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玠

《松崖醫徑》~ 卷下 (4)

回本書目錄

卷下 (4)

1. 郁證(七)

郁證者。氣鬱而濕滯。濕滯而成熱。熱鬱而成痰。痰鬱而成癖。血鬱而成症。食鬱而成痞滿。丹溪曰。氣血沖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鬱。諸病生焉。

引方六郁湯(解諸郁)

陳皮(去白一錢),香附子(二錢),半夏(泡去皮),山梔仁(炒),赤茯苓(各七分),蒼朮,撫芎,砂仁(炒研細),甘草(炙各五分)

上細切。作一服。用水二盞。生薑三片。煎至一盞。去滓溫服。若氣鬱。倍香附砂仁。加烏藥木香檳榔蘇梗乾薑。若濕鬱。倍蒼朮加白朮。若熱鬱。倍山梔加黃連。若痰鬱。加南星枳殼豬牙皂莢。若血鬱。加桃仁紅花牡丹皮。若食鬱。加山楂神麯麥糵面。

白話文:

郁證是指氣機鬱滯,導致濕氣停滯,進而化熱,熱氣鬱結生痰,痰氣鬱結形成癖病,血氣鬱結形成病症,飲食積滯造成痞滿。丹溪先生說:氣血調和,百病不生,只要出現氣鬱,就會百病叢生。

此方名為六郁湯,用於治療各種郁證。方劑組成:陳皮、香附子、半夏、山梔仁、赤茯苓、蒼朮、撫芎、砂仁、甘草。

用法:將以上藥材切碎,用水煎煮,服用一劑。若氣郁,增加香附子、砂仁用量,並加入烏藥、木香、檳榔、蘇梗、乾薑。若濕郁,增加蒼朮用量,並加入白朮。若熱郁,增加山梔仁用量,並加入黃連。若痰郁,加入南星、枳殼、豬牙皂莢。若血郁,加入桃仁、紅花、牡丹皮。若食郁,加入山楂、神麯、麥糵面。

越曲丸(解諸郁)

神麯(炒),香附(童便浸),蒼朮,川芎,山梔仁(炒各等分),

上為細末。水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七十丸。食遠溫滾水送下。

白話文:

這是一道古方「越曲丸」的製作方法:

材料:

  • 炒過的神麯 (一種藥材)
  • 用童子尿浸泡過的香附
  • 蒼朮
  • 川芎
  • 炒過的山梔仁

做法:

  1. 將所有材料磨成細粉末。
  2. 把粉狀物製成像綠豆大小的水丸。
  3. 每次服用五十到七十字丸。
  4. 在飯後用溫熱的開水吞服。

2. 痰飲(八)

痰飲者。為患百端。夫善治痰。順氣為先。必兼實脾燥濕。王隱君有論。丹溪有方。治者於此求之。庶得詳悉。不失醫理之旨矣。

引方二陳湯(見卷上湯類。)

導痰湯(治風濕咳嗽等證。)

半夏(湯泡去皮二錢),南星(煨),陳皮(去白),枳殼(麥麩炒),茯苓(去皮),甘草(炙各一錢),生薑(五片)

白話文:

痰飲這個病症,會帶來各種困擾。善於治療痰飲的醫生,首先要順氣,其次必須兼顧脾虛、濕盛。王隱君有相關論述,丹溪也有治療方劑,治療者可以從中尋求答案,希望能詳細了解,不至於偏離醫理的真諦。

方劑

  • 二陳湯(見卷上湯類):此方劑詳見卷上湯類。
  • 導痰湯(治風濕咳嗽等證):此方劑用於治療風濕咳嗽等症狀。

藥物

  • 半夏(湯泡去皮二錢):半夏用湯水浸泡後去皮,取二錢。
  • 南星(煨):南星用火煨制。
  • 陳皮(去白):陳皮去除白色部分。
  • 枳殼(麥麩炒):枳殼用麥麩炒制。
  • 茯苓(去皮):茯苓去除外皮。
  • 甘草(炙各一錢):甘草炙制,每味一錢。
  • 生薑(五片):生薑切成五片。

上細切。用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若久嗽。肺燥熱。去半夏。加五味子九粒。杏仁五分。

加味二陳湯(治痰理脾胃。)

陳皮(鹽水浸八分),半夏(薑汁炒一錢五分),白茯苓(去皮),白朮(各一錢三分),香附(鹽水拌炒七分),連翹,黃芩(炒),枳實(麥麩炒),前胡,甘草(各五分炙),栝蔞仁,桔梗,麥糵(炒各一錢)

白話文:

將藥材切碎,用一盞半的水煎煮至一盞,去渣後溫熱服用。若久咳、肺燥熱,則去除半夏,加入五味子九粒、杏仁五分。

此方稱為加味二陳湯,主治痰多、脾胃不和。

方中包含陳皮(用鹽水浸泡八分)、半夏(用薑汁炒一錢五分)、白茯苓(去皮)、白朮、香附(用鹽水拌炒七分)、連翹、黃芩(炒)、枳實(用麥麩炒)、前胡、甘草(各五分炙)、栝蔞仁、桔梗、麥糵(炒各一錢)。

上細切。用水二盞。姜三片煎。臨服入薑汁三匙。竹瀝一杯服。

加減清膈化痰丸

陳皮(去白),貝母(去心),半夏曲,天南星(湯泡薑汁浸炒),白茯苓,天花粉(各一兩),片芩(去蘆酒炒),香附子(童便浸醋炒),枳實(麥麩炒),蒼朮(米泔浸去皮炒),海石(另研各八錢),桔梗(六錢)

上為細末。燒竹瀝。加生薑汁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九十丸。食遠及臨臥。滾白水送下。

白話文:

用法

將藥材切成細末。取水兩杯,加入三片薑片煎煮。服用前加入三匙薑汁。再服用一杯竹瀝。

加減清膈化痰丸組成

陳皮(去除白色外皮)、貝母(去除心部)、半夏曲、天南星(用湯泡薑汁浸泡後炒)、白茯苓、天花粉(各一兩)、片芩(去蘆酒炒)、香附子(用童子尿浸泡後醋炒)、枳實(用麥麩炒)、蒼朮(用米泔水浸泡後去皮炒)、海石(另研磨成粉)、桔梗(六錢)

製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末。燒熱竹瀝,加入生薑汁,將藥粉製成丸狀,大小如綠豆。

服用方法

每次服用九十丸,飯後及睡前各服一次,用滾水送服。

加味化痰丸(治痰滿胸膈。咽喉不利者。)

橘紅(去白鹽水洗),半夏曲(炒各二兩),桔梗(米泔水浸),海蛤粉(另研),貝母(去心),栝蔞仁(另研如泥),香附(鹽水炒各一兩),片黃芩(炒),枳殼(麥麩炒),連翹(各五錢),訶子(去核),桔白礬(另研各二錢五分)

上為細末。煉蜜入真生薑汁。調和為丸。如黍稷米大。每服四五十丸。淡生薑湯送下。不可多服。恐傷上焦元氣。

白話文:

加味化痰丸 (治療痰滿胸膈,咽喉不利者。)

成份:

  • 橘紅(去白鹽水洗),半夏曲(炒各二兩)
  • 桔梗(米泔水浸),海蛤粉(另研)
  • 貝母(去心),栝蔞仁(另研如泥)
  • 香附(鹽水炒各一兩)
  • 片黃芩(炒),枳殼(麥麩炒)
  • 連翹(各五錢)
  • 訶子(去核)
  • 桔白礬(另研各二錢五分)

製法:

將以上藥材研成細末,加入煉蜜和新鮮生薑汁,充分調和成丸,丸如黍稷米大小。

用法:

每次服用四五十丸,用淡生薑湯送服。不可過量服用,以免損傷上焦元氣。

清氣化痰丸(治胸膈停痰。消飲食。理脾胃。順氣寬胸解鬱。)

陳皮,青皮,蘇子,香附子(各二兩),神麯,麥芽,山楂,茯苓,蘿菔子,杏仁(各一兩),南星,半夏(各四兩。以皂角二兩。白礬二兩。生薑四兩。切片同水煮。取南星半夏焙乾。)

上為末。竹瀝薑汁打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薑湯下。

白話文:

清氣化痰丸

功用: 治療胸膈積痰,消食積,調理脾胃,順氣寬胸解鬱。

藥材:

  • 陳皮、青皮、蘇子、香附子(各二兩)
  • 神麴、麥芽、山楂、茯苓、蘿蔔子、杏仁(各一兩)
  • 南星、半夏(各四兩。用皂角二兩、白礬二兩、生薑四兩,切片一起用水煮,取南星和半夏焙乾。)

製法:

  1. 將以上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
  2. 用竹瀝和薑汁將藥粉調成糊狀。
  3. 將藥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

用法:

每次服用七十丸,用薑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