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崖醫徑》~ 卷上 (6)

回本書目錄

卷上 (6)

1. 傷寒治法

以上五條,治痞之藥也。

小便利而赤,大便下如豚肝黑色,即褐色也,其人如狂狀。桃仁承氣湯主之。

小便赤而利,其人慾狂,大腹滿痛。抵當湯主之。

身黃少腹硬,小便自利,其人如狂狀;身熱而煩喜忘,大便黑色;有熱小腹滿,小便大便自利。四證俱抵當湯主之。

血結胸中心下,手不可近,為中部蓄血;及無寒熱胸滿,飲水不欲咽,喜忘昏迷如狂二證。俱桃仁承氣湯主之。以上蓄血下藥也。必脈沉疾,方可投之。

胸中痛,手不可近。實者,犀角地黃湯主之;若虛不能飲食,黃芩芍藥湯加生薑黃耆主之。以上必脈虛洪細數,方可投之。

以上七條,治蓄血之藥也。

小便不利,四肢沉重,似渴不欲飲。大茵陳湯主之。

小便不利,發熱而渴。茵陳調五苓散主之。

小便自利,四肢沉重,渴欲引飲。梔子柏皮湯主之。

寒熱往來,一身盡黃。小柴胡加梔子湯主之。

少陽太陽陽明三經合病,身熱不去,小便自利而煩。麻黃黃連連翹赤小豆湯主之。

將欲發黃,急用瓜蒂散搐入鼻中,出黃水可也。

以上六條,治黃之藥也。

傷冷中寒,脈弱氣虛,變而為陰黃者。理中湯加茵陳蒿主之。

小便不利,煩躁而渴。茵陳蒿湯加茯苓豬苓滑石當歸官桂主之。

煩躁喘嘔不渴。茵陳蒿湯加陳皮半夏白朮生薑茯苓主之。

四肢遍身疼者。茵陳蒿湯加附子甘草主之。

肢體逆冷,腰上自汗。茵陳蒿湯加附子甘草乾姜主之。

身冷汗不止者。茵陳蒿湯加附子乾薑主之。

服前藥未已,脈尚伏者。茵陳蒿湯加吳茱萸附子乾薑木通當歸主之。

以上七條,治陰症發黃之藥也。若脈微氣弱,俱依仲景三經藥方,加一味茵陳蒿,尤為穩當。

肌中斑爛,多咳而心煩,但嘔清汁,脈浮洪。葛根橘皮湯主之。

面上斑爛多,陽毒已成,腰背痛,煩悶不安,狂言見鬼,下利咽喉痛,下膿血,脈浮大數。陽毒升麻湯主之。

身上斑爛多,熱甚煩躁,譫語喉痹腫痛。陽毒玄參升麻湯主之。

少陽陽明合病發斑,渾身壯熱,百節疼痛。升麻梔子湯主之。

通治斑症。消毒犀角飲子主之;或麻黃葛根湯至穩。

陰證有斑。陰毒升麻鱉甲湯主之;大建中湯尤妙。

以上六條,治斑之藥也。

項背反張,口噤發熱無汗,反惡寒,脈浮緊者。各剛痓。麻黃如獨活防風湯主之。

項背反張,口噤發熱,自汗不惡寒,脈浮緩者。名柔痓。桂枝加川芎防風湯主之。

汗下後不解,乍靜乍躁,目直視,口噤,往來寒熱,脈浮弦,少陽經病。小柴胡加防風湯主之。

發熱頭面搖,卒口噤,背反張,脈浮長,太陽兼陽明病。防風兼當歸散主之。

項背反張,脈沉而細,口噤,太陰痓也,心腹痛。桂枝加芍藥防風防己湯主之。

陰痓,脈微弱,手足厥冷,筋脈拘急,汗出不止,頭脹目搖口噤。附子散主之。

白話文:

傷寒的治療方法

以上五條是治療胸腹痞塞的藥方。

小便呈現紅赤色,大便排出像豬肝一樣的黑色或褐色,病人出現像發狂一樣的狀態,可以使用桃仁承氣湯治療。

小便紅赤且順暢,病人想發狂,腹部脹滿疼痛,可以使用抵當湯治療。

全身發黃,下腹部僵硬,小便正常,病人呈現像發狂一樣的狀態。

身體發熱且煩躁、健忘,大便呈現黑色。

有發熱且下腹部脹滿,小便和大便正常,這四種情況都適合使用抵當湯治療。

胸口中心下方有血瘀,手不能靠近,這是屬於中焦蓄血的現象,以及沒有寒熱但胸悶,喝水時不想吞嚥,健忘、昏迷像發狂等兩種情況,都適合用桃仁承氣湯治療。以上是治療蓄血的藥方,必須脈象沉實且快才能使用。

胸口疼痛,手不能靠近,屬於實證的可以使用犀角地黃湯治療。如果虛弱到無法進食,則使用黃芩芍藥湯加上生薑、黃耆來治療。以上情況必須是脈象虛弱、洪大、細數才能使用這些藥方。

以上七條是治療蓄血的藥方。

小便不暢,四肢沉重,感覺口渴卻不想喝水,可以使用大茵陳湯治療。

小便不暢,發熱且口渴,可以使用茵陳調五苓散來治療。

小便順暢,四肢沉重,口渴想喝水,可以使用梔子柏皮湯來治療。

出現忽冷忽熱,全身發黃,可以使用小柴胡湯加上梔子來治療。

少陽、太陽、陽明三經合併發病,身體發熱不退,小便正常且煩躁,可以使用麻黃黃連連翹赤小豆湯來治療。

如果快要發黃疸了,趕快使用瓜蒂散吹入鼻中,排出黃水即可。

以上六條是治療黃疸的藥方。

因為受寒導致身體虛弱,脈象微弱,轉為陰黃的,可以使用理中湯加上茵陳蒿來治療。

小便不暢,煩躁口渴,可以使用茵陳蒿湯加上茯苓、豬苓、滑石、當歸、官桂來治療。

煩躁、喘氣、想吐卻不口渴,可以使用茵陳蒿湯加上陳皮、半夏、白朮、生薑、茯苓來治療。

四肢及全身疼痛,可以使用茵陳蒿湯加上附子、甘草來治療。

四肢冰冷,腰部以上出汗,可以使用茵陳蒿湯加上附子、甘草、乾薑來治療。

身體冰冷且汗流不止,可以使用茵陳蒿湯加上附子、乾薑來治療。

服用上述藥物還沒好轉,脈象依然伏藏,可以使用茵陳蒿湯加上吳茱萸、附子、乾薑、木通、當歸來治療。

以上七條是治療陰症發黃的藥方。如果脈象微弱氣虛,都依照張仲景的傷寒三經藥方,加上一味茵陳蒿,更加穩妥。

肌肉出現斑點,咳嗽且心煩,但只吐出清汁,脈象浮大,可以使用葛根橘皮湯來治療。

臉上出現很多斑點,是陽毒已經形成,腰背疼痛、煩悶不安、胡言亂語、看到鬼、拉肚子、咽喉疼痛、排出膿血,脈象浮大而數,可以使用陽毒升麻湯治療。

身上出現很多斑點,發熱嚴重、煩躁、說胡話、喉嚨腫痛,可以使用陽毒玄參升麻湯治療。

少陽和陽明兩經合併發病而出現斑疹,全身發熱、關節疼痛,可以使用升麻梔子湯來治療。

通用於治療斑疹,可以使用消毒犀角飲子來治療,或是使用麻黃葛根湯最為穩妥。

陰證出現斑疹,可以使用陰毒升麻鱉甲湯來治療,大建中湯也很好。

以上六條是治療斑疹的藥方。

脖子和背部僵硬反張,嘴巴緊閉,發熱但不出汗,反而怕冷,脈象浮緊,這是屬於剛痙,可以使用麻黃如獨活防風湯來治療。

脖子和背部僵硬反張,嘴巴緊閉,發熱且自汗,不惡寒,脈象浮緩,這是屬於柔痙,可以使用桂枝加川芎防風湯來治療。

發汗或攻下後症狀沒有解除,時而安靜時而煩躁,眼睛直視,嘴巴緊閉,忽冷忽熱,脈象浮弦,是屬於少陽經的病變,可以使用小柴胡湯加上防風來治療。

發熱、頭部晃動,突然嘴巴緊閉、背部反張,脈象浮長,是屬於太陽經和陽明經合併的病,可以使用防風兼當歸散來治療。

脖子和背部僵硬反張,脈象沉細,嘴巴緊閉,這是屬於太陰痙,會出現心腹疼痛,可以使用桂枝加芍藥防風防己湯來治療。

陰痙的脈象微弱,手腳冰冷,筋脈拘急,汗流不止,頭脹、眼睛晃動、嘴巴緊閉,可以使用附子散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