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治彙補》~ 卷之八 (21)
卷之八 (21)
1. 脫肛
大意
肺與大腸。相為表裡。故肺熱則肛藏。肺虛則肛脫。(心法)
內因
腸風痔漏。久服寒涼。坐努下脫。久痢久泄。裡急後重。窘迫下脫。男子房欲過度。產婦用力太早。小兒叫號傷氣。俱有此症。(醫鑑)
外候
因氣血空虛。不能內守。肛門無力收攝。以致或大或小。塊物外墜。有似去白之卵黃。故曰脫肛。(繩墨)
治法
病之虛實。入者為實。出者為虛。(難經)肛門脫出。非虛而何。治須溫肺臟。補腸胃。耐心久服。漸見收縮也。(匯補)
死症
如元氣大脫。飲食不進。氣逆腫喘者。不治。(類案)
用藥
主以補中益氣湯。挾熱。加黃芩、槐花。挾寒。加木香、炮姜。止澀。加赤石脂、禹餘糧。兜住。加訶子、椿皮。外用香荊散浴之即收。或五倍為末。托而上之。或用蔥頭湯熏洗。又有肛門燥澀。大便努責而下脫者。此屬內熱。用收肛散治之。(匯補)
脫肛選方
補中益氣湯,統治脫肛。
人參,白朮,當歸,黃耆,升麻,柴胡,廣皮,炙草,姜,棗
捷徑方
蓖麻子搗爛。酒調敷病人頭頂正心。少頃即收。收即洗去。又方。用熊膽三分、兒茶三分、冰片一分。共為末。入人乳調塗肛上。熱汁下而自愈。
白話文:
【脫肛】
大意 肺部和大腸互為表裡,因此,肺部有熱症時,肛門會收縮;肺部虛弱時,肛門則會脫垂。
內因 長期患有腸風痔漏的人,如果服用過多寒涼藥物,或者在排便時過度用力,可能會導致肛門脫垂。長期患痢疾或腹瀉,感到裡急後重的人,也可能出現肛門脫垂的情況。男性性生活過度,產婦分娩後過早用力,小孩哭鬧過度導致氣血受損,都可能引發這種病症。
外候 由於氣血空虛,無法內守,肛門失去收縮能力,導致肛門組織或大或小地外墜,形狀類似剝殼的雞蛋黃,所以被稱為脫肛。
治法 病癥分虛實,肛門內縮是實症,肛門外脫是虛症。肛門脫出,顯然是虛症,治療應溫養肺臟,補充腸胃功能,需耐心長時間服用藥物,才能逐漸看到收縮的效果。
死症 如果元氣大脫,無法進食,且伴有氣逆腫喘等症狀,則無法治癒。
用藥 主要使用補中益氣湯。若伴有熱症,可加入黃芩、槐花;伴有寒症,可加入木香、炮薑;若需止澀,可加入赤石脂、禹餘糧;若需兜住,可加入訶子、椿皮。外用香荊散沐浴,或用五倍子粉末塗抹,或用蔥頭湯燻洗。對於肛門乾澀,排便困難而導致肛門脫垂的患者,屬於內熱,可用收肛散治療。
脫肛選方 補中益氣湯,適用於各種脫肛。
配方:人參,白朮,當歸,黃耆,升麻,柴胡,廣皮,炙草,姜,棗。
捷徑方 將蓖麻子搗爛,用酒調和,敷在病人頭頂正中心,短時間內肛門就會收縮,收縮後應立即清洗。另一種方法是,將熊膽三分、兒茶三分、冰片一分,共研磨成末,加入人乳調和,塗在肛門上,熱汁流出後自然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