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信

《古今醫鑑》~ 卷之七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 (1)

1. 卷之七

2. 補益

氣虛脈細,或緩而無力,右手弱;血虛脈大,或數而無力,左手弱;陽虛脈遲;陰虛脈弦;真氣虛脈緊。男子久病,氣口脈弱則死,強則生;女人久病,人迎強則生,弱則死。

夫虛者,虛損也。《難經》所謂五損脈者,亦因虛而致損也。一損損於皮毛,皮聚而毛落;二損損於血脈,血脈虛少,不能榮於五臟六腑;三損損於肌肉,肌肉消瘦,飲食不為肌膚;四損損於筋,筋緩不能自收持;五損損於骨,骨痿不能起於床。反此者,至脈之病也。從上下者,骨痿不能起於床者死;從下上者,皮聚而毛落者死。

治損之法奈何?然損其肺者,益其氣;損其心者;調其榮衛;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損其肝者,緩其中;損其腎者,益其精。此治損之大法也。夫諸虛與勞極,未始不由氣體虛弱,心腎有虧,水火不自升降而致也。或為寒、暑、勞役所傷,或因色欲過度,俱能戕賊真氣,以致肌體羸瘦,腰膝無力,小便頻數,大便滑泄,目眩耳聾,遺精自汗。甚則虛火上攻,面赤發喘,此皆諸虛之證也。

勞極者,七情傷乎五臟也。盡力謀慮,勞傷乎肝,應乎筋極;曲運神機,勞傷乎心,應乎脈極;意外過思,勞傷乎脾,應乎肉極;遇事而憂,勞傷乎肺,應乎氣極;矜持志節,勞傷於腎,應乎骨極。此五勞應乎五極者也。勞極精氣,變生諸證。

治療之法,當隨五臟六腑寒熱調之。經曰;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然滋補之藥,貴乎平如,不可驟用峻補、丹石燥熱之劑。恐腎水枯竭,虛火愈熾。惟當斟酌輕重而用之,斯得之矣。

四君子湯,大補陽氣虛衰。

人參(一錢),白朮(二錢,炒),白茯苓(一錢),甘草(炙,一錢)

上銼一劑,薑、棗煎服。有痰加陳皮、半夏,名六君子湯。按:是方治氣分之聖藥也,用人參補元氣,白朮健脾胃,甘草和中,茯苓淡滲,引參下行,補下焦元氣。氣乃無形之氣,屬乎陽,乃君子之象焉,故名四君子湯。

四物湯,大補陰血虛損。

生地黃(二錢),當歸(二錢),川芎(一錢),白芍藥(炒,一錢半)

上銼一劑,水煎服。按:是方治血分之聖藥也,用當歸引血歸肝經,川芎引血歸肺經,芍藥引血歸脾經,地黃引血歸腎經。惟心生血,肝納血,脾統血,肺行血,腎藏血,男子化而為精,女子化而為月水。血乃有形之物,屬乎陰,故名四物湯。

八物湯,大補氣血兩虛。

四君子湯合四物湯,姜三片,棗二枚,水煎服。

十全大補湯,治氣血兩虛,兼助陽固衛。

八物湯加肉桂一錢,黃耆一錢,薑、棗水煎服。

人參養榮湯,治積勞虛損,四肢倦怠,肌肉消瘦,面少顏色,汲汲短氣,飲食無味。

白話文:

[補益]

脈象方面,氣虛的脈象細弱,或緩慢無力,右手會比較虛弱;血虛的脈象則較大,或脈搏頻數但無力,左手會比較虛弱;陽虛的脈象遲緩;陰虛的脈象弦細;真氣虛的脈象緊。男性久病,如果氣口脈象弱則預示死亡,強則預示生存;女性久病,人迎脈象強則預示生存,弱則預示死亡。

證候方面,所謂的「虛」,指的是身體虧損。根據《難經》所記載的五種損傷脈象,也是因為虛弱而導致的損傷。第一種損傷是損傷於皮毛,表現為皮膚粗糙、毛髮脫落;第二種損傷是損傷於血脈,血脈虛少,無法滋養五臟六腑;第三種損傷是損傷於肌肉,肌肉消瘦,飲食無法化為肌肉組織;第四種損傷是損傷於筋腱,筋腱鬆弛無力;第五種損傷是損傷於骨骼,骨骼虛弱無法起床。上述症狀的反向發展,也是脈象病變的表現。由上而下發展的病症,例如骨骼虛弱無法起床,則預示死亡;由下而上發展的病症,例如皮膚粗糙毛髮脫落,則也預示死亡。

治療損傷的方法是什麼呢?損傷肺部,則要益氣;損傷心臟,則要調和營衛;損傷脾臟,則要調養飲食,適應寒溫;損傷肝臟,則要使肝氣舒緩;損傷腎臟,則要滋補腎精。這些都是治療損傷的大法。各種虛弱和勞累過度,從根本上來說都是由於氣體虛弱、心腎虧損,水火不能正常升降所導致。或者因為寒、暑、勞累所傷,或者因為房事過度,都會損害真氣,導致身體消瘦,腰膝無力,小便頻數,大便稀溏,頭暈耳鳴,遺精盜汗。嚴重者虛火上炎,面紅氣喘,這些都是各種虛證的表現。

勞累過度,是七情損傷五臟的結果。努力思考謀劃,勞傷肝臟,導致筋腱衰竭;用心思考運籌,勞傷心臟,導致脈絡衰竭;過度思考憂慮,勞傷脾臟,導致肌肉衰竭;遇到事情過度憂慮,勞傷肺臟,導致氣息衰竭;過於矜持節操,勞傷腎臟,導致骨骼衰竭。這五種勞累對應著五臟的衰竭。勞累過度耗傷精氣,就會產生各種病症。

治療方法,應該根據五臟六腑寒熱的不同而調整治療。經書上說:形體不足的,要用溫補之氣來溫煦;精氣不足的,要用滋補之味來補充。但是滋補藥物,貴在平和,不能驟然使用峻猛辛燥的補藥或丹石類藥物,以免傷腎耗液,虛火更盛。只應當根據病情輕重而用藥,這樣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藥方方面:

四君子湯,大補元陽氣虛。

人參(一錢),白朮(二錢,炒),白茯苓(一錢),甘草(炙,一錢)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一劑量,用薑、棗煎服。如有痰飲,可以加入陳皮、半夏,稱為六君子湯。按:此方是治療氣分疾病的聖藥,用人參補益元氣,白朮健脾胃,甘草調和中焦,茯苓淡滲利水,引導人參向下運行,補益下焦元氣。氣是無形的,屬陽,像君子一樣,所以稱為四君子湯。

四物湯,大補陰血虛損。

生地黃(二錢),當歸(二錢),川芎(一錢),白芍藥(炒,一錢半)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水煎服。按:此方是治療血分疾病的聖藥,用當歸引血歸肝經,川芎引血歸肺經,芍藥引血歸脾經,地黃引血歸腎經。因為心臟主血,肝臟藏血,脾臟統血,肺臟行血,腎臟藏血,男子化為精,女子化為月經。血是有形的物質,屬於陰,所以稱為四物湯。

八物湯,大補氣血兩虛。

四君子湯加四物湯,再加薑三片,棗二枚,水煎服。

十全大補湯,治療氣血兩虛,並且可以溫補陽氣,固護衛氣。

八物湯加上肉桂一錢,黃耆一錢,薑、棗水煎服。

人參養榮湯,治療積勞成疾,四肢疲倦,肌肉消瘦,面色蒼白,呼吸短促,飲食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