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崖醫徑》~ 卷下 (23)
卷下 (23)
1. 疳證方法
秘傳檳榔丸(治小兒疳病積氣成塊。腹大有蟲等證。)
檳榔(一兩),三稜(煨去毛醋炒),莪朮(醋炒),青皮(去穰麥麩炒),陳皮(去白),雷丸(去殼),乾漆(炒無煙),使君子肉,山楂肉,麥糵面(炒),神麯(炒黃各半兩),蕪荑(水洗淨二錢五分),鶴蝨(略炒),木香(不見火),胡黃連,甘草(炙各三錢),良薑(二錢陳壁土炒),砂仁(一錢)
上為細末。醋糊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淡薑湯下。
秘傳治疳湯(治小兒大便色泔白。小便昏濁。或澄之如米泔。此泔病也。)
山楂肉,白芍藥(炒),白茯苓,黃連(薑汁炒),白朮,澤瀉(各一錢),青皮(四分),生甘草(三分)
上細切。用水一盞。生薑棗煎服。
秘傳蘆薈丸(治小兒疳積腹大。此小兒之要藥也。)
胡黃連,蘆薈,黃連(炒),使君子(去殼各五錢),神麯(炒一兩),阿魏,青黛(另研各二錢),麝香(另研少許)
上為細末。稀糊丸。如黍米大。每服三十丸。白朮湯或米飲下。
白話文:
[疳證治療方法]
【祕傳檳榔丸】用於治療小兒疳疾,因積氣而形成的塊狀物,腹部腫大且有寄生蟲等症狀。
所需藥材:檳榔(30克),三棱(去毛醋炒),莪術(醋炒),青皮(去瓤麥麩炒),陳皮(去白),雷丸(去殼),乾漆(炒至無煙),使君子肉,山楂肉,麥芽面(炒),神曲(炒黃各15克),蕪荑(洗淨25克),鶴蝨(略炒),木香(不見火),胡黃連,甘草(炙各9克),良姜(6克陳壁土炒),砂仁(3克)
將上述藥材研磨爲細末,用醋糊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五十粒,空腹時以淡薑湯送服。
【祕傳治疳湯】用於治療小兒大便顏色如泔水般白,小便混濁,或沉澱後如米泔,這屬於泔病。
所需藥材:山楂肉,白芍藥(炒),白茯苓,黃連(薑汁炒),白朮,澤瀉(各3克),青皮(1.2克),生甘草(0.9克)
將上述藥材切細,用水一碗,加入生薑和棗子一起煎煮後服用。
【祕傳蘆薈丸】用於治療小兒疳積導致腹部腫大,這是小兒的重要藥物。
所需藥材:胡黃連,蘆薈,黃連(炒),使君子(去殼各15克),神曲(炒30克),阿魏,青黛(分別研磨各6克),麝香(分別研磨少許)
將上述藥材研磨爲細末,用稀糊製成黍米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十粒,以白朮湯或米飲送服。
2. 吐瀉方法(准大人治。)
加減參苓白朮散(治小兒吐瀉。)
人參,砂仁,蓮肉(去心各半兩),白茯苓(去皮八錢),土白朮(一兩),甘草(炙七錢),肉果(炮四錢),訶子(炮去皮),乾薑(炒各二錢),
上研為細末。每服三分。清米飲湯調服下。
藿香正氣散(治小兒吐瀉。見大人感冒類。)
香砂養胃湯(治小兒傷食吐瀉。見大人內傷類。)
理中湯(治小兒霍亂吐瀉。見卷上丸類。)
白話文:
【治療嘔吐與腹瀉的方法(適用於成人治療。)】
加減參苓白朮散(用來治療孩童的嘔吐與腹瀉。)
配方包含:人參、砂仁、蓮子肉(去心,各半兩)、白茯苓(去皮,八錢)、土白朮(一兩)、炙甘草(七錢)、肉豆蔻(炮製過,四錢)、訶子(炮製過,去皮)、乾薑(炒過,各二錢)。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時取三分,用清澈的米湯調和後服用。
藿香正氣散(用來治療孩童的嘔吐與腹瀉,此方亦可見於成人感冒類別中。)
香砂養胃湯(用來治療孩童因消化不良引起的嘔吐與腹瀉,此方亦可見於成人內傷類別中。)
理中湯(用於治療孩童的霍亂引起的嘔吐與腹瀉,此方可在上方的丸劑類別中找到。)
3. 痢疾方法(准大人治)
秘傳香連丸(治小兒赤白痢。以下三方並見大人痢類。)
參苓白朮散(治小兒脾胃虛弱。噤口痢疾。)
三黃熟艾湯(治小兒熱積臟腑。下痢赤白。及傷寒四五日大下熱痢。及麻疹後下痢。)
白話文:
[治療痢疾的方法(適合成人使用)]
-
祕傳香連丸:適用於兒童患有紅白痢疾的治療。(以下三種藥方同樣適用於成人痢疾的治療。)
-
參苓白朮散:用於治療兒童脾胃虛弱,以及因脾胃虛弱導致的閉口不食和痢疾。
-
三黃熟艾湯:針對兒童熱毒積聚於臟腑所引起的紅白痢疾,以及傷寒四五天後大便呈現熱性痢疾,亦或是麻疹後期出現的痢疾症狀。
4. 食積方法(准大人治)
消食丸(又名消乳丸。治小兒腹脹腹痛。消積滯。化乳食。大人內傷亦宜。)
砂仁(炒),橘紅(炒),三稜(炒),莪朮(炒),神麯(妙),麥糵(炒),甘草(炒各半兩),香附(炒一兩),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遠白湯送下。量兒大小加減。(愚嘗加土白朮紅曲各五錢為細末。每服三分。米飲調服效。)
秘傳保和丸(治小兒脾胃虛弱。飲食不能克化。日久羸瘦。)
山楂(四兩),陳皮(去白),白茯苓(去皮),半夏曲(各五錢),蘿蔔子(二錢五分),白朮,使君子(去殼),神麯(炒),麥糵(炒各一兩),木香(二兩二錢四分),砂仁(四兩四錢),黃連(四兩零五分),
上研細末。水發為丸。如蘿蔔子大。每服一錢。米飲湯送下。
香砂養胃湯(治小兒傷食。脾胃不和。腹痛等證。見內傷類。)
秘傳解肌理中湯(治小兒食積鬱熱。發於肌表。潮熱往來。主理中而清陽明之熱。)
白朮,山楂肉,白芍藥(炒各一錢),黃連(炒),枳實(麥麩炒),川芎,香附子(炒),升麻(各七分),乾葛(一錢二分),生甘草,炙甘草(各三分)
上細切。用水一盞半。生薑三片煎。去滓服。若積去後。潮熱未除。減山楂。枳實。香附。川芎。加人參。黃耆。陳皮。石膏各五分。薄荷二分。白朮三分。有痰加半夏六分。
白話文:
[消化食物堆積的方法(適合成人治療)]
消化丸(又稱消化乳食丸。專治兒童腹部脹痛。消除食物堆積。幫助消化乳食。也適合成人內傷使用。)
砂仁(炒過)、橘紅(炒過)、三稜(炒過)、莪朮(炒過)、神麯(炒過)、麥糵(炒過)、甘草(炒過各半兩)、香附(炒過一兩)。
以上成分磨成細粉。用湯浸濕的蒸餅揉成丸狀,大小如芝麻。每次服用二三十粒。飯後以白開水吞服。根據孩童年齡調整劑量。
(我曾添加土白朮、紅麯各五錢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分。用米湯調服,效果顯著。)
祕傳保和丸(專治兒童脾胃虛弱。飲食無法有效消化。長期下來身體瘦弱。)
山楂(四兩)、陳皮(去掉白色部分)、白茯苓(去掉外皮)、半夏曲(各五錢)、蘿蔔子(二錢五分)、白朮、使君子(去掉硬殼)、神麯(炒過)、麥糵(炒過各一兩)、木香(二兩二錢四分)、砂仁(四兩四錢)、黃連(四兩零五分)。
以上成分磨成細粉。用水揉成丸狀,大小如蘿蔔籽。每次服用一錢。用米湯送服。
香砂養胃湯(專治兒童消化不良。脾胃不協調。腹部疼痛等症狀。詳見內傷類。)
祕傳解肌理中湯(專治兒童食物堆積引發的熱氣。表現在肌膚表面。時有潮熱。主要理療中焦,清除陽明經的熱氣。)
白朮、山楂肉、白芍藥(炒過各一錢)、黃連(炒過)、枳實(用麥麩炒過)、川芎、香附子(炒過)、升麻(各七分)、乾葛(一錢二分)、生甘草、炙甘草(各三分)。
以上成分切成細片。用水一碗半,加入三片薑煮沸。濾掉渣滓後服用。如果食物堆積已經消失,但潮熱仍未消除,減少山楂、枳實、香附、川芎的份量。增加人參、黃耆、陳皮、石膏各五分。薄荷二分。白朮三分。若有痰,可再加入半夏六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