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疫論私評》~ 卷下 (11)
卷下 (11)
1. 服寒劑反熱
陽氣通行。溫養百骸。陽氣壅閉。鬱而為熱。且夫人身之火。無處不有。無時不在。但喜通達耳。不論臟腑經絡。表裡上下。血分氣分。一有所阻。即便發熱。是知百病發熱。皆由於壅鬱。而火鬱又根於氣。氣常靈而火不靈。火不能自運。賴氣為之運。所以氣升火亦升。氣降火亦降。
氣行火亦行。氣若阻滯。則火屈曲。惟是屈曲。熱斯發矣。是氣為火之舟楫也。今疫邪透出於膜原。氣為之阻。時欲到胃。是求伸而未能遽達也。今投寒劑。抑遏胃氣。氣益不伸。火更屈曲。所以反熱也。往往服芩連知藥之類。病人自覺反熱。其間偶有靈變者。但言我非黃連證。
亦不知其何故也。終以寒涼清熱。熱不能清。竟置弗疑。服之反熱。全然不悟。雖至白首。終不究心悲夫。
白話文:
[服用寒性藥物反而感到熱]
人體內的陽氣在全身流動,溫暖著每一部分。但當陽氣被阻塞,無法順利流通,就會積聚成熱。事實上,人體內的火(即熱能)無所不在,無時不有,它喜歡的是流通而不是阻塞。無論是臟腑、經絡,還是身體的表層或深層,血液或氣的部分,只要有一點阻礙,就會產生熱感。由此可知,所有疾病導致的發熱,都是因為堵塞和積壓,而這種積壓的根源在於氣的不暢。氣通常靈活,但熱能卻不一定,熱能無法自行運作,必須依靠氣來運送。因此,氣上升,熱也會跟著上升;氣下降,熱也會隨之下降;氣流動,熱也會跟著流動。如果氣受到阻礙,熱就會彎曲,正是這種彎曲,導致了熱感的產生。氣就像熱的船隻和橋樑一樣。現在疫情邪氣穿透到體膜,氣受到了阻礙,它想要進入胃部,但卻無法立即達到。現在使用了寒性藥物,抑制了胃氣,使得氣更加無法舒展,熱更加彎曲,因此反而感到更熱。常常有人服用黃連、黃芩等寒涼藥物,患者會感覺自己反而更熱。偶爾有些人會發現這種情況,他們會說,我並不是需要黃連的症狀。但他們並不明白這是為什麼。最終,他們還是會繼續使用寒涼藥物來清熱,但熱並沒有消退,他們卻不懷疑這種方法。服用後反而更熱,他們完全不明白這是怎麼回事。即使到了老去,他們也不會深入探究,這實在讓人感到悲哀。
2. 知一
邪之著人,如飲酒然。凡人醉則脈必洪數,氣高身熱,面目俱赤,乃其常也。及言其變,各自不同。有醉後妄言妄動,醒後全然不知者;有雖沉醉而神思終不亂者;有醉後應面赤而反刮白者;應委弱而反剛強者;應壯熱而反惡寒而戰慄者;有易醉而易醒者;有難醉而難醒者。
有發呼欠及嚏噴者;有頭眩眼花及頭疼者。態度百出,總因其氣血虛實之不同,臟腑稟賦之各異,更兼過飲小飲之別。考其情狀,各自不同,至於醉酒則一也。及醒,諸證如失。凡人受疫邪,始則晝夜發熱,日晡益甚,頭疼身痛,舌上自胎,漸加煩渴,乃眾人之常也。及言其變,
則各自不同。或純純發熱,或發熱而兼凜凜,或先凜凜而後發熱,或以後漸漸寒少而熱多,以至純熱者;或晝夜發熱者;或但潮熱,餘時稍緩者;或嘔或吐,或咽喉乾燥,或痰涎湧甚者。有從外解者,或戰汗,或狂汗,或自汗,或盜汗,或發斑。有從內傳者,或胸膈痞悶,或心腹脹滿,
或心痛腹痛,或胸脅痛,或大便不通,或前後癃閉,或協熱下利,或熱結傍流。有黃胎黑胎者;有口燥舌裂者;有舌生芒刺,舌色紫赤者;有鼻孔如煙煤者;有發黃發疹,及蓄血,吐血衄血,大小便血,汗血嗽血,齒衄血。有發頤疙瘩瘡者;有首尾能食者;有絕谷一兩月者;
有漸消者;有無故善反復者;有愈後漸加飲食如舊者;有愈後飲食勝常二三倍者;有愈後退爪脫髮者。至論惡證,口禁不能張,昏迷不識人,足屈不能伸,唇口不住牽動,手足不住振戰,直視圓睜,目瞑上視,口張聲啞,舌強舌短,遺尿遺糞,項強發痙,手足俱痙,筋惕肉瞤,
循衣摸床,撮空理線等證,種種不同。因其氣血虛實之不同,臟腑稟賦之有異,更兼感重感輕之別。考其證候,各自不同,至受邪則一也。及邪盡,諸證如失。所謂知其一萬事畢。(莊子云:通於一而萬事畢。)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者,流散無窮。(素問‧至真要大論語,
)此之謂也。
以上止舉一氣因人而變,至有歲氣稍有不同者。有其年眾人皆從自汗而解者;更有其年眾人皆從戰汗而解者。此又因氣而變。餘證大同小異,皆疫氣也。至又雜氣為病,一氣自成一病,每病各又因人而變。推而言之,其變不可勝言。醫者能通其變,方為盡善。
白話文:
這段文字的大意如下:
疾病侵襲人體,就像飲酒一樣。一般人醉酒時脈搏會變得洪大且快速,氣色升高,身體發熱,臉部泛紅,這是常見的情況。然而,醉酒後的變化卻各有不同。有的人醉後胡言亂語,醒來後完全不記得;有的人即使喝得很醉,但神智始終清晰;有的人醉後本該臉紅反而蒼白,本該軟弱反而堅韌,本該發熱反而怕冷打顫;有的人容易醉也容易醒,有的人則相反。
有人打哈欠、噴嚏,有人頭暈眼花,頭痛欲裂,各種姿態層出不窮,這些都是因為他們體質的虛實和臟腑的稟賦不同,加上飲酒量的差異所致。當酒醒後,所有的症狀都消失了。同樣地,當人們感染瘟疫,起初會日夜發燒,尤其是傍晚時分更加嚴重,頭痛身痛,舌苔厚重,逐漸感到煩躁和口渴,這是常見的症狀。然而,病情的轉變卻各不相同。
有的人持續發燒,有的則是發燒伴隨畏寒,有的先是畏寒然後發燒,有的後期畏寒減少而發燒增多,直至純粹發燒;有的日夜發燒,有的只是潮熱,其他時間稍微緩解;有的出現嘔吐,有的喉嚨乾燥,有的痰液湧現;有的可以從外部解毒,例如戰汗、狂汗、自汗、盜汗或發斑;有的則是內部傳染,例如胸膈痞悶、心腹脹滿、心痛腹痛、胸脅痛、大便不通、前後癃閉、協熱下利、熱結旁流等。有的人舌頭生刺,舌色紫紅,有的人鼻孔像煙煤,有的人皮膚發黃、長疹,或者出現吐血、鼻血、大小便出血、汗血、咳嗽出血、牙齦出血;有的人長了腫塊,有的人食慾大增或消失,有的人逐漸消瘦,有的人莫名其妙地反覆,有的人痊癒後飲食恢復正常,有的人飲食量比平時增加兩三倍,有的人痊癒後指甲掉落、頭髮脫落。更嚴重的惡性症狀包括:口脣僵硬無法張開、昏迷不識人、腳彎曲無法伸直、嘴脣和嘴巴不斷抽搐、手腳不停顫抖、目光直視、眼睛緊閉上翻、口張聲啞、舌頭僵硬縮短、尿失禁、大便失禁、頸部僵硬、手腳痙攣、肌肉跳動、摸索衣物、空手抓線等。這些症狀的出現與個人體質的虛實、臟腑稟賦的差異以及感染程度的不同有關。當疾病消退後,所有症狀也會消失。
上述只是描述一種氣候導致人體產生不同的變化,實際上每年的氣候都會有些許不同。有的年份,大多數人都能通過自汗的方式解毒;有的年份,則是通過戰汗的方式解毒。這是根據氣候的變化而發生的。其他症狀雖然大致相似,但也存在細微差異,這些都是由瘟疫引起的。此外,還有其他複雜的疾病,每一種氣候都能形成一種特定的疾病,每種疾病又會因個人差異而表現不同。由此可見,疾病的變化是無窮無盡的。醫生如果能理解這種變化,才能達到完美的診治水平。 以上只是舉一個例子,說明氣候對人體的影響會因人而異。而對於每年的氣候稍有不同的情況,有的時候大家都是透過自汗來解毒,有的時候則是透過戰汗來解毒,這就是因為氣候的變化而導致的。其他的症狀大部分相同,只有一些小的差異,但都是因為瘟疫所導致的。而當涉及到更複雜的疾病時,每一種氣候就會形成一種特定的疾病,每種疾病又會因為人體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如果進一步探討,這種變化是無法用言語完全描述的。醫生如果能夠掌握這種變化的本質,才能算是真正的精通醫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