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玠

《松崖醫徑》~ 卷上 (10)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0)

1. 飲煎類

木香流氣飲(七十八)

藿香葉,木香(不見火),厚朴(薑製),青皮(去白),香附(童便浸),麥門冬(去心),白芷(各三分七釐),甘草(炙二分五釐),陳皮(去白五分),大腹皮(烏豆汁洗),木瓜,人參(去蘆),蓬莪朮(炮),丁香皮(不見火),半夏(湯浸各一分),赤茯苓(一分五釐),石菖蒲(一分五釐),草果仁(二分五釐),紫蘇葉,檳榔,白朮,肉桂(去皮),木通(各三分),沉香(三分七釐),

上細切。加生薑三片。大棗一枚。水一盞半。煎一盞。去渣溫服。

易老門冬飲子(七十九)

人參,枸杞子,白茯苓(去皮),甘草(炙各一錢),五味子,麥門冬(各一錢六分),生薑(三分)

上細切。用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溫服。

麥門冬飲子(八十)

麥門冬(去心),當歸(酒洗),人參(各五分),黃耆(蜜炙),白芍藥(酒炒),甘草(炙各一錢),紫菀(酒洗一錢五分),五味子(十粒)

上細切。用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食後服。

散熱飲子(八十一)

防風,羌活,黃芩,黃連(各一錢)

上細切。用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食後溫服。如大便燥加大黃一錢。痛甚加制當歸。生地黃各一錢。如煩躁不眠。加梔子一錢。

交加飲子(八十二)

肉豆蔻,草果(各二個一個生一個面炮),甘草(二寸一寸生一寸炙),厚朴(二寸一寸生一寸薑汁製),生薑(二錢一半生一半濕紙煨)

上細切。以銀砂器。用水一盞半。煎至一盞。臨發日去渣空心服。未愈。再投一服。

香薷飲(八十三)

香薷(二錢),白扁豆,厚朴(薑製各一錢),

上細切。用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服。

常山飲(八十四)

知母,常山,草果(各一錢一分),良薑(七分),甘草(炙五分),烏梅(去核一錢六分),生薑(二錢),大棗(一枚)

上細切。用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未發前服。

參蘇飲(八十五)

人參,紫蘇,全胡(去蘆),乾葛,半夏,白茯苓(各三分),枳殼(麥麩炒),陳皮(去白),甘草(炙),桔梗(米泔水浸),木香(各五分),生薑(一錢),

上細切。用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溫服。

徹清煎(八十六)

川芎,薄荷葉(各一分),藁本(一錢),生甘草(五分),甘草(炙五分),蔓荊子,細辛(各一分)

上為細末。食後用茶清調服。

治風煎(八十七)

天麻(七分五釐),荊芥穗(二錢五分),薄荷葉(二錢五分),白花蛇肉(酒浸去骨四分),

上為細末。用好酒二升。蜜四兩。共納石器內。煎成膏子。每溫服一盞。日三進。煎餅厭下。急如暖處服之。要令汗出而已。

白話文:

[飲煎類]

木香流氣飲:使用藿香葉、木香(不經火烤)、厚朴(薑製)、青皮(去除白色部分)、香附(童便浸泡)、麥門冬(去除心)、白芷(各約1.3克)、甘草(炙約1.2克)、陳皮(去除白色部分約2.5克)、大腹皮(烏豆汁洗)、木瓜、人參(去除蘆)、蓬莪朮(炮製)、丁香皮(不經火烤)、半夏(湯浸各約0.5克)、赤茯苓(約0.8克)、石菖蒲(約0.8克)、草果仁(約1.3克)、紫蘇葉、檳榔、白朮、肉桂(去除皮)、木通(各約1.3克)、沉香(約1.3克)。將以上材料細切,加入三片生薑和一顆大棗,用一杯半的水煎煮至一杯,去渣後溫服。

易老門冬飲子:使用人參、枸杞子、白茯苓(去除皮)、甘草(炙各約4克)、五味子、麥門冬(各約6克)、生薑(約2克)。將以上材料細切,用水一杯半煎煮至一杯,去渣後溫服。

麥門冬飲子:使用麥門冬(去除心)、當歸(酒洗)、人參(各約2.5克)、黃耆(蜜炙)、白芍藥(酒炒)、甘草(炙各約4克)、紫菀(酒洗約6克)、五味子(約10粒)。將以上材料細切,用水一杯半煎煮至一杯,去渣後飯後服用。

散熱飲子:使用防風、羌活、黃芩、黃連(各約4克)。將以上材料細切,用水一杯半煎煮至一杯,去渣飯後溫服。若大便乾燥可添加大黃約4克,若疼痛嚴重可添加炮製當歸和生地黃各約4克,若煩躁失眠可添加梔子約4克。

交加飲子:使用肉豆蔻、草果(各兩個,其中一個生,一個麵炮)、甘草(二寸,其中一寸生,一寸炙)、厚朴(二寸,其中一寸生,一寸薑汁製)、生薑(二錢,其中一半生,一半濕紙煨)。將以上材料細切,使用銀砂器,用水一杯半煎煮至一杯,在發病前一天去渣空腹服用。若未痊癒,可再服用一次。

香薷飲:使用香薷(約8克)、白扁豆、厚朴(薑製各約4克)。將以上材料細切,用水一杯半煎煮至一杯,去渣後服用。

常山飲:使用知母、常山、草果(各約4克)、良薑(約3克)、甘草(炙約2克)、烏梅(去核約6克)、生薑(約8克)、大棗(一枚)。將以上材料細切,用水一杯半煎煮至一杯,在發病前服用。

參蘇飲:使用人參、紫蘇、全胡(去除蘆)、乾葛、半夏、白茯苓(各約1.5克)、枳殼(麥麩炒)、陳皮(去除白色部分)、甘草(炙)、桔梗(米泔水浸泡)、木香(各約2.5克)、生薑(約4克)。將以上材料細切,用水一杯半煎煮至一杯,去渣後溫服。

徹清煎:使用川芎、薄荷葉(各約0.3克)、藁本(約4克)、生甘草(約2克)、甘草(炙約2克)、蔓荊子、細辛(各約0.3克)。將以上材料研磨成細末,飯後用茶水調服。

治風煎:使用天麻(約3.7克)、荊芥穗(約10克)、薄荷葉(約10克)、白花蛇肉(酒浸泡去除骨約2克)。將以上材料研磨成細末,與好酒800毫升和蜂蜜160克一起放入石器中煎煮成膏狀。每次溫服一杯,一天三次,與煎餅一同服用,應在溫暖的地方服用,目的是讓患者出汗。

請注意,以上方劑均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