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識候

《暑症發原》~ 足少陰腎經

回本書目錄

足少陰腎經

1. 足少陰腎經

起於湧泉,循足內後廉,絡膀胱,貫腎,夾背內脊,絡肺,循咽,舌本,終於前府穴。是經藏志,屬水,為天一之源也。主聽,主骨,主二陰。

本病(諸寒厥逆;骨痿腰痛;腰冷如冰;足胻腫寒;少腹滿急;疝瘕;大便閉泄;吐利腥穢;水液澄澈;清冷不禁;消渴引飲)

標病(發熱不惡寒;頭眩頭痛;咽痛舌燥;脊股內後廉痛)

水強瀉之(瀉子、大戟、牽牛;瀉腑、澤瀉、車前、豬苓、茯苓、防已)

白話文:

足少陰腎經從湧泉穴開始,沿著腳內側後邊上行,連接膀胱,穿過腎臟,沿著脊柱內側上行,連接肺臟,沿著咽喉,到達舌根,最後止於前府穴。此經藏於腎臟,屬水,是天一之源。主要掌管聽覺、骨骼、二陰。

這條經絡出現問題,會導致諸寒厥逆、骨痿腰痛、腰冷如冰、足胻腫寒、少腹滿急、疝瘕、大便閉泄、吐利腥穢、水液澄澈、清冷不禁、消渴引飲等症狀。

若出現發熱不惡寒、頭眩頭痛、咽痛舌燥、脊股內後廉痛等症狀,則說明病邪已經深入,需要瀉水利濕。常用藥物包括瀉子、大戟、牽牛、澤瀉、車前、豬苓、茯苓、防己等。

水弱補之(補母、人參、山藥;補氣、知母、元參、苦參、砂仁、故紙;補血、黃柏、山萸、枸杞、五味、覆盆、阿膠、女貞、熟地、鎖陽、蓯容)

本熱攻之(下;大黃、芒硝、枳實、厚朴)

白話文:

如果身體虛弱,就需要補充它。補充腎氣,可以用人參、山藥;補充肺氣,可以用知母、元參、苦參、砂仁,以及故紙;補充血氣,可以用黃柏、山萸肉、枸杞、五味子、覆盆子、阿膠、女貞子、熟地、鎖陽、蓯蓉。

如果體內有熱,就需要攻伐它,可以用大黃、芒硝、枳實、厚朴來瀉火。

本塞溫之(附子、官桂、白朮、乾薑、川椒;溫里)

標熱涼之(清熱;元參、連翹、甘草、豬膚)

標寒解之(解表;麻黃、細辛、獨活、桂枝)

腎經報使(桂枝、獨活、知母、細辛)

白話文:

本方以附子、官桂、白朮、乾薑、川椒溫暖裡寒。

若表證熱盛,則以元參、連翹、甘草、豬膚清熱。

若表證寒凝,則以麻黃、細辛、獨活、桂枝解表。

腎經報使藥為桂枝、獨活、知母、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