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病之研究》~ 卷下 (1)
卷下 (1)
1. 雜氣論
方書云。天行時行病。而不言其所行之氣。為何等氣。又可氏乃言之雜氣。雜氣中。有一種之猛烈。言之厲氣。往哲所未闡發。卓犖确論也。然唯謂六氣之外。別有雜氣。其為氣也。無所可求。無象可見。而不言其氣之為何物。其起從安所。則泛然幾乎河漢之言已。蓋雜氣之起。
當復有因焉。因明而百雜氣可辨也。余讀左氏(昭四年)申豐曰。冬無愆陽。(冬溫)夏無伏陰。(夏寒)秋無苦雨(甘霖)春無悽風(寒)雷出不震。(霆)無菑。霜雹癘疾不降。(癘惡氣也。)。民不夭札。(短折為夭。夭死為札。)據是觀之。疫癘之行。因六氣之不和。
鄭玄曰。癘疫。氣不和之疾。疫癘之氣。即風寒雨陽。不正之氣所化成。非六氣之外。別有一種之癘氣者。醫和曰。淫生六疾。淫過也。過度失常即不正。不正即淫邪。淫邪之行。變幻不一。而足雜氣之作疾。變態無限。惡莫所不抵。故所謂雜氣者。即六氣不正之所釀成。非六氣外別有一氣也。
白話文:
根據古籍記載,天行時行病的產生並未詳細描述所受影響的氣候條件,例如是哪一種氣候。鄭氏則指出存在「雜氣」,其中一種非常強烈的「厲氣」,這點是前人未曾深入探討的。然而,認為除了六種基本氣候之外還有雜氣的存在,這種氣候特性無法尋求或觀察到,卻沒有明確說明這種氣體是什麼物質,以及它們如何產生,這樣的論述似乎有點空泛,接近於無稽之談。
事實上,雜氣的出現應該是有多個原因。當我們瞭解這些原因後,就能夠區分和理解不同的雜氣了。我閱讀《春秋左氏傳》(昭公四年)中,申豐說道:冬季不應出現過暖的陽光(冬季溫暖),夏季不應出現寒冷的陰雨(夏季寒冷),秋季不應有過多的雨水(甘霖),春季不應有寒冷的風(寒風)。雷鳴不應震動(雷霆),沒有災害(無災難),霜、冰雹和瘟疫不應降臨(瘟疫是惡氣所致)。人民不會早夭(短命死亡為早夭,早夭為早死)。
從這個觀點來看,瘟疫的發生是由於六種基本氣候的不協調所導致的。鄭玄認為,瘟疫是氣候不協調所引發的疾病,瘟疫的氣候,就是風、寒、雨、陽等不正常的氣候所形成的,並非六種基本氣候之外另有特殊的一種瘟疫。醫和則說道,過度的行為會產生六種疾病,過度即失常,失常即是不正常,不正常即是邪惡行為。邪惡行為的產生,變化多端,足以成為雜氣引發疾病的源頭,其變化無窮無盡,一切的惡行都可以被包含在內。因此,所謂的雜氣,實際上就是六種基本氣候失調所造成的,而非六種氣候之外的另一種氣體。
故方其發也。多挾時令之氣。又可氏言之。借時氣而發。難經(五十八難。)舉五傷寒曰。有風溫。有濕溫。長沙氏作傷寒論曰。中風。中寒。風濕相搏。周官曰。四時癘疫。春時有痟首疾。夏時有癢疥疾。秋時有瘧寒疾。冬時有嗽上氣疾。皆以帶專令之氣。致有許多之名色。
是古義也。故謂雜氣者。六氣不正之氣。非別有一種。亦足以證。
兵荒之後。疫癘大行何也。夫一氣之不和。尚有雜氣行焉。況如兵亂凶荒。由陰陽之氣。亂不調燮。且餓莩不斂。死亡無訟。怨魂殘氣。充塞其地。能合不和氣。發為癘氣。子產曰。鬼有所歸。則不為癘。其治在君子。醫巫攻之。
白話文:
因此,疾病的發作,大多受到時令氣候的影響。也可以說,疾病借著時令氣候而發作。《難經》中說,五種傷寒分別是風溫、濕溫。《傷寒論》中說,中風、中寒、風濕相搏。《周官》中說,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疾病,春天有頭疼病,夏天有皮膚病,秋天有瘧疾,冬天有咳嗽上氣病,這些疾病都因為受到時令氣候的影響,而有了不同的名稱。
這就是古代醫學的觀點,所以我們說雜氣,指的是六氣不正的氣,並不是別的特殊氣體。這也足以證明這點。
戰爭之後,瘟疫流行的原因是什麼呢?因為氣候不和,就會有雜氣流行,更何況像戰爭、災荒這種情況,由於陰陽氣不調和,再加上餓死的人沒有收斂,死者沒有申訴,怨魂殘氣充塞大地,就會和不和之氣結合,發成瘟疫。子產說,鬼魂有歸宿,就不會造成瘟疫,這就需要君主治理,醫生巫師才能對付它。
雜氣之一篇。又可氏究力。曲盡乎雜氣之情態。無得而可間然矣。但至於大麻。鶴膝。歷節。老人中風。腸風。厲癇。癰疔。流注。丹毒等之疾。以眾人所病。其證相同。言之雜氣之所謂。然其病名顯然。有因而後發。不可言之雜氣。若以眾人其證相同。言之雜氣乎。如虛勞勞瘵。
亦言雜氣所為可乎。乃矯曲過正。駟不及舌也。又云。瓜瓤溫。探頭溫。疙瘩溫。幸而幾百年來。罕有之證。余於他書。未嘗見此病名。近於清人劉松峰。雜疫論中。始見載瓜瓤疙瘩之證。治須查看。備不虞。
白話文:
這篇文章探討了雜氣的各種情況,可氏研究精深,將雜氣的情形分析得淋漓盡致,無人能反駁。然而,像是大麻、鶴膝、歷節、老人中風、腸風、厲癇、癰疔、流注、丹毒等疾病,雖然許多人患病,症狀相似,也能歸類於雜氣所致,但這些病名明確,有其發病原因,不應被稱為雜氣。若以眾人症狀相同就稱為雜氣,那像虛勞、勞瘵這樣的病症,也能說是雜氣所致嗎?這顯然是曲解了雜氣的本意,是錯誤的說法。又說瓜瓤溫、探頭溫、疙瘩溫等症狀,幸虧幾百年來很少見。我在其他書籍中也沒有見過這些病名,直到最近才在清人劉松峰的《雜疫論》中看到瓜瓤疙瘩的症狀記載。治療時需仔細查看,以防不測。
2. 蛔厥
蛔厥之一證。又可氏所說。在胃實之際。兼見蛔厥也。故治胃熱。蛔厥自愈。是發傷寒論之餘緒也。余頃年屢遇此證。從胃寒來者居多。其證不異厥陰篇所云。夫溫病及熱稍解。乃飲食應進。有忽發嘔反不食。是屬蛔厥。其證兩顩潮紅。下唇鮮紅而干。時心煩臂熱。或發熱呻吟。
時靜默不語。或腹痛腹熱。心下妨悶。時唾涎沫。其脈數而弦。若浮大。是其證候也。雖口舌乾燥。大便幾日不行。宜陶氏安蛔湯。與湯數日。假令無其效。勿錯慮於其間。是蟲氣之盛。而藥力之未達也。有旬日方有效者。又有不過二三貼。而有效者。若腹痛不已。投劑無效者。
白話文:
蛔厥是一種病症,古籍記載,在胃實的情況下,也會伴隨出現蛔厥。因此治療胃熱,蛔厥便會自行痊癒,這是《傷寒論》的餘緒。我近年來多次遇到這種病症,多半是源於胃寒。症狀與《厥陰篇》所記載的一致,溫病和熱症稍退,飲食應當進食,卻突然出現嘔吐反胃不食,這就是蛔厥。症狀包括兩頰潮紅,下唇鮮紅而乾燥,時常心煩臂熱,或發熱呻吟,時而靜默不語,或腹痛腹熱,心下悶脹,時常吐口水,脈象數而弦,若浮大,這些都是蛔厥的徵候。即使口舌乾燥,大便數日不通,也應該服用陶氏安蛔湯。服用數日,如果沒有效果,也不要過於擔憂,這是蟲氣太盛,藥力尚未達到的緣故。有的需要十天左右才會有效,有的只需服用兩三帖藥就見效。如果腹痛持續,服用藥物無效,就要另尋他法了。
宜甘草粉蜜湯救急。
此證每於熱稍減之際而發。有與升陽散火湯證相似。幾乎難別者。余常以舌胎之有無撿之。百無一失。理中安蛔湯方。
甘草粉蜜湯方
人參,朮,茯苓,山椒,烏梅,乾薑,甘草
上七味照常煎服。今加甘草。乃蟲得甘則動。動者易制。椒梅以殺之。即烏梅以蜜丸之意也。若手足微冷。加附子。
白話文:
遇到這種情況,應該立即服用甘草粉蜜湯來救急。這種病症通常在熱症稍微減退時出現,與升陽散火湯的症狀類似,幾乎難以區分。我經常根據舌苔的有無來判斷,百試百靈。理中安蛔湯也適合此症。
甘草粉蜜湯的組成:人參、術、茯苓、山椒、烏梅、乾薑、甘草。
七味藥按照常規煎服。現在加入甘草,因為蟲子遇到甘甜的東西就會活動,活動的蟲子更容易控制。山椒和烏梅用來殺蟲,就像用烏梅蜜丸一樣。如果手腳略微發冷,可以加入附子。
3. 呃逆
呃逆古曰噦是也。(又可氏亦似被注誤陶等)又可氏云。寒熱皆令呃逆。但治本證。其呃自止是也。巢源(卷九)熱病噦候曰。伏熱在胃。則令人胸滿。胸滿則氣逆。氣逆則噦。若大下已後。飲下多胃內虛冷。亦今噦也。今按不唯胃冷。屬陰證最多。又可氏所譏者。吳人每見於胃實之際噦者。亦以為胃冷治之也。噦有寒熱之別。應將餘證參考。自勿錯誤之失爾。
溫疫下證。具投承氣下之。煩狂已定。忽有發噦。以其脈無力。更與四逆湯。凡十有餘貼而止。以其無即效。勿半途換劑。非劑之不應。病深藥未徹其處也。
少陰證發噦。與四逆輩而不止者。宜天樞氣海灸之。溫疫發噦。不論寒熱。其證甚重。宜勿忽諸。故經曰。病深者其聲噦。是也。又有兼見腹鳴。為往來蛙聲。其證極危。
白話文:
呃逆,古人稱之為噦。又可氏認為,寒熱都能導致呃逆,但應治本證,讓呃逆自行停止。巢源(卷九)中提到,熱病出現噦的症狀,是因為伏熱在胃,導致胸滿,胸滿則氣逆,氣逆則噦。如果病人是大下之後,喝了太多水,胃內虛冷,也會出現噦。
現在來看,不只是胃冷,陰證的情況更多見。又可氏批評,吳地的人常常看到胃實的情況出現噦,卻也認為是胃冷,用冷藥治療,這是錯誤的。噦有寒熱之分,應該根據其他症狀進行判斷,不要犯錯誤。
溫疫下證,可以使用承氣湯下瀉,煩狂已定,突然出現發噦,因為脈象無力,應該再使用四逆湯。服用十貼以上才停止,如果沒有效果,不要中途換藥,不是藥方不對,而是病情深重,藥物尚未完全滲透到病灶。
少陰證出現發噦,使用四逆湯卻無法停止,應該灸天樞、氣海穴。溫疫發噦,不論寒熱,症狀都很嚴重,不可忽視。經書上說,病情深重的人,呃逆的聲音會很響,就是這個道理。還有,如果同時出現腹鳴,像青蛙叫一樣的聲音,病情非常危險。
4. 腹鳴
腹鳴與轉氣。其證自異也。轉氣屬實。雷鳴屬虛寒。考之經論。無一屬實。其甚者。為往來蛙聲。是因中焦不運。下焦不通。其狀腹內閣閣盈盈如蛙鳴。從呼吸上下。時與呼氣偕迸出。其聲濁惡而長。謂之硬氣。此因上焦不歸。上焦不歸。下焦不通。固莫可治之理。但其不至與呼氣偕迸泄。食之不絕者。或可挽回矣。
一男子。熱稍解。腹無宿結。心下膨悶。時為往來蛙聲。飲食俱減。小便不利。其脈無力。是欲為下利也。與補中湯(出濟世方。)加附子而愈。
一武弁。甫下強仕。以縱酒多欲。陰素大虧。適感溫疫。十有餘日。而及熱半解。精神隨衰。食亦日減。小便稀通。忽發噦不止。以勢危篤。請治於余。視其脈弱而無神。可維特辭。以逆施不及。固請。與四逆湯加人參無效。忽兼見往來蛙聲證。以無他策。增重劑而投之(每日所與之附子凡二十有餘錢。
參姜稱此。)連日無寸效。跗上見腫而斃。聊記證治。以具參酌云。
白話文:
腹鳴和轉氣,症狀截然不同。轉氣屬於實證,雷鳴屬於虛寒。查閱醫書典籍,並無任何關於轉氣屬於實證的記載。嚴重的腹鳴,就像青蛙叫聲,來回響動,這是因為中焦不運化,下焦不通暢。表現為肚子裡咕嚕咕嚕響,聲音像青蛙叫,隨著呼吸上下起伏,有時和呼氣一起迸發出來,聲音低沉惡濁且持續不斷,稱為硬氣。這是由於上焦不歸元,上焦不歸元,下焦不通暢,這種情況本就無藥可治。但如果腹鳴不至於和呼氣一起迸發出來,還能進食,或許還有挽回的餘地。
有一名男子,發熱略微消退,腹部沒有宿積的結塊,心下脹悶,偶爾出現來回的蛙鳴聲,飲食都減少,小便不利,脈象無力,這是想要腹瀉的徵兆。給他服用補中湯,並加入附子,病症就痊癒了。
有一名武官,剛下戰場就縱情酒色,長期以來損傷了腎陰,恰巧染上溫疫。十多天后,發熱稍微消退,精神也逐漸衰弱,食慾日益減退,小便稀少。突然出現呃逆不止,病情危急,向我求醫。我診脈發現脈象微弱,毫無生機,原本想婉拒,但病人再三懇求,就用逆治之法,給他服用四逆湯,加入人參,但沒有效果。突然又出現來回的蛙鳴聲,因為別無他法,就加重藥量給他服用(每天服用附子二十多錢,參姜說了這件事)。連續多日不見好轉,腳踝出現腫脹,最後就去世了。我記錄下這個案例,供後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