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崖醫徑》~ 卷上 (34)
卷上 (34)
1. 丸類(丹附)
上為末。蒸餅作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焙熱。白滾湯或淡薑湯送下。
檳榔丸(百四十二)
檳榔,木香(各二錢五分),枳實(麥麩炒),醜頭末,陳皮(去白各五錢),
上為細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生薑湯送下。
厚朴丸(百四十三)
當歸(酒洗),丁皮(各五錢),厚朴(薑汁製一兩),細辛(二錢五分),人參(一錢五分),甘草(炙五釐),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用水一盞。煎至六分。和滓熱服。枳朮丸(百四十四)
白朮(二兩),枳實(麥麩炒一兩)
上為細末。用沸湯泡。青荷葉乾者亦可。頃間去藥用湯浸。晚粳米杵粉。以原湯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多至七八十丸。白滾湯送下。
金花丸(百四十五)
黃連,黃芩,黃柏(去皮),山梔仁(炒各一兩)
上為細末。滴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熱滾水送下。
牛膝丸(百四十六)
牛膝(去蘆酒洗),萆薢,杜仲(薑汁炒絲斷),肉蓯蓉(酒浸去甲),菟絲子(酒浸),防風,葫蘆巴(炒),破故紙(酒浸炒),白蒺藜(各等分一兩),官桂(五錢)
上為細末。酒煮豬腰子。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溫酒送下。腰痛甚者。服之尤捷。
左金丸(百四十七)
黃連(六兩),吳茱萸(一兩湯泡浸半時許焙乾用)
上為細末。粥湯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用白朮陳皮煎湯送下。滾白水亦可。
地芝丸(百四十八)
生地黃(酒洗四兩),天門冬(去心四兩),枳殼(麥麩炒二兩),甘菊(二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食後茶清送下。肥氣丸(百四十九)
當歸(頭酒洗),蒼朮(各一兩五錢),青皮(炒一兩),蛇含石(醋煆淬七錢五分),三稜,莪朮,鐵孕粉(各三兩與三稜蓬朮同入醋煮一沸時久)
上為細末。醋煮米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四十丸。用當歸浸酒下。食遠溫服之。
痞氣丸(百五十)
赤石脂(醋淬火煆),川椒(炒出汗),乾薑(炮各二兩),桂心,附子(炮各五錢),大烏頭(炮去皮臍二錢五分)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以硃砂為衣。每服五十丸。食用清米湯送下。
補陰丸(百五十一)
黃柏(半斤鹽酒拌炒褐色),知母(去毛酒製炒),熟地黃(酒洗各三兩),龜板(酥炙四兩),白芍藥(煨),陳皮(去白),牛膝(酒浸去蘆各二兩),虎脛骨(酥炙一兩),鎖陽(酥炙),當歸(酒洗各一兩五錢)
上為細末。酒煮羯羊肉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鹽湯送下。冬月加乾薑半兩。
滋腎丸(百五十二)
黃柏(酒炒陰乾二兩),知母(酒浸二兩),桂(去粗皮一錢)
白話文: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蒸熟的麵餅做成糊狀,將藥粉混合成糊狀後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百丸,將丸子烘烤加熱後,用白開水或淡薑湯送服。
檳榔丸 檳榔、木香(各二錢五分)、枳實(用麥麩炒過)、醜末(牽牛花的種子)、陳皮(去掉白色部分)(各五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醋調成糊狀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二十丸,用生薑湯送服。
厚朴丸 當歸(用酒洗過)、丁香皮(各五錢)、厚朴(用薑汁炮製一兩)、細辛(二錢五分)、人參(一錢五分)、甘草(炙過,五釐)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子,大小如彈珠。每次服用一丸,用水一碗,煎煮至剩六分,連同藥渣趁熱服用。
枳朮丸 白朮(二兩)、枳實(用麥麩炒過,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沸水沖泡,也可以用乾燥的荷葉,泡一會後,將藥渣去除,用剩下的藥湯浸泡晚粳米粉,再用原來的藥湯煮成糊狀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十丸,最多可服用七八十丸,用白開水送服。
金花丸 黃連、黃芩、黃柏(去掉外皮)、山梔子仁(炒過)(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水滴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熱開水送服。
牛膝丸 牛膝(去掉蘆頭用酒洗過)、萆薢、杜仲(用薑汁炒至斷絲)、肉蓯蓉(用酒浸泡後去掉甲)、菟絲子(用酒浸泡)、防風、葫蘆巴(炒過)、補骨脂(用酒浸泡後炒過)、白蒺藜(各等分一兩)、官桂(五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酒煮豬腰子,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十丸,用溫酒送服。腰痛得厲害的人,服用此藥效果更佳。
左金丸 黃連(六兩)、吳茱萸(一兩,用湯泡浸半小時左右,烘乾使用)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粥湯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白朮和陳皮煎煮的湯送服,用白開水也可以。
地芝丸 生地黃(用酒洗過,四兩)、天門冬(去掉心,四兩)、枳殼(用麥麩炒過,二兩)、甘菊(二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一百丸,飯後用茶水送服。
肥氣丸 當歸(頭部用酒洗過)、蒼朮(各一兩五錢)、青皮(炒過,一兩)、蛇含石(用醋煆燒後淬火,七錢五分)、三稜、莪朮、鐵孕粉(各三兩,與三稜、莪朮一起放入醋中煮沸後久煮)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醋煮米糊做成丸子,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四十丸,用當歸浸泡的酒送服,飯後稍過一段時間溫服。
痞氣丸 赤石脂(用醋淬火煆)、川椒(炒至出汗)、乾薑(炮製過,各二兩)、桂心、附子(炮製過,各五錢)、大烏頭(炮製過後去掉皮和臍,二錢五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用硃砂包裹丸子。每次服用五十丸,用清淡的米湯送服。
補陰丸 黃柏(半斤,用鹽酒拌炒至褐色)、知母(去掉毛,用酒製過炒)、熟地黃(用酒洗過,各三兩)、龜板(用酥油炙過,四兩)、白芍藥(煨過)、陳皮(去掉白色部分)、牛膝(用酒浸泡後去掉蘆頭,各二兩)、虎脛骨(用酥油炙過,一兩)、鎖陽(用酥油炙過)、當歸(用酒洗過,各一兩五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酒煮羯羊肉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六十丸,空腹用鹽湯送服。冬天可以加入乾薑半兩。
滋腎丸 黃柏(用酒炒過陰乾,二兩)、知母(用酒浸泡,二兩)、桂(去掉粗皮,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