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體病源類纂》~ 五藏六府諸病·第一篇 (3)
五藏六府諸病·第一篇 (3)
1. 心藏說
《靈·邪氣藏府病形篇》:心脈微滑為心疝,引臍小腹鳴。
心脹:
《靈·脹論》:心脹者,煩心短氣,臥不安。
心風:
《素·風論》:以夏丙丁傷於風者為心風。心風之狀,多汗惡風,焦絕,善怒嚇,赤色,病甚則言不可快。診在口,其色赤。
心中風:
《金匱》:心中風者,翕翕發熱,不能起,心中飢,食即嘔吐。
心中寒:
《金匱》: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啖蒜狀,劇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譬如蟲注。其脈浮者,自吐乃愈。
心瘧:
《素·刺瘧篇》:心瘧者,令人煩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熱。刺手少陰。
白話文:
心藏說
心疝:
心脈微弱且滑動不順,就是心疝,會導致肚臍周圍和小腹發出鳴叫聲。
心脹:
心脹的人,會感到心煩、呼吸短促,躺臥不安穩。
心風:
在夏天,受到風邪侵襲,導致心臟出現問題,就是心風。心風的症狀是容易出汗、怕風、焦慮疲憊、容易生氣、容易受到驚嚇、臉色發紅,病情嚴重時說話不清楚。診斷時觀察嘴唇,呈現紅色。
心中風:
患有心中風的人,會感到身體忽冷忽熱,無法起身,心中飢餓卻一吃就想吐。
心中寒:
心中寒的人,會感到心臟不舒服,就像吃了大蒜一樣的感覺,嚴重時心痛會牽連到背部,背痛也會牽連到心臟,就像有蟲在啃食一樣。如果脈象浮現,透過嘔吐就能夠痊癒。
心瘧:
心瘧會讓人感到心煩,非常想喝水,反而覺得寒冷多於發熱。可以針刺手少陰經絡來治療。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