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約編》~ 探源篇 (2)
探源篇 (2)
1. 探源篇
有平時在墟市得病者,舁歸家,其轎門迎風者愈,閉轎門者竟死。且有棺斂將葬盜盡竊其衣服,夜得風露涼解,遂生者,其故亦瞭然矣。所可恨者,富貴之人,珍重太過,不敢見風,不肯服寒峻之品,遂至韞熱不救,至婢女得病,又慮其傳染。病未甚,即棄置不顧,此真俗見之誤也。
夫鼠穴於土中受地氣獨早也。顧其死者目必突而赤,頃刻有蛆,氣極臭穢,移置他處,轉面向風,勿觸其氣。嘗有鼠朽腐箱內,婦女開箱,觸其臭即暈跌死。有見死鼠甚巨,舞摩玩弄而後瘞之。歸坐即死,有鼠將死,而貓噬之。貓死,人食其貓,人死。高州城外瘞鼠處牛齕其草,牛死,犬亦如是。
彼鼠之生者,則渡水遠逃,常銜青草,但不知此草何名,可以作治疫之藥否。所逃之處,則皆清涼近水之區也。既而匪徒遍傳放藥,藉端滋事,人心惶惑。或謂是疫皆毒藥所致。識者非也。所慮者,廣西雷廉二十年來,皆十一月疫起,五月疫止,城市者重,村落者輕,恐高州亦難免後禍,吾不知醫,無從剖析方劑,姑就所聞於朋友者,述其避法治法於後。
白話文:
有些人平時在市集生病,被抬回家,如果轎子的門是迎著風的,病就好了;如果轎門是關閉的,反而就死了。還有的人,棺材都已經準備好要下葬了,卻被盜賊偷走了衣服,夜晚吹到風、受了涼反而清醒活了過來,其中的道理也很清楚了。
最可恨的是,那些富貴人家,過分愛惜自己,不敢吹風,不肯吃寒涼藥,以致於身體鬱積熱氣無法救治。甚至家裡婢女得病了,又擔心被傳染,病情還沒嚴重,就直接丟在一旁不管,這真是世俗的錯誤觀念。
老鼠在土洞裡,最早感受到地下的陰氣。你看牠們死後,眼睛一定突出而且發紅,很快就會生蛆,氣味非常臭穢,要移到別的地方,讓牠們的頭面向風,不要碰到那股臭氣。曾經有老鼠爛在箱子裡,婦女打開箱子,碰到那股臭氣就昏倒死了。也有人看到一隻很大的死老鼠,拿在手上把玩,然後才埋掉,結果回家坐下就死了。還有老鼠快死的時候,被貓吃掉,貓死了,人又吃了那隻貓,人也死了。高州城外埋老鼠的地方,牛吃了那裡的草,牛死了,狗也一樣。
那些活著的老鼠,就會遠遠地逃到水邊,常常口裡咬著青草,只是不知道那是什麼草,能不能拿來當作治療瘟疫的藥。牠們逃的地方,都是清涼而且靠近水的地方。後來,有壞人到處散播謠言,藉機製造事端,人心惶惶。有人說這次的瘟疫都是毒藥造成的,明白事理的人都知道不是這樣。
我擔心的是,廣西雷州、廉州一帶,近二十年來,都是十一月開始有瘟疫,到五月才結束。城市裡的疫情比較嚴重,鄉村就比較輕微。恐怕高州也難免會遭受這樣的後患。我雖然不懂醫術,沒辦法分析藥方,姑且就把我從朋友那裡聽來的,把避疫和治療的方法記錄在後面。
2. (附)論鼠疫當清其源法(楊本)
何謂鼠疫,疫將作而鼠先斃,人觸其氣,遂成為疫。蓋地氣暴發,惟鼠得之最先,鼠當中毒之際,熱渴既甚,以水為可救療,嘗於水缸恣飲滿腹,甚至案上茶杯,稍沾余滴,人不之察,誤食其餘,而受毒遂不淺矣。固不獨目睹斃鼠,不及掩鼻,感觸其氣已也。竊思疫氣之作,避之既無可避,防之復不勝防,徒窮其流而不清其源,亦未為得法。
倘聞鄰近鼠死頗多,先於家中床榻椆櫃之下,將赤小豆、白蘿蔔(俗呼菜頭)、荸薺(俗呼尾梨)清解之物,散布地上,俾中毒之鼠,竊食亦可解免。鼠既無恙,尚何有穢濁之氣哉?所費無多,請嘗試之。愚昧之見,閱者幸勿以為迂也。
白話文:
什麼是鼠疫呢?在鼠疫即將爆發前,老鼠會先死亡,人如果接觸到這種病毒氣息,就會感染上鼠疫。這是由於地下的病毒突然爆發,老鼠是最先受到影響的動物。在中毒的時候,老鼠會感到極度的熱和口渴,於是它們會去尋找水源,像是家中的水缸,它們會喝到肚子飽滿,甚至連桌子上的茶杯殘留的水也會去舔,人們往往沒有注意到這些,不小心喝了那些被污染的水,因此受到了嚴重的毒素。
我們不能只看到死掉的老鼠,卻沒有想到要避免接觸到它們的氣息,只是去應付後果,不去清除病源,這是不對的。
如果聽到附近有很多老鼠死亡的消息,可以在家裡的牀下、櫃子下等地方,散放一些赤小豆、白蘿蔔(通常稱為菜頭)、荸薺(通常稱為尾梨)等可以解毒的食物,讓中毒的老鼠吃了之後可以解毒。這樣一來,如果老鼠不會死亡,就不會有髒污的空氣了。這樣做花費不多,我建議大家可以試試看。我的想法可能有些簡單,讀者們請不要認為這是迂腐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