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秋吉質
《溫疫論私評》~ 卷下 (7)
卷下 (7)
1. 應下諸證
大腸膠閉,協熱下利,熱結傍流
並宜下。詳見大便條下。
四逆,脈厥,體厥
並屬氣閉。陽氣鬱內。不能四布於外。胃家實也。宜下之。下後反見此證者。為虛脫。宜補。
質曰。以上三章。有陰證。有陽證。又有痧證。有食傷積聚。蛔厥臟厥。宜審之。
發狂
胃家實。陽氣盛也。宜下之。有虛煩似狂。有因欲汗作狂。並詳見本條。忌下。
白話文:
應下諸證
大腸堵塞不通,同時伴有邪熱引起的腹瀉,或是腸道熱結導致糞便從旁邊漏出,這些情況都適合用瀉下的方法治療。詳細情況請參考大便相關條目。
四肢冰冷、脈象微弱、身體冰冷,這些都屬於氣機閉塞。陽氣被鬱積在體內,無法向外疏散,通常是胃腸實熱造成的。應該用瀉下的方法治療。如果瀉下後反而出現這些症狀,那就是虛脫了,應該用補益的方法治療。
(醫者)認為:以上三段文字描述了陰證、陽證、痧證、食積、蛔蟲引起的腹痛、以及臟腑功能失調等各種情況,需要仔細審查辨別。
至於發狂,是因為胃腸實熱,陽氣過於旺盛引起的,也應該用瀉下的方法治療。但也有虛煩導致的類似發狂症狀,或是因為想出汗卻出不來而發狂,這些情況詳細說明在本條目中,切忌使用瀉下治療。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