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志

《霍亂燃犀說》~ 卷上 (5)

回本書目錄

卷上 (5)

1. 列方

地漿,《千金》,治乾霍亂及霍亂轉筋。

掘黃土地作坎,深三尺,以新汲井水沃入,攪濁,少頃,取清飲三五盞,即愈。大忌米湯。

羅謙甫曰:霍亂乃暑熱內傷,七神迷亂所致。陰氣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非至陰之氣不愈。坤為地,屬陰土,曰靜順,地漿作於陰地,坎中為陰中之陰,能瀉陽中之陽也。王孟英謂,得羅氏此言,治霍亂已思過半矣。蔣式玉稱其勤求古訓,信不誣也。按霍亂因無形之邪,由口鼻吸入肺胃之絡,而阻其氣道之流行,乃否塞不通之病,或清不能升,而泄瀉無嚏,濁不能降,而腹痛嘔吐。故用藥皆以清涼宣暢為法。

凡周時內,一口米湯下咽,即脹逆,不可救者。蓋以穀氣入胃,長氣於陽,況煎成湯液,尤能閉滯經絡也。蓋湯熱湯,飲酒澡浴並忌者,為其能助熱氣上衝也。若吐瀉既多,元氣耗散,內已無邪者。須以清米湯涼飲之。以為接續,不可禁之太過,而反致胃氣之難復也。

陰陽水,《本草綱目》,治霍亂吐利。

新汲水,百沸湯

各半和服。

李瀕湖曰:上焦主納,中焦主腐,下焦主出,三焦通利,陰陽調和,升降周流,則臟腑暢達。一失其道,二氣淆亂,濁陰不降,清陽不升,故發為霍亂吐利之病,飲化即定者。分其陰陽,使得其平也。

冬瓜湯,王孟英,治霍亂大渴。

冬瓜(去皮瓤)

水煎清湯,俟涼,任意飲之。

按:《永類鈴方》用陳倉米作湯,今改用冬瓜湯,其功更勝。蓋陳倉米雖能清熱,霍亂平後,用之頗為得宜。若邪勢方張,吐下未平之際,服之猶嫌其守。惟冬瓜甘淡微涼,極清暑熱,無論病前病後,用以代飲,妙不可言,即溫熱病,用之亦良。

救急良方,《外臺》,治暑熱霍亂,吐瀉轉筋。

新汲水

以一碗冷飲之。外以一盆盛水,浸兩足,忌食熱物。

療霍亂代穀食方

蕎麥(焙燥去殼,磨粉,不拘多少)

上沸湯調熟,候溫服之。蓋蕎麥性能煉腸胃滓穢,降氣寬胸,而治濁滯,為痧毒之專藥也。瀛按:《楊氏簡便方》絞腸痧痛,用蕎麥麵一撮,妙黃,水煎服。李時珍亦曰:炒焦,熱水沖服,治絞腸痧。庭按:方書蕎或作荍。《詩》,陳風,視爾如荍。《毛傳》云:荍,芘苤也。

《爾雅》,荍,蚍衃。郭注云:今荊葵也,似葵紫色。謝氏云:小草,多華少葉,葉又翹起。邢疏舍人云:荍,一名蚍衃。陸璣云:荊葵,似蕪菁,華紫綠色,可食,微苦。《本草》載,蕎麥莖弱而翹,然易長易收,磨如麥面。又白居易詩云:蕎麥鋪花白是也。

金莖露(顧聖符),治霍亂轉筋。

扁豆葉一握

搗絞汁,一碗飲。瀛按:扁豆葉,《別錄》曰:治霍亂吐下不止。蘇恭亦曰:吐利後轉筋,用生扁豆葉一把,搗汁,入酢服立瘥。葉天士《種福堂》霍亂門中,亦選此方。

白話文:

[列方]

地漿,《千金方》記載,用來治療乾霍亂以及霍亂引起的抽筋。

做法是:在黃土地上挖一個約三尺深的坑,倒入剛打上來的新鮮井水,攪拌至混濁,稍待片刻,取上層澄清的液體飲用三到五杯,即可痊癒。非常忌諱喝米湯。

羅謙甫說:霍亂是因為暑熱侵入體內,導致人體七種精神狀態迷亂所致。陰氣安靜則精神內藏,躁動則會消亡,所以不是極陰之氣不能治癒。坤代表地,屬於陰土,代表靜順,地漿取自陰地,坑中更是陰中之陰,能瀉去陽氣中的陽氣。王孟英認為,得到羅謙甫這番話,治療霍亂已經成功一半了。蔣式玉也稱讚他勤於研究古籍,所言不虛。根據分析,霍亂是因為無形的邪氣,從口鼻吸入肺胃的經絡,阻礙了氣的運行,導致阻塞不通。表現可能是清氣無法上升,導致腹瀉不止,或是濁氣無法下降,導致腹痛嘔吐。因此用藥的原則都是以清涼通暢為主。

在患病期間,只要喝下一口米湯,就會脹氣難受,無法救治。因為穀物之氣進入胃部,會增加陽氣,何況是煮成湯液,更會閉塞經絡。熱湯、喝酒、洗澡等也要避免,因為這些都會助長熱氣往上衝。如果吐瀉太多,元氣耗散,體內沒有邪氣的情況下,可以用清淡的米湯冷飲來補充,不可過度禁食,反而導致胃氣難以恢復。

陰陽水,《本草綱目》記載,用來治療霍亂引起的嘔吐和腹瀉。

做法是:將剛打上來的新鮮水和滾燙的開水各一半混合後服用。

李時珍說:上焦主導納入,中焦主導腐熟,下焦主導排出,三焦通暢,陰陽調和,升降運行,這樣臟腑才能暢通。如果失去平衡,陰陽二氣就會混亂,濁陰無法下降,清陽無法上升,就會導致霍亂的嘔吐和腹瀉。能喝下後馬上止瀉的原因,就是因為調和了陰陽,使其達到平衡。

冬瓜湯,王孟英所用,用來治療霍亂引起的大量口渴。

做法是:將冬瓜(去皮瓤)加水煮成清湯,放涼後隨意飲用。

按:《永類鈴方》使用陳倉米煮湯,現在改用冬瓜湯,效果更佳。因為陳倉米雖然能清熱,霍亂平穩後使用非常合適,但如果邪氣正盛,吐瀉不止的時候服用,則略嫌保守。只有冬瓜味道甘淡微涼,能極好地清解暑熱,無論病前病後,用來代替飲水,效果都非常好,即使是溫熱病也可以使用。

救急良方,《外臺秘要》記載,用來治療暑熱引起的霍亂,嘔吐腹瀉和抽筋。

做法是:取一碗新打的井水冷飲。另外準備一盆水,浸泡雙腳。忌吃熱的食物。

治療霍亂可代替穀物的食療方

蕎麥(炒乾去殼,磨成粉,用量不拘)

做法是:用滾燙的開水將蕎麥粉調成糊狀,待溫熱後服用。因為蕎麥能煉化腸胃中的污穢,降氣寬胸,治療濁滯,是痧毒的特效藥。我認為《楊氏簡便方》中提到絞腸痧痛,用一撮蕎麥麵,炒黃後用水煎服。李時珍也說:炒焦後用熱水沖服,能治療絞腸痧。我認為古書中蕎麥也寫作荍。《詩經·陳風》有言:「視爾如荍。」《毛傳》解釋說:荍,是芘苤。

《爾雅》中說:荍,又名蚍衃。郭璞注釋說:就是現在的荊葵,像葵菜,紫色。謝氏說:是一種小草,花多葉少,葉子翹起。邢昺解釋說:荍,一名蚍衃。陸璣說:荊葵,像蕪菁,花是紫綠色,可以食用,味道微苦。《本草》記載,蕎麥莖弱而翹,但容易生長和收穫,磨出來像麥麵。白居易的詩也說:「蕎麥鋪花白」,就是指蕎麥開花時的樣子。

金莖露(顧聖符所用),用來治療霍亂引起的抽筋。

做法是:取一把扁豆葉搗爛絞汁,取一碗飲用。我認為《別錄》記載扁豆葉能治療霍亂的嘔吐和腹瀉不止。蘇恭也說:吐瀉後出現抽筋,可以用一把生扁豆葉搗爛取汁,加入醋服用,馬上就能痊癒。葉天士《種福堂》霍亂門中,也選用了這個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