬少陰,而反發熱。少陰本無熱,今反發熱者,是表猶未解,故用溫藥,微取其汗也。藉使身不發熱,其可輕汗之乎?四逆湯用姜附,四逆散用柴枳,一熱一寒,並主厥逆,固不侔矣。然傳經之邪,與陰經受邪初病便厥者不同。
故四逆散用藥寒,主先陽而後陰也;四逆湯用藥熱,主陽不足而陰有餘也。其敢例視陰逆,一切溫之乎?不特此耳,傷寒有始得病,其脈沉數,外證腹痛,口燥咽乾,即為陽盛入內之證。醫當以下劑攻之,不可概以一、二日太陽而發表也。前所謂陰證傷寒,初病以來,便見脈沉,厥冷惡寒,更無頭痛,即是少陰受病之證。
白話文:
第一段
若要讓患者排便通暢,是否可以輕易使用下瀉的藥物呢?少陰病也可能出汗,這是因為陰證初發時,病位屬於少陰,而後反發熱。少陰原本沒有熱症,現在反而發熱,這是因為表證尚未解除,所以要用溫性的藥物,微微地引發汗出。如果患者沒有發熱,是否可以輕易使用發汗的藥物呢?四逆湯使用生薑附子,四逆散使用柴胡枳實,一熱一寒,都能治療厥逆,兩者功效確實不同。但傳經的邪氣,與陰經受邪初期就出現厥逆的情況,是有所區別的。
第二段
因此四逆散用寒性的藥物,主治陽氣先虛後陰氣虛;四逆湯用熱性的藥物,主治陽氣不足而陰氣有餘。難道可以一概而論,遇到陰虛厥逆,就一律用溫熱的藥物嗎?不僅如此,傷寒病初期,脈象沉而數,外證腹痛,口乾咽燥,這就是陽氣盛極而入內的證候。醫生應該用下瀉的藥物攻邪,不可一味地用發表的藥物,僅僅針對太陽病一兩天就治療。前面所說的陰證傷寒,從發病初期就出現脈象沉伏,厥逆肢冷,而且沒有頭痛,這就是少陰受病的證候。
醫當以乾薑、附子輩溫之,又不可概以三陰傳次,先太陰而後少陰也。張仲景論曰:日數雖多,但有表證,而脈浮者,猶可發汗;日數雖少,若有里證,而脈沉實者,即須下之。是日數之不可拘也如此。孫思邈曰:服承氣得利,謹勿中補。熱氣得補覆成,此所以言實熱也。王叔和有曰:虛熱不可攻,熱去則寒起,此所以言虛熱也。
二人之言,殊途同歸。是虛實之不可辨也如此。又況寒、溫、熱,同實而不同名。暑、濕、風,異種而有兼病。異氣之相承,他邪之並作,表證中之有不可汗,里證中之有不可下。三陰可溫,而攻積證者不同。表裡俱見,與半表半裡無表裡有異,傷寒、傷風,脈證互見。中暑、熱病,疑似難明。
白話文:
醫生應該用乾薑、附子等溫性藥物來溫暖身體,不能一概而論地按照三陰經傳遞的順序,先治太陰經再治少陰經。
張仲景說:即使病程很長,但只要有表證,脈象浮的,還是可以發汗;即使病程很短,但只要有里證,脈象沉實的,就必須要下瀉。這說明病程長短並非一成不變的。
孫思邈說:服用承氣湯之後排泄暢通了,就要謹慎,不要馬上進補。因為熱氣得到補益會更加嚴重,這就是所謂的實熱。
王叔和說:虛熱不能攻伐,因為熱退之後寒氣就會升起,這就是所謂的虛熱。
這兩位醫家的觀點雖然不同,但卻殊途同歸,都說明了虛實難辨的道理。
況且,寒、溫、熱雖然都是實證,但名稱不同;暑、濕、風雖然是不同的病因,但卻可以同時發病。不同的邪氣相互影響,其他邪氣也可能同時出現,導致表證中有些不可發汗,里證中有些不可下瀉。
三陰經都可以溫補,但治療積證的方法卻不相同。
表里證狀同時出現,與半表半里、無表無里是不同的;傷寒、傷風的脈象和證狀也會相互影響。中暑、熱病的症狀相似,容易混淆,難以辨別。
解釋:
这段文字主要阐述了中医诊治中的一些重要原则,包括:
- 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
- 阴阳五行学说的应用: 中医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 虚实寒热辨证: 中医根据患者的虚实、寒热情况来辨别病症,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表里辨证: 中医根据疾病的病位,将疾病分为表证和里证,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 多因素致病: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治疗时需要全面考虑。
总之,这段文字强调了中医诊治中灵活、辩证的原则,提醒医生在临床实践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不能一成不变地套用理论。
陽明本多汗,而有反無汗之形;少陰本無汗,而有反自汗之證。或陰極發躁,陽極發厥,陰證似陽,陽證似陰,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又有痰證,食積、虛煩,腳氣,證似傷寒,不可以傷寒之法拘之。自非心領意會。達變知機,體認之精,發用之當,則縱橫泛應,幾何而不昧哉?孔子曰:可與適道,未可與立,未可與權。是說也,亦在夫人權之而已矣。
白話文:
陽明體質的人容易出汗,但有時卻會反常地沒有汗;少陰體質的人本來就不容易出汗,但有時卻會反常地容易出汗。有的時候,陰氣極盛會表現出躁動,陽氣極盛會表現出昏厥,陰證的表現像陽證,陽證的表現像陰證,一差之毫釐,就會謬以千里。還有一些像痰證、食積、虛煩、腳氣,症狀看起來像是傷寒,但不能用治療傷寒的方法來處理。除非用心領會,通達變化,掌握機理,才能精準地辨證施治,這樣才能應對各種病症,哪裡還會迷糊呢?孔子說:「可以跟他們一起走上正道,但還不能跟他們一起建立法則,更不能跟他們一起掌握權力。」這句話也說明了,治病也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權衡取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