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高
《溫疫明辨歌訣》~ 辨溫疫兼暑
辨溫疫兼暑
1. 辨溫疫兼暑
時疫兼暑惟長夏,(時疫兼寒兼風,四時皆有;若兼暑,則惟長夏有之也。)脈細弦濡多吐瀉。(弦細芤濡暑脈也。吐瀉傷於暑濕也。)藿茹(湯)平胃(散)或四苓(散),燥脾利水隨宜寫。吐瀉煩渴舌苔黃,方為兼疫無假借。(長夏吐瀉,傷於暑濕為多,必煩渴苔黃有熱象者,方為兼疫。)
白話文:
對於夏季同時夾帶暑氣的疫情,只會發生在長夏季節。(夏季同時夾帶寒氣或風氣的疫情,在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現;但若夾帶暑氣,則只有長夏季節才會有。)患者的脈象多呈現細弱且柔軟的狀態,常伴有嘔吐與腹瀉。(這種細弱且柔軟的脈象是暑脈的特徵。嘔吐與腹瀉是由暑濕所引起的。)
治療上可選擇使用藿香正氣湯、平胃散或是四苓散,根據病情來調整,用以燥化脾濕和利尿排水。如果患者除了嘔吐、腹瀉外,還伴有煩躁口渴以及舌苔呈黃色,這纔是暑疫的具體表現,並無虛假。(在長夏季節,因暑濕導致的嘔吐與腹瀉情況較多,但必須當患者出現煩躁口渴、舌苔黃色且有熱象時,才能確定是暑疫。)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