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信

《古今醫鑑》~ 卷之六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2)

1. 諸氣

半夏(五兩),茯苓(四兩),厚朴(四兩),紫蘇(二兩)

上銼,作十劑,生薑七片,棗一枚,水煎熱服。梅核氣,加桔梗、枳實。一方加檳榔。

分心氣飲,〔批〕(按此方治諸氣平和之劑),治男子女人一切氣不和。多因憂愁思慮,忿怒傷神,或臨食憂感,或事不遂意,使抑鬱之氣留滯不散,停於胸膈之間,不能流暢,致心胸兩脅痞滿虛脹,噎塞不通,噫氣吞酸,噁心嘔噦,目眩頭暈,面色痿黃,口苦舌乾,飲食減少,四肢怠倦,日漸尫羸。或大病之後,胸中虛痞,不思飲食。並皆治之。

青皮(五錢),陳皮(五錢),半夏(三錢五分),白茯苓(三錢五分),紫蘇(二兩),腹皮(五錢),肉桂(三錢五分),赤茯苓(三錢),桑皮(五錢),木通(三錢五分),羌活(五錢),甘草(二錢五分)

上銼,分五劑,生薑三片,棗一枚,燈心十莖,水煎服。一方去芍藥、羌活,加木香、檳榔,香附、枳殼、莪朮、藿香、桔梗,善治憂思鬱怒,諸氣痞滿。性急,加柴胡。多怒,加黃芩。食少,加砂仁、炒神麯。咳嗽,加桔梗、半夏。胸膈痞悶,加枳實、香附。三焦不和,加烏藥。

氣閉,加萊菔子、枳殼。氣滯腰疼,加木瓜、枳殼。上焦熱盛,加黃芩。下焦熱盛,加黃柏。翻胃,加沉香磨服。水氣面目浮腫,加豬苓、澤瀉、車前子、木瓜、葶藶、麥門冬。氣塊,加三稜、莪朮,檳榔、青皮。

利氣丸,治一切氣滯,心腹滿悶疼痛,脅肋膨脹,嘔吐酸水,痰涎不利,頭目眩暈,並食積、酒毒,及米穀不化,或下痢膿血,大小便結滯不快,風壅積熱,口苦煩躁,涕唾稠黏。此藥最能流濕潤燥,推陳致新,滋陰抑陽,散郁破結,活血通經,治氣分之聖藥也。

大黃(生用,六兩),黑醜(頭末,六兩),木香(一兩),檳榔(一兩),枳殼(麩炒,一兩),香附(炒,四兩),青皮(炒,一兩),廣皮(一兩),莪朮(煨,一兩),黃連(一兩),黃柏(三兩)

上為細末,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臨臥以淡薑湯送下,以大便通利為度。如不利,再加丸數服,務使通利為愈。

一塊氣,〔批〕(按此方治諸氣專攻之劑),治諸氣食積,及噎膈痞滿,胸脅刺痛,癥瘕疝氣,並皆治之。

青皮(一兩),陳皮(一兩),三稜(一兩),蓬朮(一兩),香附(便制,一兩),神麯(炒,三錢),麥芽(三錢,炒),蘿蔔子(三錢,炒),白醜(頭末,三錢),檳榔(三錢),鬱金(三錢),黃連(酒炒,三錢),枳實(三錢),皂莢(二錢五分),百草霜(二錢五分)

上為末,麵糊為丸綠豆大。每三十丸,視疾之上下,為食之先後,熱酒薑湯送下。

白話文:

諸氣

第一個方子:

將半夏(五兩)、茯苓(四兩)、厚朴(四兩)、紫蘇(二兩)這些藥材切碎混合,分成十份。每次取一份,加入生薑七片、紅棗一顆,用水煎煮後趁熱服用。如果覺得像梅核氣(喉嚨有異物感)的,可以再加桔梗、枳實。也有人會在原方中加入檳榔。

分心氣飲:(這個方子是治療各種氣不順的平和藥方)

這個方子主要治療男女各種氣不調和的狀況。這些問題多半是因為憂愁思慮、憤怒傷神,或是吃飯時心情不好、事情不順心,導致情緒鬱悶積在胸口,無法順暢流通,引起心胸、兩脅脹悶虛脹、堵塞不通、打嗝、吐酸水、噁心想吐、頭暈眼花、面色萎黃、口苦舌燥、食慾不振、四肢無力,身體日漸消瘦。或是大病之後,胸口空虛痞悶、不想吃飯,這個方子也都可以治療。

這個方子的組成是:青皮(五錢)、陳皮(五錢)、半夏(三錢五分)、白茯苓(三錢五分)、紫蘇(二兩)、腹皮(五錢)、肉桂(三錢五分)、赤茯苓(三錢)、桑皮(五錢)、木通(三錢五分)、羌活(五錢)、甘草(二錢五分)

將這些藥材切碎混合,分成五份。每次取一份,加入生薑三片、紅棗一顆、燈心草十根,用水煎煮後服用。也有人會將原方中的芍藥、羌活去除,加入木香、檳榔、香附、枳殼、莪朮、藿香、桔梗,這個變方特別適合治療因憂思、鬱悶、憤怒引起的各種氣滯脹悶。如果性情急躁,可以加柴胡;如果容易發怒,可以加黃芩;如果食慾不佳,可以加砂仁、炒過的麥芽;如果咳嗽,可以加桔梗、半夏;如果胸口悶脹,可以加枳實、香附;如果三焦(人體上中下三個部位)不調和,可以加烏藥。

氣機閉塞時,可以加萊菔子、枳殼;如果氣滯引起腰痛,可以加木瓜、枳殼;如果上焦(胸以上)熱盛,可以加黃芩;如果下焦(腹以下)熱盛,可以加黃柏;如果吐出食物,可以加沉香磨成粉服用;如果水腫導致臉部浮腫,可以加豬苓、澤瀉、車前子、木瓜、葶藶、麥門冬;如果有氣塊,可以加三稜、莪朮、檳榔、青皮。

利氣丸:

這個藥丸主要治療各種氣滯,引起的胸腹脹滿疼痛、脅肋脹大、嘔吐酸水、痰多不利、頭暈目眩等症狀,也包含因飲食積滯、酒精中毒、米飯消化不良,或是下痢膿血、大小便不暢、風熱積聚、口苦煩躁、鼻涕口水黏稠等情況。這個藥丸最能疏通濕氣、滋潤乾燥、促進新陳代謝、滋養陰液抑制陽氣、散開鬱結、活血通經,是治療氣分病症的良藥。

這個藥丸的組成是:生大黃(六兩)、黑醜(磨成粉,六兩)、木香(一兩)、檳榔(一兩)、麩炒過的枳殼(一兩)、炒過的香附(四兩)、炒過的青皮(一兩)、廣陳皮(一兩)、煨過的莪朮(一兩)、黃連(一兩)、黃柏(三兩)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粉,用水做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百粒,睡前用淡薑湯送服,以大便通暢為度。如果沒有效果,可以增加服用的丸數,務必使大便通暢才能達到療效。

一塊氣:(這個方子是治療各種氣滯,特別是針對症狀集中的藥方)

這個方子主要治療各種氣滯、飲食積滯、噎嗝不通、胸脅脹滿疼痛、腹部有腫塊(癥瘕)、疝氣等疾病。

這個方子的組成是:青皮(一兩)、陳皮(一兩)、三稜(一兩)、蓬朮(一兩)、炮製過的香附(一兩)、炒過的神麯(三錢)、炒過的麥芽(三錢)、炒過的蘿蔔子(三錢)、黑醜(磨成粉,三錢)、檳榔(三錢)、鬱金(三錢)、酒炒過的黃連(三錢)、枳實(三錢)、皂莢(二錢五分)、百草霜(二錢五分)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用麵糊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根據病症在身體的上或下部位,以及在飯前或飯後服用,用熱酒或薑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