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疫論私評》~ 卷下 (4)
卷下 (4)
1. 應補諸證
向謂傷寒無補法者。(和劑局方。許洪指南總論說。)蓋傷寒時疫。均是客邪。然傷於寒者。不過風寒。乃天地之正氣。尚嫌其填實。而不可補。今感疫氣者。乃天地之毒氣。補之則壅裹甚毒。邪火愈熾。設誤補之。為害尤甚於傷寒。此言其常也。及言其變。則又有應補者。
或日久失下。形神幾脫。或久病先虧。或先受大勞。或老人枯竭。皆當補瀉兼施。設因行而增虛證者。宜急峻補。(虛證散在諸篇。此不再贅)虛證少退。切忌再補。(詳見前虛後實)補後虛證不退。及加變證者危。下後虛證不見。乃意度其虛。輒用補劑。法所大忌。凡用補劑。
本日不見佳處。即非應補。蓋人參為益元氣之極品。開胃氣之神丹。下咽之後。其效立見。若用參之後。元氣不回。胃氣不轉者。勿謂人參之功不捷。蓋因投之不當耳。急宜另作主張。若恣意投之。必加變證。加而更投之者死。
質按。吳氏謂。人參下咽。其效立見。是本因下之。元氣暴奪者耳。若夫久虛以漸者。豈得如此效捷耶。
白話文:
向有學者說傷寒沒有補救的辦法。(《和劑局方》許洪指南《總論》中說。)這主要因為傷寒時疫都是外來的邪氣所致。不過,受寒引發的傷寒,僅僅是風寒,這屬於天地之間的正氣,本來就不該補,而應該散出。而現在因疫氣而生病的,卻是天地之間有毒的氣,補益的話會導致毒氣壅積,邪火更加旺盛。如果錯用補法,危害會比傷寒更大。以上是針對一般情況而言。至於變證,則另有應當補益的時候。
例如患病時間太長,體力精神將近衰竭;或因久病體虛;或因先前的勞累過度;或老人體質枯竭,這些情況都應該採取補瀉兼施的治療。如果因為發汗而虛證加重,應該迅速使用補法。(虛證散佈在各篇中,這裡不再贅述)虛證稍微好轉,切忌再次補益。(詳見前虛後實)補益後虛證不退,或者出現變證,病情危急。發汗後虛證沒有出現,卻主觀判斷有虛,隨便使用補劑,這是非常忌諱的。凡是使用補劑,
當日症狀沒有好轉,就不該補益。人參是益元氣的極品,也是能振奮胃氣的藥物。服用後不久,其效用就會顯現出來。如果服參後,元氣沒有恢復,胃氣沒有轉旺,不要認為是人參的作用不快。其實是因使用不當所致,應立即另作打算。如果隨意服用,肯定會導致變證。變證加重還繼續服用的,必死無疑。
2. 論陰證世間罕有
傷寒陰陽二證。方書皆以對待言之。凡論陽證。即繼之以陰證。讀者以為陰陽二證。世間均有之病。所以臨診之際。先將陰陽二證。在於胸次。往來躊躇。最易致誤。甚有不辨脈證。但窺其人。多蓄少艾。(孟子曰。知好色則慕少艾。爾雅云。少艾美好也。)或適在妓家。或房事後得病。
或病適至行房。醫問及此。便疑為陰證。殊不知病之將至。雖僧尼寡婦。室女童男。曠夫閹宦。亦皆有之。與房欲何與焉。即使多儲少艾。頻宿娼妓。房事後適病。病適至行房。此際偶值病邪發行。膜原氣壅火鬱。未免發熱。到底終是陽證。與陰證何與焉。況又不知陰證實乃世間罕有之證。
白話文:
當一個人得了傷寒症時,會出現兩種不同的症狀:一種是「陽證」,另一種是「陰證」。古籍中的描述都是把這兩種病症放在一起討論的。有些讀者認為,這些病症在世界上都很常見,因此,在看醫生的時候,他們往往會先把「陽證」和「陰證」放在心上,反覆思考,這樣很容易造成錯誤判斷。有些人甚至不去觀察患者的病情,只看到患者長相俊美(因為《孟子》裡說過,如果喜歡美女就會追求年輕貌美的女子),或者是在妓院、性行為之後生病,就懷疑這是「陰證」。但是要知道,疾病隨時都可能發生,即使是和尚、尼姑、寡婦、處女或是太監都有可能會得到這種病,跟性慾望又有什麼關係呢?就算一個男人有很多情侶,經常去妓院找女人,或者是性行為之後才生了病,現在這個時候只是偶然遇到了疾病的侵襲,導致身體內部的氣血阻塞、火氣上升而引發高燒,最終還是屬於「陽證」,跟「陰證」沒有任何關聯。而且還有一點要特別注意的是,真正的「陰證」其實是非常稀有的病例。
而陽證似陰者。何日無之。究甚所。以然者。蓋不論傷寒溫疫。傳入胃家。陽氣內郁。不能外布。即便四逆。所謂陽厥是也。又曰。(傷寒論。厥陰篇。)厥微熱亦微。厥深熱亦深。其厥深者。甚至冷過肘膝。脈沉而微。劇則通身冰冷。脈微欲絕。雖有輕重之分。總之為陽厥。
因其觸目皆是。苟不得其要領。於是誤認者良多。況且溫疫每類傷寒。苟不得要領。最易混淆。夫溫疫熱病也。從無感寒。陰自何來。一也。治溫疫數百人。才遇二三正傷寒。二也。及治正傷寒數百人。才遇二三真陰證。三也。前後統論。苟非歷治多人。焉能一見陰證。豈非世間罕有之病耶。
白話文:
陽證看似陰證的情况很常見,仔細探究原因,其實不論是傷寒還是溫疫,病邪侵入胃部,陽氣鬱結於內,無法散發出去,就會出現四逆,也就是所謂的陽厥。陽厥的症狀表現為,輕則微熱,重則高熱,嚴重者甚至冷到手肘膝蓋,脈沉微,極度嚴重時全身冰冷,脈微欲絕。雖然陽厥的輕重程度不同,但本質上都是陽氣虛衰所致。
由於陽證似陰的現象很普遍,如果不掌握其關鍵,很容易誤診。尤其溫疫病症常與傷寒相似,如果不抓住要點,就更容易混淆。溫疫本是熱病,從來沒有感受寒邪,何來的陰證呢?我治療溫疫病患數百人,真正傷寒的病例只有兩三例。反之,我治療傷寒病患數百人,真正陰證的病例也只有兩三例。綜合以上論述,如果不是治療過許多病人,很難一眼就看出陰證,可見陰證在世間是罕見的疾病。
觀今傷寒科盛行之醫。歷數年間。或偶得遇一真陰證者有之。由之觀是。又何必才見傷寒。便疑陰證。況多溫疫。又非傷寒者乎。
質按。吳氏所謂溫疫。即長沙陽明病。固無陰證。然因誤汗誤下。陽氣脫者。適有見陰證。
白話文:
現在流行的傷寒醫學,我觀察多年,偶爾會遇到真正的陰證患者。由此可見,不應該一看到傷寒就懷疑是陰證。況且,許多溫疫患者,根本就不是傷寒,這點更要留意。
吳氏所說的溫疫,其實就是長沙陽明病,本來就不會有陰證。但是如果誤用汗法或下法,導致陽氣耗散,就會出現陰證的現象。
3. 論陽證似陰
凡陽厥。手足皆冷。或冷過肘膝。甚至手足指甲皆青黑。劇則遍身冰冷如石。血凝青紫成片。或六脈無力。或脈微欲絕。以上脈證。悉見純陰。猶以為陽證何也。及審內證。氣噴如火。齦爛口臭。煩渴譫語。口燥舌乾。舌胎黃黑。或生芒刺。心腹痞滿。小腹疼痛。小便赤澀。
涓滴作痛。非大便燥結。即大腸膠閉。非協熱下利。即熱結傍流。以上內三焦。悉見陽證。所以為陽厥也。粗工不察內多下證。但見表證脈體純陰。誤投溫劑。禍不旋踵。凡陽證似陰證者。溫疫與正傷寒。通有之。其有陰證似陽者。此正傷寒家事。在溫疫。無有此讓。故不附載。
(詳見傷寒實錄)溫疫陽證似陰者。始必由膜原。以漸傳裡。先幾日發熱。以後四肢逆冷。傷寒陽證似陰者。始必由陽經。發熱脈浮而數。邪氣自外漸次傳裡。裡氣壅閉。脈體方沉。乃至四肢厥逆。蓋非一日矣。其真陰者。始則惡寒而不發熱。其脈沉細。當即四肢逆冷。急投附子回陽。
白話文:
凡是陽厥症狀,手腳都冰涼。或冷到肘部和膝蓋。甚至手腳指甲都發青變黑。嚴重時,全身冰冷如石,血液凝結呈青紫色。或六脈無力,或脈搏微弱欲絕。以上脈象證狀,全都顯示為純陰。然而為何仍視為陽證呢?及至審查內證,氣息噴出如火,牙齦潰爛口臭,煩躁口渴,說胡話,口乾舌燥,舌頭和舌苔發黃發黑,或長有芒刺,心腹脹滿,小腹疼痛,小便赤黃刺痛。
滴滴答答般的疼痛,不是大便乾燥結塊,就是大腸不通。不是協熱下利,就是熱結旁流。以上內三焦的證狀,全是陽證的表現,因此才稱為陽厥。粗淺的醫生不注意內部的多種證狀,只看到表證脈象是純陰,便誤投溫熱劑藥,禍害立即可見。凡是陽證類似陰證的,溫疫和正傷寒,都有這種情況。至於陰證類似陽證的,這是正傷寒的症狀,在溫疫中,沒有這種情況,因此不附帶說明。
(詳見《傷寒實錄》)溫疫的陽證類似陰證,開始必定由表膜原發病,逐漸傳入內裡。先發熱幾天,之後四肢逆冷。傷寒的陽證類似陰證,開始必定由陽經發病,發熱脈搏浮而數,邪氣自外逐漸傳入內裡。內氣閉塞,脈象才會沉緩,以至於四肢厥逆。這並非一朝一夕就發生的。真正的陰證,開始時惡寒而不發熱,其脈象沉細,當即四肢逆冷,急投附子回陽。
二三日失治即死。捷要辨法。凡陽證似陰。外寒而內必熱。故小便血赤。以陰證似陽者。格陽之證也。上熱下寒。故小便清白。但以小便赤白為據。以此推之。萬不失一。
質按。長沙曰。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又曰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具。吳氏蓋本於此。然是謂其常也。至於言其變有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云云之類。不可固執也。
白話文:
在二三日內若未得到治療,病情就可能危及生命。這段文字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個迅速判斷疾病的方法。通常,陽性病症表現出像是陰性病症的特徵,外表看起來是寒冷的,但其實內部是熱性的。因此,如果小便呈現血紅色,這就是陰性病症表現出像是陽性病症的現象,也被稱為「格陽」的症狀。上半身出現熱症,下半身則呈現冷寒的情況,所以小便會清澈無色。我們可以根據小便是否呈紅色或無色來進行判斷,透過這樣的推論,可以達到萬無一失的結果。
參考:張仲景說,有發燒和畏寒的症狀,這是陽性的病症。沒有發燒,只有畏寒的症狀,這是陰性的病症。他又說,小便顏色呈現白色,是少陰病的典型特徵。吳氏可能就是基於這些理論。然而,這只描述了病症的一般情況。對於提到在少陰病初期就出現發燒等不同變化的情況,我們不能過於執著於固定的觀念。
4. 舍病治藥
嘗遇微疫。醫者誤進白虎湯數劑。續得四肢厥逆。病勢轉劇。更醫。謬指為陰證。投附子湯病愈。此非治病。實治藥也。雖誤病原。藥則偶中。醫者之庸。病者之福也。蓋病本不藥自愈之證。因連進白虎。寒涼剽悍。抑遏胃氣。以致四肢厥逆。疫邪強伏。故病增劇。今投溫劑。胃氣通行。微邪流散。故愈。若果直中無陽陰證。誤投白虎。一劑立斃。豈容數劑耶。
白話文:
我曾經遇到過輕微的瘟疫,醫生誤用了白虎湯好幾劑,之後就出現了四肢厥逆,病況更加嚴重。後來換了醫生,卻誤診為陰證,投了附子湯,病症才痊癒。這其實不是治病,而是治藥。雖然醫生誤判了病因,但藥物卻恰好對症,醫生的庸碌反而成了病人的福氣。
這本來就是一種不藥而愈的病症,因為連續服用白虎湯,寒涼猛烈的藥性抑制了胃氣,導致四肢厥逆,瘟疫邪氣被強行壓制。所以病況更加嚴重。現在服用溫熱的藥物,胃氣暢通,微弱的邪氣得以散發,所以病就好了。
如果當時真的是陽證或陰證,誤服白虎湯一劑就會致命,怎麼可能服用好幾劑呢?
5. 舍病治弊
一人感疫。發熱煩渴。思飲冰水。醫者以為凡病須忌生冷。禁止甚嚴。病者苦索勿與。遂至兩目火迸。咽喉焦燥。不時煙焰上騰。晝夜不寐。目中見鬼無數。病劇苦甚。自謂但得冷飲一滴下咽。雖死無恨。於是乘隙匍匐。竊取井水一盆。置之枕傍。飲一杯頓覺清亮。二杯鬼物潛消。
三杯咽喉聲出。四杯筋骨舒暢。飲至六杯。不知盞落枕傍。竟而熟睡。俄而大汗如雨。衣被濕透。脫然而愈。蓋因其人瘦而多火。素稟陽藏。始則加之以熱。經絡枯燥。既而邪氣傳表。不能作正汗而解。誤投升散。則病轉劇。今得冷飲。表裡和潤。所謂除弊便是興利。自然汗解宜矣。
更有因食因痰。因寒劑。而致虛陷。疾不愈者。皆當舍病治弊。以此類推。可以應變於無窮矣。
白話文:
有一個人染上疫病,發燒口渴,很想喝冰水。醫生認為任何疾病都應該忌生冷,嚴格禁止病人喝冷飲。病人苦苦哀求,醫生也不給。結果病人的眼睛充血發紅,咽喉乾燥灼熱,不斷冒出煙氣,日夜難眠,眼裡出現許多鬼影,病情嚴重痛苦。他自認為只要能喝一口冷水下肚,就算死了也無怨無悔。於是趁機爬到井邊,偷偷取了一盆井水放在枕邊。喝了一杯,頓時覺得清涼舒爽。喝了兩杯,鬼影漸漸消失。
喝了三杯,咽喉發出聲音。喝了四杯,筋骨舒暢。喝到六杯的時候,不知不覺把杯子掉在枕邊,沉沉睡去。不久便大汗淋漓,衣服被子都被汗水浸透,病症竟然不藥而癒。這是因為病人本身瘦弱,體內燥熱,天生陽氣旺盛。起初因為熱病,經絡乾燥,後來邪氣入侵肌表,無法正常出汗解毒。錯誤地使用升散藥物,反而加重了病情。現在喝了冷飲,表裡調和滋潤,所謂「除弊便是興利」,自然汗解痊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