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玠

《松崖醫徑》~ 卷上 (3)

回本書目錄

卷上 (3)

1. 痓病

(陰痓附條下)

痓病。屬太陽經。先曾中風。又感寒濕二氣而然。大發濕家汗。亦致此焉。發熱惡寒與傷寒似。但項背反強硬。口噤如癇狀。此為異耳。身熱足寒。項頸強急。惡寒面赤。目赤。頭搖。口噤。背反強者。屬太陽。頭低。視下。手足牽引。肘膝相構。屬陽明。一目或左右視不正。

並一手一足搐搦者。屬少陽。無汗剛痓也。大黃加獨活防風湯。有汗柔痓也。桂枝加川芎防風湯。太陽兼陽明。防風當歸散。所謂汗之。止之和之。各隨其強。此之謂也。

白話文:

陰痓附條下:

痓病,屬於太陽經。 患者先前曾中風,又感受寒濕二氣而發病。大發濕家汗,也會導致痓病。

痓病發熱惡寒,與傷寒類似, 但不同的是,項背反強硬,口噤如癇狀。 這是痓病的特殊表現。

身體發熱,足部卻寒冷,項頸僵硬疼痛,惡寒且面赤,眼睛發紅,頭部搖晃,口部緊閉,背部反弓強直, 屬於太陽經病證。

頭部低垂,視線向下,手足抽搐,肘膝相互牽引, 屬於陽明經病證。

單眼或左右眼視線不正, 並且 單手單足抽搐, 屬於少陽經病證。

無汗且痓病發作猛烈者, 使用 大黃加獨活防風湯。

有汗且痓病發作緩和者, 使用 桂枝加川芎防風湯。

太陽經和陽明經兼證者, 使用 防風當歸散。

所謂汗之,止之,和之, 各需根據病情的強弱來選擇治療方法。這就是痓病的治療原則。

2. 傷寒治法

太陽標病。身熱。惡寒。頭痛腰背強。無汗。脈來浮緊。麻黃主之。

太陽經病。與陽明標病。鼻乾惡熱不惡寒。脈浮而長。葛根湯主之。

太陽經病。身熱。頭痛。項脊強。惡寒。煩躁飲水。脈浮緊。大青龍湯主之。

太陽經病。身熱頭痛。項背腰脊強。惡風。心下有水氣而嘔噦。脈來浮緊。小青龍湯主之。

以上四條皆表證發汗藥也

傷寒五六日。胸脅滿痛。喜嘔。往來寒熱。脈弦而數。少陽經病也。小柴胡湯主之。

白話文:

  1. 太陽經病,表現為身體發熱、畏寒、頭痛、腰背僵硬、無汗、脈搏浮緊,可用麻黃湯治療。

  2. 太陽經病,表現為身體發熱、頭痛、後背僵硬、畏寒、情緒焦慮、口渴,脈搏浮長,可用葛根湯治療。

  3. 太陽經病,表現為身體發熱、頭痛、後背僵硬、畏寒、情緒焦慮、口渴,脈搏浮緊,可用大青龍湯治療。

  4. 太陽經病,表現為身體發熱、頭痛、後背僵硬、畏風、心下有水氣而嘔吐,脈搏浮緊,可用小青龍湯治療。

  5. 這四條都是用於發汗的藥方。

  6. 餘熱傷寒五到六天,出現胸脅部滿脹疼痛,時常嘔吐,反復發燒和冷感,脈搏弦而快速,這是少陽經病的情況,可用小柴胡湯治療。

傷寒至十餘日不解。胸脅滿痛而嘔。少陽經病也。日晡潮熱。大便結而燥。

脈數而頗沉。大柴胡湯主之。

目疼。鼻乾。發熱而不惡寒。大渴而大便未結。脈浮而長。白虎湯主之。

若脈來長而帶浮。背微惡寒。無他表證而渴者。陽明經病也。白虎湯加人參主之。

傷寒頭痛。項背腰脊強。惡寒。渴而飲水。小便不利。脈來浮緊。太陽本病也。

五苓散主之

以上五條和解藥也

身熱。鼻乾。身重。氣短。腹滿。潮熱。不惡寒。譫言。譫語。心下痞。胸滿。大便難。口渴。心煩。自汗。小便赤澀。脈沉而疾滑實長大。大承氣湯主之。

白話文:

當感冒持續到第 10 多天仍然沒有好轉時,如果出現胸部和腹部疼痛、噁心想吐的情況,這可能是少陽經引起的疾病;下午的時候會有高燒現象,並且排便困難且糞便硬結。如果脈搏跳動快速但又稍微下沈,可以使用「大柴胡湯」治療此症狀。

眼睛疼痛、鼻子乾燥、發燒但是不怕冷、非常口渴而且排便尚未完全堵塞,同時脈搏跳動快且長度較大的情況下,可以用「白虎湯」進行治療。但如果脈搏跳動長度稍大並伴隨著輕微怕冷感,背部沒有其他外在症狀且感到口渴的話,則是陽明經引發的病症。「白虎湯」加上「人參」也可以用於這種狀況。

感冒後出現頭痛、脖子僵硬、腰部痠痛以及畏寒等症狀,還伴有口渴及喝水需求,尿液排出受阻,脈搏跳動緊張的情況下,這是太陽經引起的基本病症。「五苓散」可用於治療這個問題。

身體發熱、鼻子乾燥、身體沈重、呼吸急促、肚子鼓脹、每天固定時間發燒、不怕冷、胡言亂語或說夢話、胸口悶堵、排便困難、口渴、心情焦躁不安、出汗多、尿液呈紅色且黏稠、脈搏深沈且跳動有力、速度快、硬實且長度較大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大承氣湯」進行治療。

身熱。鼻乾。內熱。胃中燥。大便不通。小便赤澀。譫語。心下痞而實。腹中無轉矢氣。脈沉疾而有力。小承氣湯主之譫語。身熱。小便赤澀。渴而內熱。大便難而不滿。腹中有轉矢氣。脈沉而疾滑實大。調胃承氣湯主之。

以上三條入里下藥也前此傳陽經之邪。用藥法也。失治則傳入陰經。又具三陰經治例於後。

腹滿實痛。嗌乾。手足溫。脈沉細實有力。桂枝加大黃湯主之。

口燥。舌乾而渴。足脛冷。脈沉疾有力。大承氣湯主之。

白話文:

症狀一

  • 身體發熱。
  • 鼻腔乾燥。
  • 內熱。
  • 胃部乾燥。
  • 大便不通。
  • 小便顏色深紅且澀。
  • 譫語(神志不清,胡言亂語)。
  • 心窩處脹滿且硬。
  • 腹中沒有排氣。
  • 脈象沉而急,有力。

治療

  • 此症宜用小承氣湯治療。小承氣湯主要治療譫語、身熱、小便赤澀等症狀。

症狀二

  • 身體發熱。
  • 小便顏色深紅且澀。
  • 口渴,內熱。
  • 大便難解,但排便量不多。
  • 腹中能排氣。
  • 脈象沉而急,滑、實、大。

治療

  • 此症宜用調胃承氣湯治療。調胃承氣湯主要治療身熱、小便赤澀、口渴等症狀。

以上兩種症狀都屬於邪氣入里,需用下藥法治療。

之前已提及陽經傳邪的治療方法。如果失治,邪氣就會傳入陰經。

症狀三

  • 腹部脹滿疼痛。
  • 咽喉乾燥。
  • 手足溫暖。
  • 脈象沉、細、實、有力。

治療

  • 此症宜用桂枝加大黃湯治療。

症狀四

  • 口乾。
  • 舌頭乾燥且口渴。
  • 小腿冰冷。
  • 脈象沉而急,有力。

治療

  • 此症宜用大承氣湯治療。

煩滿而囊縮脈沉疾而有力。大承氣湯主之。

以上三條。三陰經下藥也。

心下結硬而痛。兼項背強。如柔痓狀。自汗直視。脈沉實而疾。大陷胸湯主之。

心下結硬而痛。兼懊憹不寧者。

心下結硬而痛。直至小腹。兼舌燥而渴。潮熱而煩者。

心下結硬而痛。兼頭汗自出。頭以下無之。小便不利。或發黃者。

心下結硬而痛。兼連胸脅滿痛。但微汗出而無大熱者。

心下結硬而痛兼喘者。

以上六證。俱大陷胸湯主之。若非脈沉實而疾。與大便閉結。用不可行也

白話文:

煩躁且腹部脹滿,陰囊收縮,脈搏深沈且有力。適宜使用大承氣湯來治療。

以上三種情況,屬於三陰經的病症,需使用相應藥物。

心下部有結塊且疼痛,伴有頸背僵硬,類似於柔痓症狀,出現自汗、凝視,脈搏深沈且快速。適合使用大陷胸湯來治療。

心下部有結塊且疼痛,伴有煩躁不安的情況。

心下部有結塊且疼痛,直到小腹,伴有口乾舌燥和口渴,出現潮熱且煩躁的情況。

心下部有結塊且疼痛,伴有頭部出汗自行排出,頭部以下沒有此現象,小便不利,或者出現黃疸的症狀。

心下部有結塊且疼痛,伴有胸部脅部的滿脹疼痛,僅有輕微出汗,沒有嚴重發熱的情況。

心下部有結塊且疼痛,伴有喘息的情況。

以上六種症狀,都適合使用大陷胸湯來治療。但如果脈搏並非深沈且快速,或是大便堵塞不通,則不宜使用此方法。

心下結硬。按之而痛。兼有熱者。小陷胸湯主之。

心下結痛。無熱證而脈弱者。此寒實結胸也。枳實理中丸。主之若脈沉實者。三物白散主之。

以上八條。治結胸之藥也。

心下滿而不痛。半夏瀉心湯主之。

心下痞。按之濡。關上脈浮而疾。兼熱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

心下痞。兼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

心下痞硬。胃中不和。兼乾嘔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薑瀉心湯主之。

白話文:

心窩部位感覺痞悶且硬,胃部不適,伴隨乾嘔、噯氣、口臭,肋骨下方有水氣,腹中發出雷鳴聲,並出現腹瀉的症狀,服用生薑瀉心湯可以治療。

心下痞硬。兼乾嘔心煩不得安者。甘草瀉心湯主之。

以上五條治痞之藥也

小便利而赤。大便下如豚肝黑色。即褐色也。其人如狂狀。桃仁承氣湯主之。

小便赤而利。其人慾狂。大腹滿痛。抵當湯主之。

身黃少腹硬。小便自利。其人如狂狀。

身熱而煩喜忘。大便黑色。

有熱小腹滿。小便大便自利。四證俱抵當湯主之。

血結胸中心下。手不可近。為中部蓄血。及無寒熱胸滿。飲水不欲咽。喜忘昏迷如狂二證。俱桃仁承氣湯主之。以上蓄血下藥也。必脈沉疾。方可投之。

白話文:

心口闷胀,而且伴随干呕心烦、坐立不安,可以用甘草泻心汤治疗。

以上五种药物都是用来治疗痞症的。

小便量少且颜色发红,大便稀薄,颜色像猪肝一样发黑,也就是褐色,患者表现出狂躁不安,可以用桃仁承气汤治疗。

小便颜色发红,排尿通畅,患者想要发狂,腹部胀痛,可以用抵当汤治疗。

身体发黄,小腹部硬实,小便自主排出,患者表现出狂躁不安。

身体发热,烦躁易忘,大便颜色发黑。

有发热、小腹胀满,小便大便都自主排出,这四种症状都可用抵当汤治疗。

胸部积血,压迫心口,手无法触碰,这是腹部积血导致的。或者没有寒热症状,但胸部胀满,不想喝水,容易忘事、昏迷,表现出狂躁不安,这两种情况都可用桃仁承气汤治疗。以上都是治疗腹部积血的药物,必须脉象沉而疾速,才能使用这些方剂。

胸中痛。手不可近。實者犀角地黃湯主之。若虛不能飲食。黃芩芍藥湯加生薑黃耆主之。以上必脈虛洪細數。方可投之。

以上七條治蓄血之藥也

小便不利。四肢沉重。似渴不欲飲。大茵陳湯主之。

小便不利。發熱而渴。茵陳調五苓散主之。

小便自利。四肢沉重。渴欲引飲。梔子柏皮湯主之。

寒熱往來。一身盡黃。小柴胡加梔子湯主之。

白話文:

胸部疼痛,無法用手靠近。如果病情屬實證,則用犀角地黃湯治療。若病情屬虛證,病人食慾不佳,則用黃芩芍藥湯加入生薑黃和黃耆治療。上述兩種情況,必須脈象虛弱、浮大、細小、快,才能使用藥方。

以上七條方劑,都是用來治療積血的。

小便不順暢,四肢沉重,口渴卻不願喝水,可以用大茵陳湯治療。

小便不順暢,發熱口渴,可以用茵陳調五苓散治療。

小便通暢,四肢沉重,口渴想喝很多水,可以用梔子柏皮湯治療。

寒熱交替發作,全身發黃,可以用小柴胡加梔子湯治療。

少陽太陽陽明三經合病。身熱不去。小便自利而煩。麻黃黃連連翹赤小豆湯主之。

將欲發黃。急用瓜蒂散搐入鼻中。出黃水可也。

以上六條。治黃之藥也。

傷冷中寒。脈弱氣虛。變而為陰黃者。理中湯加茵陳蒿主之。

小便不利。煩躁而渴。茵陳蒿湯加茯苓豬苓滑石當歸官桂主之。

白話文:

少陽、太陽、陽明三條經脈同時生病,身體發熱不退,小便暢通但心煩。用麻黃、黃連、連翹、赤小豆湯治療。

如果快要出現黃疸,要緊急用瓜蒂散塞入鼻孔,流出黃水即可。

以上六條方劑,都是治療黃疸的藥物。

如果因為受寒而導致脈象虛弱、氣虛,轉變為陰黃,則用理中湯加茵陳蒿治療。

如果小便不暢,煩躁口渴,則用茵陳蒿湯加茯苓、豬苓、滑石、當歸、官桂治療。

煩躁喘嘔不渴。茵陳蒿湯加陳皮半夏白朮生薑茯苓主之。

四肢遍身疼者。茵陳蒿湯加附子甘草主之。

肢體逆冷。腰上自汗。茵陳蒿湯加附子甘草乾姜主之。

身冷汗不止者。茵陳蒿湯加附子乾薑主之。

服前藥未已。脈尚伏者。茵陳蒿湯加吳茱萸附子乾薑木通當歸主之。

以上七條。治陰症發黃之藥也。若脈微氣弱。俱依仲景三經藥方。加一味茵陳蒿。尤為穩當。

白話文:

患者感到煩躁、喘息、嘔吐,但沒有口渴,可以用茵陳蒿湯加入陳皮、半夏、白朮、生薑和茯苓來治療。

如果患者四肢和全身疼痛,可以在茵陳蒿湯中加入附子、甘草來治療。

如果患者肢體冰冷,腰部自汗,可以在茵陳蒿湯中加入附子、甘草、乾薑來治療。

如果患者全身發冷,汗出不止,可以在茵陳蒿湯中加入附子、乾薑來治療。

如果患者服用了上述藥物,症状仍未改善,脈象仍然沉伏,可以在茵陳蒿湯中加入吳茱萸、附子、乾薑、木通、當歸來治療。

以上七條方劑都是用來治療陰證發黃的藥方。如果患者脈象微弱,氣息虛弱,可以根據仲景三經藥方,再加入一味茵陳蒿,效果更佳。

肌中斑爛。多咳而心煩。但嘔清汁。脈浮洪。葛根橘皮湯主之。

面上斑爛多。陽毒已成。腰背痛。煩悶不安。狂言見鬼。下利咽喉痛。下膿血。

脈浮大數陽毒升麻湯主之

身上斑爛多。熱甚煩躁。譫語喉痹腫痛。陽毒玄參升麻湯主之。

少陽陽明合病發斑。渾身壯熱。百節疼痛。升麻梔子湯主之。

通治斑症。消毒犀角飲子主之。或麻黃葛根湯至穩。

白話文:

肌肉出現斑點,咳嗽頻繁且心神煩亂,吐出的是清汁,脈象浮洪,使用葛根橘皮湯治療。

臉上出現斑點多,這是陽毒已經形成的徵兆,會有腰部和背部疼痛,心神不寧,說胡話,見到鬼怪,下痢伴有咽喉痛,排泄物中帶有膿血。

脈象浮大數,這是陽毒的表現,使用升麻湯治療。

身體上出現斑點多,熱度高且煩躁,胡言亂語,喉部腫痛,使用陽毒玄參升麻湯治療。

少陽與陽明合病,出現斑點,全身高熱,關節疼痛,使用升麻梔子湯治療。

對於各種斑點的症狀,可以使用消毒犀角飲子來治療。或者使用麻黃葛根湯,效果穩定。

陰證有斑。陰毒升麻鱉甲湯主之。大建中湯尤妙。

以上六條。治斑之藥也。

項背反張。口噤發熱無汗。反惡寒。脈浮緊者。各剛痓。麻黃如獨活防風湯主之。

項背反張。口噤發熱。自汗不惡寒。脈浮緩者。名柔痓。桂枝加川芎防風湯主之。

汗下後不解。乍靜乍躁。目直視。口噤。往來寒熱。脈浮弦。少陽經病。小柴胡加防風湯主之。

發熱頭面搖。卒口噤。背反張。脈浮長。太陽兼陽明病。防風兼當歸散主之。

白話文:

陰證有斑。陰毒升麻鱉甲湯主之。大建中湯尤妙。

意思是:如果病人呈現陰證(陰寒證狀)且有斑點,可以用升麻鱉甲湯來治療陰毒,大建中湯的效果更佳。

以上六條。治斑之藥也。

意思是:以上六條方劑都是治療斑點的藥方。

項背反張。口噤發熱無汗。反惡寒。脈浮緊者。各剛痓。麻黃如獨活防風湯主之。

意思是:如果病人出現項背反弓、嘴巴緊閉、發燒無汗、反倒怕冷、脈象浮緊,屬於剛痓症,可以用麻黃加獨活防風湯來治療。

項背反張。口噤發熱。自汗不惡寒。脈浮緩者。名柔痓。桂枝加川芎防風湯主之。

意思是:如果病人出現項背反弓、嘴巴緊閉、發燒但出汗、不怕冷、脈象浮緩,屬於柔痓症,可以用桂枝加川芎防風湯來治療。

汗下後不解。乍靜乍躁。目直視。口噤。往來寒熱。脈浮弦。少陽經病。小柴胡加防風湯主之。

意思是:如果病人汗出後症狀不消,時而安靜時而躁動,眼睛直視前方,嘴巴緊閉,發冷發熱交替出現,脈象浮而弦,屬於少陽經病,可以用小柴胡加防風湯來治療。

發熱頭面搖。卒口噤。背反張。脈浮長。太陽兼陽明病。防風兼當歸散主之。

意思是:如果病人發燒、頭面搖動、突然嘴巴緊閉、背部反弓、脈象浮而長,屬於太陽經與陽明經兼病,可以用防風和當歸散來治療。

項背反張。脈沉而細。口噤。太陰痓也。心腹痛。桂枝加芍藥防風防己湯主之。

陰痓脈微弱。手足厥冷。筋脈拘急。汗出不止。頭脹目搖口噤。附子散主之。

陰痓手足厥冷。筋脈拘急。汗出不止。脈來微細。桂心白朮湯主之。

陰痓閉目。手足厥逆。筋脈拘急。汗出不止。脈來微弱。附子防風湯主之。

陰痓一二日。面腫手足厥冷。筋脈拘急。汗不出。陰氣內傷。脈來微弱。八物白朮散主之。

白話文:

脖子和后背反弓,脈象沉细,口紧闭,这是太阴病。心腹疼痛,可以用桂枝加芍药防风防己汤治疗。

阴痓的脉象微弱,手脚冰凉,筋脉拘紧,汗出不止,头胀目眩,口紧闭,可以用附子散治疗。

阴痓手脚冰凉,筋脉拘紧,汗出不止,脉象微细,可以用桂心白朮汤治疗。

阴痓闭目,手脚厥逆,筋脉拘紧,汗出不止,脉象微弱,可以用附子防风汤治疗。

阴痓一两天,面肿手脚冰凉,筋脉拘紧,汗不出,阴气内伤,脉象微弱,可以用八物白朮散治疗。

小續命湯。共治痓病之要藥也。須看虛實經絡加減用之。

以上九條。治痓之藥也。

虛邪傳於胸中。結痛懊憹不得眠。梔子豉湯主之。

身熱邪氣內傳。心中煩而不眠。梔子乾薑湯主之。

以上二條。治懊憹之藥也。

白話文:

小續命湯是治療痓病的重要藥方,需根據病人的虛實和經絡狀況來加減使用。以上九條都是治療痓病的藥方。虛邪傳入胸中,導致胸痛、煩躁、失眠,可用梔子豉湯治療。身體發熱,邪氣內傳,導致心煩、失眠,可用梔子乾薑湯治療。以上兩條是治療懊憹的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