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溫時疫治療法》~ 第四章 衛生及預防 (12)
第四章 衛生及預防 (12)
1. 第二節,未病之預防
草果仁(五分),檳榔(錢半),真川樸(八分),炒白芍(錢半),炙甘草(五分),生川柏(五分),焦山梔(二錢),浙茯苓(三錢)
柴胡白虎湯,見丹波廉夫先生《傷寒廣要》。
川柴胡(八分),生石膏(六錢),白知母(三錢),生甘草(六分),生粳米(三錢,荷葉包煎),青子芩(二錢),仙露夏(錢半)
青蒿鱉甲煎,見吳鞠通先生《溫病條辨》。
青蒿腦(二錢),生鱉甲(五錢),細生地(四錢),白知母(二錢),粉丹皮(三錢)
新絳旋覆花湯,仲景方。
真新絳(一錢),旋覆花(三錢),蔥頭(十四枚)
秦艽弊甲湯,見《張氏醫通》。
左秦艽(錢半),生鱉甲(四錢),全當歸(錢半),白知母(錢半),川柴胡(八分),地骨皮(四錢),青蒿腦(錢半),烏梅肉(三分)
加味逍遙散,見薛立齋先生醫案。
白歸身,酒炒白芍(各錢半),土炒白朮,浙茯苓(各一錢),川柴胡,炙甘草(各五分),焦山梔,丹皮(各錢半),蘇薄荷(三分,沖。)
半貝丸,見徐氏《衛生業錄》。
生半夏(八錢),京川貝(一兩二錢,去心)
共研細末,炒至微黃,候冷,生薑汁搗勻煉丸,裝入磁瓶,弗令泄氣。每服一分五釐,開水半酒杯。於瘧未來時,先一時辰服,遲服則不效。重者下次再服一分五釐,無不愈。愈後,戒食發物及雞蛋南瓜等三個月,永不再發。
瘧疾五神丹,何廉臣經驗方。
姜半夏(八錢),京川貝(一兩二錢去心),青皮(八錢),全青蒿(一兩),金雞勒(二錢)
共研細末,淡姜水和丸,如綠豆大,硃砂為衣,每服一錢。
按:錢塘趙恕軒《本草綱目拾遺》云:金雞勒,細枝中空,儼如去骨遠志,味苦性熱,能達營衛,行氣血,用以治瘧,一服即愈。此方從儀徵楊賡起軍門家傳秘方,參酌而出,經驗多人,歷試不爽,妙在並無後患,功在金雞納霜丸之上,用敢公布。
丁蔻理中丸,見廣東陳利《濟藥局方》。
炒冬朮(二兩),潞黨參,炙甘草,乾薑(各一兩),公丁香(三錢),白豆蔻(二錢)
共研細末,水泛為丸,每服錢半至三錢,開水送下。
鱉甲煎丸,見仲景方。
鱉甲(十一分),赤硝(十二分),炒蜣螂,柴胡(各六分),炒䗪蟲,丹皮,芍藥(各五分),炙蜂房(四分),炒鼠婦,阿膠,大黃,烏扇,紫葳花,桂枝,乾薑,黃芩,川樸,石葦(各三分),桃仁,瞿麥(各二分),葶藶,半夏,人參(各一分)
上二十三味為末,取煅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斤五斗,浸灰,候酒盡一半,著鱉甲於中,煮令泛爛如膠漆,絞取汁。內諸藥煎為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七十丸,日二服。
白話文:
第二節,未病之預防
以下是一些預防疾病的藥方和配方:
草果仁檳榔方: 使用草果仁五分、檳榔一錢半、真川樸八分、炒白芍一錢半、炙甘草五分、生川柏五分、焦山梔二錢、浙茯苓三錢。
柴胡白虎湯: 這個方子出自丹波廉夫先生的《傷寒廣要》,使用川柴胡八分、生石膏六錢、白知母三錢、生甘草六分、生粳米三錢(用荷葉包著一起煎)、青子芩二錢、仙露夏一錢半。
青蒿鱉甲煎: 這個方子出自吳鞠通先生的《溫病條辨》,使用青蒿腦二錢、生鱉甲五錢、細生地四錢、白知母二錢、粉丹皮三錢。
新絳旋覆花湯: 這是張仲景的方子,使用真新絳一錢、旋覆花三錢、蔥頭十四枚。
秦艽鱉甲湯: 這個方子出自《張氏醫通》,使用左秦艽一錢半、生鱉甲四錢、全當歸一錢半、白知母一錢半、川柴胡八分、地骨皮四錢、青蒿腦一錢半、烏梅肉三分。
加味逍遙散: 這個方子出自薛立齋先生的醫案,使用白歸身、酒炒白芍各一錢半、土炒白朮、浙茯苓各一錢、川柴胡、炙甘草各五分、焦山梔、丹皮各一錢半、蘇薄荷三分(沖服)。
半貝丸: 這個方子出自徐氏的《衛生業錄》,使用生半夏八錢、京川貝一兩二錢(去心)。將它們一起研磨成細末,炒至微黃,冷卻後用生薑汁搗勻煉成藥丸,裝入密封的瓷瓶中。每次服用一分五釐,用溫開水送服。在瘧疾發作前一個時辰服用,如果遲服則沒有效果。病情嚴重的人,下次可再服一分五釐,通常都能治癒。病癒後,要戒食容易引發疾病的食物和雞蛋、南瓜等三個月,這樣就可以不再復發。
瘧疾五神丹: 這是何廉臣的經驗方,使用薑半夏八錢、京川貝一兩二錢(去心)、青皮八錢、全青蒿一兩、金雞勒二錢。將它們一起研磨成細末,用淡薑水和成藥丸,如綠豆大小,再用硃砂包衣。每次服用一錢。
備註: 錢塘趙恕軒在《本草綱目拾遺》中說:金雞勒,細枝中空,像去骨的遠志,味苦性熱,能通達營衛,運行氣血,用來治療瘧疾,服用一次就能痊癒。這個方子是從儀徵楊賡起軍門家傳秘方改編而來,經過多人驗證,屢試不爽,效果很好而且沒有後遺症,比金雞納霜丸還要好,所以才敢公佈出來。
丁蔻理中丸: 這個方子出自廣東陳利《濟藥局方》,使用炒冬朮二兩、潞黨參、炙甘草、乾薑各一兩、公丁香三錢、白豆蔻二錢。將它們一起研磨成細末,用水製成藥丸,每次服用一錢半至三錢,用溫開水送服。
鱉甲煎丸: 這個方子出自張仲景,使用鱉甲十一分、赤硝十二分、炒蜣螂、柴胡各六分、炒䗪蟲、丹皮、芍藥各五分、炙蜂房四分、炒鼠婦、阿膠、大黃、烏扇、紫葳花、桂枝、乾薑、黃芩、川樸、石葦各三分、桃仁、瞿麥各二分、葶藶、半夏、人參各一分。將以上二十三味藥研成粉末,取煅燒過的灶灰一斗,用清酒一斤五斗浸泡灰燼,等酒剩下一半時,放入鱉甲在其中煮,直到鱉甲變得像膠漆一樣爛,然後絞取汁液。把其他藥材放入鱉甲汁中煎煮,製成藥丸,如梧桐子大小。每天早晚空腹服用七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