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玠

《松崖醫徑》~ 卷下 (6)

回本書目錄

卷下 (6)

1. 泄瀉(十一)

泄瀉者。多因脾胃虛弱。為飲食所傷。及風寒暑濕之氣所襲而成。此病治法。須分氣虛食積並寒濕火。不可一概妄治。經云。虛者補之。寒者溫之。濕者利之。火者降之。食積消之。此為大法。

秘傳加減平胃散

蒼朮(米泔水浸去皮),白朮,白茯苓,甘草(炙),陳皮(去白),砂仁,豬苓,澤瀉

上細切。用水二盞。加薑棗燈芯。煎至八分。去滓食遠服。若瀉如清水。脈來無力者屬寒。加炮乾薑。肉桂。甚不止。加製附子。若瀉如痢。黃赤稠黏。或乍瀉口渴。脈來無力者。屬火加黃連。黃芩。炒乾姜少許。若瀉而腹痛。右關脈來有力者。屬食積。加草果。枳實。山楂。

若瀉腹痛。或嘔吐者。加木香磨薑汁服。若瀉。小便短赤。脈沉者。屬濕。加滑石。燈芯。

若瀉。腹如雷鳴者。加煨生薑五大片。若久不止者。屬脾泄。脈來無力。

加人參。黃耆。若甚不止者。加升麻。炒白朮。蒼朮。

溫六丸(治泄瀉並痢。)

六一散一料。加乾薑五錢。一方去乾薑加紅曲五錢。名清六丸。治證見上。

上為末。炊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米飲湯送下。

秘傳灸法(治吐瀉垂死者。)

灸天樞氣海三穴立已(天樞在挾臍二寸。氣海在臍下一寸五分)

白話文:

關於腹瀉的情況,通常是因為脾胃功能弱化,被飲食所傷害,或是受到風、寒、暑、濕等外在環境因素影響而導致。治療這種疾病,我們必須區分是氣虛、食積、寒濕還是火熱等因素造成的,不能一概而論,隨意治療。古籍中有記載:對於虛弱的應當補充,對於寒冷的應當溫暖,對於濕潤的應當利濕,對於火熱的應當降火,對於食積的應當消除,這是基本的治療原則。

接下來介紹一種祕傳的加減平胃散。

藥方成分包括:白朮(米泔水浸泡去皮)、白朮、白茯苓、炙甘草、陳皮(去白)、砂仁、豬苓、澤瀉。將這些藥材細切,加入兩杯水,加上薑、棗和燈芯草,煎煮至剩八分水量,濾掉渣滓,在飯後服用。如果腹瀉像清水一樣,且脈搏無力,屬於寒性,可以添加炮乾薑和肉桂。如果腹瀉不止,可添加製附子。如果腹瀉像痢疾,黃赤色且稠厚粘稠,或者突然腹瀉伴隨口渴,脈搏無力,屬於火熱,可以添加黃連和黃芩,以及少量炒乾薑。如果腹瀉伴有腹痛,右關脈搏有力,屬於食積,可以添加草果、枳實和山楂。如果腹瀉伴有腹痛或嘔吐,可以添加木香和薑汁服用。如果腹瀉且小便短赤,脈象沉,屬於濕潤,可以添加滑石和燈芯草。如果腹瀉時,腹部有雷鳴般的聲音,可以添加五片煨生薑。如果腹瀉久未停止,屬於脾虛泄,脈搏無力,可以添加人參和黃耆。如果腹瀉非常嚴重,可以添加升麻、炒白朮和蒼朮。

溫六丸(用於治療腹瀉和痢疾)

六一散一劑,加上五錢乾薑,另一種方法是去掉乾薑,加上五錢紅曲,叫做清六丸,治療範圍同上。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粉末,用蒸餅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五七十粒,用米湯吞服。

祕傳灸法(用於治療瀕死的嘔吐和腹瀉)

灸天樞、氣海三個穴位,立即見效(天樞位於肚臍兩側兩寸的位置,氣海位於肚臍下方一寸五分的位置)。

2. 痢(十二)

痢者多是濕熱。亦有食積者。初不可便用止澀之劑。宜早據虛實。通因通用為先。以斷下為後。祛外邪。分陰陽。清積滯。淡以滲泄。苦以堅之。又中間有權變。痢久不可下。當察證調之。此乃概論。痢方紛雜。治者慎按焉。

引方感應丸(治痢初起祛逐之。此通因通用之法。見卷上丸類。)

秘傳萬病遇仙丹(治一切痢疾。並積聚癥瘕。男子女人小兒一切腹病。惟孕婦不宜服之。)

黑醜(一斤取頭末五兩半生半炒用),莪朮(生用),茵陳(生用),檳榔(生用),三稜(醋浸煮),豬牙皂角(醋浸去皮核。另為末。各五錢。)

上為細末。將皂角末用水打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男婦每服三錢。小兒每服一錢五分。五更初用冷茶送下。痢五六次。見穢積乃除根。忌油膩濕面生冷之物。功效不可盡述。

大承氣湯(見卷上湯類。初起用之。此仲景治痢之法。)

芍藥湯(行血則便膿自愈。和氣則後重自除。此藥是也。見卷上湯類。)

香連丸(治下痢膿血。赤白相雜。裡急後重。見卷上丸類。)

六一散(治痢之聖藥。功不能述。見卷上散類。)

參苓白朮散(治噤口痢。一切痢。見內傷類。)

保和丸(治食積痢。濕熱痢。看所感作湯送下。見內傷類。)

秘傳香連丸(治大人小兒一切痢疾。)

黃連(二兩。以一兩同吳茱萸炒。以一兩同砂仁炒。凡同炒者不用。),木香(一錢),肉豆蔻(面炮),訶子(面炮去核各二錢)

上為細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若紅痢。甘草湯送下。若白痢。乾薑湯送下。若紅白相雜。清米湯送下。

秘傳和中飲(治痢不分赤白新久。服之無不效者。若發熱噤口不食者。慎勿服。)

白朮,陳皮(去白),白茯苓,白芍藥(各一錢),草果(去皮七分),甘草(炙三分),陳倉米(二錢),砂糖(二錢),烏梅(一個),罌粟殼(醋炙一錢五分),

上細切。用水二盞。姜三片。棗一枚。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三黃熟艾湯(治熱積臟腑。下痢赤色。及治傷寒四五日而大小熱痢。服諸藥多不止。宜服之。小兒亦宜。)

黃連,黃芩,黃柏(各七分五釐),熟艾(一錢),

上細切。用水一盞。烏梅二個。用水煎服。

秘傳團魚羹

團魚(大者一個)

上一味。用水煮去腸甲。加生薑七片。砂糖一小塊。不用鹽醬。少入米粉。

作羹吃一二碗立愈。

胃苓湯(見卷上湯類。)

白話文:

[痢(十二)]

大多數的痢疾是由濕熱引起的,也有因為食物積滯所致。在初期治療時,不可以馬上使用收澀的藥物。應該根據患者虛實情況,優先採用通因通用的方法,再考慮止瀉。首先去除外來的邪氣,調整身體的陰陽平衡,清理積滯的食物,用清淡的食物來促進排泄,用苦味的藥物來鞏固腸胃。在治療過程中,要靈活應變,對於長期的痢疾,不可盲目使用下瀉藥,應根據症狀來調整治療方案。這只是一個大體的治療原則,痢疾的治療方法眾多且複雜,治療時要謹慎選擇。

感應丸:這是治療痢疾初期,用以驅除邪氣的方法,具體製作方式可參考上方的丸類藥方。

萬病遇仙丹:適用於各種痢疾,以及積聚、癥瘕等病症,男女老少皆可服用,但孕婦不宜。

黑醜、莪朮、茵陳、檳榔、三稜、豬牙皁角等藥材,製成丸狀,男性女性每次服用三錢,兒童每次服用一錢五分,需在清晨五更時刻,用冷茶送服,待痢疾發作五六次後,體內的穢物會隨之排出,從而根治病情。忌食油膩、濕面、生冷食物,其療效難以盡述。

大承氣湯:這是張仲景用來治療痢疾的方子,可參考上方湯類藥方。

芍藥湯:此藥能幫助排血,從而改善膿血便的情況,同時調節氣機,緩解後重感,詳情可參考上方湯類藥方。

香連丸:適用於膿血便,以及裡急後重的情況,可參考上方丸類藥方。

六一散:這是治療痢疾的神藥,其效果無法一一列舉,詳情可參考上方散類藥方。

參苓白朮散:適用於噤口痢以及其他各種痢疾,可參考內傷類藥方。

保和丸:適用於食積痢和濕熱痢,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湯藥送服,詳情可參考內傷類藥方。

香連丸:適用於成人和兒童的各種痢疾。

黃連、木香、肉豆蔻、訶子等藥材,製成丸狀,每次服用二十粒,空腹服用。紅痢時,用甘草湯送服;白痢時,用乾薑湯送服;紅白相雜時,用清米湯送服。

和中飲:適用於不分顏色和新舊的痢疾,效果顯著,但若出現發熱、噤口不食的情況,請慎用。

白朮、陳皮、白茯苓、白芍藥、草果、甘草、陳倉米、砂糖、烏梅、罌粟殼等藥材,切碎後用水煎煮,去渣後溫服。

三黃熟艾湯:適用於熱積臟腑導致的赤色痢疾,以及傷寒四五天後的大、小熱痢,即使服用多種藥物也無法止瀉的情況,也適合兒童服用。

黃連、黃芩、黃柏、熟艾等藥材,切碎後用水煎煮,加入烏梅兩個,用水煎服。

團魚羹:適用於痢疾的治療。

取一條大的團魚,用水煮去腸甲,加入生薑七片、一小塊砂糖,不加鹽醬,少許米粉,做成羹食用一兩碗即可痊癒。

胃苓湯:可參考上方湯類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