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體病源類纂》~ 五藏六府諸病·第一篇 (2)
五藏六府諸病·第一篇 (2)
1. 小腸府說
(每日未時,氣血至小腸)
謙按:小腸較大腸細而長,上接於胃下口之幽門,下連大腸,居腹之中部。凡胃中所納食物皆輸入小腸,由小腸下口之闌門分別滓穢入大腸,其水則滲入膀胱,故曰受盛之府。
小腸病
沈金鰲曰:小腸之職與大腸相似,皆為胃化物之器,故其病亦與胃同。因本經與心絡並行隧道,故本經病或延及於心,然只在經絡而已。其為病也,實則嗌痛,頷腫,節弛,肘廢,小水不利,色赤或澀痛,或尿血;虛則遺尿,面白,小腸生贅肬;則發為遺溺、閉癃等病。
《靈·邪氣藏府病形篇》:小腸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睪而痛,當耳前熱,若寒甚,若獨肩上熱甚,及手小指、次指間熱,若脈陷者,此其候也,手太陽病也。取之巨虛下廉。
白話文:
每日的未時,氣血會流經小腸。根據這個描述,我們可以推斷出小腸在身體中的位置和功能。小腸比大腸細而長,位於胃的出口幽門上方,下方與大腸相連,處於腹部的中間部位。胃中消化的食物會進入小腸,通過小腸下端的闌門分離出糟粕進入大腸,而水分則滲透到膀胱,所以小腸被稱為「受盛之府」。
小腸的疾病
沈金鰲認為,小腸的功能類似大腸,都是胃消化食物的器官,因此小腸的疾病也與胃的疾病相同。由於小腸經脈與心相連,因此小腸的疾病可能會影響到心臟,但只是在經絡層面上。小腸疾病的症狀包括喉嚨痛、下巴腫脹、肌肉弛緩、手臂舉不起來、小便困難、皮膚出現紅色或疼痛感、甚至尿血;如果小腸虛弱,則可能會有尿失禁的情況,臉色蒼白,還可能出現小腸腫塊。這些情況可能引發遺尿、閉癃等相關疾病。
《靈·邪氣藏府病形篇》指出,小腸發生疾病時,會出現小腹疼痛、腰背疼痛、睪丸痛、耳前熱感、寒熱交錯、肩部熱感、手掌小指和次指之間的熱感,或者脈搏沈陷等症狀。這表明是手太陽經的問題,治療方法應當採用巨虛下廉穴進行針灸或按摩。
小腸氣:
《素·至真大要論》:太陽在泉,寒淫所勝,民病小腹控睪引腰脊,上衝心。
《靈·脹論》:小腸脹者,少腹䐜脹,引腰而痛。
小腸泄:
《五十七難》:小腸泄者,溲而便濃血,少腹痛。
小腸咳:
《素·咳論》:心咳不已,則小腸受之。小腸咳狀,咳而失氣,氣與咳俱失。
小腸癰:
《靈樞》:關元隱隱痛者,小腸疽;其上肉微起者,小腸癰。
白話文:
小腸氣
- 《素問·至真大要論》: 當太陽在井泉穴(足少陰腎經穴位)時,寒邪入侵,患者會出現小腹拘緊,睪丸牽引腰脊疼痛,向上衝擊心臟的症狀。
- 《靈樞·脹論》: 小腸脹滿者,會出現少腹脹痛,並牽引腰部疼痛。
小腸泄
- 《五十七難》: 小腸泄瀉者,會出現小便混雜濃血,且少腹疼痛。
小腸咳
- 《素問·咳論》: 心臟咳嗽不止,則小腸會受到影響。小腸咳的症狀表現為咳嗽時氣息不足,咳嗽和氣息同時消失。
小腸癰
- 《靈樞》: 關元穴(任脈穴位)隱隱作痛,屬於小腸疽;如果該處的肉微微隆起,則是小腸癰。
2. 脾藏說
(每日巳時,氣血注脾)
謙按:脾者卑也,謂如土之卑下也,居胃底之外側。又脾者,裨也,謂其攻用裨助胃氣以消化穀食也。形圓長而扁。氣旺則血流走,氣虛弱則運化之機滯而病生矣。
脾病
沈金鰲曰:脾者,後天之本,四藏皆賴其煦育也。其職主為胃行精液,掌太倉之運量,而以升為德。其部當水穀之海,故惡濕。在五行屬土,配資生之坤元,故為十二經根本;居中央以灌四旁,故健運乃能無病。《經》曰:腹滿䐜脹,下厥上冒者,皆由中氣不運,脾陰鬱結,而陽明之氣亦不上騰,是以不能出營衛,升達上下也。惟不上升,故肺氣不行而上冒;惟不下達,故腎氣獨沉而下厥耳。
白話文:
每日巳時,氣血會注入脾臟。
脾,就像地一樣低,位於胃的外側。脾,有輔助的意思,指的是它能幫助胃氣消化食物。脾的形狀是圓長而扁平的。當氣血旺盛時,血液會流通;當氣血虛弱時,消化功能會受阻,疾病就會產生。
脾病
沈金鰲說:脾是後天生命的根本,所有臟器都依賴它的養育。脾的主要職責是幫助胃運轉精液,負責大腸的運轉量,並且以上升為美德。脾的位置在水穀之海,因此它畏懼濕氣。脾在五行中屬於土,與生養萬物的坤元相配,因此它是十二經脈的根本;脾位於中央,可以滋養四周,因此健壯的脾運轉可以沒有疾病。經書上說:腹部脹滿、下部冷、上部熱,都是因為中氣運轉不暢,脾的陰氣被鬱積,而陽明之氣也無法上升,所以不能正常運行營衛,不能上下通達。只有不上升,所以肺氣不能正常運行而上衝;只有不下達,所以腎氣獨自沈降而導致下部冷卻。
至若本經為病,不外濕淫、熱鬱兩端。濕由水氣,病則壅,壅傷氣,必腹脹胃痛,腸鳴飧泄,身重,食不消化。熱由火氣,病則不濡,不濡則傷血,血枯而燥,必胃氣厚,善飢,肉痿,善瘛,腳下痛,口乾,舌本強,食即吐或食不下,煩心,脾約,此皆脾陰病也。治之者,務使三焦流轉,土潤而升,則火氣不得病之;土溫而旺,則水氣亦不得病之矣。
《素·標本病傳論》:脾病,身痛體重,一日而脹,二日少腹腰脊痛,脛痠,三日背膂筋痛,小便閉,十日不已,死。
《藏氣法時篇》: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瘛,腳下痛,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
白話文:
第一段
至於《本經》所記載的疾病,主要不外乎濕邪入侵和熱邪鬱積兩種。濕邪源於水氣,生病時會導致阻塞,阻塞傷氣,就會出現腹脹胃痛、腸鳴腹瀉、身體沉重、消化不良等症狀。熱邪源於火氣,生病時會導致津液不足,津液不足就會傷血,血液枯竭而乾燥,就會出現胃氣旺盛、容易飢餓、肌肉萎縮、容易抽搐、腳下疼痛、口乾舌燥、舌根僵硬、吃東西就吐或吃不下、心煩意亂、脾臟收縮等症狀。這些都是脾陰虛損的表現。治療時,要務必使三焦通暢,脾土滋潤而上升,這樣火氣就無法生病;脾土溫暖而旺盛,這樣水氣也無法生病了。
第二段
《素問·標本病傳論》記載:脾臟病變,會出現身體疼痛、身體沉重,一天後腹部脹滿,兩天後少腹、腰脊疼痛、小腿痠痛,三天後背部筋骨疼痛,小便閉塞,持續十天以上就會死亡。
第三段
《藏氣法時篇》記載:脾臟病變,會出現身體沉重、肌肉萎縮、腳趾無法彎曲、容易抽搐、腳下疼痛,虛弱時會出現腹部脹滿、腸鳴腹瀉、消化不良等症狀。
《靈·本神篇》:脾愁憂而不解則傷意,意傷則挽亂,四肢不舉,毛悴色夭,死於春。
《十六難》:假令得脾脈,其外證面黃善噫,善思善味;其內證當臍有動氣,按之牢若痛,腹脹滿,食不消,體重節痛,怠惰嗜臥,四肢不收。有是者,脾也。
脾風:
《素·風論》:脾風之狀,多汗惡風,身體怠惰,四肢不欲動,色薄微黃,不嗜食。診在鼻上,其色黃。
《玉機真藏論》:肝傳之脾病,名曰脾風,發癉,腹中熱,煩心。
脾癉:
《素·奇病論》:有病口甘者此五氣之溢也,名曰脾癉。夫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為之行,其精氣、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治之以蘭,除陳氣也。
白話文:
脾臟憂愁鬱結不解就會傷心神,心神受損就會導致精神失常,四肢無力,頭髮枯黃,面色蒼白,最終在春天死亡。
如果脾臟脈象異常,外在表現為面色發黃、容易打嗝、喜歡思考味道;內在表現為肚臍周圍有氣體流動,按壓時堅硬疼痛,腹部脹滿,食慾不振,身體沉重、關節疼痛,懶散嗜睡,四肢無力。出現這些症狀,就是脾臟出了問題。
脾風的症狀是容易出汗、怕風、身體乏力、四肢不想動、面色淡黃、食慾不振。觀察鼻頭,會發現鼻頭顏色發黃。
肝臟病變傳染到脾臟,稱為脾風,會引起發熱、腹痛、心煩。
脾癉的症狀是口甜,這是五臟精氣外溢的表現。五味入口,儲存在胃裡,脾臟負責運化,脾臟的精氣和津液會導致口甜。這是由於經常食用肥美食物造成的,患者一定經常食用甜美食物和肥膩的食物。肥膩的食物會讓人體內熱,甜的食物會讓人腹脹,因此脾氣上溢,轉化成消渴症。治療方法是用蘭草去除陳舊的氣味。
脾中風:
《金匱》:脾中風者,翁翁發熱,形如醉人,腹中煩重,皮目瞤瞤而短氣。
脾水:
《金匱·水氣病篇》: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氣,小便難。
脾脹:
《靈·脹論》:脾脹者,善噦,四肢煩悗,體重不能勝衣,臥不安。
脾虛泄:
《素·藏氣法時論》:脾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
《五十七難》:脾泄者,腹脹滿,泄注,食即嘔吐逆。
脾約(液枯便閉也):
《金匱》:(五藏風寒)趺陽脈(胃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博,大便則堅,其脾為約。麻仁丸主之。
白話文:
脾中風: 《金匱》記載:脾中風症狀表現為頭暈、發熱,身體狀態像喝醉酒的人一樣,腹部感到煩躁沈重,皮膚和眼睛出現抽搐現象,伴有呼吸困難。
脾水: 《金匱·水氣病篇》描述:脾水症狀為腹部腫大,四肢感到沈重,水分不足,僅有少許喘息,小便困難。
脾脹: 《靈·脹論》提到:脾脹症狀為容易感到餓,四肢感到煩躁和疲倦,身體沈重得穿不起衣服,躺著也感到不適。
脾虛洩: 《素·藏氣法時論》指出:脾虛時會引起腹部脹滿,腸鳴,食物消化不良,以及排便失常。
《五十七難》中提到:脾虛洩症狀為腹部脹滿,大便頻繁,吃東西後就嘔吐或反胃。
脾約(液枯便閉也): 《金匱》說明:五臟風寒影響到趺陽脈(胃脈),脈象浮而澀。脈象浮表示胃氣過盛,澀則表示尿頻。浮與澀相結合,導致大便堅硬,脾約形成。治療可用麻仁丸。
脾咳:
《素·咳論》:脾咳之狀,咳則右脅下痛,隱隱引肩背,甚則不可以動,動則咳劇。
脾瘧:
《素·刺瘧篇》:脾瘧者,令人寒,腹中痛,熱則腸中鳴,鳴已汗出。刺足太陰。
脾熱:
《素·刺熱論》:脾熱病者,鼻先赤(節)。脾熱病者,先頭重頰痛,煩心,顏青,欲嘔,身熱,熱爭則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滿泄,兩頷痛,甲乙(木)甚戊己(土),大汗氣逆,則甲乙死。刺足太陰、陽明。
《痿論》:脾熱者,色黃而肉蠕動。
白話文:
脾咳的症狀是咳嗽時右脅下疼痛,隱隱地牽連肩背,嚴重時無法活動,一動就劇烈咳嗽。脾瘧會讓人發冷,腹部疼痛,發熱時腸鳴,鳴聲停止後出汗。治療要刺足太陰。脾熱的病症表現為鼻尖發紅,頭重頰痛,心煩,面色青白,想嘔吐,身體發熱,熱邪盛時腰痛難以彎腰,腹部脹滿,大便稀薄,兩腮疼痛,甲乙木氣盛,戊己土氣衰,大汗淋漓,呼吸困難,嚴重時會死亡。治療要刺足太陰、陽明。脾熱的人,面色發黃,肌肉蠕動。
3. 胃府說
(每日辰時,氣血注於胃府)
謙按:胃者,匯也,水穀匯聚之所也。為人體內之消化器,位居中央,色黃屬土,其形如囊,左大右小,橫臥於膈膜之下,胃囊上端一管為食道,直接喉下,稍下曰賁門,胃囊之下端為幽門,連於小腸之上口。胃體系筋肉結合而成,內有黏膜,其紋皺。胃氣盛者,能食而不傷,過時而不飢,胃氣衰者則反是。
胃病
沈金鰲曰:《經》曰:陽明者,午也。午為夏之中,相火之本職,又三陽之合氣,故於十二經氣獨盛,血獨旺,熱極多。而心胞絡之代心以主相火者,皆與胃同其功用也。故就胃言之,實營衛之大主,五藏之宗主。其氣騰而上盛,則脈倍見於人迎;其精充而下輸,則脈湧盛於趺陽。
白話文:
每天早上七點到九點,氣血會集中在胃部。
仲景治病,必三部候脈,兩手之外,必兼診兩頰喉之人迎、兩足趺之衝陽,良有以也。蓋以腎為先天之根,胃為後天之本,胃強則後天強,而先天亦得補助;胃絕則後天絕,雖先天足恃,七日不食亦死。故胃雖屬府,其脈能大見於寸口,而五藏亦待以養也。
夫胃府既氣盛、血旺、熱多,故其為病亦多實熱有餘之症,試觀狂、瘧、溫淫汗出、鼽衄、口喎、唇胗、腮腫、喉痹、斑黃、狂亂、譫語、潮熱、登高而呼、棄衣而走、詈罵不避親疏等實症,非以其府為兩陽合明之故乎?仲景曰陽明之為病,胃家實也,固指氣盛、血旺、熱多而言,非僅指燥滿便硬也。
白話文:
張仲景治療疾病,必定會從三個部位診脈:雙手之外,還會兼顧臉頰、喉嚨的人迎脈,以及腳踝的衝陽穴,這是有所根據的。因為腎是生命的原始根基,胃是後天的生命本源,胃功能強壯,後天的生命力就會強健,並且可以補充先天的能量;如果胃功能衰竭,後天的生命力就會消失,即使先天的能量充足,七天不吃東西也會死亡。因此,雖然胃是腑臟,但其脈象可以在寸口處清楚地看到,而且五臟的生命活動都依賴於胃的供養。
胃作為一個器官,其氣息旺盛、血液豐富、熱量過多,所以它所引起的疾病也多為實熱有餘的症狀。我們可以觀察到的狂躁、瘧疾、溫熱發汗、鼻出血、口歪、嘴脣腫脹、腮部腫脹、咽喉癢痛、斑疹黃色、狂亂、神志不清、高熱、呼喊、脫去衣物奔跑、對親人和陌生人無禮等實症,都是由於胃這個器官與太陽和少陽兩條陽脈相合而產生的緣故。張仲景說陽明經的病症,就是胃有實熱,這是指氣息旺盛、血液豐富、熱量過多的情況,並不只是指乾燥、腹脹、大便困難而已。
雖然胃家病固多有餘,而亦時形不足,比如相火既虛,不能熏蒸胃土,胃氣即不旺,氣不旺即怯而不支,故亦有虛寒之症,試觀洒洒振寒、善伸數欠、顏黑、惡人與火、聞水聲惕然而驚、心欲動、獨閉戶牖而處、身以前皆寒慄、胃中寒、䐜脹,陽明之虛寒亦有如此者,安得泥胃家實之一言,概從有餘治之哉。
《素·標本病傳論》:胃病脹滿,五日少腹、腰、脊痛,胻痠,三日背膂筋痛,小便閉,五日身體重,六日不已,死。
《靈·邪氣藏府病形篇》:面熱者,足陽明病。
《師傳篇》:胃中熱,則消穀,令人懸心善飢,臍上皮熱;胃中寒,則腹脹。
白話文:
雖然胃部疾病大多是過盛的,但也可能出現不足的情況。例如,相火虛弱,無法溫暖脾胃,導致胃氣不旺,氣虛則會畏寒無力,因此也會出現虛寒症狀。例如,經常感到寒冷、打哈欠、面色黝黑、怕冷、聽到水聲就驚恐、想動又動不了、獨自關門閉窗、身體發冷、胃寒、腹部脹滿等等,這些都是陽明經虛寒的表現。怎麼能只憑藉胃部實證的說法,一味地用治實的方法呢?
《素問·標本病傳論》中提到,胃病導致脹滿,五天后會出現小腹、腰部、脊背疼痛,肌肉酸痛;三天后會出現背部肌肉疼痛,小便閉塞;五天后會感到身體沉重,六天後仍不見好轉就會死亡。
《靈樞·邪氣藏府病形篇》中提到,面部發熱是足陽明經病變的表現。
《醫學入門·師傳篇》中提到,胃熱會導致消化不良,令人心煩意亂,容易飢餓,臍上皮膚發熱;胃寒則會導致腹部脹滿。
胃脘病:
《素·評熱病論》:食不下者,胃脘膈也。
《靈·大惑篇》:胃氣逆上,則胃脘寒。
胃風:
《素·風論》:胃風之狀,頸多汗,惡風,食飲不下,膈塞不通,腹善滿,失衣則䐜脹,食寒則泄。診形瘦而腹大。
腸胃寒熱:
《靈·師傳篇》:胃中寒,腸中熱,則脹而且泄;胃中熱,腸中寒,則疾飢,小腹痛脹。
胃脹:
《靈·脹論》:胃脹者,腹滿,胃脘痛,鼻間焦臭,妨於食,大便難。
胃咳:
《素·咳論》:脾咳不已,則胃受之。胃咳之狀,咳而嘔,嘔甚則長蟲出。
胃泄:
《五十七難》:胃泄者,飲食不化,色黃。
白話文:
胃脘病是指胃部不适,如食不下、胃脘膈等。胃氣逆上则会造成胃脘寒。胃風則會出現頸部多汗、怕風、食慾不振、胸口堵塞、腹部飽脹、脫衣服會冷、吃寒涼的食物會腹瀉等症狀,患者身形瘦弱但腹部卻很大。腸胃寒熱則會出現腹脹、腹瀉或飢餓、小腹疼痛等症狀。胃脹則會導致腹部飽脹、胃脘疼痛、鼻間有焦臭味、吃不下飯、排便困難。胃咳則會伴隨咳嗽和嘔吐,嚴重時甚至會吐出蟲子。胃泄則會導致飲食不消化,糞便呈黃色。
胃反:
《金匱·嘔吐噦篇》:病人脈數,數則為熱,當消穀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師曰:以發其汗,令陽氣微,膈氣虛,脈乃數,數為客熱,不能消穀,胃中虛冷故也。脈弦者,虛也。胃氣無餘,朝食暮吐,變為反胃。寒在於上,醫反下之,令脈反弦,故名曰虛。又趺陽脈浮而澀,浮則為虛,澀則脾傷,脾傷則不磨,朝食暮吐,宿穀不化,名曰胃反,脈緊而澀,其病難治。又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又諸嘔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湯主之。又胃反嘔吐者,大半夏湯主之。又胃反,吐而渴欲飲水者,茯苓澤瀉湯主之。
白話文:
胃反:
《金匱·嘔吐噦篇》: 病人脈搏跳動頻繁,脈象數而有力,就屬於熱證。明明應該消化食物,卻反覆嘔吐,這是怎麼回事呢?師傅說:由於發汗過度,陽氣虛弱,導致隔氣虛弱,脈象就變得數而有力。這屬於客熱之邪,無法消化食物,胃中空虛寒冷所致。脈象弦緊,則代表身體虛弱。胃氣虛弱,早上吃的食物晚上就吐出來,這就是所謂的“反胃”。因為寒邪在上焦,醫生卻用瀉下之法,導致脈象反而變得弦緊,所以稱之為虛。再者,趺陽脈浮而澀,浮則代表虛弱,澀則代表脾臟受損,脾臟受損就無法消化食物,早上吃的食物晚上就吐出來,宿食無法消化,這就是“胃反”。脈象緊而澀,這種病症就比較難治。另外,如果嘔吐且脈象微弱,小便頻數,身體略有發熱,並且出現厥逆症狀,治療起來也比較困難,可以用四逆湯來治療。
此外,對於各種嘔吐,食物無法下行的症狀,可以用小半夏湯來治療。如果出現胃反嘔吐,可以用大半夏湯來治療。如果胃反嘔吐並且口渴想喝水,可以用茯苓澤瀉湯來治療。
胃癰:
《素·病能論》:此診者,當候胃脈,其脈當沉細。沉細者,色逆也,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則熱。人迎者,胃脈也,逆而盛則熱聚於胃口而不行,故胃脘為癰也。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所描述的是「胃癰」這種疾病。
在《素·病能論》中提到,要診斷是否患有胃癰,首先要檢查胃部的脈搏,正常的脈象應該是深沈且細微的。如果脈象深沈且細微,表示血液循環不暢通,也就是所謂的「色逆」。若出現了「色逆」的情況,就會導致人迎(即頸動脈)部位的血流過多、過強,形成熱症狀。因為人迎是胃經的一個重要穴位,所以當它受到影響時,會使熱氣聚集在胃口處無法散發出去,進而引發胃癰的產生。因此,在臨牀上發現有上述情況的人,就有可能被確認為患上了胃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