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疫新論》~ 卷上 (9)
卷上 (9)
1. 死症
洞泄一日。或二三日後。毒臭沖鼻。傳旁人衣服而不消者。並厥回脈出。而大便遺失不覺。猶發揭衣被。煩渴欲飲水者。水瀉一二行。起居未衰。乍聲啞者。水瀉止後。大便滑通無度者。或發狂不省人事者。又劇症服藥得厥回。脈出吐瀉全斷。飲食稍進。而吐蛔不止者。予去秋來。
治此疾數百人。其如此者。僅不過五六人。而二三日後必死。終不能救也。噫是實屬死症。不可挽回歟。抑猶有一線生路。而余術未至。末由救拔歟。後之值此等症者。研精殫思。有能發明補余罅漏。死而瞑目矣。又如老人虛人。雖原匪死症。並弗誤治。榮衛衰弱。或宿疾發動。
有不可枝梧者。然十人中不過一二人耳。此所謂天覆傾者。非醫人之罪也
白話文:
這些文字描述了一種病狀,主要特徵包括一天或兩三天後,患者會出現惡臭氣味從鼻腔中排出,這種氣味會傳到旁邊人的衣物上且不會消失。此外,患者的脈搏會變異,大便失禁且患者不自覺,會掙扎脫掉衣物並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喝幾口水後,他們仍能保持日常生活,但會出現聲音沙啞的情況。在水瀉停止後,患者的大便會變得過於滑膩且頻繁。有時他們會突然癲狂,失去意識。在治療這種疾病的數百人中,只有五六人會出現這樣的症狀,且通常在兩三天後就會死亡,無法輓救。這實際上是一種致命的疾病,難以輓回嗎?或者還存在一線存活的機會,只是目前的療法尚未發現方法來拯救他們?對於後續遇到類似症狀的人,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如果能夠揭示出可以補充目前療法的不足,那將使死去的人都能安息。另外,對於老年人或虛弱的人,雖然他們並非終極的死亡症狀,但也應當避免誤診。有些情況確實難以對抗,但這只佔十分之一人羣中的不到兩三人。這是所謂的天地傾覆,不是醫生的錯。
2. 禁忌
人參,附子,罌粟殼,胡椒,阿片,訶子,燒石,熨藥,燒酒,清酒,鹽熨,炙,蕃椒,肉豆蔻,熱湯,熱弱
以上諸品。正須禁絕之。但巴豆極熱之性。而不在禁中者。如備急丸走馬湯紫丸白散杏仁丸之類。足以助硝黃之所不及。其他一切湯藥飲食。宜冷而不宜熱。否則嘔吐不納受。
白話文:
這段文字主要在強調中醫藥材使用上的禁忌,列舉了人參、附子、罌粟殼、胡椒、阿片、訶子、燒石、熨藥、燒酒、清酒、鹽熨、炙、蕃椒、肉豆蔻、熱湯等,認為這些藥材都應該嚴格禁止使用。
不過,巴豆性溫熱,卻沒有被禁止使用,因為像備急丸、走馬湯紫丸、白散、杏仁丸等藥方,都含有巴豆,可以發揮硝黃藥效不及之處。
最後強調,所有的湯藥和飲食都應該使用冷的,不要用熱的,否則容易造成嘔吐,影響藥效吸收。
需要注意的是
- 這段文字可能出自古代醫書,且年代不詳。
- 現代醫學已經發展出更加科學的藥物使用指南,不可盲目依照古代醫書的記載來自行用藥。
3. 預防
凡正邪不兩立。正氣實則邪無由入。故欲預防感觸。宜先禁飽食大醉。一切油膩。並堅硬難化之物。常粗食。勞筋骨勿過。時時炙背腹。勿有間斷。勿不時飲食。勿數入房。勿冒雨露。勿深夜行道路入山林。如此則筋脈舒暢。精氣充實。邪氣何由入焉。此為預防第一之策。古人有闢溫等之方。
予未之信。倘病家強乞藥。不得已而與之。平胃散六君子之類。蓋脾為諸陽之本。脾胃健則津液四布。氣血充盛。庶幾無邪氣乘虛而入。
劉松峰曰。溫疫乃天地之邪氣。人身正氣固。神氣守。則邪不能幹。故避之在節欲節勞。仍毋忍飢以受其氣。至於卻邪之法。如經所云。天牝從來。復得其往。氣出於腦。即不幹邪是也。蓋天牝者鼻也。鼻受天之氣。故曰天牝。溫邪之氣。自空虛來。亦欲其由空虛而去。即下句氣出於腦之謂也。
白話文:
人體的正氣和邪氣不能共存,正氣充足,邪氣就無法入侵。想要預防感染,首先要避免暴飲暴食、過度飲酒,以及食用油膩、難以消化的食物。平時應該吃粗糧,鍛鍊筋骨,但不要過度勞累。經常溫暖背腹,不要間斷。不要不定時飲食,不要頻繁房事,不要冒雨露,不要在深夜行走或進入山林。這樣就能使筋脈暢通,精氣充沛,邪氣就無從入侵。這是預防疾病的首要措施。古人有治療溫疫的方子,但我並不相信,如果病患強烈要求用藥,就不得不開一些如平胃散、六君子湯之類的藥方。因為脾臟是諸陽之本,脾胃健壯,津液就能遍布全身,氣血充盈,就能避免邪氣乘虛而入。
劉松峰說,溫疫是天地之間的邪氣,人體正氣充足,精神守正,邪氣就無法侵入。因此,要避免溫疫,就要節制慾望,節制勞累,並且不要忍飢挨餓,以防邪氣入侵。關於驅除邪氣的方法,正如經書中所說:「天牝從來,復得其往,氣出於腦,即不幹邪是也。」意思是說,鼻子是人體與天地的相通之處,稱為「天牝」,鼻子吸入天地的氣息。溫疫的邪氣,是從人體虛弱之處入侵的,也需要從虛弱之處驅除出去,也就是說,要讓氣息從頭腦中散發出去,就能避免邪氣入侵。
蓋邪氣自鼻通腦。則流布諸經。令人病溫。氣出於腦。謂嚏之或張鼻以泄之。或受氣於空。速泄於外。而大吸清氣以易之。則卻從鼻出。而毒氣自散。祛邪於外之外也。又如想心如日等法。蓋膽屬少陽。中正之官。其氣壯則藏氣賴以俱壯而不能入。此強中御外之法也。凡探病疹疾。
知此諸法。雖入穢地。可保無虞。男病邪氣出於口。女病邪氣出於前陰。其對坐之間。須知其向背。行動從容。察位而入方妙。(說疫)
白話文:
蓋邪氣自鼻通腦。則流布諸經。令人病溫。
邪氣會從鼻子進入大腦,然後蔓延至全身經絡,讓人染上溫病。
氣出於腦。謂嚏之或張鼻以泄之。
邪氣從腦部出來,就會打噴嚏或張開鼻子來排解。
或受氣於空。速泄於外。而大吸清氣以易之。
或者吸入空中的邪氣,也要馬上吐出,然後深吸一口新鮮空氣來替代,這樣邪氣就會從鼻子排出,毒氣自然消散,把邪氣趕出體外。
又如想心如日等法。蓋膽屬少陽。中正之官。其氣壯則藏氣賴以俱壯而不能入。此強中御外之法也。
例如想像心臟像太陽一樣,這是因為膽經屬於少陽,是中正之官,膽氣強壯,就能讓藏氣也強壯,邪氣就無法侵入。這就是內強外禦的方法。
凡探病疹疾。知此諸法。雖入穢地。可保無虞。
凡是探望患病的人,只要明白這些道理,就算進入骯髒的地方,也能確保自身安全。
男病邪氣出於口。女病邪氣出於前陰。其對坐之間。須知其向背。行動從容。察位而入方妙。
男人患病,邪氣會從嘴巴排出;女人患病,邪氣會從私處排出。如果和病人相對而坐,就要注意他們的背向,行動謹慎,觀察好位置再靠近,這樣才是最好的方法。
(說疫)
(這是一篇關於疫病的論述)
4. 或問
瀉疫新論稿成。有人問曰。子以此疾為瘟疫之一種。而無一屬虛寒者。既得聞命。雖然人有老少強弱。病有寒熱虛實。今如子說不論老少強弱。一切與清熱滌穢之劑。以為至當之治。強壯者幸可保無虞。至老幼羸弱者。恐有為子死非命者。夫人疾病。因其人稟賦強弱寒熱虛實異其症。
故仲景撰傷寒雜病論。舉三陽三陰以示寒熱虛實之法。而今子不據其法。果何所本。豈為世服參附而斃者多。無非懲羹吹齏之類乎。恐招刻舟求劍守株待兔之譏矣。曰如子則誠知其常。不知其變者也。何則。人有老少強弱。病有寒熱虛實。軒岐長沙之所以諄諄教於人。而固不待子曰而知也。
白話文:
瀉疫新論的稿子已經寫好了,有人問我說
你把這種疾病歸類為瘟疫的一種,而且認為它完全不屬於虛寒的範疇。雖然我理解你說的,人有老少強弱,疾病也有寒熱虛實的不同。但是你說無論老少強弱,都用清熱滌穢的藥方治療,認為這是最好的方法。強壯的人或許可以平安無事,但對於老幼虛弱的人來說,恐怕會因為你的治療而喪命。
人體的疾病,要根據個人的體質強弱、寒熱虛實等因素來判斷病症。所以仲景先生寫了《傷寒雜病論》,用三陽三陰來闡述寒熱虛實的辨證方法。而你現在不按照這個方法,到底依據的是什麼?難道是因為世人服用參附藥物而喪命的人太多,所以才像“吃過苦頭的人吹涼飯”一樣,只顧著避開過去的經驗,而忽略了疾病的變化?你這樣做恐怕會招來“刻舟求劍”、“守株待兔”的譏諷啊。
我說:像你這樣的人,只懂得常規,卻不懂得變通。為什麼呢?因為人有老少強弱,疾病有寒熱虛實,軒岐、長沙二位醫聖之所以反复叮囑人們,是因為這個道理本來就不需要我多說啊!
特至於溫疫之邪。有不然者。是聖所未明言。而後世吳又可以降所發明也。既知瘟疫之盡屬陽症。而陰症百中之一。則奚獨怪斯疾之陽症而無陰症乎。何則。此疾亦瘟疫之一種也。且予聞此疾之起在印度。夫印度之地。在赤道切近極熱之地。元陽之氣發而為此。純熱梟猛之邪。
以傳染於四方。一觸之則從鼻口入。直客於胃中。傳血脈。上下奔突。卻一身之津液。上吐下泄。故無老少強弱之別。一受其邪。則胃中如熱釜。只恐清解逐穢之力不足矣。譬之如火之燒屋。屋有大廈小屋。然救火非水。則不能也。抑如子說。大廈用水小屋用湯乎。必無此理也。
白話文:
特至於溫疫之邪。有不然者。是聖所未明言。而後世吳又可以降所發明也。
特別講到溫疫這種邪氣。有些人說它不是這樣,這是聖賢們沒有明言,而後世的吳又可先生把它發明出來了。
既知瘟疫之盡屬陽症。而陰症百中之一。則奚獨怪斯疾之陽症而無陰症乎。何則。此疾亦瘟疫之一種也。
既然知道瘟疫大多屬於陽證,而陰證只有一百個裡面的一個,那為什麼單單奇怪這種疾病有陽證而沒有陰證呢?這是因為,這疾病也是瘟疫的一種。
且予聞此疾之起在印度。夫印度之地。在赤道切近極熱之地。元陽之氣發而為此。純熱梟猛之邪。
而且我聽說這種疾病起源於印度。印度這個地方靠近赤道,是極熱的地方。元陽之氣發散而產生了這種純粹的熱毒,猛烈而凶惡的邪氣。
以傳染於四方。一觸之則從鼻口入。直客於胃中。傳血脈。上下奔突。卻一身之津液。上吐下泄。故無老少強弱之別。一受其邪。則胃中如熱釜。只恐清解逐穢之力不足矣。
它通過接觸傳染到四方。一旦接觸到,就會從鼻口進入,直接到達胃裡,傳到血脈,上下奔突,耗損身體的津液,上吐下瀉。因此,不論老少強弱,只要受到這種邪氣,胃裡就會像熱鍋一樣,恐怕清熱解毒、驅除邪穢的力量不夠了。
譬之如火之燒屋。屋有大廈小屋。然救火非水。則不能也。抑如子說。大廈用水小屋用湯乎。必無此理也。
比喻來說,就像火燒房子一樣,房子有大有小,但是救火一定要用水,否則就沒辦法。你會說大房子用水,小房子用湯嗎?這絕對不可能。
今此邪之容於人身。亦猶火之燒屋。要在滅之耳。奚暇論老少強弱乎。火滅則屋存。邪去則人全。又不知乎。人服巴豆則暴瀉如注。是以烈熱之毒入胃中。忽卒不和故也。若欲止其瀉者。令之飲冷水。即腹中快和。瀉頓止。是皆世人所知。非可怪而救之。何量老少與強弱而為與水哉。
凡熱邪猛烈。直侵腸胃。則發瀉利。此理甚明白。且古人不言乎。有故無損。當此硝黃雖劇。亦何恐之有。若顧慮老壯強弱。而逡巡失治。則噬臍不可及。何則。邪勢急於燒眉也。世有知此疾之不宜溫劑。而猶恐硝黃之盪滌者。徒事芩連梔柏之類。徒養疴斃人者。猶欲防勁敵而不遣勁兵。
白話文:
現在邪氣進入人體,就像火燒屋子一樣,關鍵在於消滅它,何必管年齡、體力強弱呢?火滅了屋子才能保全,邪氣消除了人才能健康。不知道嗎?服用巴豆會導致腹瀉如洪水泛濫,這是因為烈熱的毒素進入胃部,突然不協調造成的。如果想停止腹瀉,讓他喝冷水,就會感到腹部舒適,腹瀉馬上停止,這都是世人皆知的道理,不必感到驚奇或尋求治療。何必考慮年齡、體力強弱來決定是否給他喝水呢?
所有熱邪猛烈,直接侵犯腸胃,就會引起腹瀉,這個道理非常明確。而且古人曾說過,有原因就沒有損失,對於這種硝黃等強烈藥物,又何需害怕呢?如果擔心年齡、體力強弱而遲遲不進行治療,那後悔都來不及了,為什麼呢?邪氣的威脅比眉毛燃燒更急迫。世上有人知道這種疾病不適合用溫和的藥物,卻還擔心硝黃等藥物會清潔乾淨,只是使用黃芩、連翹、梔子、柏木等類似藥物,只是養育病痛,害死人的行為,還想要防止強敵卻不派遣強力軍隊。
委之文吏。豈唯其不濟事。一敗塗地也明矣。子疑未冰釋。則諸具舉其非虛寒之徵矣。夫此疾卒然洞泄一二行。飲食起居無變。虛寒者能如此乎。此非寒一也。其所下之糞色。純白如淅米汁。或如敗醬毫無色。亦完穀下出也。肛門熱癢如溫湯瀉出。小便赤濁短少。虛寒而有如此症乎。
是非寒二也。煩渴欲飲冷水。舌上白胎甚者。舌強不語。虛寒而有如此症乎。是非寒三也。雖手足冰冷。膈熱如燒。或無熱猶發揭衣被。虛寒有如此者乎。是非寒四也。與熱藥則吐而不納。下利益甚。轉加煩悶。與涼藥若冷水。則不吐。是等皆虛寒之所無。而熱證獨有之。是非寒五也。
白話文:
將這些事情交給文書處理,豈止是辦不成事,一敗塗地已成定局。你恐怕還存有疑慮吧?那麼,請仔細觀察所有症狀,就能明白這絕非虛寒的徵兆。
這病症突然腹瀉不止,排泄量大,飲食起居並無改變,虛寒之人能有如此症狀嗎?這就證明它不是寒症。
其次,排出的糞便顏色純白,如同洗米水,或者像敗醬一樣毫無顏色,也是完穀未消化的表現。肛門又熱又癢,像是溫水瀉出一樣。小便赤濁短少,虛寒之人會出現這些症狀嗎?
這再次證明它不是寒症。
此外,病人感到口渴,想喝冷水,舌頭上佈滿白色苔,嚴重者舌頭僵硬,甚至無法說話,虛寒之人會出現這些症狀嗎?這也證明它不是寒症。
再者,雖然手腳冰冷,但胸口卻像火燒一樣,或者沒有發燒,卻仍要掀開衣被,虛寒之人會有這樣的症狀嗎?這還是證明它不是寒症。
最後,服用熱藥會嘔吐,無法吞嚥,腹瀉更加嚴重,煩悶加劇。而服用涼藥或喝冷水,卻不會嘔吐。這些都是虛寒之人不會出現的症狀,而只有熱症才會出現。
由此可見,這絕對不是虛寒。
子猶以為不然耶。曰非散悉以為非也。然世有治此疾專投參附薑桂之徒。乃未悉殺人。往往有為之救脫者。則不能無疑於子之言也。曰是何足深怪。彼服參附而得生。世固有焉。如此之症。其人正氣素勝。所受之邪亦輕。不藥自愈之症耳。其實非為藥愈也。何則。邪氣輕。正氣勝。
假令服熱藥。一時鼓動邪勢。至手足厥冷。正氣遂奮然而起也。正邪不兩立。正氣一勝則邪氣去。必然之理也。不啻服參附而得生。至一等輕症。雖服阿片固澀之劑亦愈。與發表藥亦愈。與芩連亦愈。實非藥之效也。世更有吐瀉數行。至手足厥冷。而不服一貼之藥而愈者。如若而人。
白話文:
您認為不對嗎?我並沒有說所有的人都錯。但世間確實有些人專門用人參、附子、生薑、桂枝等溫熱藥來治療這種疾病,而且並非所有人都因此而死,反而還有些人因此而得救。所以,我還是不能完全相信你的話。
這有什麼好奇怪的?服食人參、附子而得救的人,世間本來就存在。這種病症的人,原本正氣就比較強,所受的邪氣也比較輕,不藥自愈也是可能的。實際上,他們並非因為藥物才痊癒,而是因為邪氣輕微、正氣旺盛。
假設他們服食了溫熱藥,一時之間激發了邪氣,導致手足冰冷,但正氣也因此奮起。正邪相鬥,正氣一勝,邪氣自然就消散,這是必然的道理。就好比服食人參、附子而得救一樣,輕微的病症,即使服用鴉片等收斂止痛的藥物,也能痊癒;服用發汗藥也能痊癒;服用黃芩、黃連也能痊癒。這些其實都不是藥物的功效。世間更有很多人,吐瀉不止,甚至手足冰冷,但卻沒有服用任何藥物就痊癒了。像這樣的人,不就說明了這一切嗎?
天資強堅壯實。一則雖誤治不為藥見害。一則疾不付醫。得中醫之類已。子乃思欲以一救萬。以溫熱之劑。試人性命。不亦謬戾之甚乎哉。苟非強堅壯實之人。則死不旋踵。雖或幸愈荏苒引日。或明年再發。有變為休息痢者。有為滯下者。余去秋以來。目擊如斯之輩。凡數十人不啻也。
以是觀之。與溫熱之劑而愈者。非藥也。乃自愈也。客首肯而去。明治十三年重陽前三日高島久也祐啟謹補訂
白話文:
天生體質強健,即使誤診治療,也不容易被藥物傷害,甚至可以不看醫生,靠自身抵抗力痊癒。你卻想用溫熱藥劑嘗試治療所有人,這不是太過荒謬了嗎?如果不是體質強健的人,很快就會喪命。即使僥倖痊癒,也會拖延時間,甚至明年復發,還可能演變成休息痢或滯下痢。從去年秋天開始,我就親眼見過這種情況,至少有幾十人。
由此可見,服用溫熱藥劑痊癒的人,並非藥物治好,而是他們自己恢復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