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治彙補》~ 卷之八 (20)
卷之八 (20)
1. 秘結
厚朴,芍藥,枳實(各二兩),大黃(四兩),麻仁(二兩另研),杏仁(一兩半)
煉蜜丸。溫水下。通利即止。
潤腸丸(東垣),治風秘症。
羌活,歸梢,大黃(各五錢),麻仁,桃仁(各一兩)
仁另研。蜜丸。白湯下。
麻仁丸,治氣滯血凝之症。
麻仁,桃仁,杏仁,郁李仁,大黃,枳實,厚朴,當歸,芍藥
去枳樸。加生熟地、升麻。名潤燥湯。
五仁丸(得效)
桃仁,杏仁(各一兩),柏子仁(五錢),松子仁(一錢半),郁李仁(五錢),陳皮(四兩)
蜜丸。米飲下。
蓯蓉丸(濟生),治津少血虛之症。
肉蓯蓉(二兩),沉香(一兩另研)
為末。麻仁汁打糊丸。米飲下。
益血丹(海藏),治亡血便燥。
當歸,熟地(等分)
蜜丸。彈子大。細嚼。酒下。
黃耆湯,治老人便澀。
黃耆,陳皮(各五錢)
為末。每三錢。用麻仁一合。研爛。投水一杯。取漿去渣。煎候乳起。入白蜜一大匙。再煎令沸。調藥。空心服。
秘甚者兩服愈。
通導法
用豬膽去汁少許。入醋在內。將蘆管相接縛定。納穀道中。以手捻之。膽汁入內即通。
或用白蜜煉成。入鹽、皂莢、麝香少許。捻如指大。入穀道。待欲便時乃去。
火熨法
用大黃一兩、巴豆五錢為末。蔥白十枚。酒麴和成餅。加麝香三分。貼臍上。布護火熨。覺腹中響甚。去之。
捷徑方
用白蜜化湯。入玄明粉三錢。空心服。如血熱便燥者。加當歸五錢煎服。
又法。取麻仁、蘇子合研細。入水再研。取汁煮粥。啜之。一法。用菠菜取自然汁飲之。
白話文:
秘結
將厚朴、芍藥、枳實各二兩,大黃四兩,麻仁二兩(另研磨),杏仁一兩半,混合後用蜂蜜煉製成藥丸。用溫水送服,排便順暢後即可停止服用。
潤腸丸(東垣),治療風邪引起的便秘。
將羌活、當歸尾、大黃各五錢,麻仁、桃仁各一兩,其中桃仁另行研磨,混合後用蜂蜜製成藥丸。用白開水送服。
麻仁丸,治療氣滯血瘀引起的便秘。
將麻仁、桃仁、杏仁、郁李仁、大黃、枳實、厚朴、當歸、芍藥混合。
去除枳實和厚朴,加入生地黃、熟地黃和升麻,此方名為潤燥湯。
五仁丸(得效)
將桃仁、杏仁各一兩,柏子仁五錢,松子仁一錢半,郁李仁五錢,陳皮四兩,混合後用蜂蜜製成藥丸。用米湯送服。
蓯蓉丸(濟生),治療體液不足、血虛引起的便秘。
將肉蓯蓉二兩,沉香一兩(另研磨),磨成粉末後,用麻仁汁打糊製成藥丸。用米湯送服。
益血丹(海藏),治療失血過多導致的便秘。
將當歸、熟地黃等量混合,用蜂蜜製成藥丸,像彈珠大小,細嚼後用酒送服。
黃耆湯,治療老年人便秘。
將黃耆、陳皮各五錢磨成粉末,每次取三錢,加入麻仁一合(研磨成泥狀),倒入一杯水中,取汁去除渣滓,煎煮至像乳汁一樣,加入白蜜一大匙,再次煎煮至沸騰。將藥粉調入服用,空腹服用。
嚴重便秘者,服用兩次即可痊癒。
通導法
取少量豬膽汁,加入醋,用蘆管連接後,插入肛門,用手擠壓,使膽汁進入體內,即可通便。
或用白蜜煉製成膏狀,加入少量鹽、皂莢、麝香,捏成手指大小,塞入肛門,待有便意時取出。
火熨法
將大黃一兩、巴豆五錢磨成粉末,加入十枚蔥白和酒麴混合成餅狀,加入少許麝香,貼在肚臍上,用布蓋住,再用熱熨斗熨,直到腹部發出聲響,即可去除。
捷徑方
用白蜜化開,加入玄明粉三錢,空腹服用。如因血熱導致便秘者,加入當歸五錢煎服。
另一種方法,將麻仁、蘇子混合研磨成細末,加水再次研磨取汁,煮成粥服用。或用菠菜取其自然汁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