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崖醫徑》~ 卷上 (19)
卷上 (19)
1. 命門部證治之圖
〔命門經〕手少陽手厥陰〔引經藥〕柴胡柴胡〔腑臟平脈〕三焦脈洪散而急包絡脈
〔虛〕補藥。熟地黃耆白朮沉香肉蓯蓉,〔實〕瀉藥。地骨皮青皮
〔冷〕溫藥。附子肉桂,〔熱〕涼藥。地骨皮牡丹皮
手少陽〔浮〕下指即見〔遲〕一息一至二至三至〔虛〕無力(冷)○羸弱少力面色黧黑〔十四味建中湯〕三十一○真氣不足脫精〔巴戟丸〕百二十○下焦冷腳膝痠軟〔八味丸〕百十九○小腹下冷氣衝心〔四逆湯〕七(熱)○小便頻而少遺瀝〔十全大補湯加益智仁〕二十八○夜夢鬼交自汗發熱〔巴戟丸〕百二十〔實〕有力(冷)○小腹氣上嘔逆噁心〔蟠蔥散〕九十四〔茱萸內消丸〕百二十七(熱)○腰腳重發浮腫〔五苓散〕一百八
手少陽〔浮〕下指即見〔數〕一息六至以上〔虛〕無力(冷)○上下不交元陽不固驚悸健忘〔八物定志丸〕百二十一(熱)○足下發熱入腹衝上頭面頸多汗〔滋腎丸〕百五十二○癖氣由小腹貫脅下或聚或散走移〔黃連黃柏知母丸〕百五十五○陰虛發熱五臟齊損〔三才封髓丹〕百六十三〔地芝丸〕百四十八出血過多面色痿黃〔升陽去熱和血湯〕五十九〔實〕有力(冷)○目中溜火視物昏花耳鳴寢汗憎風行步不正臥而多驚〔驚益腎肝丸〕百十七○下血便紅〔四物湯〕五十(熱)○小水熱疼如沃湯〔五淋散〕九十五○腳氣發熱紅腫〔清燥湯〕七十一〔當歸拈痛湯〕六十二
〔命門〕三焦附〔中〕微按而見〔平〕四至五至
手厥陰〔沉〕重按始見〔遲〕一息一至二至三至〔虛〕無力(冷)○腰背肩痹痛頭疼不能任勞〔十全大補湯〕二十七○精神短少〔無比山藥丸〕百十六○多吐痰唾〔無比山藥丸〕百十六○時雖盛暑背尤惡寒〔四逆湯〕七(熱)○小水赤五心煩熱〔十全大補湯〕二十七〔實〕有力(冷)○身體沉重疼痛〔真武湯〕二十一○臍下動悸內有水者〔麝香大戟丸〕百三十二(熱)○臍下聲吼大小便澀閉不利〔麝香大戟丸〕百三十二
手厥陰〔沉〕重按始見〔數〕一息六至以上〔虛〕無力(冷)○氣血不足顏色不意或唇口乾燥〔雙和湯〕三十二○咳嗽氣少嗜臥漸成勞瘵〔地黃丸〕百十八(熱)○房勞損衝任腎三脈足下有火衝入小腹昏冒〔金花丸〕百四十五〔補陰丸〕百五十一○痿軟足不任腳脛腫〔清燥湯〕七十一○莖中作痛小水不通〔滋腎丸〕百五十二○臀尻足腿瘡腫〔當歸拈痛湯〕六十二〔實〕有力(冷)下虛憎寒每遇飲食後頭面皆如水〔金花丸〕百四十五(熱)○下焦蓄血時下黑糞〔桃仁承氣湯〕二十三
〔婦人〕諸病屬命准男子治,〔經事〕又見心腎肝,〔血崩〕又見心腎肝
〔小兒〕諸病屬命准大人治,〔疳〕又見腎
白話文:
【命門部證治之圖】
【命門經】手少陽、手厥陰的相關疾病及治療方式。
【引經藥】柴胡是主要的治療藥物。
【腑臟平脈】三焦脈象為洪散且急,包絡脈則需另論。
【虛證】補藥包括熟地、黃耆、白朮、沉香、肉蓯蓉。
【實證】瀉藥為地骨皮和青皮。
【冷證】溫藥為附子和肉桂。
【熱證】涼藥為地骨皮和牡丹皮。
手少陽【浮】輕按即現,【遲】心跳慢,一息之間一到三次。【虛證】乏力、瘦弱、面色黧黑,可用「十四味建中湯」、「巴戟丸」、「八味丸」、「四逆湯」等治療。【實證】有力,可治療小腹氣上嘔逆噁心、腰腳重發浮腫等症狀。
手厥陰【沉】需重按始見。【遲】心跳慢,一息之間一到三次。【虛證】乏力,治療腰背肩痹痛頭疼不能任勞、精神短少、多吐痰唾等症狀。【實證】有力,治療身體沉重疼痛、臍下動悸內有水者等症狀。
【命門】三焦與中微按而見,正常脈象為四至五至。
婦人和小兒的疾病,屬於命門的範疇,應按照成人的治療方式來處理。婦人的經事和血崩,以及小兒的疳疾,也應參考心、腎、肝的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