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崖醫徑》~ 卷上 (9)
卷上 (9)
1. 傷寒壞病變證
少陰病咽痛下利脈微,白通湯主之。 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
少陰病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或咳或嘔,真武湯主之。
少陰病三四日以上,經病漸好,但心中煩不得臥者,黃連阿膠湯主之。
病人手足厥冷,心下滿而煩,寸脈作緊,瓜蒂散主之。
厥陰四肢逆冷,心下悸者,內傷冷水故也;茯苓甘草湯主之。
白話文:
少陰病出現喉嚨痛、腹瀉、脈搏微弱的情況,用白通湯來治療。如果腹瀉不止,而且出現手腳冰冷、脈搏摸不到、想吐卻吐不出來的情況,就用白通加豬膽汁湯來治療。
少陰病發病四五天,出現腹痛、小便不順暢、四肢沉重、或者咳嗽、或者嘔吐的情況,用真武湯來治療。
少陰病發病三四天以上,經脈的病症逐漸好轉,但是心中煩躁、無法入睡的情況,用黃連阿膠湯來治療。
病人出現手腳冰冷、胸口感到脹滿而煩躁、寸脈呈現緊張的狀態,用瓜蒂散來治療。
厥陰病出現四肢冰冷、胸口感到心悸的情況,這是因為內傷寒邪,飲用冷水所導致的,用茯苓甘草湯來治療。
2. 傷風附
傷風面色光澤。發熱頭背腰脊疼。自汗惡風。脈浮緩。桂枝湯主之。非惡風不可用。設在兩疑之間。莫若用神術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因為受風邪而生病,會表現為面色仍然有光澤。會出現發燒,並感到頭部、背部以及腰脊疼痛。會自發性出汗,並且畏懼風吹,診脈時會發現脈象浮緩。這種情況下,應使用桂枝湯來治療。但如果病人並未出現畏風的症狀,就不適合使用桂枝湯。假使病情處於兩種情況之間,難以確定,那麼更建議使用神術湯來進行治療。
3. 辨傷寒潮熱形證死訣
合汗不汗,令病人九竅閉塞而熱悶亂者死。
合瀉不瀉,令病人腹脹滿,身虛腫者死。
合灸不灸,令病人陰疝凝,待上衝者死。
不汗強汗,令病人鼻塞吐血,心肝受損者死。
不瀉強瀉,令病人腸滑者死。
不灸強灸,令病人火氣入腸,五臟受邪者死。
白話文:
[辨識傷寒間歇性發燒的病症與死亡徵兆]
應當出汗卻不出汗,導致病人九竅閉塞且感到熱悶混亂的,會致命。
應當泄瀉卻不泄瀉,導致病人腹部脹滿,身體虛弱浮腫的,會致命。
應當施灸卻不施灸,導致病人出現陰疝凝滯,等待向上衝迫的,會致命。
不該出汗時強製出汗,導致病人鼻塞、吐血,心肝受到損傷的,會致命。
不該泄瀉時強制泄瀉,導致病人腸胃功能紊亂的,會致命。
不該施灸時強制施灸,導致病人火氣進入腸道,五臟受到邪氣侵擾的,會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