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裁吾

《痙病與腦膜炎全書》~ 自序 (2)

回本書目錄

自序 (2)

1. 自序

今獨使用於腦膜炎者,未免有顧此失彼之嘆,吾國四萬萬同胞,早已絕跡於中土矣,學者豈可無常識哉?況菌自鼻腔咽頭而入,最易識別。菌如杆者,吾知其為傷寒,固不是腦膜炎。菌如一個孤立,或兩個連結者,吾知其為感冒,亦不是腦膜炎。而腦膜炎之菌,其必雙球對峙,如豬腰子樣,躍躍跳動於鼻腔咽頭間,不必待其循扁桃腺、淋巴腺,過血管,進入於腦,齧腦及脊,吸驗脊髓之混濁,培養雙球菌而後知之也。

若必吸驗脊髓之混濁,培養雙球菌而後知之,則雙球菌之自鼻腔咽頭而入者,杳渺無憑,可下確定之評判矣。況吸驗脊髓之混濁,必須培養,乃得有雙球菌之發現,此為人工製造之微生物,非自然界發生傳染病之微生物,何必以預防口鼻罩為?況吸驗脊髓之混濁,則為腦膜炎之劇烈者,乃得有此混濁之脊髓,苟不至於劇烈,而其脊髓必不混濁,在彼西醫,即不得謂之腦膜炎,烏能早期而施治?不能施治於早期,烏得而見自鼻腔咽頭進入於腦,其必為自然界發生傳染病之微生物也乎?

予於是又不能不懷疑於細菌培養基為傳染病之大黑幕也。余岩謂微生物有形有色,可目睹,可實驗,而非吾國之所謂鬼神者。設使自鼻腔咽頭而入,檢之以顯微鏡,即能分晰其病之種類。無待取病者之分泌物或腐敗質實驗於培養基與固形培養基,則英人巴特氏傳染病由於微生物之學說,光華燦爛,真如日月之經天,而不可磨滅也。乃竟不能分晰於鼻腔咽頭間,必欲取病者之分泌物或腐敗質,實驗於培養基與固形培養基。

夫槁木死灰,得水和空氣與溫度,亦能發生微生物,而人身血肉之軀,無病尚生蟣蝨。況有病而取其分泌物與腐敗質,於白膠、牛乳、淡菜等等培養基與固形培養基,其不發生微生物也得乎?顧培養基發生微生物,彼西醫猶嫌其菌之混居雜處,不能分晰其病之種類。再以含菌之物,經過固形培養基,不致混居雜處,而後能分別其病之種類,輾轉製造,乃得有此菌發生,才能認識。而腦膜炎初起,何以即謂自雙球菌傳染而致?其能下確定之批判矣乎?不能也。

謂予不信,請讀汪企張之《急性傳染病學》,更瞭然矣。他不具論,論其今日西醫謂傷寒、感冒,最易混入腦膜炎者,約略辨之。蓋汪企張之論傷寒為桿菌也,則以傷寒凝集之血清,混合培養之菌,或直以病者之血清,試驗培養之菌。顯微鏡再三檢查之不明,但觀其凝集與否,凝集者為陽性,否則為陰性。

又以凝集之力甚微弱者,為異性傷寒或副傷寒。吾不知凝集至若干成分為力強,凝集至若干成分為力弱;又不解陰性傷寒,即是凝集之力弱者乎?若據汪氏所說,則陽性傷寒、陰性傷寒與異性傷寒及副傷寒,皆無確定之桿菌,吾不知何以分晰其傷寒種類。況傷寒而果有桿菌,則凝集之血清有此菌,何必而混合培養之菌?病者之血清有此菌,何必而試驗培養之菌?足見培養細菌,為傳染病之大黑幕,此其一證。其論流行性感冒,為一個孤立或兩個連結菌也,則與腦膜炎之雙球菌迥然不同。

白話文:

現在只用在腦膜炎這個病上,難免讓人覺得只顧一邊而忽略另一邊。我們中國有四萬萬同胞,這種病早就從中國絕跡了,學者怎麼能沒有常識呢?何況細菌是從鼻腔和咽喉進入的,最容易辨識。如果細菌像桿子一樣,我知道那是傷寒,肯定不是腦膜炎。如果細菌是單獨一個,或是兩個連在一起,我知道那是感冒,也不是腦膜炎。而腦膜炎的細菌,一定是兩個球狀對立,像豬腰子一樣,在鼻腔和咽喉間跳動。不需要等它經過扁桃腺、淋巴腺,穿過血管,進入腦部,侵蝕腦和脊髓,然後吸取脊髓的混濁液,培養出雙球菌才知道。

如果一定要吸取脊髓的混濁液,培養出雙球菌後才知道,那麼雙球菌從鼻腔和咽喉進入的說法,就沒有根據,無法做出確定的判斷了。而且,吸取脊髓的混濁液,必須經過培養,才能發現雙球菌,這根本是人為製造的微生物,不是自然界發生的傳染病微生物。又何必用口罩來預防呢?況且,吸取脊髓的混濁液,通常是腦膜炎非常嚴重的時候,才會有這種混濁的脊髓液。如果病情不嚴重,脊髓液就不會混濁。這樣的話,西醫就不能診斷為腦膜炎,又怎麼能早期治療呢?無法早期治療,又怎麼能看到細菌是從鼻腔咽喉進入腦部的,而且能確定它是自然界發生的傳染病微生物呢?

因此,我不得不懷疑,細菌培養基是傳染病背後的大黑幕。我認為微生物是有形有色的,可以用肉眼觀察到,可以做實驗,而不是中國人所說的鬼神。假設細菌是從鼻腔和咽喉進入的,用顯微鏡檢查,就能分辨出疾病的種類。不需要採取病人的分泌物或腐敗物,在培養基和固形培養基上做實驗。這樣一來,英國人巴特氏關於傳染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學說,就會像太陽和月亮一樣光輝燦爛,不可磨滅。現在竟然無法在鼻腔和咽喉間分辨,一定要採取病人的分泌物或腐敗物,在培養基和固形培養基上做實驗。

要知道,枯木死灰,只要有水、空氣和溫度,也能產生微生物。何況人是血肉之軀,沒病都可能長蝨子。更何況有病的時候,採取分泌物和腐敗物,在白膠、牛奶、淡菜等等培養基和固形培養基上,怎麼可能不產生微生物呢?就算培養基產生微生物,西醫還嫌細菌混雜在一起,無法分辨疾病的種類。還要再把含菌的物質,經過固形培養基,使其不混雜在一起,才能分辨疾病的種類。這樣反覆製造,才能發現這種細菌。而腦膜炎剛開始的時候,為什麼就能說是由雙球菌傳染引起的呢?這樣能做出確定的判斷嗎?不能。

如果說我不相信,請讀汪企張的《急性傳染病學》,就會更加明白。他沒有具體論述,只是大略分辨一下,現在西醫所說的傷寒、感冒最容易混淆為腦膜炎的情況。因為汪企張認為傷寒是由桿菌引起的,所以他會用傷寒凝集血清,混合培養的細菌,或者直接用病人的血清,檢驗培養的細菌。顯微鏡反覆檢查都看不清楚,只能觀察是否凝集。凝集就是陽性,不凝集就是陰性。

又把凝集能力很弱的,歸為異性傷寒或副傷寒。我不知道凝集到什麼程度算力強,凝集到什麼程度算力弱。也不明白陰性傷寒,是不是就是凝集能力弱的?如果按照汪企張所說,那麼陽性傷寒、陰性傷寒、異性傷寒和副傷寒,都沒有確定的桿菌。我不知道要怎麼分辨傷寒的種類。何況傷寒如果有桿菌,那麼凝集的血清裡就有這種細菌,何必混合培養的細菌?病人的血清裡有這種細菌,何必檢驗培養的細菌?這就足以證明,細菌培養是傳染病背後的大黑幕,這是一個證據。他認為流行性感冒是由單獨一個或兩個連在一起的細菌引起的,這與腦膜炎的雙球菌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