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汝蘭

《鼠疫約編》~ 驗方篇 (5)

回本書目錄

驗方篇 (5)

1. 外敷驗方(二十六則)

經驗塗核散(並治疔瘡及小兒生癧包黃水瘡塗之均效)

飛硃砂(五錢),木鱉仁(八錢),雄黃(五錢),莊大黃(五錢),上冰片(二錢),真蟾酥(二錢),地丁(五錢紫花),山茨菇(八錢)

上藥共研細末,用小磁瓶分貯數十罐,黃蠟封口,俾免泄氣,調茶油塗,或用清茶亦可。

瓊州鮑遊府用此方各味等分,調如意油頻塗甚效,須先四面輕針結核,後塗藥,凡小孩不能服藥,用此法塗甚妙。此散福州觀音井康濟堂有售,每罐小洋半角。

鄭按:原書法條下,所云經驗塗藥,即是此方,故首列於上。今夏鼠疫流行,有單發疔者,塗之即消,有疔核兼見者,塗之亦效,幸勿輕視。

敷毒核單方(計十四方)

用木鱉仁研末調醋頻塗,或用天仙子研末調醋厚敷煩塗,日易五六次。或取木芙蓉花、(無花用葉。)指甲花、(無花用葉,名金鳳花。)紅花、(家種的更佳。)馬齒莧等分同捶頻敷。或用生蒲公英(二錢)、生桕樹葉(二錢)、生水浮萍(二錢)、天生子(一錢)、雄黃(一錢)、冰片(五分),共舂爛,和蜜糖敷之。抑用大土煙膏和藥敷患處亦可。

或梅花點舌丹調煙膏敷之。或用半邊鐮(即如鳳尾草半邊樣子)搗爛敷之。或用獨腳蓮搗爛敷之。或用七葉一枝花根,磨水塗之。或用竹樹米和白紙菜搗爛塗之。或用水芙蓉葉,有花更佳,和生鹽舂成膏,加大土煙膏為心敷之,每一點鐘換藥兩次。或用連須蔥頭搗爛,加雄黃冰片調敷。

或用歸尾、枯礬、雄黃、牡蠣、紅花。(生者更佳。)連須蔥頭六味配合搗爛貼之。或用臭草、雄黃、仙人掌、蜜糖共搗爛敷之。或用蛇頂骨一粒,(鄭注:一名吸毒石,形如棋子,色黑。上海樂善堂有售。)用唾津將平底一面塗遍,貼在覈上,即黏而不脫。一俟脫落,用人乳半杯,將吸毒石用竹箸夾起,浸在乳內兩點鐘久,吐盡毒氣,毒盛者乳亦變色,取出再貼之。頻浸頻貼,以核消為度。

(曾經試驗不可輕視。)

應驗疫核散,存濟堂普濟消毒散,每樽價銀一角,鋪在廣東省城惠愛街八約。前年廣東善後局制散十萬樽,分送各縣,存活者以數萬計。

新增驗方

治結核經驗靈方,時疫中人,如遇喉間兩脅大腿夾內,見有結核,速將此方塗貼,外用青布扎住,日換二三次,則核不痛,大則漸化,小即立消。

內服清解之劑,自可應驗。

山慈菇(二錢),紫地丁(三錢),蒲公英(二錢),鮮瓜蔞(五錢),大青蔥(五根,去須),大生薑(二錢),北細辛(五分),江南香(五錢)

以上各藥共研搗如泥粉,同江南香末,調麻油貼之。如核十分利害者,可加麝香一二釐,麝香塗之暴腫,不如用穿山甲較妥。方能透發藥力,倘延緩太久,核毒已潰,亦不濟事。

白話文:

外敷驗方(二十六則)

經驗塗核散(能治療疔瘡和小孩生的癧包、黃水瘡,塗抹都有效果)

將以下藥材:飛硃砂(五錢)、木鱉仁(八錢)、雄黃(五錢)、莊大黃(五錢)、上等冰片(二錢)、真蟾酥(二錢)、紫花地丁(五錢)、山茨菇(八錢),全部研磨成細末,分裝在數十個小瓷瓶中,用黃蠟封口,避免藥氣散失。使用時,用茶油調和塗抹,也可以用清茶調和。

瓊州的鮑遊府曾用這個方子,將所有藥材等分,用如意油調和後頻繁塗抹,效果很好。需要先用細針輕輕刺破結核,然後再塗藥。對於不方便服藥的小孩,用這個方法塗抹效果非常好。這個藥散在福州觀音井的康濟堂有販售,每罐售價是小洋半角。

鄭先生按:原書中提到的「經驗塗藥」就是這個方子,所以將它放在最前面。今年夏天鼠疫流行,有單獨發作疔瘡的,塗抹後就消退;有疔核和疔瘡同時出現的,塗抹後也有效,請不要輕視這個方子。

敷毒核單方(共有十四個方子)

  1. 將木鱉仁研磨成末,用醋調和後頻繁塗抹;或者將天仙子研磨成末,用醋調厚敷,並頻繁塗抹,每天更換五六次。
  2. 或者取木芙蓉花(沒有花就用葉子)、指甲花(沒有花就用葉子,又名金鳳花)、紅花(家種的更好)、馬齒莧等分,一起搗爛後頻繁敷在患處。
  3. 或者用生蒲公英(二錢)、生桕樹葉(二錢)、生水浮萍(二錢)、天生子(一錢)、雄黃(一錢)、冰片(五分),一起搗爛,用蜂蜜調和後敷在患處。也可以用大土煙膏和藥敷在患處。
  4. 或者用梅花點舌丹調和煙膏敷在患處。
  5. 或者用半邊鐮(形狀像鳳尾草的一半)搗爛後敷在患處。
  6. 或者用獨腳蓮搗爛後敷在患處。
  7. 或者用七葉一枝花的根磨水後塗抹在患處。
  8. 或者用竹樹米和白紙菜搗爛後塗抹在患處。
  9. 或者用水芙蓉葉(有花更好),和生鹽一起搗成膏狀,加入大土煙膏為中心敷在患處,每隔一小時換藥兩次。
  10. 或者用連須蔥頭搗爛,加入雄黃、冰片調和後敷在患處。
  11. 或者用歸尾、枯礬、雄黃、牡蠣、紅花(生的更好)、連須蔥頭這六種藥材一起搗爛後貼在患處。
  12. 或者用臭草、雄黃、仙人掌、蜂蜜一起搗爛後敷在患處。
  13. 或者用蛇頂骨一顆(鄭先生註:又名吸毒石,形狀像棋子,顏色黑色,上海樂善堂有販售),用唾液將平底一面塗抹均勻,貼在結核上,就會黏住不會脫落。等它自然脫落後,用半杯人乳,用竹筷子夾起吸毒石,浸在乳汁中兩個小時,吐盡毒氣,毒性大的乳汁也會變色。取出後再貼,頻繁浸泡頻繁貼,直到結核消退為止。

(這些方法都經過試驗,請不要輕視。)

應驗疫核散,這是存濟堂的普濟消毒散,每罐售價銀元一角,在廣東省城惠愛街八約有賣。前年廣東善後局製作了十萬罐這種藥散,分送給各縣,救活的人數以萬計。

新增驗方

治療結核的經驗靈方,在時疫流行時,如果喉嚨、兩脅、大腿內側出現結核,應該立刻將此方塗抹貼敷,外面用青布包紮住,每天更換兩三次。這樣結核就不會疼痛,大的會逐漸消散,小的會立即消退。

同時服用清熱解毒的藥劑,效果會更好。

將以下藥材:山慈菇(二錢)、紫地丁(三錢)、蒲公英(二錢)、鮮瓜蔞(五錢)、大青蔥(五根,去掉根鬚)、大生薑(二錢)、北細辛(五分)、江南香(五錢),全部研磨搗爛成泥狀粉末,和江南香末混合,用麻油調和後貼敷在患處。如果結核很嚴重,可以加入麝香一二釐。麝香塗抹可能導致腫脹,不如用穿山甲比較妥當,才能透發藥力。如果拖延太久,結核毒性已經潰爛,就無濟於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