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秋吉質

《溫疫論私評》~ 卷下 (1)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

1. 卷下

2. 雜氣論

日月星辰。天之有象可睹。水火土石。地之有形可求。昆蟲草木。動植之物可見。寒熱溫涼。四時之氣。往來可覺。至於山嵐瘴氣。嶺南毒霧。鹹得地之濁氣。猶可以察。而惟天地之雜氣。種種不一。亦猶天之有日月星辰。地之有水火土石。氣交之中。有昆蟲草木之不一也。

草木有野葛巴豆。星辰有羅計熒惑。(五雜沮。天部曰。金木土水火。五星之外。又有四餘星。一曰紫氣。二曰月孛。三曰羅喉。四曰計都。而羅計二星。人多忌。)昆蟲有毒蛇猛獸。土石有雄硫磠信。萬物各有善惡之不等。是知雜氣之毒亦然。然氣無形可求。無象可見。況無聲復無臭。

何能得睹得聞。人惡得而知其氣也。其來無時。其著無方。眾人有觸之者。名隨其氣而為諸病焉。其為病也。或時眾人發頤。或時眾人頭面浮腫。俗名為大頭瘟是也。或時眾人咽痛。或時音啞。俗名為蝦蟆瘟是也。或時眾人瘧痢。或為痹氣。或為痘瘡。或為斑疹。或為瘡疥疔瘇。

或時眾人目赤腫痛。或時眾人嘔血暴下。俗名為瓜瓤瘟。探頭瘟是也。或時眾人癭痎。俗名為疙瘩瘟是也。為病種種。難以枚舉。大約病偏於一方。延門合戶。眾人相同。皆時行之氣。即雜氣為病也。為病種種。是知氣之不一也。蓋當其時。適有某氣。專入某臟腑經絡。專發為某病。

故眾人之病相同。非關臟腑經絡。或為之證也。不可以年歲四時為拘。蓋非五運六氣。所即定者。是知氣之所至無時也。或發於城市。或發於村落。他處安然無有。是知氣之所著無方也。疫氣者。亦雜氣中之一。但有甚於他氣。故為病頗重。因名之厲氣。雖有多寡不同。然無歲不有。

至於瓜瓤瘟。疙瘩瘟。緩者朝發夕死。急者頃刻而亡。此又在諸疫中最重者。幸而幾百年來罕有之。不可以常疫並論也。至於發頤咽痛。目赤斑疹之類。其時村落中。偶有一二人所患者。雖不與眾人等。然考其證。甚合某年某處。眾人所患之病。纖悉相同。治法無異。此即當年之雜氣。

但目令所鐘不厚。所患者希少耳。此又不可以眾人無有。斷為非雜氣也。況雜氣為病最多。而舉世皆誤認為六氣。假如誤認為風者。如大麻風鶴膝風。痛風歷節風。老人中風。腸風厲風之類。概用風藥。未嘗一效。實非風也。皆雜氣為病耳。至又誤認為火者。如疔瘡發背癰疽。

疳毒氣毒流注。流火丹毒。與夫痘麻斑疹之類。以為痛癢瘡瘍。皆屬心火。投芩連梔柏。未嘗一效。實非火也。亦雜氣之所為耳。至於誤認為暑者。如霍亂吐瀉。瘧痢暴注。腹痛絞腸痧之類。皆誤認為暑。作暑證治之。未嘗一效。與暑何與焉。至於一切雜證。無因而生者。並皆雜氣所成。

蓋因雜氣來而不知。感而不覺。惟向風寒暑濕所見之氣求之。既已錯認病原。未免誤投他藥。劉河間作原病式。蓋祖五運六氣。百病皆原於風寒暑濕燥火。謂為病者。無出此六氣。實不知雜氣為病。更多於六氣。六氣有限。現在可測。雜氣無窮。茫然不可測。專務六氣。不言雜氣。

白話文:

[雜氣理論]內容如下:

太陽、月亮和星星,都是天空中我們可以看到的形象;水、火、土、石,都是地面上我們可以尋找的實體;昆蟲和植物,都是我們可以看到的生物;寒冷、熱度、溫暖、清涼,這些四季的氣候變化,我們都能感受到。至於山間的瘴氣、南方的毒霧,它們都源自大地的混濁之氣,我們也可以察覺到。然而,天地之間的雜氣,種類繁多且各不相同,就像天空中有太陽、月亮和星星,地面上有水、火、土、石一樣,氣流交匯之處,昆蟲和植物的種類也千變萬化。

植物中有野生的葛藤和巴豆,星辰中有羅計熒惑(在古代天文學中,除了金、木、土、水、火五大行星外,還有四顆「餘星」,分別是紫氣、月孛、羅喉、計都,其中羅計兩星常被視為凶兆)。昆蟲中有毒蛇和猛獸,土壤和岩石中有雄黃、硫磺、砒霜等。萬物都有善惡之分,因此可知,雜氣中的毒素也是這樣。然而,氣本無形,無法尋找,也無象可見,更無聲無味。

如何能夠看到或聽到呢?人們怎麼可能知道這是什麼氣呢?它來臨沒有固定的時間,影響也沒有特定的方向。一旦有人觸碰到這種氣,就會根據氣的性質,引發各種疾病。例如,有時候會讓許多人下巴腫脹,或者面部浮腫,俗稱為「大頭瘟」;有時候會讓許多人咽喉疼痛,或者聲音嘶啞,俗稱為「蝦蟆瘟」;有時候會讓許多人患瘧疾或痢疾,或者關節炎,或者天花、麻疹、癬疥、疔瘡等。

或者有時候會讓許多人眼睛紅腫疼痛,或者嘔血、急瀉,俗稱為「瓜瓤瘟」、「探頭瘟」;或者有時候會讓許多人患甲狀腺腫大,俗稱為「疙瘩瘟」。疾病種類繁多,無法一一列舉。大致上,疾病往往集中在一個地方,家家戶戶的居民都會受到影響,且症狀相似,這都是因為當時流行的氣所致,也就是雜氣引起的疾病。疾病種類繁多,這表明了氣的多樣性。在當時,恰好有某種氣存在,專門侵入某個臟器、經絡,引發特定的疾病。

因此,大家的病狀會非常相似,並不是因為臟器、經絡本身出了問題。不能僅僅以年份和季節來限定疾病的發生,因為這些疾病並不是由五行和六氣直接引起的。由此可知,雜氣的到來並無固定時間。有的時候,疾病會在城市爆發,有的時候會在鄉村爆發,其他地方卻安然無恙,這表明了雜氣的影響並無特定方位。瘟疫,也是雜氣的一種,但它的威力比其他氣要強烈得多,所以造成的疾病也更嚴重。因此,它被稱為「厲氣」。雖然每年的影響範圍和程度不同,但每年都會發生。

至於「瓜瓤瘟」、「疙瘩瘟」等疾病,病情較輕的病人可能早上發病晚上就去世,病情嚴重的甚至片刻之間就會死亡。這些疾病在所有瘟疫中是最嚴重的,幸運的是,幾百年來很少出現,不能和一般的瘟疫相提並論。至於下巴腫脹、咽喉疼痛、眼睛紅腫、斑疹等疾病,如果只是偶爾在村莊中有個別幾個人患病,即使他們的症狀和其他人不同,但如果仔細考察他們的症狀,會發現和某一年某個地方的羣眾所患的疾病非常相似,治療方法也一樣。這就是當年的雜氣所導致的疾病,只不過雜氣的影響較小,所以病人數量不多。這時候,不能因為其他人沒有患病,就否定這是雜氣所導致的疾病。事實上,雜氣導致的疾病非常多,但全世界的人們往往錯誤地認為這些疾病是由六氣引起的。

比如,有些人把麻風病、鶴膝風、痛風、老人中風、腸風等疾病誤認為是風邪所導致,使用祛風藥物,但從未見效,實際上這些疾病並不是風邪引起的,而是雜氣所導致的。另一些人把疔瘡、背部感染、膿腫、疳毒、氣毒、淋巴結炎、流火、丹毒、痘麻、斑疹等疾病誤認為是火邪所導致,認為這些疾病都屬於心火,使用黃芩、黃連、梔子、柏子仁等清熱解毒藥物,但從未見效,實際上這些疾病也不是火邪引起的,而是雜氣所導致的。還有一些人把霍亂、腹瀉、瘧疾、痢疾、急性腹瀉、絞腸痧等疾病誤認為是暑邪所導致,按照暑邪治療,但從未見效,這些疾病和暑邪無關。對於其他各種雜症,如果找不到明確的原因,都可以歸咎於雜氣。

因為雜氣來臨時,我們往往不知道,感受不到,只會去尋找風寒暑濕等明顯的氣象因素。既然已經誤診了病因,就難免會用錯藥。劉河間在他的著作《原病式》中,沿襲了五行和六氣的理論,認為所有的疾病都是由風寒暑濕燥火六大氣象因素引起的,實際上,他並不知道雜氣所導致的疾病遠比六氣所導致的疾病多得多。六氣是有限的,可以預測,而雜氣是無窮無盡的,無法預測。如果一味追求六氣,而不考慮雜氣,怎能涵蓋天下所有的疾病呢?

總而言之,瘟疫之所以稱為瘟疫,是因為它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即使只有個別人患上了輕微的疾病,但如果他們的症狀和某一年某個地方的羣眾所患的疾病非常相似,我們就可以直接稱之為瘟疫。然而,如果某一年某個地方的羣眾所患的疾病和瘟疫的症狀非常相似,我們就不能說這些疾病不是瘟疫。事實上,這些疾病就是瘟疫,我們不得不稱之為瘟疫。如果我們稱之為瘟疫,就會違反名詞的定義;如果不稱之為瘟疫,就會失去實際意義。在這裡,我經常感到疾病名稱對於治療毫無幫助,反而會混淆實際情況。如果無法避免,我們是否可以模仿長沙的分類方法,用六經涵蓋所有的疾病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