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崖醫徑》~ 卷上 (12)
卷上 (12)
1. 丸類(丹附)
青娥丸(百十五)
杜仲(薑汁炒一斤),破故紙(炒一斤),生薑(炒十兩)
上為細末。用胡桃肉一百二十個。湯浸去皮。搗為膏。煉蜜些需。杵和為九。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用姜鹽湯任下。
無比山藥丸(百十六)
山藥(炒三兩),赤石脂,茯苓(去皮),熟地(酒洗),山茱萸(去核),巴戟(去心),牛膝(酒洗去蘆),澤瀉(各一兩),肉蓯蓉(酒浸四兩),五味子(去核六兩),杜仲(薑汁炒),菟絲子(酒浸各三兩)
白話文:
【青娥丸】(第15章)
杜仲(用生薑汁炒至一斤重),破故紙(炒至一斤重),生薑(炒至十兩重)。 以上三種藥材研磨爲細粉末。使用胡桃肉一百二十個,先用水浸泡去除外皮後搗碎成爲糊狀物;再加入一些蜂蜜煉製而成,並且攪拌均勻製成藥丸,大小與梧桐子相似。每次服用五十顆藥丸,在空腹時食用並搭配適量鹽、生薑湯一起飲用。
【無比山藥丸】(第16章) 山藥(炒至三兩重),赤石脂,茯苓(去掉表皮),熟地黃(用酒清洗過),山茱萸(去掉果核),巴戟天(去掉中心部分),牛膝(用酒清洗過後去掉蘆頭),澤瀉(一兩重),肉蓯蓉(用酒浸泡四個小時),五味子(去掉果核六個兩重),杜仲(用生薑汁炒),菟絲子(用酒浸泡三個兩重)。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空心酒下。
補益腎肝丸(百十七)
柴胡(去蘆),羌活,生地黃(酒洗),苦參,防己(去皮),附子(炮去皮臍),肉桂(去皮各一兩),歸身(酒洗三兩)
上為細末。滾水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食前溫水服。
地黃丸(百十八)
白話文:
藥材
- 柴胡 (去蘆):去除蘆頭的柴胡
- 羌活:羌活
- 生地黃 (酒洗):用酒洗淨的生地黃
- 苦參:苦參
- 防己 (去皮):去除外皮的防己
- 附子 (炮去皮臍):炮製去除外皮和臍的附子
- 肉桂 (去皮):去除外皮的肉桂
- 歸身 (酒洗):用酒洗淨的歸身 (每種藥材各一兩)
製法
-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
- 以煉好的蜂蜜做丸。
- 丸藥大小如梧桐子。
服用方法
- 每次服用四五十丸。
- 空腹時用酒送服。
藥材
- 上述補益腎肝丸中所有的藥材 (不需另外添加其他藥材)。
製法
-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
- 以滾水做丸。
- 丸藥大小如梧桐子。
服用方法
- 每次服用四十丸。
- 飯前用溫水送服。
山藥(炒四兩),山茱萸(去核四兩),澤瀉(去毛),牡丹皮,白茯苓(各三兩),熟地黃(八兩用懷慶)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滾湯送下。
八味丸(百十九)
熟地黃(酒洗八兩),澤瀉(去毛),牡丹皮,白茯苓(各三兩),山茱萸(去核),山藥(各四兩),附子(炮一兩),桂心(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溫酒下。或鹽湯下。婦人淡醋湯下。
巴戟丸(百二十)
白話文:
山藥(炒製四兩)、山茱萸(去核四兩)、澤瀉(去毛)、牡丹皮、白茯苓(各三兩)、熟地黃(八兩,使用懷慶產品)。以上材料混合研磨成細粉,再用煉製的蜂蜜做成丸狀,每個約如梧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五十個丸,用白開水送服。
八味丸(共一百九十一顆)
熟地黃(以酒洗製八兩)、澤瀉(去毛)、牡丹皮、白茯苓(各三兩)、山茱萸(去核)、山藥(各四兩)、附子(炮製一兩)、桂心(一兩)。以上材料混合研磨成細粉,再用煉製的蜂蜜做成丸狀,每個約如梧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五十個丸,可用溫熱的酒、或是加鹽的開水送服。
巴戟丸(共一百二十顆)
五味子,巴戟(去心),人參,肉蓯蓉(酒洗去甲),菟絲子(酒浸),熟地(酒洗),覆盆子,白朮,益智(去殼炒),骨碎補(去毛),小茴香(各一兩炒),白龍骨(二錢五分),牡蠣(炒二錢)
上為末。蜜丸。梧桐子大。服五十丸。空心鹽湯送下。
八物定志丸(百二十一)
人參(一兩五錢),石菖蒲,遠志(去心),茯神(去心),茯苓(去皮各一兩),麥門冬(去心),白朮(各五錢),牛黃(二錢另研),硃砂(一錢另研)
白話文:
這兩個方劑都是用於治療心神不安、精神恍惚、失眠多夢等症狀的。第一個方劑以補腎益精、養心安神為主,第二個方劑以健脾益氣、寧心安神為主。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湯送下。
理中丸(百二十二),
人參,白朮,乾薑(炒),甘草(炙各等分)
上為細末。煉蜜丸。每一兩。分作五丸。每服一丸。白滾湯送下。一方乾薑恐大熱。以生薑制干代之
理中丸。加半夏(百二十三)
本方加製半夏各等分。
硃砂安神丸(百二十四)
黃連(一錢五分),硃砂(一錢),酒生地,酒歸身,甘草(炙各五分)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製的蜂蜜做成丸子,大小像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粒,用米湯送服。
理中丸(配方122)
人參、白朮、乾薑(炒)、甘草(炙,各等分)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製的蜂蜜做成丸子,每兩分成五粒,每次服用一粒,用熱水送服。也有人認為乾薑太熱,可以用生薑代替。
理中丸加半夏(配方123)
在理中丸的基礎上,加入等量的半夏。
硃砂安神丸(配方124)
黃連(一錢五分)、硃砂(一錢)、酒生地、酒歸身、甘草(炙,各五分)
上為極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五丸。食後津唾嚥下。(一方無地黃歸身。用甘草。)
硃砂滾痰丸(百二十五)
硃砂,白礬(生用),赤石脂,硝石(各等分)
上為細末。研蒜膏丸。如綠豆大。每三十丸。食後荊芥湯送下。
助氣丸(百二十六)
三稜(炮),莪朮(炮各三兩二錢),青皮(去穰),白朮(各一兩五錢),木香,枳殼(麥麩炒),檳榔(各一兩),陳皮(去白一兩五錢)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極細粉末,用湯浸泡蒸餅製成丸藥,大小如黍米般。每次服用十五丸,飯後用津液吞服。另一個方子不含地黃和歸身,改用甘草。
硃砂滾痰丸:硃砂、白礬(生用)、赤石脂、硝石各等分,研磨成細末,用蒜膏製成丸藥,大小如綠豆般。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後用荊芥湯送服。
助氣丸:三稜(炮製)、莪朮(炮製,各三兩二錢)、青皮(去穰)、白朮(各一兩五錢)、木香、枳殼(麥麩炒)、檳榔(各一兩)、陳皮(去白一兩五錢)。
上為細末。糊丸。每服五十丸。滾白水送下。
茱萸內消丸(百二十七)
山茱萸(去核),吳茱萸(湯泡),陳皮(去白),青皮(去穰),馬蘭花(醋炙),山藥(炒),茴香(炒各二兩),川楝子(酒煮去核),肉桂(去皮不見火),木香(不見火各一兩)
上為細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酒鹽湯下。
沉香鹿茸丸(百二十八)
沉香(一兩),附子(炮四兩),鹿茸(酥炙三兩),熟地黃(酒洗六兩),巴戟(去心一兩),菟絲子(酒浸五兩),麝香(另研一錢五分)
白話文:
茱萸內消丸(第一百二十七)
山茱萸(去核)、吳茱萸(用湯浸泡過)、陳皮(去白色部分)、青皮(去掉果穀部分)、馬蘭花(用醋醃製過)、山藥(炒過)、茴香(炒過)各二兩,川楝子(用酒煮過去核)、肉桂(去皮、未經火烤)、木香(未經火烤)各一兩。
以上材料研磨成細粉,用酒和麵糊做成藥丸,大小約如梧桐籽一般。每次服用五十丸,可用滾白水吞服。
沈香鹿茸丸(第一百二十八)
沈香一兩,附子四兩(經炮製過),鹿茸三兩(酥油炙烤過),熟地黃六兩(酒洗過),巴戟一兩(去心)、菟絲子五兩(用酒浸泡過)、麝香一錢五分(另研磨)。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空心酒鹽湯下。
附子理中丸(百二十九)
人參,白朮,乾薑(炒),甘草(炙),附子(炮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每一兩作十丸。每服一丸。用水一盞。煎至七分。空心稍熱服。
小菟絲子丸(百三十)
菟絲子(酒洗五兩),石蓮肉(去殼二兩),白茯苓(去皮一兩),山藥(炒二兩七錢五分),
上將山藥除七錢五分為末。打稀糊。其餘共為細末。以山藥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鹽湯任服下。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好的蜂蜜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四五十顆,空腹時用酒鹽湯送服。
附子理中丸由人參、白朮、乾薑、甘草、附子等份混合而成,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好的蜂蜜做成丸子,每兩藥粉做成十顆丸子,每次服用一顆,用一杯水煎煮至七分,空腹時溫熱服用。
小菟絲子丸由菟絲子、石蓮肉、白茯苓、山藥等藥材混合而成,將山藥除七錢五分之外研磨成粉末,打成稀糊狀,其餘藥材一起研磨成細粉末,用山藥糊將藥粉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十顆,空腹時用溫酒鹽湯送服。
青州白丸子(百三十一)
南星(生用),白附子(各二兩),川烏(去皮臍五錢),半夏(好白者湯泡七兩),
上為細末。以生絹袋盛。於井花水內擺出。未出者更以手揉令出。以渣更研。再用絹袋擺盡為度。於瓷盆中日曬夜露。每旦換新水。攪而復澄。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去水曬乾如玉片。碎研以糯米粉煎粥清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二三十丸。生薑湯送下。不拘時服。如癱瘓風濕。
用酒送下。小兒驚風。薄荷湯下三五丸。(一方加天麻全蠍各制等分為細末。用生薑自然汁煮麵粉為丸。梧桐子大。法同前。)
白話文:
青州白丸子
(百三十一)
南星(生用),白附子(各二兩),川烏(去皮臍五錢),半夏(好白者湯泡七兩),
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生絹袋盛裝,置於井水內浸泡,使其自然析出,未出者用手揉搓使之完全析出。再將藥渣研磨,用絹袋再次浸泡,直至藥汁完全析出。將藥汁置於瓷盆中,白天曬太陽,夜晚露風。每天更換新鮮井水,攪拌後靜置使之沉澱。春五天、夏三天、秋七天、冬十天後,將水倒掉,曬乾藥汁,使其成為玉片狀。將玉片研磨成粉末,用糯米粉煎成清粥,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二十至三十丸,生薑湯送服,不拘時間服用。適用於癱瘓、風濕等病症。
若用酒送服,則適用於小兒驚風。另有一方,加入天麻、全蠍各等份,研磨成細末,用生薑汁煮麵粉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製法同前。
麝香大戟丸(百三十二)
川楝子(酒煮去核),訶子(去核),茴香(炮各六兩),葫蘆巴(四兩),大戟(制),附子(炮各五錢),麝香(一錢另研),木香,檳榔(各一兩)
上除川楝子一味。其餘共為細末。將川楝子以好酒二升。蔥白七根。長四寸煮。去核取肉。和前藥末杵和為丸。梧桐子大。每十丸。空心薑湯送下。
感應丸(百三十三)
白話文:
麝香大戟丸(第一百三十二)
川楝子(用酒煮後去核),訶子(去核),茴香(炒過各六兩),葫蘆巴(四兩),大戟(經過制備),附子(炮製各五錢),麝香(一錢另研),木香,檳榔(各一兩)
除了川楝子這一味,其餘的材料混合後研磨成細末。然後用好酒二升,蔥白七根(長四寸)來煮川楝子,去核取其肉,和前面的藥末一起研磨成膏,做成丸狀,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十粒,空腹時用薑湯送服。
感應丸(第一百三十三)
具體配方未詳,請參照專業醫學指導。
杏仁(湯泡去皮尖肥者二百四十枚),百草霜(用鄉村人家鍋底上者佳另研細二兩),巴豆(七十粒去皮心膜油研細如粉),乾薑(炮一兩),肉豆蔻(二十個煨),木香(二兩五錢),丁香(一兩五錢)
上除巴豆百草霜杏仁三味外。餘四味為細末。同研勻。用蠟匱先將蠟六兩熔化作汁。以重綿濾滓。更以好酒一升。於銀石器內煮蠟熔。滾數沸。傾出候酒冷。其蠟自浮於上。取蠟稱用。凡春夏修合。清油一兩。秋冬用清油一兩半。於冷銚內熬令香熟。次下酒煮蠟四兩。同化作汁。
白話文:
取杏仁二百四十枚,用湯泡去皮尖肥的部分。百草霜二兩,以鄉村人家鍋底上者為佳,研細。巴豆七十粒,去皮心膜,研細如粉。乾薑一兩,炮製。肉豆蔻二十個,煨熟。木香二兩五錢。丁香一兩五錢。
除了巴豆、百草霜、杏仁三味之外,將其餘四味研磨成細末,混合均勻。先將蠟六兩熔化成汁,用重棉布過濾雜質。再用好酒一升,於銀或石器內煮熔蠟,滾沸數次後,倒出待酒冷卻,蠟會浮於上面,取出稱量備用。春夏修合時,用清油一兩,秋冬用清油一兩半,於冷銚內熬製至香熟,然後加入酒煮熔蠟四兩,混合成汁。
就鍋內乘熱拌和前項藥末成劑。分作小錠子。以油單紙裹衣旋丸。服餌。每服三十丸。空心生薑湯下。
香連丸(百三十四)
黃連(二十兩用吳茱萸十兩二味各以酒拌濕同炒去茱萸),木香(四兩八錢不見火)
一方加石蓮肉半斤。去殼。治噤口痢神效。
上為末。用醋煮麵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清米飲下。
勝金丸(百三十五)
常山(十兩),檳榔(十五個用雞心者)
上為細末。用雞卵清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於發時前一日。臨臥用冷酒送下便睡。不可吃熱物茶湯之類。至四更盡再用冷酒送下二十丸。忌一切熱物。至日午方可食溫物。至晚不拘。
白話文:
香連丸(第一百三十四)
黃連(二十兩,用吳茱萸十兩,兩種藥物分別用水酒混合濕潤後,一起炒制去除吳茱萸),木香(四兩八錢,不需火烤)
一方加入石蓮肉半斤,去殼,對治療閉口痢疾有奇效。
以上所有藥物研磨成粉,用醋煮製的麵糊來製丸,大小如梧桐子般。每次服用約三十粒,用空腹的生薑湯下。
勝金丸(第一百三十五)
常山(十兩),檳榔(十五個,選用雞心狀的檳榔)
以上所有藥物研磨成細末,用雞蛋清來製丸,大小如梧桐子般。每次服用約三十粒,在發病前一天的睡前,用涼酒送服,然後躺下休息。避免食用熱食、茶湯等類型的食物。到四更時再用涼酒送服二十粒,禁食所有熱食。直至中午才能食用溫熱食物。晚上沒有任何限制。
控涎丸(百三十六)
甘遂(去心),大戟(去皮),白芥子(主上氣發汗胸脅有冷痰)
上件各等分為細末。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淡薑湯下。食後臨臥服。量病人虛實加減丸數。一方名妙應丸。治驚痰。加硃砂為衣。痛甚者加全蠍。酒痰加雄黃。全蠍驚氣痰成塊者。加穿山甲。鱉甲。玄胡索。蓬莪朮。臂痛加木鱉子霜。桂心。熱痰加盆硝。寒痛加丁香。胡椒。肉桂。
白話文:
控涎丸(一百三十六)
組成:
甘遂(去心),大戟(去皮),白芥子(主治上氣發汗,胸脅有冷痰)
製法:
以上各藥等分,研成細末,用糊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
用法:
每次服用五十丸,用淡薑湯送服,飯後臨睡前服用。根據病人虛實情況,加減丸數。
別名:
妙應丸
主治:
驚痰。
加减:
- 驚痰加硃砂為衣。
- 疼痛加全蠍。
- 酒痰加雄黃。
- 驚氣痰成塊者加穿山甲、鱉甲、玄胡索、蓬莪朮。
- 臂痛加木鱉子霜、桂心。
- 熱痰加盆硝。
- 寒痛加丁香、胡椒、肉桂。
三黃丸(百三十七)
黃連(去須),黃芩(炒),大黃(各等分炮),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每服三十丸。滾白水送下。
草豆蔻丸(百三十八)
草豆蔻(麵裹煨),澤瀉(小便多者減半),半夏(泡各一兩),吳茱萸(湯泡焙乾),橘紅(去白),人參,白殭蠶,黃耆,益智仁(各八錢),生甘草,炙甘草,當歸身(酒洗),青皮(去穰各六錢),桃仁(去皮尖七十粒),麥糵面(炒一兩半),神麯(炒微黃),柴胡(脅不痛減半),薑黃(各四錢)
白話文:
以下是繁體中文版:
【三黃丸】(第 31744 組)
- 黃連 (去除鬚部)
- 黃芩 (烘烤過後)
- 大黃 (均等份量、用火藥處理過)
以上材料研磨成細粉末狀,再加入煉製好的蜂蜜揉搓成像梧桐樹種子大小的丸狀物。每次服用約 30 顆左右,搭配溫熱的清水吞嚥下去。
【草豆蔻丸】(第 22973 組)
- 草豆蔻 (包裹在麵粉裡烘烤)
- 澤瀉 (尿液排泄次數較多的人可減少一半用量)
- 半夏 (浸泡水中並使用相同重量的一兩)
- 吳茱萸 (用水浸泡烘烤至乾燥狀態)
- 橘紅 (去掉白色部分)
- 人參
- 白殭蠶
- 黃耆
- 益智仁 (每個成分皆重達 8 塊錢)
- 生甘草
- 炙甘草
- 當歸身體部位 (用酒清洗)
- 青皮 (除去果肉部分並使用相同重量的 6 塊錢)
- 桃仁 (剝除表皮和尖端的部分共計 70 顆)
- 麥麴麪粉 (烘烤至淡褐色色調並使用相同重量的 1 個半磅)
- 神麯 (稍微烘烤至呈淡黃色色調)
- 柴胡 (如果沒有胸悶感可以減少一半的用量)
- 薑黃 (每個成分皆重達 4 塊錢)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遠白滾湯送下。
丁香楝實丸(百三十九)
當歸(酒洗),附子(炮),川楝子(去核),茴香(炒各一兩)
上細切。用好酒三升同煮。酒盡為度。取出焙乾為細末。每稱藥一兩。再入後項藥。
丁香,木香(各五錢),全蠍(制十三個),玄胡索(五錢)
上為細末。同前藥末拌勻。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或至百丸。溫酒送下。
木香蹋氣丸(百四十)
木香,陳皮(去白),青皮(去穰),草豆蔻(炮),蘿蔔子(炒),胡椒(各三錢),蠍尾(去毒二錢五分)
白話文:
將當歸、附子、川楝子、茴香切碎,用三升酒煮至酒乾,焙乾研成細末,每取一兩藥末,加入丁香、木香、全蠍、玄胡索研成細末,與前藥末混合,用酒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三十丸,溫酒送服。
另外,將木香、陳皮、青皮、草豆蔻、蘿蔔子、胡椒、蠍尾研成細末,做成丸子,溫酒送服。
上為細末。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米飲湯送下。
中滿分消丸(百四十一)
黃芩(去朽細切酒拌炒二次六錢),黃連,枳實(麥麩炒),半夏(湯泡七次去皮臍五錢),厚朴(薑製五錢),薑黃,人參,白朮(各二錢五分),甘草(炙),豬苓(去黑皮各一錢),乾生薑,白茯苓(去皮),砂仁(各二錢),知母(去毛酒炒),澤瀉,陳皮(去白各二錢),
白話文:
把上面的材料磨成粉末,用粘合劑搓成像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30粒,飯後用水或稀粥湯吞服。 黃芩去掉老的部分,切成細碎狀,用酒拌勻再炒兩次,共計6錢;黃連、枳實用麵粉炒熟,半夏用熱水浸泡7次,剝掉外皮和芽心,共計5錢;厚朴用薑汁處理過,共計5錢;薑黃、人參、白朮各2錢5分;甘草用火烤過;豬苓去掉黑色表皮,共計1錢;幹燥的生薑、白茯苓去掉表皮,砂仁各2錢;知母去掉絨毛,用酒炒過;澤瀉、陳皮去掉白色部分,各2錢。
上為末。蒸餅作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焙熱。白滾湯或淡薑湯送下。
檳榔丸(百四十二)
檳榔,木香(各二錢五分),枳實(麥麩炒),醜頭末,陳皮(去白各五錢),
上為細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生薑湯送下。
厚朴丸(百四十三)
當歸(酒洗),丁皮(各五錢),厚朴(薑汁製一兩),細辛(二錢五分),人參(一錢五分),甘草(炙五釐),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用水一盞。煎至六分。和滓熱服。枳朮丸(百四十四)
白話文:
檳榔丸(百四十二)
使用檳榔、木香(各二錢五分)、枳實(麥麩炒過)、醜頭末、陳皮(去白,各五錢)來製作。這些材料磨成細粉後,用醋調成糊狀,做成如梧桐子般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時,需吃一百顆,並在熱的白開水或淡薑水中吞服。
檳榔丸(百四十二)
檳榔、木香(各二錢五分)、枳實(麥麩炒過)、醜頭末、陳皮(去白,各五錢)來製作。這些材料磨成細粉後,用醋調成糊狀,做成如梧桐子般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時,需吃二十顆,並在熱的生薑湯中吞服。
厚朴丸(百四十三)
使用當歸(酒洗過)、丁皮(各五錢)、厚朴(薑汁製過,一兩)、細辛(二錢五分)、人參(一錢五分)、甘草(炙,五釐)來製作。這些材料磨成細粉後,用煉好的蜜糖調成丸子,大小如彈子。每次服用時,需吃一顆,用水一杯,煎至六分,連同煎煮的藥渣一起熱服。
枳朮丸(百四十四)
具體的配方和製作步驟未詳細列出,但可以理解為需要使用一些中草藥材料來製作丸子,具體的藥材和用量可能有所不同。每次服用時,需要服用一定數量的丸子,並在熱的湯水中吞服。
白朮(二兩),枳實(麥麩炒一兩)
上為細末。用沸湯泡。青荷葉乾者亦可。頃間去藥用湯浸。晚粳米杵粉。以原湯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多至七八十丸。白滾湯送下。
金花丸(百四十五)
黃連,黃芩,黃柏(去皮),山梔仁(炒各一兩)
上為細末。滴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熱滾水送下。
牛膝丸(百四十六)
牛膝(去蘆酒洗),萆薢,杜仲(薑汁炒絲斷),肉蓯蓉(酒浸去甲),菟絲子(酒浸),防風,葫蘆巴(炒),破故紙(酒浸炒),白蒺藜(各等分一兩),官桂(五錢)
白話文:
白朮(二兩),枳實(麥麩炒一兩):以上材料磨成細粉,用沸騰的熱水沖泡。若沒有青荷葉乾燥的,可用其他代替。稍後去除藥材,只保留湯汁,晚上用蒸熟的糯米粉做成丸子,大小如同梧桐籽一般,每次服用五十個,最多可以增加到七八十個,用滾燙的白開水送服。
金花丸(百四十五):黃連、黃芩、黃柏(去皮)、山梔仁(炒)各一兩:以上材料磨成細粉,用清水調和成如梧桐籽般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十個,用熱滾水送服。
牛膝丸(百四十六):牛膝(去蘆頭,用酒浸泡過)、萆薢、杜仲(薑汁炒至斷裂)、肉蓯蓉(酒浸泡去除根部)、菟絲子(酒浸泡)、防風、葫蘆巴(炒)、破故紙(酒浸泡後再炒)、白蒺藜(等分,各一兩)、官桂(五錢):以上材料磨成細粉,調和成丸子,大小如同梧桐籽一般,每次服用五十個,用熱滾水送服。
上為細末。酒煮豬腰子。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溫酒送下。腰痛甚者。服之尤捷。
左金丸(百四十七)
黃連(六兩),吳茱萸(一兩湯泡浸半時許焙乾用)
上為細末。粥湯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用白朮陳皮煎湯送下。滾白水亦可。
地芝丸(百四十八)
生地黃(酒洗四兩),天門冬(去心四兩),枳殼(麥麩炒二兩),甘菊(二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食後茶清送下。肥氣丸(百四十九)
白話文:
上為細末。酒煮豬腰子。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溫酒送下。腰痛甚者。服之尤捷。
將上級藥材磨成細粉,用酒煮過的豬腰子調和,製成大小如梧桐子的丸狀,每次服用五十個,用溫酒送服。對於腰痛嚴重的人,這種方法尤其有效。
左金丸(百四十七)
黃連(六兩),吳茱萸(一兩湯泡浸半時許焙乾用)
黃連六兩,吳茱萸一兩(先用湯浸泡半個小時再烘焙乾燥)。以上材料研磨成細粉,以米粥或湯調和成丸狀,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十個,用白朮和陳皮煮的湯來送服。熱開水也可以。
地芝丸(百四十八)
生地黃(酒洗四兩),天門冬(去心四兩),枳殼(麥麩炒二兩),甘菊(二兩)
生地黃四兩(用酒清洗),天門冬四兩(去心),枳殼二兩(用麥麩炒過),甘菊二兩。以上材料研磨成細粉,以蜂蜜調和成丸狀,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一百個,飯後用茶水送服。
肥氣丸(百四十九)
當歸(頭酒洗),蒼朮(各一兩五錢),青皮(炒一兩),蛇含石(醋煆淬七錢五分),三稜,莪朮,鐵孕粉(各三兩與三稜蓬朮同入醋煮一沸時久)
上為細末。醋煮米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四十丸。用當歸浸酒下。食遠溫服之。
痞氣丸(百五十)
赤石脂(醋淬火煆),川椒(炒出汗),乾薑(炮各二兩),桂心,附子(炮各五錢),大烏頭(炮去皮臍二錢五分)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以硃砂為衣。每服五十丸。食用清米湯送下。
白話文:
將當歸用酒洗淨,蒼朮、青皮各取一兩五錢,青皮炒過,蛇含石用醋浸泡後煅燒淬火至七錢五分,三稜、莪朮、鐵孕粉各取三兩,與三稜、莪朮一起用醋煮沸,煮至藥材沉澱後取出。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用醋煮米糊做成丸子,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四十丸,用當歸浸泡的酒送服,飯後溫服。
另外,將赤石脂用醋浸泡後煅燒淬火,川椒炒至出汗,乾薑炮製,各取二兩,桂心、附子炮製,各取五錢,大烏頭炮製去皮和臍,取二錢五分。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煉蜜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用硃砂包裹。每次服用五十丸,用清米湯送服。
補陰丸(百五十一)
黃柏(半斤鹽酒拌炒褐色),知母(去毛酒製炒),熟地黃(酒洗各三兩),龜板(酥炙四兩),白芍藥(煨),陳皮(去白),牛膝(酒浸去蘆各二兩),虎脛骨(酥炙一兩),鎖陽(酥炙),當歸(酒洗各一兩五錢)
上為細末。酒煮羯羊肉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鹽湯送下。冬月加乾薑半兩。
滋腎丸(百五十二)
白話文:
補陰丸(第27534號配方) 黃柏(用半磅鹽和酒拌炒至呈褐色),知母(去除毛並用酒處理後再炒),熟地黃(用酒清洗三次,每次三盎司),龜板(用酥油烤過四盎司),白芍藥(烘培後,切片),陳皮(去掉白色部分),牛膝(用酒浸泡然後去掉頂部,每個二盎司),虎腿骨(用酥油烤過一個盎司),鎖陽(用酥油烤過),當歸(用酒清洗每個一盎司五錢)。以上材料磨碎成為細粉末。使用酒煮羊羔肉製作成丸狀物體,大小如同梧桐樹種子一般。每天服用五十到六十大粒,空腹時用水送服。冬季增加幹薑半個。 滋腎丸(第15867號配方)
黃柏(酒炒陰乾二兩),知母(酒浸二兩),桂(去粗皮一錢)
上為細末。熟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百沸湯下。
瀉青丸(百五十三)
當歸(酒洗),龍膽草,川芎,山梔,大黃,羌活,防風(各等分)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三十丸。熟滾水送下。
奔豚丸(百五十四)
厚朴(薑汁製七分),黃連(五錢),白茯苓(去皮),澤瀉(去毛),菖蒲(各二錢),川烏(炮),丁香(各五分),苦楝(酒煮去核三錢),玄胡索(一錢五分),全蠍,附子,獨活(各一錢),肉桂(一分),巴豆霜(去油用五分)
白話文:
黃柏(酒炒後陰乾,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
上件除巴豆霜茯苓。各另研為末。旋入外為細末和勻。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淡鹽湯下。初服二丸。一日加一丸。二日加二丸。漸漸加至大便微溏。再服二丸起加服之。積消而止。
黃連黃柏知母丸(百五十五)
黃連,黃柏,知母(酒製各等分)
上為末。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至百丸。空心百沸湯送下。以飲食厭之。
二丹丸(百五十六),(治健忘養神。定志和血。安神。外華腠理。)
熟地黃(酒洗),天門冬(去心),丹參(各一兩五錢),茯神(去皮心),麥門冬(一兩去心),甘草(炙一兩),遠志(去心),人參(五錢),丹砂(另研為衣),菖蒲(各五錢),
白話文:
【上件除巴豆霜茯苓。各另研為末。旋入外為細末和勻。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淡鹽湯下。初服二丸。一日加一丸。二日加二丸。漸漸加至大便微溏。再服二丸起加服之。積消而止。】
這個配方是用來治療某種病症的藥方,主要成分有除巴豆霜和茯苓,需分別研磨成粉末,然後混合均勻,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蜜丸,服用時用淡鹽湯送下。初期每日服用2顆,隨著病情的好轉,逐日增加服用量,直到大便微微溏薄為止。
【黃連黃柏知母丸(百五十五)
黃連,黃柏,知母(酒製各等分)
上為末。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至百丸。空心百沸湯送下。以飲食厭之。】
這是一個名為黃連黃柏知母丸的藥方,主要成分有黃連、黃柏和知母(經酒浸泡)。將其研磨成粉,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水丸,每次服用約七八十顆,最高可到一百顆,最好在空腹時用煮沸一百次的熱水送服,以飲食調節身體。
【二丹丸(百五十六),(治健忘養神。定志和血。安神。外華腠理。)
熟地黃(酒洗),天門冬(去心),丹參(各一兩五錢),茯神(去皮心),麥門冬(一兩去心),甘草(炙一兩),遠志(去心),人參(五錢),丹砂(另研為衣),菖蒲(各五錢)】
這是一個名為二丹丸的藥方,主要成分包括熟地黃、天門冬(去心)、丹參、茯神(去皮心)、麥門冬(去心)、甘草(炙)、遠志(去心)、人參和丹砂(作為包衣)以及菖蒲。此藥方主要用於滋補神經、安定心神、調和血液,並能強化肌表組織。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或加至百丸。空心愈風湯送下。
平補鎮心丹(百五十七)
白茯苓(去皮),五味子,熟地黃(酒洗),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肉桂(各一兩二錢五分),遠志(去心),茯神(去皮心),山藥(薑汁炒各兩半),酸棗仁(去殼二錢五分),車前子,人參,硃砂(另研各五錢),龍齒(制一兩五錢)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三十丸。空心用米飲湯。或溫酒任下。
白話文:
平補鎮心丹
第一個方劑: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製好的蜂蜜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般。每次服用五十丸,或加至一百丸,空腹時用愈風湯送服。
第二個方劑:
將白茯苓(去皮)、五味子、熟地黃(酒洗)、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肉桂(各一兩二錢五分)、遠志(去心)、茯神(去皮心)、山藥(薑汁炒各兩半)、酸棗仁(去殼二錢五分)、車前子、人參、硃砂(另研各五錢)、龍齒(制一兩五錢)研磨成粉末。
用煉製好的蜂蜜將藥粉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般。用硃砂粉作為丸子的外衣。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時用米湯或溫酒送服。
還少丹(百五十八)
川牛膝(去蘆酒浸),山藥(炒各一兩五錢),杜仲(薑汁炒斷絲),巴戟(去心),山茱萸(去核),肉蓯蓉(酒浸去甲),五味子,白茯苓(去皮),小茴香(炒),遠志(去心同甘草煮),柏子仁(各一兩),石菖蒲,枸杞子(去核各五錢),熟地黃(酒洗二兩)
上為細末。煉蜜同紅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用溫酒或鹽湯送下。日進三服。
黑錫丹(百五十九)
白話文:
還少丹(配方290):使用川牛膝(去掉蘆頭並用酒浸泡)、山藥(烘烤至金黃色)、杜仲(用薑汁烘烤至斷裂狀)、巴戟天、山茱萸(去除果核)、肉蓯蓉(用酒浸泡後削除表皮)、五味子、白茯苓(剝掉外皮)、小茴香(烘烤過)、遠志(去除中心部分並與甘草一起加水煮沸)、柏子仁(每個約重1盎司)、石菖蒲和枸杞子(均去核)。所有材料磨碎混合在一起,然後加入蜂蜜和紅棗肉製成丸劑,大小像梧桐樹種子一樣。每次服用70粒,可以搭配溫熱的酒或者鹽湯吞嚥下去。每天吃三次。 黑錫丹(配方30851):...(未完待續)
黑錫(熔化去滓),硫黃(各二兩),金鈴子(即川楝子),沉香,木香,附子(炮),葫蘆巴,茴香,破故紙,陽起石(研水飛),肉豆蔻(炮),桂(各半兩自金鈴子以下另為末)
上將黑錫用新鐵銚先熔化。以硫黃末一錢和炒黑錫結成砂子。再用慢火熔化。將所餘藥一兩九錢。硫黃黑錫同熔化攪冷勻。傾在地坑內。出火毒。過一夜。取出研令極細末。又將前項為末。和勻一處。再研一日。成黑光為度。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陰乾入布袋內擦光。每服五十七十丸。空心姜鹽湯任下。或棗湯下。婦人醋艾湯送下。一方有巴戟。
白話文:
以上配方包括:黑錫(熔化後去除渣滓)、硫磺(各兩份)、金鈴子(即川楝子)、沈香、木香、附子(炮製)、葫蘆巴、茴香、破故紙、陽起石(研磨成粉狀並用水飛過)、肉豆蔻(炮製)、桂(各半兩)。從金鈴子以下的藥物需分別研磨成細末。
首先,將黑錫用新的鐵鍋先熔化。接著,以硫磺粉末與熔化的黑錫混合,使其結合成砂子,再以慢火繼續熔化。然後,將剩餘的一兩九錢藥物與硫磺、黑錫一同熔化,混合冷卻至均勻。最後,將其倒入地坑中,排除熱毒,放置一夜後取出,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將這些粉末與先前研磨好的藥物混合均勻,再次研磨一天,直到形成黑色光亮的物質。此物可用酒糊製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陰乾後放入布袋中擦拭光亮。每次服用約五十七十顆,空腹時可用姜鹽水、棗湯或婦女醋艾湯送服。另一個版本的方劑中有加入巴戟。
金鎖鎮元丹(百六十)
五倍子,白茯苓(各八兩),巴戟(去心),肉蓯蓉(酒浸去甲),葫蘆巴(炒各一斤),補骨脂(酒炒十兩),硃砂(三兩另研),龍骨(二兩)
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溫酒淡鹽湯任送下。
離珠丹(百六十一)
杜仲(薑汁炒絲斷),破故紙(制各三兩),萆薢(二兩),訶子(去核五枚),龍骨(煆),巴戟(去心各一兩),胡桃肉(百二十個),砂仁(五錢),硃砂(一錢五分另研)
白話文:
金鎖鎮元丹:用五倍子、白茯苓各八兩、巴戟天去除心臟部分的一斤、肉蓯蓉浸泡在酒裡去掉表皮再烘烤至乾燥的一斤、補骨脂浸泡在酒裡烘烤至乾燥的十兩、硃砂三分之二兩另外磨碎、龍骨二兩,以上材料一起研磨成粉末狀,然後加入酒和麵粉揉搓成小圓形的藥丸,大小約等於梧桐樹的種子一般。每次服用二十粒左右,可以在空腹時搭配溫熱的酒或淡鹽水吞嚥下去。 離珠丹:使用杜仲切成長短均勻的小段並用薑汁炒熟後的三兩、破故紙處理過的三兩、萆薢二兩、訶黎勒去除果核後的五枚、煅燒過的龍骨一兩、巴戟天去除心臟部分的一兩、胡桃肉一百二十個、砂仁五錢、硃砂一分半另外磨碎。
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硃砂為衣。每服二十丸。空心鹽湯溫酒任送下。
天真丹(百六十二)
沉香,巴戟(酒浸去心),茴香(鹽炒去鹽),萆薢(酒浸炒),葫蘆巴(炒),破故紙,杜仲(薑汁炒),黑醜(鹽炒去鹽),琥珀(各一兩),桂(五錢)
上為末。用原浸藥酒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六丸。至七八丸。空心溫酒送下。
三才封髓丹(百六十三)
天門冬(去心),熟地黃(酒浸),人參(各五錢),黃柏(酒浸炒三兩),砂仁(一兩五錢),甘草(炙七錢五分)
白話文:
【天真丹】 將沈香、巴戟(用酒浸泡後去掉中心)、茴香(用鹽炒過再去除鹽)、萆薢(用酒浸泡再炒過)、葫蘿蔔巴(炒過)、破故紙、杜仲(用薑汁炒過)、黑醜(用鹽炒過再去除鹽)、琥珀(各一兩)和桂(五錢)磨成粉末。使用原本浸泡藥材的酒來調製成糊狀,然後做成像梧桐籽大小的丸子,每一服用五六粒到七八粒之間,空腹時用溫酒送服。 【三才封髓丹】 使用天門冬(去掉中心)、熟地黃(用酒浸泡)、人參(各五錢)、黃柏(用酒浸泡並炒三次共計三兩)、砂仁(一兩五錢)和甘草(烤過七錢半)一起研磨成粉。加入適量水或米漿攪拌均勻,捏成小圓球形狀,晾乾即可食用。每次可服用一小匙左右,每日早晚各一次。
上為末。水煮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用制肉蓯蓉半兩。切作片子。以酒一大盞。浸一宿。次日煎四沸。去滓送下。
四白丹(百六十四),(清肺氣養魄。中風者多昏冒。氣不清利。此藥主之。)
白芷(一兩),白檀(一錢五分),白茯苓(去皮),白朮,縮砂仁,人參,防風(去蘆),川芎,香附子(炒),甘草(炙各五錢),羌活,獨活,藿香(各一錢五分),知母(去毛),細辛(去葉各二錢),甜竹葉(二兩),薄荷(三錢五分),麝香(一分另研),牛黃(另研),龍腦(另研各五分),
白話文:
藥方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清水煮成糊狀,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十丸。
另取製好的肉蓯蓉半兩,切成片狀,用酒一大盞浸泡一夜,隔日煎煮至四沸,去渣後服用。
藥方名稱
四白丹
功效
清理肺氣,養護心神。適用於中風後昏迷、神志不清者。
藥材組成
- 白芷:一兩
- 白檀:一錢五分
- 白茯苓:去皮,一兩
- 白朮:一兩
- 縮砂仁:一兩
- 人參:一兩
- 防風:去蘆,一兩
- 川芎:一兩
- 香附子:炒,五錢
- 甘草:炙,五錢
- 羌活:一錢五分
- 獨活:一錢五分
- 藿香:一錢五分
- 知母:去毛,二錢
- 細辛:去葉,二錢
- 甜竹葉:二兩
- 薄荷:三錢五分
- 麝香:一分,另研磨
- 牛黃:另研磨,五分
- 龍腦:另研磨,五分
註解
- 以上藥材用量均為傳統中藥計量單位,一兩約等於30克,一錢約等於3克。
- "制肉蓯蓉" 指經過炮製的肉蓯蓉。
- "四沸" 指煎煮過程中水沸騰四次。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一兩作十丸。臨臥嚼一丸。分五十次嚼。以愈風湯送下。
煮棗方(百六十五)
甘遂,大戟,芫花(各等分)
上為末。煮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清晨熱湯送下三十丸。以利為度。次早再服。虛人不可多服。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煉製的蜂蜜做成丸藥,每兩藥粉做成十顆丸藥。睡前嚼服一顆,分五十次慢慢嚼完。用「愈風湯」送服藥丸。
煮棗方(藥方編號百六十五)
甘遂、大戟、芫花,三味藥材各取等量。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煮熟的棗肉做成丸藥,大小如梧桐子。清晨用熱湯送服三十顆,以排便順暢為度。第二天早上再服用一次。體虛者不可服用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