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島久貫

《瀉疫新論》~ 卷上 (5)

回本書目錄

卷上 (5)

1. 嘔吐

夫邪之入胃。上走則嘔吐。下迫則泄利。上下並走則吐瀉俱起。故斯疾吐瀉並作者。此常候也。間有吐瀉偏者。吐瀉多少偏者。蓋雖系其人胃氣之厚薄。亦因邢之上走與下迫而異也。俱宜下奪。以挫其上走之勢。邪熱一去。則吐自止。瀉又尋止矣。世醫遇如此之症。欲強止其吐。

往往以小半夏加茯苓湯吳茱萸湯生薑瀉心湯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旋覆代赭石湯之類。亦有為水逆與五苓散。亦有以半夏藿香丁香縮砂之類投之者。雖俱系治嘔吐之藥。非治本之法。邪之至輕者。幸有治焉。若邪之劇者。藥下咽徒使病者益苦悶耳。如此不如與一杯之冷水。

予治此症。大抵以大柴胡湯。放冷與之。初服雖或吐之。二三服之後。必止。若猶吐不納者。加辰砂末少許。或鐵粉亦可用。或以伏龍肝水煎之。或湯成少加鐵鏽水。莫不納。三黃湯加辰砂。亦宜隨症而服之。若大邪既去而猶咂吐不止者。本事竹茹湯。或竹葉石膏湯之類。放冷服之。

又有一症嘔吐之劇。一滴藥汁入口則乍吐出。甚者聞藥臭亦嘔。與冷水則不吐。至於此。醫家病家往往束手。余每遇此症。先斷藥湯。以新汲水。服紫雪大豆許。日三五度後竹茹湯。竹葉石膏之類。隨症與之則不吐。此亦不可不知。凡此疾。嘔吐皆屬熱。故與熱藥則必吐而不納。

其無吐者亦生吐。雖吐之劇者。與冷水則不吐。是其證也。故粥漿以至湯藥。盡禁熱服。必當放冷服之。是予所歷試之真訣也。張石頑曰。凡溫病熱疾。嘔吐者。火性上炎也。無問表裡。通用涼膈散。嘔吐煩渴者。白虎湯。(張氏醫通)

又曰。溫病。熱病。時疫。乾嘔煩悶者。黃連解毒湯。(同)

楊慄山曰。溫病嘔吐者。胃中伏火。鬱而攻發也。增損三黃石膏湯加味涼膈散加石膏。清利之自止。(寒溫條辨)

又曰。凡胃熱甚。服藥嘔吐不納者。愈吐愈服。三服後火性漸消。然後徐徐用藥。即不吐。(同)

2.

凡熱邪犯胃則渴。渴之極必引冷水。此疾邪火先入胃。故多渴。但有好冷。有好熱。俱為熱症。其或好熱。誤認為寒。與參附熱藥。則轉輕為重。不可不謹。若欲冷水者。少少與之不妨。其他梨漿西瓜之類。病人慾之宜與之。至治法。若吐瀉不止而渴者。三黃加石膏湯。或大柴胡湯石膏

吐瀉止而渴不止者。小白湯。大湯引飲者。白虎湯。邪大半解。而嘔渴不止者。竹葉石膏湯。並宜生於津液之品。葛根栝樓麥門冬之類。於對症方中加之。亦佳矣。予治此症。不論渴之冷熱。一切湯藥至白湯粥清。盡放冷與之。不然則助嘔而納。間有不嘔者。必益瀉。或為腹痛。

是最治此疾之緊關。故不厭煩而屢告焉。

吳有性曰。如大渴思飲冰水及冷飲。無論四時。皆可量與。蓋內熱之極。得冷飲相救甚宜。能飲一升。止與半升。寧使少傾再飲。至於梨汁藕汁蔗漿西瓜。皆可備不時之需。如不欲飲冷。當易白滾湯與之。乃至不思飲。則知胃和矣。(溫疫論)

楊慄山曰。溫病本未身冷不渴。小便不赤。脈不洪數者。未之有也。輕則白虎湯。加白姜蠶蟬蛻天花粉。重則增損三黃石膏湯。加大黃。凡病忽欲飲水者。為欲愈。蓋腸胃燥則不能散邪。得水則和其胃氣。汗出而解。若不與水。則乾燥無由作汗。遂至悶亂也。(寒溫條辨)

案此說甚妙。瀉疫渴飲水數升。始有蒸然為汗者焉。

3. 厥冷

夫厥冷者。陰寒之極。故諸病見之者。咸為陽氣衰絕之候。但傷寒與瘟疫。純熱之極而亦見之。謂之陽厥。古法率以盪滌為主矣。今此疾亦瘟疫之一種。純熱之邪也。故往往見厥冷之症。而查其所從來。凡有三。其一吐瀉數行。不及服藥而厥冷脈伏。是尤劇症。其一邪勢原輕。

醫者與緩劑。藥方不與病敵。半日或一日後。邪熱稍劇。遂至於厥冷脈伏。是其次也。其一服參附之類。或阿片等。或大艾焚灼。使邪炎鬱塞。遂至厥冷脈伏者是也。三症中不及服藥而厥冷者。雖邪勢劇。畢竟不過內結壅閉。陽氣逆於內。不能達於四末。故與大柴胡湯大承氣湯之類。

邪炎一衰。陽氣一通。則厥愈脈出。甚者走馬湯。備急丸杏仁丸硃砂丸之類。亦可選用。其服緩劑。邪勢加劇。而厥冷者。比前症稍難。然猶有可救者。治法同上法。如其參附炙炳阿片等之誤治。助長之弊。邪勢加劇。必耗正氣。或動宿疾。其變至不可測。有發膈痛者。

有轉筋者。有吐瀉俱斷而膈熱如燒。煩躁不安者。有瀉斷而吐益劇者。有吐下蛔蟲者。種種不一。至厥之甚。通身冰冷。肌膚血凝。青紫成斑。唇口指甲並四掌。變青紫。直視上插。舌冷如冰。煩渴欲冷水。與水則納。與熱則吐。神雖昏。不近衣服。是梟猛之邪內郁。而陽氣不能四布之候。

俱系醫之失治。而猶不察。卒至於此。又況燒酒熨之。芥子泥塗之。助桀為暴之徒乎。實可痛憫矣。當此時非斬關奪旗之兵。恐不能得救拔。治法亦宜前數方。其他涼膈散白虎湯竹葉石膏湯六一順氣湯解毒承氣湯之類。隨其症而選用之。或可回死於無何有之鄉矣。

李挺曰。熱極忽然伏於內。故身寒四肢厥逆。狀若陰症。但身雖冷。而不欲近衣。神雖昏而氣色光潤。脈沉滑而有力。此陽極似陰也。宜大柴胡湯下之。或白虎湯竹葉石膏湯。(醫學入門)

吳綬曰。厥應下而不可發汗。汗之則口傷爛赤也。(傷寒蘊要)

又曰。陽厥者。必先因熱甚不解。而後發厥也。經言厥深熱亦深。厥微熱亦微。此之謂也。切其脈雖沉。按之則滑。四肢雖冷。手足心或溫也。或時煩躁。畏熱喜冷。與之冷水則咽也。此乃陽厥之候。(同)

張石頑曰。溫病熱病時疫。熱極而厥者。涼膈合解毒。或合承氣下之。熱不退者。再下之。(張氏醫通)

又曰。手足厥逆少氣。唇面爪甲背青。六脈俱伏。而嘔出酸穢。瀉下臭惡。便溺黃赤者。此火伏於厥陰也。為熱極似陰之候。急作地漿煎竹葉石膏湯。誤作寒治必死。(同)

吳有性曰。凡陽厥。手足皆冷。或冷過肘膝。甚至手足指甲皆青黑。劇則遍身冷冰如石。血凝青紫成片。或六脈無力。或脈欲絕。以上脈症悉見純陰。猶以為陽症何也。蓋審內症。氣噴如火。齦爛口臭。煩渴譫語。口燥舌乾。舌胎黃黑。或生芒刺。心腹痞滿。小腹疼痛。小便赤澀。

涓滴作痛。非大便燥結。即大腸膠閉。非協熱下利。即熱結旁流。以上內三焦悉見陽證。所以為陽厥也。粗工不察內多下症。但見里症脈體純陰。誤投溫補劑。禍不旋踵。(溫疫論)

又曰。凡陽症似陰者。外寒而內必熱。故小便血赤。凡陰症似陽者。格陽之症也。上熱下寒。故小便清白。但以小便赤白為據。以此推之萬不失一。(同)

楊慄山曰。大抵陽症似陰。乃假陰也。實則內熱而外寒。在傷寒以大承氣湯下之。有潮熱者六一順氣湯。熱甚合黃連解毒湯。在溫病。雙解涼膈加味六一解毒承氣之類。斟酌輕重。消息治之。以助其陰而清其火。使內熱既徐。則外寒自伏。易所謂水流濕者即此義也。此與陽勝格陰例同。

王太僕所謂病人身寒厥冷。其脈滑數按之鼓指者。非寒也。余謂火閉而伏。多見脈沉欲絕不盡。滑數鼓指也。要在詳症辨之。(寒溫條辨)

又曰。溫病厥逆無陰厥。雜氣伏郁。陽熱內迫。格陰於處。氣閉不能達於四肢。甚有通身冰冷。其脈多沉滑。或沉伏。或沉細欲絕。或六脈俱閉。所云體厥脈厥是也。症多怪異不測之狀。輕則升降散增損雙解散加味涼膈散。重則加味六一順氣湯。解毒承氣湯。斟酌下之。

豈可與傷寒陽厥並論哉。若數下後。厥不回熱不退者死。亦有利下數十行厥方回熱方退而得生者。正所云急症急攻。下之或可活。不下必死無疑矣。此則溫病厥逆治法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