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秋吉質

《溫疫論私評》~ 卷上 (1)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

1. 原病

病疫之由。昔以為(傷寒例)非其時有其氣。春應溫而反大寒。夏應熱而反大涼。秋應涼而反大熱。冬應寒而反大溫。得非時之氣。長幼之病相似。以為疫。餘論則不然。夫寒熱溫涼。乃四時之常。因風雨陰晴稍為損益。假令秋熱必多晴。春寒因多雨。較之亦天地之常事。未必多疫也。

傷寒與中暑。感天地之常氣。疫者感天地之厲氣。在歲運有多寡。在方隅有厚薄。在四時有盛衰。此氣之來。無論老少強弱。觸之者即病。(猶飲酒者多少皆醉)邪從口鼻而入(王慈溪明醫雜著)則其所客。內不在臟腑。外不在經絡。舍於夾脊之內。去表不遠。附近於胃。乃表裡之分界。

白話文:

病疫之由

古人認為,傷寒等疾病之所以發生,是因為時令失常,出現了不應有的氣候。比如春天應該溫暖,卻反常地寒冷;夏天應該炎熱,卻反常地涼爽;秋天應該涼爽,卻反常地炎熱;冬天應該寒冷,卻反常地溫暖。由於這種非時之氣,導致了老少皆病,人們便將其稱為疫病。

然而,我認為並非如此。寒熱溫涼,本就是四季的正常氣候變化,受到風雨陰晴等因素的影響,略有損益也屬正常。例如秋天炎熱,可能因為晴天多;春天寒冷,可能因為雨天多。這些都是天地間的常事,不一定是疫病流行的原因。

傷寒和中暑,是人體感受天地間常態氣候的變化而引起的。而疫病,则是人體感受天地間有害的厲氣而引起的。厲氣的流行程度,受到年份、地域、季節等因素的影响。这种厲氣一旦出现,無論老少强弱,接觸到就會生病,就如同喝酒,無論喝多少都会醉一样。

厉气从口鼻进入人体(王慈溪《明医杂著》),它不会停留在脏腑,也不会停留在经络,而是停留在夹脊之间,离体表不远,靠近胃部,屬於表里交界之处。

是為半表半裡。即針經(素問瘧論)所謂。橫連膜原是也。胃為十二經之海。十二經皆都會於胃。故胃氣能數布於十二經中。而榮養百骸。毫髮之間。靡所不貫。凡邪在經為表。在胃為里。今邪在膜原者。正當經胃交關之所。故為半表半裡。其熱淫(隨其脈理而浸漬也)之氣。

浮越(發也)於某經。即能顯某經之證。如浮越於太陽。則有頭項痛。腰痛如折。如浮越於陽膽。則有目痛。眉稜骨痛。鼻乾。如浮越於少陽。則有脅痛耳聾寒熱。嘔而口苦。大概觀之。邪越太陽居多。陽明次之。少陽又其次也。邪之所著。有天受。有傳染。所感雖殊。其病則一。

白話文:

這是半表半裡的症狀,也就是《針經》(《素問瘧論》)中所說的「橫連膜原」。胃是十二經的匯聚之處,十二經都匯集於胃,所以胃氣能遍布十二經,滋養百骸,無所不至。一般來說,邪氣在經脈中為表,在胃中為里。現在邪氣在膜原,正好是經脈和胃交匯的地方,所以是半表半裡。邪氣熱盛,隨著脈絡浸潤,會浮越到某個經脈,就會顯現出該經脈的症狀。比如浮越到太陽經,就會出現頭項痛、腰痛如折;浮越到陽膽經,就會出現目痛、眉稜骨痛、鼻乾;浮越到少陽經,就會出現脅痛、耳聾、寒熱、嘔吐口苦。總體而言,邪氣浮越到太陽經最多,陽明經次之,少陽經又次之。邪氣的來源,有天受也有傳染,雖然感染原因不同,但病症卻是一樣的。

凡人中鼻之氣。通乎天氣。本氣充滿。邪不易入。本氣適逢虧欠呼吸之間。外邪因而乘之。昔有三人冒霧早行。(博物志)空腹者死。飲酒者病。飽食者不病。疫邪所著。又何異耶。若其年氣來之厲。不論強弱。正氣消衰者。觸之即病。則又不拘於此矣。其感之深者。中而即發。

感之淺者。邪不勝正。未能頓發。或遇飢飽勞碌。憂思氣怒。正氣被傷。邪氣始得張溢。營衛運行之機。乃為之阻。吾身之陽氣。因而屈曲。故為熱。其始也。格(音隔)陽於內。不及於表。故先凜凜惡寒。甚則四肢厥逆。陽氣漸積。鬱極而通。則厥回而中外皆熱。至是。但熱而不惡寒者。

白話文:

鼻子通往外界,氣機暢通,人體正氣充足,邪氣就難以入侵。但當正氣不足,呼吸之間有空隙,外邪就會趁虛而入。古時候有三人在濃霧中早起趕路,空腹的人死了,喝酒的人病了,吃飽的人卻沒事,這說明外邪入侵,也講究機體的狀態。如果當年的氣候變化,產生了致病的因素,不論體質強弱,正氣不足的人接觸到就會生病,這就不再局限於飲食狀態了。被感染得厲害的人,馬上就會發病;感染不嚴重的,邪氣不及正氣,不能立即發作,但如果遇到飢飽勞累、憂思氣怒等情況,正氣受損,邪氣就會趁機蔓延,阻礙氣血運行,身體陽氣鬱結,就會發熱。一開始,陽氣被阻於內,還沒到達體表,所以先感到寒冷,嚴重時四肢冰冷。陽氣逐漸積聚,鬱結到極點就會疏通,寒氣退去,內外都發熱。到了這個時候,就只是發熱,不再感到寒冷了。

因其陽氣之通也。此際應有汗。或反無汗者。存乎邪結之輕重也。即使有汗。乃肌表之汗。若外感在經之邪。一汗而解。今邪在半表半裡。表雖有汗。徒損真氣。邪氣深伏。何能得解。必俟其伏邪漸潰。表氣潛行於內。乃作大戰。精氣自內。(胃中),由膜原以達表。振戰止而復熱。

此時表裡相通。故大汗淋漓。衣被濕透。邪從汗解。此名戰汗。當即脈靜身涼。神清氣爽。劃然而愈。然有自汗而解者。但出表為順。即不藥亦自愈也。伏邪未潰。所有之汗止。得衛氣漸通。熱亦暫減。逾時復熱。午後潮熱(熱之勢。如潮之進退。故名。)者。至是郁甚。陽氣與時消息也。

白話文:

因为体内阳气通畅,所以这时候应该出汗。如果反倒没有出汗,则取决于邪气结聚的轻重。就算有汗,也只是肌表汗,如果外感邪气停留在经络,一汗就能解。现在邪气处于半表半里,表面虽然出汗,却徒耗真气,邪气深伏,怎么能够解除呢?必须等到深藏的邪气逐渐溃散,表气潜行到内,才能进行一场大决战。精气从体内(胃中)出发,通过膜原到达表面,发热战栗停止后又再次发热。

此时表里相通,所以大量出汗,衣服被子都湿透了,邪气随着汗液排出,这叫做战汗。此时脉象应该平静,身体凉爽,精神清醒,气爽神清,一下子就痊愈了。也有人自汗而解,这只是邪气从表面排出,顺应自然,即使不药也能够自愈。如果深藏的邪气还没溃散,所有的汗液都会停止,只是卫气逐渐通畅,热也会暂时减轻,过一段时间又会发热。下午出现潮热(热气就像潮水一样进退,所以叫潮热)的,说明邪气郁结得很厉害,阳气随着时间变化消长。

自後加熱而不惡寒者陽氣之積也。甚惡寒或微或甚因其人之陽氣盛衰也。其發熱。或久或不久。或晝夜純熱。或黎明稍減。因其感邪之輕重也。疫邪與瘧彷彿。瘧不傳胃。惟疫乃傳胃。始則皆先凜凜惡寒。既而發熱。又非若傷寒發熱而兼惡寒也。至於伏邪動作。方有變證。其跡或從外解。

或從內陷。從外解者順。從內陷者逆。更有表裡先後不同。有先表而後里者。有先里而後表者。有但表而不里者。有但里而不表者。有表裡偏勝者。有表裡分傳者。有表而再表者。有里而再里者。從外解者。或發斑。或戰汗。狂汗自汗盜汗。從內陷者。胸膈痞悶。心下脹滿。

白話文:

之後發燒而不怕冷的人,是陽氣積聚的表現。嚴重的怕冷,或輕或重,取決於患者陽氣的強弱。發燒的時間,可能持續很久,也可能很快消失,可能整日整夜都發燒,也可能在黎明時稍微減輕,這取決於感受邪氣的輕重程度。疫病和瘧疾的表現相似,但瘧疾不傳染,只有疫病會傳染。一開始都會先出現畏寒,接著發燒,但這與傷寒發燒伴隨畏寒不同。至於潛藏的邪氣開始發作,就會出現各種變化,可能從外解表,也可能從內陷裡。從外解表的是順勢的,從內陷裡的是逆勢的。而且表裡出現的先後順序也不同,有的先表後裡,有的先裡後表,有的只有表症沒有裡症,有的只有裡症沒有表症,有的表裡偏於一方,有的表裡互相傳遞,有的表症反覆出現,有的裡症反覆出現。從外解表者,可能出現斑點,也可能出汗,包括狂汗、自汗、盜汗。從內陷裡者,則會有胸膈痞悶、心下脹滿等症狀。

或腹中痛。或燥結便秘。或熱結傍流。或協熱下利。或嘔吐噁心譫語。唇黃舌黑胎刺等證。因證而知變。因變而知治。此言其大略。詳見脈證治法等條。

質按。傷寒時疫。一病而二名也。醫家名之傷寒。世俗呼之時疫。其實一已。其為病。感天地之厲氣。沿門闔境相同。而流行傳染者。固無論也。長沙傷寒論自敘曰。卒然遭邪風之氣。嬰非常之疾。又曰。余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寧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

傷寒十居其七。若其不流行。不傳染者。何為死者之甚多也。按後漢書五行志曰。自建寧四年。至光和二年。相去僅九年。大疫三流行。與仲景自序相應。由是觀之。曰傷寒。曰時疫。一病而二名者。可得而知也。素問熱論曰。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可知指疫曰傷寒。

白話文:

或有腹痛。或有大便乾結。或有熱結旁流(熱結腸道旁)。或有熱結下痢。或有嘔吐噁心胡言亂語。嘴脣黃黑,舌苔刺痛等症狀。根據症狀可推知變化,根據變化可知道治療方法。此處僅概略說明,詳情請參閱脈證治法等條目。

考證

傷寒和時疫是一病兩名。醫家稱之為傷寒,世俗稱之為時疫。其實是同一種病。此病是由感染天地間的惡劣之氣而導致的。一鄉一境的人都相繼發病,而且傳染流行,這是無庸置疑的。長沙傷寒論序言中說:「突然遭遇邪風之氣,感染異常的疾病。」又說:「我的宗族人數本來眾多,超過二百人。自從建寧紀年以來還不到十年,三分之二的人已經死亡。」

傷寒十人中佔七人。如果它不流行,不傳染,為什麼死者會如此之多呢?後漢書五行志記載:「從建寧四年到光和二年,時間僅隔九年,大瘟疫流行了三次。」這與仲景的序言相吻合。由此可以看出,說是傷寒,說是時疫,其實是一病兩名。素問熱論中說:「如今的熱病者,都是傷寒一類的。」可見指疫病為傷寒。

所從來古矣。王叔和作傷寒例。不知傷寒為熱病之總司。徒泥其名義。求之四時之氣。以傷冬時寒者。為傷寒。以感非時氣者。為時行氣。吳氏立說排之。疫上冒一溫字。謂非傷寒者。亦非也。蓋吳氏所謂溫疫者。即長沙所謂陽明病也。吳氏所謂厲氣者。即長沙所謂邪風之氣也。

按素問瘧論曰。邪氣內薄於五藏。橫連膜原也。又王慈溪明醫雜著曰。有一種天行溫疫熱病。多發春夏之間。沿門闔境相同者。此天地之厲氣也。又曰。春秋時月。人感山嵐瘴霧毒氣。發寒熱。胸膈煩悶。不思飲食。此毒氣從口鼻入內也。吳氏蓋本於此等說。舉長沙溫病之目。

白話文:

自古以來,王叔和撰寫《傷寒論》,卻不了解傷寒是熱病的總稱,只拘泥於字面意思,根據四季氣候,將冬日受寒者稱為傷寒,感觸非時氣候者稱為時行氣。吳氏的理論駁斥了這種觀點,在“疫”字上加了一個“溫”字,認為非傷寒者也不正確。事實上,吳氏所說的溫疫就是長沙醫家所說的陽明病,吳氏所說的厲氣就是長沙醫家所說的邪風之氣。

根據《素問·瘧論》記載,邪氣侵入五臟,橫行於經脈。王慈溪醫書中也提到,一種天行溫疫熱病,多發於春夏之際,鄰近地區都流行,這是天地之間的厲氣。書中還提到,春秋季節,人們受到山嵐瘴霧毒氣的感染,會發寒熱,胸膈煩悶,不思飲食,這是毒氣從口鼻進入體內造成的。吳氏的理論正是基於這些說法,以長沙溫病的觀點進行論述。

掇陽明內外之證。入爐錘。變面目。雜已獨行之見。以著溫疫論。明核詳悉。殆無餘蘊。使人不知其點化之痕。而主張口鼻膜原之說者。蓋亦不得已也。夫鼻從喉通於肺。口從咽達於胃。凡邪氣從鼻而入。則當外在經。而汗之不解。從口而入。則當內在胃。而下之不愈。乃曰。

從口鼻而入。伏於膜原。去表不遠。附近於胃。獨奈口鼻間。無別有一竅以通膜原。乃概言口鼻。以搪塞焉。蓋以其初陽明外證。汗下共無益。故其立說如此。學者所不可不知也。

白話文:

收集了陽明經內外證的症狀,加入了爐錘法治療的見解。改變了面貌,也融合了獨特的看法,寫成溫疫論。內容明晰詳細,幾乎沒有遺漏。讓人看不見點化後的痕跡,主張口鼻膜原說的人,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鼻子與喉嚨相通,通往肺部;嘴巴與咽喉相通,通往胃部。邪氣從鼻子進入,就應該從外在經絡治療,汗出不暢;從嘴巴進入,就應該從內在胃部治療,腹瀉不止。卻說邪氣從口鼻進入,伏於膜原,離表淺近,靠近胃部。難道口鼻之間沒有其他竅穴通往膜原嗎?只概括地說口鼻,以此搪塞。這是因為初期陽明外證,汗出和瀉下都沒有效果,所以才如此立論。學者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