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信

《古今醫鑑》~ 卷之六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6)

1. 脹滿

家傳正氣散,〔批〕(按此方理脾消脹平和之劑),治心腹脹滿,或出遠方,不服水土。

蒼朮,陳皮,厚朴,藿香,半夏,烏藥,枳殼,香附子,大腹皮,甘草

上銼,生薑、棗子煎,溫服。

和榮順氣湯(雲林制),治脾弱血虛,心腹脹悶,兩足虛腫。

當歸(酒洗,一錢),川芎(六分),白芍(酒洗,一錢),白朮(土炒,一錢半),茯苓(一錢),蒼朮(米泔制,一錢),陳皮(去白,一錢),枳實(炒,一錢),烏藥(一錢),神麯(炒,一錢),香附(醋炒,一錢),牛膝(酒洗,一錢),木瓜(一錢),獨活(酒洗,一錢),澤瀉(一錢),薏苡仁(炒,一錢半),木通(一錢),甘草(三錢)

上銼一劑,生薑煎服。

行濕補氣養血湯,治氣血虛弱,單鼓腹脹浮腫。

人參(大補元氣),白朮(補脾),白茯苓(滲濕),當歸(養血),川芎(行血),蘇梗(利氣),白芍藥(斂脹),陳皮(泄滿),厚朴(寬脹),大腹皮(寬膨),木通(利水),萊菔子(消食),木香(運氣),海金沙,甘草(調諸藥,扶胃氣)

上銼散,薑、棗煎服。氣虛,倍參、朮、茯苓。血虛,倍芎、歸、白芍。小便短少,加豬苓、澤瀉、滑石。服後腫脹俱退,惟面目不消,此陽明經氣虛,倍用白朮、茯苓。

消脹飲子(彭大參傳)〔批〕(按此方治脹滿消補兼施之劑),治蠱脹,單腹脹。

豬苓,澤瀉,人參,白朮,茯苓,半夏,陳皮,青皮,厚朴,紫蘇,香附,砂仁,木香,檳榔,大腹皮,木通,萊菔子,甘草(各等分)

上銼,生薑五片,棗一枚,水煎服。

廣朮潰堅湯,〔批〕(按此方治熱脹之劑),治中滿腹脹,有積聚,如石堅硬,令人坐臥不寧,二便澀滯,上氣喘促,或通身虛腫。

厚朴(善制),黃連,黃芩,益智仁,草豆蔻,當歸,半夏,廣朮,升麻,紅花,吳茱萸,生甘草,柴胡,澤瀉,神麯(炒),青皮,陳皮,口乾加甘葛

上銼一劑,生薑煎,食遠溫服。忌醋酒濕面。

香樸湯,〔批〕(按此方治寒脹之劑),治中寒下虛,心腹膨脹,不喜飲食,脈浮遲而弱。

厚朴(姜炒),大附子(泡,去皮臍,七錢),木香(三錢)

上銼,姜七片,棗二枚,水煎服。

金陵酒丸(王進士傳),治鼓腫。

真沉香(一兩),牙皂(一兩),廣木香(二兩半),檳榔(一兩)

上為末,用南京燒酒浸十次,曬乾,用京酒為丸。每服三錢,重者四錢,五更燒酒送下。水鼓,水自小便而出;氣鼓放屁。水鼓加苦葶藶五錢,炒,酒送下,再服。

調胃散

蒼朮,白朮,茯苓,白芍藥,桔梗,紫蘇,檳榔,陳皮,甘草

小便閉加車前子。腹脹加枳殼。

白話文:

脹滿

家傳正氣散(這個方子是調理脾胃、消除脹氣的平和藥方),治療心腹脹滿,或因到遠方不適應當地水土所引起的脹滿。

藥材:蒼朮、陳皮、厚朴、藿香、半夏、烏藥、枳殼、香附子、大腹皮、甘草。

將以上藥材切碎,加生薑、紅棗煎煮,溫熱服用。

和榮順氣湯(雲林製作的方子),治療脾虛血虛,導致的心腹脹悶,兩腿虛腫。

藥材:當歸(用酒洗過,一錢)、川芎(六分)、白芍(用酒洗過,一錢)、白朮(用土炒過,一錢半)、茯苓(一錢)、蒼朮(用米泔水製過,一錢)、陳皮(去掉白色的部分,一錢)、枳實(炒過,一錢)、烏藥(一錢)、神麯(炒過,一錢)、香附(用醋炒過,一錢)、牛膝(用酒洗過,一錢)、木瓜(一錢)、獨活(用酒洗過,一錢)、澤瀉(一錢)、薏苡仁(炒過,一錢半)、木通(一錢)、甘草(三錢)。

將以上藥材切碎,取一劑加生薑煎煮服用。

行濕補氣養血湯,治療氣血虛弱,導致的單純腹脹浮腫。

藥材:人參(大補元氣)、白朮(補脾)、白茯苓(滲濕)、當歸(養血)、川芎(活血)、蘇梗(理氣)、白芍藥(收斂脹氣)、陳皮(消除脹滿)、厚朴(寬脹)、大腹皮(寬鬆腹部膨脹)、木通(利水)、萊菔子(消食)、木香(運行氣機)、海金沙、甘草(調和各種藥性,扶助胃氣)。

將以上藥材切碎成散劑,加生薑、紅棗煎煮服用。如果是氣虛,加倍使用人參、白朮、茯苓;如果是血虛,加倍使用川芎、當歸、白芍。如果小便量少,則加入豬苓、澤瀉、滑石。服用後腫脹都會消退,只有面部水腫沒有消退,這是陽明經氣虛,應該加倍使用白朮、茯苓。

消脹飲子(彭大參傳授的方子)(這個方子是治療脹滿,消導和補益兼顧的方子),治療蠱脹,單純腹部脹大。

藥材:豬苓、澤瀉、人參、白朮、茯苓、半夏、陳皮、青皮、厚朴、紫蘇、香附、砂仁、木香、檳榔、大腹皮、木通、萊菔子、甘草(各等份)。

將以上藥材切碎,加生薑五片,紅棗一枚,用水煎煮服用。

廣朮潰堅湯(這個方子是治療熱性脹滿的方子),治療中焦脹滿腹脹,腹部有積聚,像石頭一樣堅硬,導致患者坐立不安,大小便不暢,呼吸急促,甚至全身虛腫。

藥材:厚朴(要善於炮製)、黃連、黃芩、益智仁、草豆蔻、當歸、半夏、廣朮、升麻、紅花、吳茱萸、生甘草、柴胡、澤瀉、神麯(炒過)、青皮、陳皮,如果口乾則加葛根。

將以上藥材切碎,取一劑加生薑煎煮,飯前溫服。忌食醋、酒、濕麵。

香樸湯(這個方子是治療寒性脹滿的方子),治療中焦虛寒、下焦虛弱,導致心腹膨脹,不想吃東西,脈象浮遲而弱。

藥材:厚朴(用薑炒過)、大附子(泡過,去掉皮和臍,七錢)、木香(三錢)。

將以上藥材切碎,加生薑七片,紅棗兩枚,用水煎煮服用。

金陵酒丸(王進士傳授的方子),治療鼓脹病。

藥材:真沉香(一兩)、牙皂(一兩)、廣木香(二兩半)、檳榔(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南京燒酒浸泡十次,曬乾,再用京酒製成藥丸。每次服用三錢,病情嚴重的服用四錢,在五更時分用燒酒送服。如果是水鼓,水會從小便利出;如果是氣鼓,則會放屁。如果是水鼓,則加入炒過的苦葶藶五錢,用酒送服,再繼續服用。

調胃散

藥材:蒼朮、白朮、茯苓、白芍藥、桔梗、紫蘇、檳榔、陳皮、甘草。

小便不暢則加車前子。腹脹則加枳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