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體病源類纂》~ 五藏六府諸病·第一篇 (5)
五藏六府諸病·第一篇 (5)
1. 膀胱府說
(每日申時,血氣注於膀胱)
謙按:膀,旁也,言其橫於腹腔下部之旁,以通水道也;胱者,言其質薄而明也,俗稱尿胞。其底旁左右本有輸尿管各一,內通腎藏,其前面下端又有排尿口與尿道相接。腎藏分泌之尿由輸尿管入膀胱貯蓄之,既滿則開放,從尿道泄出矣。
膀胱病
沈氏曰:膀胱居下邑,以藏津液,必待氣化而後能出,又其經同沖氣起於少陰,則其為器,似有不可與諸陽並列者,乃反名太陽者何?蓋以其為腎之府,且其經起足,上巔行於表,居六經之首,為三陽之主,獨號巨陽,故曰太陽也。
後人之昧昧者,見人稱膀胱為太陽寒水,遂疑其專主寒令,不知六氣之寒水,惟腎能主之,而膀胱不能獨主,膀胱不能主寒水,則膀胱之水亦屬陽水;其寒邪能傷之者,實以陽氣不足而陰寒之氣得以乘之耳。總之,實則為熱,虛則為寒。實則為熱,如胞移熱於膀胱而為遺溺、癃閉、尿血等症是也;虛則為寒,如小便不禁,膀胱冷氣是也。
白話文:
【每日申時,血氣注於膀胱】
按:「膀」字,指的是位於腹部下方的器官,「膀」象徵其橫置於腹腔邊緣,以運送水分;「胱」字,指的是該器官質地薄而透明,俗稱為尿囊。膀胱底的兩側原本各有輸尿管一根,內通腎臟,前面向下的排尿口與尿道相連。腎臟分泌的尿液通過輸尿管進入膀胱蓄存,當膀胱充滿後,會開放排尿口,尿液從尿道排出。
【膀胱疾病】
沈氏說:膀胱位於身體下部,用來儲存體液,必須等待氣化的過程才能排出。它的經絡與衝脈一起起於少陰,因此它的作用似乎不像其他陽性器官那樣,但為什麼仍然被稱為太陽呢?因為它是腎臟的儲藏所,而且它的經絡起自腳部,上至頭頂,行於皮膚表面,位於六經之首,是三陽中的主要部分,獨特地被稱為巨陽,所以稱為太陽。
後世的人們往往不明白這個道理,看到人們將膀胱稱為太陽寒水,就懷疑它只專門主導寒冷的季節,其實,六氣中的寒水只有腎臟可以主導,膀胱無法單獨主導。膀胱無法主導寒水,那麼膀胱中的水分也是陽性的。如果寒邪能傷害膀胱,實際上是因為陽氣不足,使得陰寒之氣得以乘機攻擊。總的來說,實症表現為熱,虛症表現為寒。實症表現為熱,例如胞內熱傳到膀胱導致失禁、尿閉、尿血等症狀;虛症表現為寒,例如小便失禁,膀胱冷氣就是一個例子。
《素·標本病傳論》:膀胱病,小便閉,五日少腹脹,腰脊痛,䯒痠;一日腹脹,一日身體痛,二日不已,死。
《氣厥論》:胞移熱於膀胱,則癃、溺血。
膀胱脹:
《靈·脹論》:膀胱脹者,少腹滿而氣癃。
膀胱咳:
《素·咳論》:腎咳不已,則膀胱受之。膀胱咳狀,咳而遺溺。
白話文:
《素·標本病傳論》:如果膀胱有問題,會導致小便不通暢,五天後下腹部會有脹滿感,腰背疼痛,骨頭會感到痠痛;一天後腹部會更脹滿,一天後全身會感到疼痛,兩天後病情若仍未改善,那麼人就會死亡。
《氣厥論》:如果胞宮移動的熱氣影響到膀胱,會引起尿頻和尿血的情況。
膀胱脹: 《靈·脹論》:膀胱脹時,會出現下腹部滿脹和排尿困難的情況。
膀胱咳: 《素·咳論》:如果腎臟的咳嗽持續不愈,就會轉而影響到膀胱。膀胱咳嗽的表現為咳嗽並伴有尿失禁。
2. 三焦府說
(每日亥時,周身血氣注於三焦經)
謙按:三焦為中清之府,調和內外,榮養左右,導宣上下,其根在兩腎之間,有油膜一條貫脊,命曰命門,是為焦原。從此係發生板油,其狀若網,連胸膈,上循心胞,並肺系達咽。
其外出者,為手臂、胸前之腠理,是為上焦;從板油連及小腸旁之雞冠油,又外出為腰腹之腠理,是謂中焦;從板油後連大腸之網油,前通膀胱,中接胞室,復外出為臀、脛、少腹之腠理,是謂下焦。三焦於周身之藏府、經絡均有關係也。
補說
《靈·榮衛生會篇》:上焦出胃上口,並咽貫膈而布胸中,走府循太陰之分而行,還至陽明上舌,下足陽明,常與榮俱行於陽二十五度,行陰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復大會於手太陰。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精液,化其精微,上注肺脈,乃化為血,以養生身,莫貴於此,命曰榮氣。下焦者,別迴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
白話文:
每天晚上九點到十一點,人體的血液和氣都集中在三焦經脈。三焦經是人體重要的調節系統,它連接內外,滋養全身,調節上下,其根源位於兩腎之間,有一層油膜貫穿脊柱,稱為命門,是三焦的根本。從命門開始,延伸出脂肪層,如同網狀結構,連接到胸膈,向上沿著心包經脈,再到肺部,最後到達咽喉。
三焦的外部連接,上焦包括手臂和胸前的皮膚組織,中焦包括腰腹部和腸道周圍的皮膚組織,下焦包括臀部、小腿、下腹部和膀胱周圍的皮膚組織。三焦與全身臟腑和經脈都有密切關係。
水穀並居胃中,成糟粕,俱下大腸而成下焦,滲而俱下,濟泌別汁,循下焦而入膀胱焉。
《三十一難》:三焦者,水穀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上焦在心下,下鬲在胃上口,主內而不出,其治在膻中;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穀,其治在臍旁;下焦者,當膀胱上口,主分別清濁,主出而不納,以傳導也,其治在臍下。故曰:三焦,其府在氣街。
按:氣街者,氣之道路也。頭氣以腦為街,胸氣以膺與背腧為街,腹氣以背腧、衝脈、臍旁左右動者為街,脛氣以承山、踝上為街。茲所言三焦之府在氣街者,腹氣之街也。
三焦病
沈氏曰:古人云上焦如霧者,狀其化物升騰之氣也;中焦如漚,又云如瀝者,狀化時沃溢之氣也;下焦如瀆者,狀擠泌流水之象也。誠以三焦所施之氣得相火之功,為腐熟水穀之用,故曰焦也。三焦所主部位:上焦自胃上口,承接心肺。下焦在胃下口,輸水穀於小腸,水液滲入膀胱,以注前陰,滓穢轉大腸,以注後陰;若膈之下,臍之上,中間脾胃一段,則中焦所主之部也。
白話文:
食物和水在胃裡混合,形成糟粕,一起進入大腸,成為下焦。這些物質滲透向下,分別排出不同的液體,沿著下焦進入膀胱。
三焦是水穀運行的通道,也是氣的始終之處。上焦位於心臟下方,下連胃部上口,負責內收而不外泄,治所在膻中;中焦位於胃的中脘,不上不下,負責腐熟水穀,治所在臍旁;下焦位於膀胱上口,負責分辨清濁,負責排出而不吸納,以傳導為主,治所在臍下。所以說,三焦的府在氣街。
氣街是指氣的通道。頭部的氣以腦為通道,胸部的氣以胸骨和背部的腧穴為通道,腹部的氣以背部的腧穴、衝脈、臍旁左右動脈為通道,腿部的氣以承山穴、踝骨上方為通道。這裡所說的「三焦的府在氣街」,指的是腹部的氣街。
古人說上焦如霧,是因為上焦化物升騰的氣就像霧一樣;中焦如漚,又說如瀝,是因為中焦化物沃溢的氣就像漚水或滴水一樣;下焦如瀆,是因為下焦擠泌水液的樣子就像溝渠一樣。三焦所運行的氣依靠相火的作用,才能腐熟水穀,所以稱為焦。三焦所管轄的部位:上焦從胃上口開始,連接心肺;下焦在胃下口,將水穀輸送到小腸,水液滲入膀胱,由前陰排出,糟粕進入大腸,由後陰排出;膈膜下方,臍上方,中間脾胃一段,則是中焦管轄的部位。
王海藏謂上焦霧不散則喘滿,為出而不納;中焦漚不利,則留飲,久必中滿,為上不能納,下不能出;下焦瀆不利,則腫滿,為上納而下不出之症。蓋謂三焦氣滯,急當使之流通,與《內經》所謂三焦為水穀道路,其病宜通利二便者,將毋同也,因並記之。
《靈·邪氣藏府病形篇》:三焦病者,腹氣滿,小腹尤堅,不得小便,窘急,溢則水句留,即為脹,應在足太陽之外大絡(節),腸中不便。
三焦脹:
《靈·脹論》:三焦脹者,氣滿於皮膚中,輕輕然而不堅。
三焦咳:
《素·咳論》:久咳不已,則三焦受之。三焦咳狀,咳而腹滿,不欲飲食。
白話文:
王海藏認為,如果上焦的霧氣不能散去,會導致喘息和胸部悶塞,表現為呼氣不順暢、吸氣困難;若中焦運化功能受阻,則會導致飲食積聚,時間久了必然導致腹部飽脹,表現為上部氣機不降、下部氣機不升;若下焦排泄不暢,則會導致腹部腫脹,表現為上部氣機下納、下部氣機不升的症狀。這說明瞭三焦氣機阻滯的情況,應該及時促進其流通。這與《內經》中提到的三焦是食物和水分運行的道路,生病時需要通暢大小便的原則有相似之處,因此一併記載。
《靈·邪氣藏府病形篇》中指出,三焦病的特徵是腹部氣體充盈,小腹特別堅硬,小便不通,感到緊迫且容易尿失禁,如果尿液積累,就會引發腹脹,這個症狀應當在足太陽之外的大絡(節)和腸道中有所表現。
三焦脹:
《靈·脹論》中提到,三焦脹的特徵是氣體充盈在皮膚中,感覺輕微但不堅實。
三焦咳:
《素·咳論》中提到,長期咳嗽不停,會影響到三焦。三焦咳嗽的表現是咳嗽伴有腹部滿脹感,不願飲食。
三焦熱:
《金匱·風寒積聚篇》:熱在上焦者,因咳而為肺痿;熱在中焦者,則為堅熱;在下焦者,則尿血,亦令淋閉不通。
三焦竭:
《金匱》(同上):問曰:三焦竭部,上焦竭,善噫,何謂也?師曰:上焦受中焦氣未和,不能消穀,故能噫也。下焦竭,即遺溺、失便,其氣不和,不能自禁制,不須治,久則愈。
白話文:
三焦熱:
《金匱·風寒積聚篇》: 如果熱在上焦,就會因為咳嗽而導致肺痿(肺氣虛弱,咳嗽不止);如果熱在中焦,就會出現堅熱(身體發熱、口渴、便秘);如果熱在下焦,就會出現尿血,也可能導致小便閉塞不通。
三焦竭:
**《金匱》(同上):**有人問道:三焦衰竭,上焦衰竭,經常打嗝,這是怎麼回事?師傅說:上焦因為接收不到中焦的氣,無法消化食物,所以才會打嗝。下焦衰竭,就會出現尿失禁、大便失禁,這是因為下焦氣機失調,無法控制排泄,不用刻意治療,時間久了自然就會好。
3. 心胞絡說
(亦屬藏。每日戊時,周身氣血注於心胞絡)
謙按:《素問·靈蘭秘典》論十二官,無心胞絡之名,但有膻中之名,蓋即心胞絡也。心包絡在心外橫膜之上,豎膜之下,其與橫膜相黏而黃脂包裹者心也。脂膜之外有細筋膜如絲,與心肺相連者,心胞絡也。其絡上通腦頂,外布一身,主血液之往還,即今所謂回血、發血諸管也。
此藏為手太陰之一,心藏之有胞絡,猶蓮花之有橐蘥,橐蘥虛空,則蓮子動搖;包絡充足,則心君安逸;包絡不充,則有怔仲、驚悸、心嘈、心痛等症。其餘參看心病各條。
白話文:
心包絡位於心臟外層橫膜之上,豎膜之下,與橫膜相黏,並被黃色的脂肪包裹。脂膜外層有細小的筋膜,如絲線般與心臟和肺臟相連,這就是心包絡。心包絡向上連通腦頂,向外遍布全身,負責血液的循環往返,也就是現代醫學中所說的血管。
又按:女子胞宮之絡脈亦稱包絡,即衝脈也。《素問·奇病論》云:包絡者,繫於腎。《痿論》云悲哀太甚則包絡絕,俱指女子包絡而言,非心包絡也。特批明於此,以免淆混。
心包絡病(參看心病各條)
《靈·邪客篇》:諸邪之在於心者,皆在於心之包絡。包絡者,心主之脈也。
白話文:
女子子宮的經脈也稱為包絡,也就是衝脈。《素問·奇病論》說:「包絡連接腎臟。」《痿論》說:「過度悲傷會導致包絡受損。」這些都指女子包絡,而非心包絡。特此說明,避免混淆。
心包絡病(參看心病各條)
《靈樞·邪客篇》記載:「各種邪氣侵犯心臟,都會停留在心包絡。包絡是心臟的主要經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