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玠

《松崖醫徑》~ 卷下 (10)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0)

1. 心痛(二十一)

(即胃脘痛)

心痛者。雖有九種。溯其由。則皆憂鬱內傷。邪氣外感。結聚痰飲。停於脾胃。溢於包絡所致。其有寒氣鬱於胃口者。有熱傷死血者。有食積者。有痰飲作痛者。須各宜辨之。又有真心痛者。則手足皆青。旦發夕死。夕發旦死。不可治也。

秘傳加減調中湯

蒼朮,厚朴,陳皮,甘草,枳實,桔梗,白茯苓,草豆蔻(建寧者佳)

上細切。用水二盞。姜三片。煎一盞。去滓再入木香磨薑汁服。若寒痛者。脈必無力。加乾薑。肉桂。若熱痛者。脈必有力。加生薑汁炒黃連。黃芩。止梔。若食積痛者。加炒砂仁。草果。山梔。若痰飲作痛者。加半夏曲。栝蔞仁。若日輕夜重者屬死血。加當歸尾。桃仁。紅花。玄胡索。

秘傳加味枳朮丸(治清痰。食積。酒積。茶積。肉積。在胃脘當心而痛。及痞滿噁心嘈雜嘔吐等證。)

白朮(三兩),枳實(麥麩炒),蒼朮(米泔水浸二宿),豬苓(去皮),麥糵面(炒),神麯(炒),半夏(湯泡透各一兩),澤瀉(去毛),赤茯苓(去皮),川芎,黃連(陳壁土炒去土),白螺螄殼(煆各七分),草豆蔻,砂仁(炒),黃芩(陳壁土炒去土),青皮(去白),蘿菔子(炒),乾生薑(各五錢),陳皮(去白),香附子(童便浸),栝蔞仁,厚朴(薑汁製炒),檳榔(各三錢),木香,甘草(各二錢),

若久病挾虛者。加人參。白扁豆。石蓮肉。各五錢。若吞酸者。加吳茱萸湯泡。寒月五錢。熱月二錢五分。若時常口吐清水。加炒滑石一兩。牡蠣粉五錢。

上為細末。用青荷葉泡湯浸。晚粳米搗粉作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用七十丸。多至一百。清米飲湯送下。

秘傳靈脂遏痛湯(治婦人血刺痛)

當歸(酒洗),赤芍藥,五靈脂(醋炒),香附子(醋炒),木香,艾葉(醋炒),陳皮(去白),半夏(香油炒),枳殼,厚朴,蘇梗,木通

上細切。用水二盞。生薑三片。煎至一盞。去滓服。心痛者。於內傷方求之。治同。斯不重立。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心痛,實際上指的是胃痛。

心痛,雖然有九種不同的類型,但究其原因,都是由於內心憂鬱、外感邪氣、痰飲在體內聚積,停留在脾胃部位,並溢出到包絡組織所導致。有的是因胃部受寒氣影響,有的是熱氣傷害了死血,有的是食物積滯,有的是痰飲引起的疼痛,這些都需要分別辨識。還有一種真心痛,會使手腳都呈現青色,如果早晨發作可能晚上就會死亡,晚上發作可能早晨就會死亡,這種情況無法治療。

接下來介紹了一個名為「祕傳加減調中湯」的處方:

藥材包括:蒼朮、厚朴、陳皮、甘草、枳實、桔梗、白茯苓、草豆蔻等。將這些藥材細切,加入兩杯水和三片薑一起煎煮至一杯量,然後去掉渣滓,再加入木香磨薑汁服用。如果是因為寒冷導致的疼痛,脈搏會顯得無力,可以加乾薑和肉桂;如果是熱氣導致的疼痛,脈搏會有力,可以加生薑汁炒過的黃連和黃芩,以及梔子;如果是食物積滯導致的疼痛,可以加炒過的砂仁、草果和山梔;如果是痰飲導致的疼痛,可以加半夏曲和栝樓仁;如果白天症狀輕,夜晚症狀加重,屬於死血,可以加當歸尾、桃仁、紅花和玄胡索。

另外,還有一個名為「祕傳加味枳朮丸」的處方,主要用於治療各種積滯,包括痰、食物、酒、茶、肉等在胃脘部位引起的心痛,以及痞滿、噁心、嘈雜、嘔吐等症狀。

最後,文中還提到一個名為「祕傳靈脂遏痛湯」的處方,主要用於治療婦女的血刺痛。

對於長期患病且身體虛弱的人,可以加入人參、白扁豆和石蓮肉。對於經常感到口中泛酸的人,可以加入吳茱萸。對於經常口吐清水的人,可以加入炒過的滑石和牡蠣粉。以上藥材磨成細粉後,使用青荷葉浸泡的湯和晚粳米搗碎的糊做成藥丸,形狀像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70粒,最多可增加到100粒,用清米飲湯送下。

對於心痛的患者,應從內傷的角度來尋找治療方法,因此這裡不再重複描述。

2. 腹痛(二十二)

腹痛者。須分寒熱。食積濕痰。死血。診按病由調治。若綿綿痛者屬寒。若忽痛忽止者屬熱。若便後痛少減者屬食積。若小便不利而痛者屬濕痰。若日輕夜重。作痛不移動者。屬死血。

秘傳加減調中湯

蒼朮,厚朴,陳皮,甘草,半夏,白茯苓,木香,砂仁,枳殼(各等分)

上細切。用水二盞。生薑三片煎。再入木香磨薑汁調服。若寒痛者。加乾薑。肉桂。甚不已加製附子。若熱痛者。加生薑汁炒黃連。黃芩。去木香。若食積痛者。去枳殼。加枳實。草果。大黃下之。若痛甚不已者。加柴胡大黃微利之。此痛隨利減之法。若濕痰痛者。倍加蒼朮。

半夏。砂仁。若死血痛者。去蒼朮。半夏。砂仁。加當歸。桃仁。紅花。重者再加大黃。

若小腹痛者加青皮。凡諸腹痛。勿用參耆朮。蓋補其氣。氣旺不通而痛愈甚。凡諸腹痛甚者。脈必沉伏。凡諸腹痛面上忽見紅斑點者多死。

腹痛者。如以上法治而未愈。更於內傷方求之。治同。或合消。或合下。

白話文:

對於腹痛的情況,必須區分是因為寒冷、過熱、食物積滯、濕痰或是瘀血所導致。在診斷並確認病因後,再對症治療。如果疼痛是持續性的,通常是由寒冷引起的;如果疼痛時發時止,則可能是因為過熱;如果排便後疼痛稍微減輕,則可能為食物積滯;如果小便不順且伴隨疼痛,則可能是濕痰所致;如果疼痛白天輕晚上重,且痛處固定不移,則可能為瘀血。

這裡有一個古方「祕傳加減調中湯」: 成分包括:白朮、厚朴、陳皮、甘草、半夏、白茯苓、木香、砂仁、枳殼(各等量)。

製作方法:將所有藥材細切,加入兩杯水和三片生薑煎煮,待煎好後,再加入木香和薑汁調勻服用。如果是由寒冷導致的疼痛,可以加入乾薑和肉桂,嚴重時可加入炮製過的附子。如果是過熱導致的疼痛,則加入生薑汁炒過的黃連和黃芩,並去除木香。如果是因食物積滯導致的疼痛,去除枳殼,加入枳實、草果和大黃來通腸。如果疼痛非常嚴重,可加入柴胡和少量的大黃,以緩解疼痛。這是利用通腸來減輕疼痛的方法。如果是濕痰導致的疼痛,則增加白朮、半夏和砂仁的份量。如果是瘀血導致的疼痛,則去除白朮、半夏和砂仁,加入當歸、桃仁和紅花,嚴重時可再加入大黃。

如果疼痛部位在下腹部,則需加入青皮。對於各種腹痛,避免使用人參、黃耆和白朮,因為這些藥物會補氣,氣旺卻不通暢反而會使疼痛更加劇烈。對於嚴重的腹痛,脈搏通常會變得沉而弱。對於臉上突然出現紅色斑點的腹痛患者,死亡的可能性較高。

如果腹痛按照上述方法治療仍未痊癒,可以從內傷的角度進一步尋找原因,治療方法相同,可能需要消食或通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