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症發原》~ 手少陽三焦症治
手少陽三焦症治
1. 手少陽三焦症治
傷寒至厥陰為陰極,暑熱入三焦為陽亢。三焦為相火之用,分布命門元氣,遊行三才之間,故伏氣必究三焦也。天三焦有經界而無臟腑,虛靈之權最重。上焦主納主宣,則心肺之陽可灌溉以下濟而光明。中焦主運化,分別陰陽,升降清濁。下焦主出主傳導,則肝腎之陰得蒸變,地道卑而上行,守真先生,升降分消,獨得三焦之治法也。
三焦巳屬乎陽,暑熱亦陽,主客皆陽,陽動則化火風,變化莫捷,兼之徹上徹下,皆其所司,能治最宜精切。暑熱之在上焦者清解,暑熱之在中焦者分消,暑熱之在下焦者清利。
第二條
暑熱之入三焦也,微見惡寒戰慄,即壯熱自汗,脈洪而長,口渴溺赤,驚駭狂越,或喘滿頭汗,或霍亂吐利,或暴注下迫,譫忘血溢者,分消湯主之。
白話文:
傷寒發展到厥陰,就代表陰氣到達極點,暑熱侵入三焦則代表陽氣過盛。三焦是相火運行的通道,它分布著命門的元氣,在天地人三界之間運行,所以想要了解伏氣,就一定要研究三焦。
天部的三焦雖然有經絡界線,但沒有具體的臟腑,它的虛靈功能至關重要。上焦負責吸收和宣發,使心肺的陽氣能灌溉滋養下面的部位,讓身體明亮。中焦負責運化食物,分辨陰陽,升降清濁。下焦負責排泄和傳導,使肝腎的陰氣得到蒸化,從地下的部位向上運行。守真先生發現三焦的治療方法,就是升降分消。
三焦本身就屬於陽氣,暑熱也是陽氣,主客都是陽氣,陽氣過盛就會化為火和風,變化非常迅速,而且暑熱能從上焦到下焦,都是三焦掌管的範圍,治療暑熱一定要精準。暑熱在上焦就要清解,暑熱在中焦就要分消,暑熱在下焦就要清利。
暑熱侵入三焦時,人可能會出現輕微的惡寒戰慄,接著就發高燒、自汗,脈搏洪大而有力,口渴、小便赤黃,驚慌失措、神志不清,甚至呼吸急促、滿頭大汗、腹瀉嘔吐、下腹墜脹、神志不清、出血等症狀。這種情況可以用分消湯治療。
粉葛根,六一散,生石膏。
脈不洪,無汗,不渴,忌石膏;無汗惡寒,少加細辛;喘滿頭汗,加山梔;霍亂吐利,加川連;暴注下迫,加黃柏。
第三條
三焦暑病,喘滿心煩,胸痞嘔逆,頭汗口渴,嗌痛喉痹,或耳鳴耳聾,耳後痛,目銳眥疼,小次指不用,此熱在上焦宜越之。
淡豆豉,薄荷葉,元參,連翹,炒山梔,一元散,枳殼。
白話文:
使用葛根、六一散、生石膏。脈象不洪大,沒有汗,也不渴,就不要用石膏;如果沒有汗,而且怕冷,可以少加一些細辛;如果呼吸困難,滿頭大汗,可以加山梔子;如果霍亂嘔吐腹瀉,可以加川連;如果突然腹瀉,瀉下急迫,可以加黃柏。
第三條:三焦暑病,症狀包括呼吸困難、胸悶心煩、胸部痞塞、嘔吐反胃、頭部出汗、口渴、咽喉疼痛、喉嚨閉塞,或者耳鳴耳聾、耳後疼痛、眼角疼痛、小指無力,這些都是熱在上焦引起的,應該用清熱解表的方法治療。
可以使用淡豆豉、薄荷葉、元參、連翹、炒山梔子、一元散、枳殼。
耳聾脅痛,如柴胡黃芩;氣逆衝上,加桑皮地骨皮;胸痞嘔逆,加半夏瓜蔞;肩臂外疼,加釣藤。
第四條
三焦傷寒,善飢而瘦,口渴壯熱,善飲多汗,狂越譫妄,或中滿諸脹,或上下關格不通,或霍亂吐利者,此熱在中焦也,宜清之。
大豆卷,石膏,知母,粳米,竹葉,六一散。
腹脹上下關格,去石膏,加川連乾薑枳殼;霍亂吐利,去知母,加半夏藿香砂仁。
白話文:
耳朵聽不見、肋骨疼痛,可以加柴胡、黃芩;氣逆上衝,可以加桑皮、地骨皮;胸悶嘔吐,可以加半夏、瓜蔞;肩臂外側疼痛,可以加釣藤。
三焦經受寒邪,容易感到飢餓卻瘦弱,口渴發熱,愛喝水,出汗多,神志不清,胡言亂語,肚子脹滿,或者上下關節不通暢,或者嘔吐腹瀉,這些都是熱邪停留在中焦的表現,應該用清熱藥物治療。
大豆卷、石膏、知母、粳米、竹葉、六一散可以治療這個病。
如果肚子脹、上下關節不通暢,可以去掉石膏,加川連、乾薑、枳殼;如果嘔吐腹瀉,可以去掉知母,加半夏、藿香、砂仁。
第五條
暑在三焦,壯熱自汗,忽暴注下迫,小便渾濁不利,或大便閉結,或泄血下痢附腫痠者,此熱在下焦也,宜利之。
益元散,豬苓,澤瀉,清阿膠,黃柏,荷葉。
大陽氣閉,加枳殼;小腸血結,加丹皮;胕腫痠痛,加木瓜。
第六條
服前湯已暑熱似解,尚見壯烈瞀瘛暴瘖溢血,躁擾譫狂,氣逆衝上,此三焦本病,他汗出,舌紅者,清火存陰,酌之。
黃芩,黃連,黃柏,生地,茯神。
白話文:
第五條
暑熱侵犯三焦,症狀為發高燒、自汗、突然腹瀉、小便混濁不暢、便秘或血便腹瀉伴隨肢體痠痛腫脹,這表示熱邪已經下陷至下焦,需要疏利。
治療方藥:益元散、豬苓、澤瀉、清阿膠、黃柏、荷葉。
若出現陽氣閉塞者,加枳殼;小腸積血者,加丹皮;肢體腫脹痠痛者,加木瓜。
第六條
服用前湯後暑熱症狀看似減輕,但仍有發熱、神志不清、昏迷、突然昏厥、吐血、躁擾譫妄、氣逆上衝等症狀,且伴隨出汗、舌頭紅等現象,這是三焦本身病變所致,需要清熱存陰,酌情加減藥物。
治療方藥:黃芩、黃連、黃柏、生地、茯神。
粳米湯煎蔗湯亦可。若熱起小腹,加鮮生地骨皮;有虛陽上越,宜溫補者;有舌紅善笑,傳包絡者;有汗多亡陰,陽熱獨發而為暴厥,則危。
第七條
三焦病解,中氣虛塞,胸滿吐涎,已食反出,寒脹不化,二便不禁,臍腹冷疼者,此湯養之則愈。
人參,白朮,茯苓,補骨脂,木香。
小便不禁,去茯苓;臍腹冷痛,加肉桂。</
白話文:
粳米湯可以加煎蔗湯,若熱氣上衝小腹,可以加鮮生地骨皮;若有虛陽上浮,宜溫補;若舌頭發紅愛笑,傳染包絡,則需注意;若出汗過多導致陰虛,陽熱獨發造成暴厥,則情況危急。
第七條
三焦病症消失,但中氣虛弱阻塞,胸悶吐口水,吃下去的食物又吐出來,肚子寒冷脹滿不消化,大小便失禁,肚臍和腹部疼痛發冷,這時服用此湯就能痊癒。
藥方包括人參、白朮、茯苓、補骨脂、木香。
若小便失禁,則去掉茯苓;若肚臍和腹部疼痛發冷,則加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