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玠

《松崖醫徑》~ 卷下 (16)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6)

1. 淋閉(三十五)

淋者其名有五。本屬於熱。經云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故清陽不升。則濁陰不降。而成淋閉之患矣。先儒以滴水器上下竅譬之甚當。蓋淋者欲通不通。不通忽通者。是宜除其熱。泄其閉塞。清肅肺金。以滋膀胱腎水之下元。此治淋之正法也。

秘傳通塞散(治小便淋閉。莖中作痛。)

石葦(去毛),滑石,瞿麥,萹蓄,冬葵子,木通,王不留行,地膚草(各等分)

白話文:

以下是簡化的回答: 淋病的名字有五個,原本都屬於熱症。古書說:「清陽從上面的孔道出來,濁陰從下面的孔道出來。所以如果清陽不能上升,那麼濁陰就不能下降,就會造成淋病和尿路堵塞了。」前輩儒家用滴水管器具來比喻這個情況非常恰當。因為淋病就是想排又排不出來的情況,而突然又能排出的情況,應該要清除身體中的熱氣、解除阻塞,清理肺部的金屬質,增強膀胱和腎臟的水分,這纔是治療淋病的正確方法。 【祕傳通塞散】(治療小便淋閉、生殖器官疼痛)

石韋 (去除毛髮)、滑石、瞿麥、萹蓄、冬葵子、木通、王不留行、地膚草 (每種均等量) 以上配方可以使用。

上研為細末。每服三錢。滾白湯調送下。

清心蓮子飲(治上盛下虛。煩渴。小便赤澀成淋。)

黃耆,石蓮肉,白茯苓,人參,黃芩,甘草(炙),地骨皮,麥門冬,車前子

上細切。用水二盞。煎一盞。去滓服。若發熱。加柴胡。薄荷。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滾沸的白開水調和服用。

清心蓮子飲(治療上焦火盛、下焦虛寒、口渴、小便赤澀、淋漓不盡的症狀)

藥材: 黃耆、石蓮肉、白茯苓、人參、黃芩、甘草(炙)、地骨皮、麥門冬、車前子

製法: 將上述藥材切碎,加水兩盞,煎煮至一盞,去渣服用。若發熱,可以加入柴胡、薄荷。

導赤散(治小便淋閉赤澀。)

六一散(治小便淋閉赤澀不通。)

五淋散(治小便熱痛如沃湯。並見卷上散類。)

秘傳木通湯(治孕婦轉胞並男子小便不通。)

冬葵子(半兩),山梔仁(半兩炒研),木通(三錢),滑石(半兩研)

上細切作一服。用水一盞半。煎八分溫服。外以冬葵子。滑石。梔子為末。田螺肉和搗成膏。或用生蔥汁。調貼臍中立通。

白話文:

這四個方劑都是治療尿路疾病的藥方,主治小便閉塞、排尿困難、尿液顏色紅赤、排尿時伴隨灼痛感等症狀。其中導赤散和六一散主要治療小便閉塞和灼熱疼痛,五淋散則治療更加嚴重的尿路感染,秘傳木通湯則針對孕婦胎位不正和男性排尿不通。

方劑中使用冬葵子、山梔仁、木通、滑石等清熱利濕、通淋止痛的藥材,外敷部分則以冬葵子、滑石、梔子等藥材搭配田螺肉或蔥汁,共同達到通利小便的目的。

注意

秘傳治血淋方

側柏葉,藕節,車前草(各等分)

上以三味同搗。取自然汁調六一散三錢服之。

秘傳發灰丸(治溺血。方見血證類。)

白話文:

這個秘方專門治療血淋,也就是小便帶血的症狀。

配方使用側柏葉、藕節、車前草等三種藥材,以等量混合搗碎,取其汁液,加入三錢的六一散調勻服用。

這個方子出自《秘傳發灰丸》一書,專門治療溺血,也就是小便帶血。想要了解更詳細的內容,請查閱血證類的相關資料。

2. 秘結(三十六)

秘結者。或因房勞過度。飲食失節。恣飲酒漿。過食辛熱。其間種種不同。固難一類而推。慎勿以巴豆牽牛等峻劑攻下。雖暫通快。必致再結愈甚。治者須知西北人以開結為主。東南人以潤燥為要。姑撮其略。以俟詳究。

加減潤腸丸

木香導滯丸

備急大黃丸(見內傷類。)

蜜導法

用蜜一合。微火煉。不住手攪。勿令焦。滴水成珠為度。下皂角末。再攪。捻作銳子。如小指大。約入穀道即通。

白話文:

如果排便困難且經常發生,可能是因為性生活過多、飲食不規律、大量喝酒或是吃太多辛辣食物等原因造成的。每個人的情況可能都不一樣,所以不能一概而論。千萬不要使用像巴豆和牽牛這樣的強烈藥物來進行灌腸治療,雖然可能會在短時間內有所改善,但長期下來會使情況更加嚴重。對於西北方的人來說,主要應該解決的是排便問題;對於東南方的人來說,則是要注意保持身體濕潤避免乾燥。這裡只簡單介紹一些相關的方法,如果有興趣可以進一步研究。另外還有一些其他的草藥方和方法也可以嘗試,例如加減潤腸丸、木香導滯丸以及蜜導法等等。其中蜜導法的做法是在蜂蜜中加入皁角粉末後搓揉成尖形狀的小棒,放入肛門即可達到通便的效果。

吹油法

用香油令侍婢口含。以小竹筒一個。套入肛門。以油吹入肛內。須臾即通。(一方以牙皂莢為末。投炭火上。置桶中。令患者坐熏入肛內即通。)

白話文:

使用香油讓女僕口中含著,再拿一小個竹筒套進肛門裡,把油往肛門裡面灌,過一會兒就會通了(另一種方法是把牙皁切成粉末狀,扔到碳火上面,在桶子當中讓病人坐在那邊薰蒸,等進入到肛門內部的時候就自然會通暢)。

3. 黃疽(三十七)

黃疽者。皆因濕熱鬱積於脾胃之中。其症有五。丹溪云不必分五。同是濕熱。濕在上宜發汗。濕在下宜利小便。或二法並用。使上下分清其濕。學者詳之。

引方茵陳四苓散(治諸疸。)

茵陳,茯苓,澤瀉,豬苓,白朮(各等分)

上細切。用水二盞。燈芯一團。煎一盞。去滓不拘時服。

秘傳褪金丸(治黃腫絕妙之劑。須煎胃苓湯送下。)

白話文:

黃疸病都是因為濕熱積聚在脾胃裡面引起的,症狀分為五種。丹溪先生說不用分那麼細,都是濕熱引起的。濕在上半身就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濕在下半身就應該用利尿的方法,也可以兩種方法一起用,讓上下的濕氣都能排出去。學習的人要仔細研究。

可以用茵陳四苓散來治療各種黃疸。

茵陳、茯苓、澤瀉、豬苓、白朮各等份。

將藥材切碎,用兩碗水,加上一根燈芯,煎煮成一碗,去渣,不拘時間服用。

也可以用秘傳褪金丸治療黃疸,這是一個治療黃疸的絕妙藥方,服用時需要用胃苓湯送服。

蒼朮(米泔水浸),白朮(各二兩半),甘草(炙半兩),厚朴(薑汁炒一兩),陳皮(去白),神麯(炒黃色),麥糵曲(炒各兩半),針砂(醋炒紅色),香附(童便浸各六兩),

若有塊加三稜醋煮。莪朮醋煮各兩半。

上為細末。用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生薑鹽湯送下。忌魚腥濕面生冷水果等物。

白話文:

將蒼朮用米泔水浸泡,白朮、甘草、厚朴(用薑汁炒)、陳皮(去白)、神麯(炒至黃色)、麥糵曲(炒)各取二兩半,針砂(用醋炒至紅色)、香附(用童便浸泡)各取六兩。如果需要,可以加入醋煮的三稜和醋煮的莪朮各兩半。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麵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六十丸,用生薑鹽湯送服。忌食魚腥、濕面、生冷水果等食物。

秘傳茵陳散(治黃疸通用。)

大田螺(一個連殼),山梔子(七個研),菲菜根(七個),茵陳(真者一大撮)

上共搗爛。以滾白酒大盞投之。攪勻。去滓頓服。其黃立退。

秘傳灸法取至陽穴灸之妙。(至陽穴在脊中第七椎節下。)

白話文:

秘傳茵陳散(治黃疸通用)

藥方:

  • 田螺(連殼一個)
  • 山梔子(研磨成粉,七個份量)
  • 菲菜根(七個份量)
  • 茵陳(真品,一大撮)

製法:

將上述藥材全部搗爛,用滾燙的白酒(約一杯)沖泡,攪拌均勻後,過濾掉渣滓,立即服用。

功效:

服用後,黃疸症狀可迅速消退。

秘傳灸法:

除了服用藥物,還可以配合針灸,在至陽穴施灸,效果更佳。至陽穴位於脊柱第七節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