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玠

《松崖醫徑》~ 卷上 (33)

回本書目錄

卷上 (33)

1. 丸類(丹附)

就鍋內乘熱拌和前項藥末成劑。分作小錠子。以油單紙裹衣旋丸。服餌。每服三十丸。空心生薑湯下。

香連丸(百三十四)

黃連(二十兩用吳茱萸十兩二味各以酒拌濕同炒去茱萸),木香(四兩八錢不見火)

一方加石蓮肉半斤。去殼。治噤口痢神效。

上為末。用醋煮麵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清米飲下。

勝金丸(百三十五)

常山(十兩),檳榔(十五個用雞心者)

上為細末。用雞卵清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於發時前一日。臨臥用冷酒送下便睡。不可吃熱物茶湯之類。至四更盡再用冷酒送下二十丸。忌一切熱物。至日午方可食溫物。至晚不拘。

控涎丸(百三十六)

甘遂(去心),大戟(去皮),白芥子(主上氣發汗胸脅有冷痰)

上件各等分為細末。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淡薑湯下。食後臨臥服。量病人虛實加減丸數。一方名妙應丸。治驚痰。加硃砂為衣。痛甚者加全蠍。酒痰加雄黃。全蠍驚氣痰成塊者。加穿山甲。鱉甲。玄胡索。蓬莪朮。臂痛加木鱉子霜。桂心。熱痰加盆硝。寒痛加丁香。胡椒。肉桂。

三黃丸(百三十七)

黃連(去須),黃芩(炒),大黃(各等分炮),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每服三十丸。滾白水送下。

草豆蔻丸(百三十八)

草豆蔻(麵裹煨),澤瀉(小便多者減半),半夏(泡各一兩),吳茱萸(湯泡焙乾),橘紅(去白),人參,白殭蠶,黃耆,益智仁(各八錢),生甘草,炙甘草,當歸身(酒洗),青皮(去穰各六錢),桃仁(去皮尖七十粒),麥糵面(炒一兩半),神麯(炒微黃),柴胡(脅不痛減半),薑黃(各四錢)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遠白滾湯送下。

丁香楝實丸(百三十九)

當歸(酒洗),附子(炮),川楝子(去核),茴香(炒各一兩)

上細切。用好酒三升同煮。酒盡為度。取出焙乾為細末。每稱藥一兩。再入後項藥。

丁香,木香(各五錢),全蠍(制十三個),玄胡索(五錢)

上為細末。同前藥末拌勻。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或至百丸。溫酒送下。

木香蹋氣丸(百四十)

木香,陳皮(去白),青皮(去穰),草豆蔻(炮),蘿蔔子(炒),胡椒(各三錢),蠍尾(去毒二錢五分)

上為細末。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米飲湯送下。

中滿分消丸(百四十一)

黃芩(去朽細切酒拌炒二次六錢),黃連,枳實(麥麩炒),半夏(湯泡七次去皮臍五錢),厚朴(薑製五錢),薑黃,人參,白朮(各二錢五分),甘草(炙),豬苓(去黑皮各一錢),乾生薑,白茯苓(去皮),砂仁(各二錢),知母(去毛酒炒),澤瀉,陳皮(去白各二錢),

白話文:

丸類(丹附)

將鍋內加熱,趁熱將之前準備好的藥粉攪拌均勻,製成藥劑。然後將藥劑分成小錠狀,用油紙包好,再搓成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時用生薑湯送服。

香連丸

黃連(二十兩,用吳茱萸十兩,兩種藥材分別用酒拌濕,一起炒過,去除吳茱萸),木香(四兩八錢,不能見火)。

另一種配方加入石蓮肉半斤(去殼),治療噤口痢(無法進食的痢疾)效果很好。

以上藥材磨成粉,用醋煮成的麵糊做成藥丸,像梧桐子一樣大小。每次服用三五十丸,用清米湯送服。

勝金丸

常山(十兩),檳榔(十五個,用雞心狀的)。

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雞蛋清做成藥丸,像梧桐子一樣大小。每次服用三十丸,在瘧疾發作前一天,臨睡前用冷酒送服,服用後立即睡覺,不可以吃熱食或喝茶。等到四更天(約凌晨兩點)再用冷酒送服二十丸,忌吃一切熱食,直到中午才可以吃溫熱的食物,晚上則沒有限制。

控涎丸

甘遂(去除心),大戟(去除皮),白芥子(主要治療上氣、發汗、胸脅有冷痰)。

以上藥材等分磨成細粉,用麵糊做成藥丸,像梧桐子一樣大小。每次服用五十丸,用淡薑湯送服。飯後臨睡前服用,根據病人體質虛實調整藥丸數量。另一種配方名為妙應丸,治療驚痰(因驚嚇引起的痰),加入硃砂做外衣。痛得厲害的,加入全蠍。酒痰(因飲酒引起的痰)加入雄黃。全蠍可以治療驚氣痰結塊的,可以加入穿山甲、鱉甲、玄胡索、蓬莪朮。手臂疼痛可以加入木鱉子霜、桂心。熱痰可以加入盆硝。寒痛可以加入丁香、胡椒、肉桂。

三黃丸

黃連(去除鬚),黃芩(炒過),大黃(各等分,炮製過)。

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像梧桐子一樣大小。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熱開水送服。

草豆蔻丸

草豆蔻(用麵包裹煨過),澤瀉(小便多的人減半),半夏(泡製過,各一兩),吳茱萸(用湯泡過焙乾),橘紅(去除白),人參,白殭蠶,黃耆,益智仁(各八錢),生甘草,炙甘草,當歸身(用酒洗過),青皮(去除瓤,各六錢),桃仁(去除皮尖,七十粒),麥芽麵(炒過,一兩半),神麴(炒至微黃),柴胡(胸脅不痛則減半),薑黃(各四錢)。

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湯浸過的蒸餅做成藥丸,像梧桐子一樣大小。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後用白開水送服。

丁香楝實丸

當歸(用酒洗過),附子(炮製過),川楝子(去除核),茴香(炒過,各一兩)。

以上藥材切碎,用好酒三升一起煮,煮到酒液耗盡。取出焙乾磨成細粉,每稱一兩藥粉,再加入以下藥材:

丁香,木香(各五錢),全蠍(炮製過,十三個),玄胡索(五錢)。

以上藥材磨成細粉,與之前的藥粉混合均勻,用酒糊做成藥丸,像梧桐子一樣大小。每次服用三十丸,或至一百丸,用溫酒送服。

木香蹋氣丸

木香,陳皮(去除白),青皮(去除瓤),草豆蔻(炮製過),蘿蔔子(炒過),胡椒(各三錢),蠍尾(去除毒性,二錢五分)。

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麵糊做成藥丸,像梧桐子一樣大小。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後用米湯送服。

中滿分消丸

黃芩(去除腐朽部分,切細用酒拌炒兩次,六錢),黃連,枳實(用麥麩炒),半夏(用湯泡七次,去除皮臍,五錢),厚朴(用薑製過,五錢),薑黃,人參,白朮(各二錢五分),甘草(炙過),豬苓(去除黑皮,各一錢),乾生薑,白茯苓(去除皮),砂仁(各二錢),知母(去除毛用酒炒過),澤瀉,陳皮(去除白,各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