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志

《霍亂燃犀說》~ 卷下 (1)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

1. 補方

藿香正氣散(《局方》),治內停生冷,外感風寒之霍亂,亦主水土不服之病。

藿香,半夏,甘草,紫蘇,茯苓,厚朴,陳皮,桔梗,白芷,蒼朮(一本作大腹皮)

為末,每服三五錢,水煎服。若溫暑熱證,不兼寒濕者,禁用。林按:藿香正氣散,溫散之劑也誤施於熱霍亂,必增煩躁,面赤,揭衣臥地等證。而況動輒即投丁附薑桂者,當見下咽,無不昏沉厥冷,渾身青紫而死。猶謂陰盛已極,如此大熱,尚不克救,而死者含冤。籲,可嘆也。

六和湯(同上),治夏月虛人濕熱內伏,而傷生冷,外感風寒之霍亂,吐瀉寒熱交作。

香薷,半夏,砂仁,人參,扁豆,赤苓,藿香,厚朴,杏仁,甘草,木瓜

香薷飲(同上),治暑月乘涼飲冷,陽氣為陰氣所遏,頭痛發熱,惡寒煩躁,口渴腹滿之霍亂。

香薷,厚朴,扁豆

水煎,冷服。

十味香薷飲(同上),治虛人伏濕,復兼感冒食滯而成霍亂者,宜此方加減治之。

香薷,人參,白朮,廣皮,茯苓,厚朴,黃蓍,扁豆,甘草,木瓜

水煎服。本方去參、蓍,加藿香、蘇葉,名消暑十全散,治夏月久傷生冷,復重感風寒而成霍亂者。

雞矢白散(《金匱》),治轉筋入腹。

雞矢白(雄雞矢,乃用白,臘月收干之)

水煎,濾清汁服。

蔥豉湯(《肘後》),治霍亂髮斑。

蔥白(一握),香豉(三合)

水煎,和童便服。

蘆根湯(《千金》),治霍亂煩悶。

蘆根,麥冬

水煎服,或與竹葉同煎。

桂苓甘露飲(河間),治暑熱挾濕之霍亂。

茯苓,白朮,豬苓,滑石,凝水石,肉桂,甘草,澤瀉,石膏

為末,每服三錢,水調下。桂苓白朮散,即本方去豬苓,加人參也。

黃芩湯(《傷寒論》),治溫病變霍亂之主方。

黃芩,炙草,芍藥,大棗

水煎服。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原方加半夏生薑。

半夏厚朴湯(一名四七湯,《金匱》),治情志不舒,痰濕阻氣而成霍亂者。

半夏,厚朴,茯苓,蘇葉,姜

水煎服。按:此方既主七情不適之郁痰證,亦治寒濕不化,風感外侵,食滯不消,誤投滋膩因而病劇者,無不所向輒捷。

麥門冬湯(同上),治霍亂後,餘熱未清,神倦不飢,無苔而渴,或火升氣逆,乾咳無痰。

麥冬,半夏,人參,甘草,粳米,大棗

水煎服。按:海藏以竹葉易半夏,治溫熱後房勞復之氣欲絕者,大效。即不房勞復,而氣液兩虧,不能受重劑峻補,皆可以此湯,接續其一線之生機。

附子粳米湯(同上),治中寒霍亂,肢冷腹痛,吐少嘔多者。

附子,半夏,炙草,大棗,粳米

水煎服。

來復丹(《局方》),治上盛下虛,裡寒外熱,伏暑夾陰,吐瀉霍亂危證。

太陰元精石,硝石,小青皮,舶上硫黃,廣橘紅,五靈脂

白話文:

補方

藿香正氣散(出自《局方》),主要治療因體內停滯生冷食物,或外感風寒引起的霍亂,也適用於水土不服的病症。

藥材包含:藿香、半夏、甘草、紫蘇、茯苓、厚朴、陳皮、桔梗、白芷、蒼朮(有的版本寫作大腹皮)。

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到五錢,用水煎煮後服用。如果遇到溫熱暑氣引起的霍亂,且沒有兼雜寒濕症狀,則禁用此方。林氏按語:藿香正氣散屬於溫熱發散的藥劑,如果誤用於熱性霍亂,必定會加重煩躁、臉色發紅、掀開衣服躺在地上等症狀。更何況有人動不動就使用丁香、附子、生薑、桂枝等大熱藥材,一旦服下,無不昏迷、四肢冰冷,全身青紫而死。這時還認為是陰氣極盛,使用如此大熱藥物仍然無法救治,使得死者含冤。唉,實在可嘆啊!

六和湯(出自同上),主要治療夏季虛弱體質的人,體內潛伏濕熱,又因吃生冷食物或外感風寒而引起的霍亂,會出現嘔吐、腹瀉、忽冷忽熱的症狀。

藥材包含:香薷、半夏、砂仁、人參、扁豆、赤苓、藿香、厚朴、杏仁、甘草、木瓜。

香薷飲(出自同上),主要治療在暑熱天氣乘涼喝冷飲,導致陽氣被陰氣抑制,出現頭痛發熱、怕冷煩躁、口渴腹脹的霍亂。

藥材包含:香薷、厚朴、扁豆。

用水煎煮後,放涼服用。

十味香薷飲(出自同上),主要治療體虛的人體內有濕氣,又兼感冒和消化不良引起的霍亂,適合用此方加減治療。

藥材包含:香薷、人參、白朮、廣陳皮、茯苓、厚朴、黃耆、扁豆、甘草、木瓜。

用水煎煮後服用。此方若去掉人參、黃耆,加上藿香、紫蘇葉,則稱為消暑十全散,主要治療夏季長期吃生冷食物,又再次感受風寒而引起的霍亂。

雞矢白散(出自《金匱》),主要治療轉筋入腹(腿部肌肉痙攣導致腹痛)。

藥材為:雞矢白(雄雞的糞便,只取白色部分,在臘月收集曬乾)。

用水煎煮,濾清汁液後服用。

蔥豉湯(出自《肘後方》),主要治療霍亂發斑(皮膚出現紅疹)。

藥材包含:蔥白(一把)、豆豉(三合)。

用水煎煮,和童子尿一起服用。

蘆根湯(出自《千金方》),主要治療霍亂引起的煩躁悶亂。

藥材包含:蘆根、麥冬。

用水煎煮後服用,或與竹葉一同煎煮。

桂苓甘露飲(出自河間醫派),主要治療暑熱夾雜濕氣引起的霍亂。

藥材包含:茯苓、白朮、豬苓、滑石、凝水石、肉桂、甘草、澤瀉、石膏。

將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調服。桂苓白朮散,就是本方去掉豬苓,加入人參的配方。

黃芩湯(出自《傷寒論》),是治療溫病(發熱性疾病)轉為霍亂的主要方劑。

藥材包含:黃芩、炙甘草、芍藥、大棗。

用水煎煮後服用。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在原方的基礎上加入半夏、生薑。

半夏厚朴湯(又名四七湯,出自《金匱》),主要治療因情緒不暢、痰濕阻滯氣機而引起的霍亂。

藥材包含:半夏、厚朴、茯苓、紫蘇葉、生薑。

用水煎煮後服用。按:此方既能治療因情志不佳引起的痰鬱,也能治療因寒濕內阻、外感風邪、飲食停滯,或因誤用滋膩藥物而病情加重的情況,都能迅速見效。

麥門冬湯(出自同上),主要治療霍亂後,餘熱未清、精神倦怠、不感到飢餓、無舌苔但口渴,或出現火氣上炎、氣逆、乾咳無痰等情況。

藥材包含:麥冬、半夏、人參、甘草、粳米、大棗。

用水煎煮後服用。按:海藏醫家用竹葉代替半夏,治療溫熱病後因性勞導致精氣衰竭的病症,效果顯著。即使不是因為性勞復發,而是氣液兩虧,不能承受大量峻補的藥物,都可以用此方,接續其微弱的生機。

附子粳米湯(出自同上),主要治療因中焦虛寒引起的霍亂,表現為四肢冰冷、腹痛、嘔吐較少但噁心感多。

藥材包含:附子、半夏、炙甘草、大棗、粳米。

用水煎煮後服用。

來復丹(出自《局方》),主要治療上盛下虛、體內寒冷而體表發熱、伏暑夾陰、出現嘔吐腹瀉的霍亂危急症狀。

藥材包含:太陰元精石、硝石、小青皮、舶上硫黃、廣橘紅、五靈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