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約編》~ 治法篇 (8)
治法篇 (8)
1. 原方加減法(羅本載治法列今僭易之)
鄭按:鼠疫毒由地起,婦人女子靜處室中,最易感觸,故以本方按證加減同治也。惟孕婦以血蔭胎,故從方書禁例,去桃仁、紅花,而用紫草茸、紫背天葵,加黃芩、桑寄生,以安胎,絲絲入扣,毫不犯手。然熱毒久郁,猶易傷胎,故初起宜急服,熱甚宜急追,即《內經》所謂有故無殞亦無殞也。
至於宜下之證,雖除朴硝,然素體虛弱,或邪甚正衰,胎最易墜,即大黃、川樸、枳實亦須斟酌減輕,方不誤事。
又按:婦女桃信適來之時,得此疫病,熱毒不免陷入血室。若體非強壯則桃仁、紅花不妨減輕,或加紫草茸、紫背天葵之屬,更見穩當。
諸證皆除,惟核未消,仍宜服藥,瘀去未盡,必成瘡也。原方除柴、葛,改用大幹生地六錢,甘草改用炙草,與當歸俱加倍,其餘減半,加元參五錢。氣虛可加生耆二三錢,每日一服,三四服核必漸消。如消未盡,當歸四錢,大幹生地元參各六錢,翹、芍、桃仁減三分之二,生耆四錢,川樸五分,炙草三錢,再數服,或消散,或破流黃水愈矣。初愈改用原方,實滋陰去瘀,善後之良方也。
鄭按:結核未消,仍須去瘀。病家疑桃仁、紅花破血,而不敢多服重用。瘀郁釀膿,一經破潰,轉致成瘡,最難收口,吾見亦多矣。如用塗核散尚未消,則用拙定經驗化核散塗之。亦無不消,然藥須再服,內外夾攻,方能奏功。
人雖虛弱,切忌溫補。蓋熱證傷陰,初愈古法惟滋陰,戒溫補。況結核未消即熱毒未清,溫補助熱,其毒必發。此時體虛,再病必無救矣。惟質素虛寒偶感熱毒,調治既清,復回本質,證見虛寒,然後用補。亦宜陰陽兩補,勿遽溫補峻補貽害也。
鄭按:此章為初愈叮嚀告誡,提醒善後大法,竊恐蠻補貽害,前功盡棄。匪特溫補藥劑不可投,即膩補食物亦不可吃,此時服藥宜滋陰,食品宜清淡,則無不霍然愈矣。若有素體虛寒,愈後又見虛寒脈證,只宜陰陽雙補,方不貽害。
病時熱結旁流,已經加承氣下去熱毒,(此句鄭增。)愈後六七日不大便,乃精液未充。(此句鄭增。)用六成湯,當歸錢半,生地五錢,白芍一錢,天冬二錢,麥冬二錢,元參五錢,二服,大便自易。初愈,昏昏欲睡,(原書作迷睡。)手足微冷,核消後,微有浮腫。此由血虛未復,氣無所附。
(此二句鄭增。)用補血湯,生耆八錢,當歸四錢,皆宜小心體認,切勿倉皇誤事。
鄭按:此段二條治法,原文倒置,未見貫串,恐有錯簡,且方又別列,體例未合,故略為移易,非敢妄加更改也。
以上諸法,俱從屢次試驗得來,證以強壯者為多。故於人屬強壯病盛熱毒,家復有餘者,每於重危之證,必加羚羊角、犀角、西藏紅花,取其見效較捷耳。無如人情多儉,富者聞而退縮,貧者更可知矣。茲為推廣,分別熱盛毒盛兩途,隨證加藥,亦足以治病。如初起系熱盛之證,加石膏、知母、淡竹葉,或螺靨菜、(原書名雷公根。
白話文:
原方加減法(羅本載治法,現在我將其簡化易懂)
說明:這種鼠疫的毒素是從地底來的,婦女因為大多待在室內,更容易感染。所以,我會用原本的藥方,根據每個人的症狀調整來治療。只有懷孕的婦女,因為需要用血來滋養胎兒,所以要依照醫書上的禁忌,去掉桃仁、紅花這些活血的藥材,改用紫草茸、紫背天葵,再加入黃芩、桑寄生這些安胎的藥材,這樣就能夠環環相扣,不會出錯。但是,如果熱毒累積太久,還是容易傷到胎兒,所以剛開始發病的時候要趕快吃藥,熱毒很嚴重的時候也要趕快追擊,就像《黃帝內經》說的,有原因的病就不會突然死掉。
如果病人需要瀉下(排便),雖然不用芒硝,但是如果病人身體本來就虛弱,或是邪氣太強正氣太弱,胎兒很容易流掉,所以像是大黃、川樸、枳實這些藥也要減量,這樣才不會耽誤病情。
還有,如果婦女剛好遇到月經來的時候感染這種病,熱毒可能會跑到血室裡面。如果體質不是很好,桃仁、紅花這些藥可以減量,或是加上紫草茸、紫背天葵這些藥材,會更安全。
各種症狀都消除了,只有淋巴結還沒消退,還是要繼續吃藥,因為瘀血還沒完全去除,不然就會變成瘡。原本的藥方去掉柴胡、葛根,改用大劑量的生地黃,炙甘草代替甘草,當歸加倍,其他藥材減半,再加元參。如果氣虛,可以加黃耆。每天服用一次,大約三、四次淋巴結就會漸漸消退。如果還沒完全消退,就用當歸、大劑量的生地黃和元參,加上減少劑量的翹、芍藥、桃仁,再加黃耆、川樸、炙甘草,再吃幾次,淋巴結應該就會消散,或是破裂流出黃色的膿水就好了。剛痊癒時,改回原本的藥方,用來滋陰和去除瘀血,是很好的善後藥方。
說明:淋巴結還沒消退,還是要繼續去瘀。病人常常會擔心桃仁、紅花這些藥會破血,所以不敢多吃。但是,如果瘀血累積變成膿,一旦破裂,就會變成很難癒合的瘡,我見過很多這樣的例子。如果用「塗核散」還沒消退,就用我調配的「化核散」來塗抹,也都會消退。但是,還是要內服外用一起治療,效果才會好。
雖然人很虛弱,但絕對不能用溫補的藥。因為熱病會傷陰,剛痊癒的時候,古時候的方法都是滋陰,避免溫補。何況淋巴結還沒消退,就表示熱毒還沒清除,溫補會助長熱毒,毒素就會爆發出來。這個時候身體很虛弱,如果再發病就沒救了。只有本來體質就虛寒,偶爾感染熱毒,治療好後恢復原本的虛寒體質,才能用補藥。而且也要陰陽雙補,不要馬上用溫補峻補的藥,不然會造成傷害。
說明:這段是在提醒大家剛痊癒時要注意的事情,說明善後的重點,因為我怕亂補會造成傷害,讓之前的努力都白費。不只溫補的藥不能吃,連油膩的食物都不能吃。這個時候,吃藥要滋陰,食物要清淡,這樣很快就會痊癒。如果本來體質就虛寒,痊癒後又出現虛寒的症狀,就只能用陰陽雙補的藥,才不會有問題。
生病的時候因為熱結導致腹瀉,已經用承氣湯來瀉下熱毒(這是鄭醫師補充的)。痊癒後六、七天沒有大便,是因為精液還沒恢復(這是鄭醫師補充的)。這時可以用六成湯:當歸、生地黃、白芍、天冬、麥冬、元參。服用兩次,大便就會順暢。剛痊癒時,常常會昏昏欲睡(原文是「迷睡」),手腳有點冰冷,淋巴結消退後,可能會有點水腫,這是因為血虛還沒恢復,氣沒有依附的地方(這是鄭醫師補充的)。這時可以用補血湯:黃耆、當歸。這些都要仔細辨別,不要匆忙出錯。
說明:這段的兩條治療方法,原文順序顛倒,沒有連貫性,可能是有錯簡,而且藥方又另外列出來,體例不符合,所以我稍微調整順序,並不是亂改的。
以上這些方法,都是經過多次實驗得來的,適用於體質強壯的人。所以,對於體質強壯、病情嚴重、熱毒很盛,家裡又有錢的人,如果病情很危險,我會加上羚羊角、犀角、西藏紅花,因為這樣效果比較快。但是,大部分的人都很節儉,有錢人聽到就退縮,更何況是窮人。所以,我將病情分成熱盛和毒盛兩種,根據不同的症狀來加藥,這樣也足以治病。如果剛開始是熱盛的症狀,可以加石膏、知母、淡竹葉,或是雷公根(原文名為雷公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