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疫論私評》~ 卷下 (2)
卷下 (2)
1. 蛔厥
疫邪傳裡。應下失下。邪氣盛於內。四肢厥冷。胃熱如沸。蛔動不安。下既不通。必反於上。蛔因嘔出。此常事也。但治其胃。蛔厥自愈。每見醫家。妄引經論。臟寒蛔上入膈。其人當吐蛔。又云。胃中冷必吐蛔之句。便用烏梅丸。或理中安蛔湯。方中乃細辛附子乾薑。桂枝川椒。
皆辛熱之品。投之如火上添油。殊不知疫證。表裡上下皆熱。始終從無寒證者。不思現前事理。徒記紙上文辭。以為依經傍注。坦然用之無疑。因此誤人甚眾。
白話文:
瘟疫之邪入侵体内,应该泻下却无法泻下。邪气在体内盛行,四肢冰冷,胃部如同沸腾,蛔虫在体内不安。下焦不通,必然上逆,蛔虫便会因呕吐而排出。这是常有的事。只需治疗胃部,蛔虫厥逆就会自行痊愈。然而,许多医者却妄自引用经书论述,说脏腑寒冷,蛔虫会向上进入膈膜,病人就会吐出蛔虫。又说胃中寒冷必然会吐出蛔虫。于是便用乌梅丸或理中安蛔汤,方中包含细辛、附子、干姜、桂枝、川椒,全是辛热之品。如同在火上浇油,殊不知疫病的症状,表里上下皆热,自始至终没有寒冷的症状。他们不思量眼前的事理,只记着书本上的文字,以为是依经傍注,坦然使用毫无疑虑,因此误了许多人。
質曰。拘泥文辭。不曉事理。貴耳而賤目者。古今讀書家通弊。不特醫事也。又曰吐死蛔者。屬熱。吐活蛔者。多屬胃寒。死蛔色白。活蛔微紅色。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說到:「拘泥於文字表達而不理解其中的事理道理、只重視聽聞而輕視親眼所見的人,在古今讀書人當中有著普遍性的缺點,不只是在從事醫學工作的人才會有這個問題。另外提到,如果因為發燒導致蛔蟲死亡而出現在嘔吐中的蛔蟲是屬於熱症;如果是因為胃部寒冷導致蛔蟲無法生存而在嘔吐中的蛔蟲則大多是因胃部寒冷所致。死掉的蛔蟲呈現白色,存活的蛔蟲呈微微帶有些許紅色。」
2. 呃逆
胃氣逆則為呃逆。吳中稱為冷呃。以冷為名。遂指為胃寒。不知寒熱皆令呃逆。且不以本證相參。專執俗語為寒。遂投丁茱薑桂。誤人不少。此比執辭害義者。尤為不典。治法各從其本證而消息之。如見白虎證。則投白虎。見承氣證。則投承氣。膈間痰閉。則宜導痰。如果胃寒。
丁香柿蒂散宜之。然不若四逆湯功效殊捷。要之但治本證。其呃自止。他可以類推矣。
質曰。呃逆者。膈膜之痙攣也。有虛實之分。宜從本證而治之。概為胃寒誤矣。故吳氏辨駁之。
白話文:
胃氣往上逆衝就會引起呃逆,吳地人稱之為「冷呃」,以「冷」為名,就認為是胃寒。殊不知寒熱皆可導致呃逆,他們不參考病人本身的症狀,只憑藉俗語斷定為寒,就用丁香、茱萸、薑、桂等藥物治療,誤導了不少人。這種做法就像抓住字面意思而忽略真正含義一樣,實在不妥。治療呃逆應該根據病人的本證,對症下藥。例如出現白虎證,就用白虎湯;出現承氣證,就用承氣湯;膈間痰閉,就用導痰藥。如果真是胃寒,可以用丁香柿蒂散,不過效果不如四逆湯來得迅速有效。總之,只要針對病因治療,呃逆自然會停止,其他病症也可以類推。
有人問道,呃逆其實是膈膜痙攣,分虛實兩種,應該根據病人的本證來治療,不能一概而論為胃寒。吳氏的駁斥很有道理。
3. 似表非表似里非里
時疫初起。邪氣盤踞於中。表裡阻隔。裡氣滯而為悶。表氣滯而為頭疼身痛。因見頭疼身痛。往往誤認為傷寒表證。因用麻黃桂枝。香蘇葛根敗毒。九味羌活之類。此皆發散之劑。強求其汗。妄耗津液。經氣先傷。邪氣不損。依然發熱。更有邪氣傳裡。表氣不能通於內。必壅於外。
每至午後潮熱。熱甚則頭脹痛。熱退則已。此豈表實者耶。以上似表。誤為表證。妄投升散之劑。原邪愈實。火氣上升。頭疼轉甚。須下之。裡氣一通。經氣降而頭疼立止。若果感冒頭疼。無時不痛。為可辨也。且有別證相參。不可一途而取。若汗若下後。脈靜身涼。渾身肢節反加痛甚。
白話文:
當疫情剛開始時,邪氣盤桓於人體中部。表裡之間受到阻隔。裡氣鬱結造成胸悶,表氣鬱結導致頭痛身痛。由於出現頭痛身痛的症狀,常被誤認為是傷寒的表證。因此使用麻黃、桂枝、香蘇、葛根、敗毒、九味羌活等發散之藥,強行求汗。這樣會妄耗津液,傷及經氣。邪氣仍然存在,仍會發熱。甚至邪氣傳入體內,表氣無法通於內裏,必會鬱結在體表。
每到午後時分就會潮熱,熱得厲害時,頭部脹痛。熱退之後症狀就會消失。這難道是表實證嗎?上面講的症狀看起來像是表證。誤認為是表證,而妄投升散之藥。本來的邪氣會變得更實,火氣上升,頭痛會加重。需要瀉下,使裡氣暢通。經氣下降,頭痛就會立即停止。如果是由於感冒引起的頭痛,無論什麼時候都會痛,這是可以辨別的。而且還有其他的症狀相參雜,不能只採用一種方法治療。如果出汗或瀉下之後,脈象平靜,身體涼爽,全身肢節反而更加疼痛。
一如被杖。一如墜傷。少動則痛苦號呼。此經氣虛營衛行澀也。三四日內。經氣漸回。其痛漸止。雖不藥必自愈。設妄引經論。以為風濕相搏。一身盡痛。不可轉側。遂投疏風勝濕之劑。身痛反劇。以此誤人甚眾。
傷寒傳胃。即便潮熱譫語。下之無辭。今時疫初起。便作潮熱。熱甚亦能譫語。誤認為里證。妄用承氣。是為誅伐無辜。不知伏邪附近於胃。邪未入腑。亦能潮熱。午後熱甚。亦能譫語。不待胃實而後能也。假令常瘧熱甚。亦作譫語。癉瘧不惡寒。但作潮熱。此豈胃實者耶。
以上似里證。誤投承氣。裡氣先虛。及邪陷胃。轉見胸腹脹滿。煩渴益甚。病家見勢危篤。以致更醫。醫見與下藥病甚。乃指大黃為砒毒。或投瀉心。或投柴胡枳桔。留邪在胃。變證日增。神脫氣盡而死。向則不應下而反下之。今則應下而反失下。蓋因表裡不明。用藥前後失序之誤。
白話文:
一如被杖。一如墜傷。少動則痛苦號呼。此經氣虛營衛行澀也。三四日內。經氣漸回。其痛漸止。雖不藥必自愈。設妄引經論。以為風濕相搏。一身盡痛。不可轉側。遂投疏風勝濕之劑。身痛反劇。以此誤人甚眾。
如同被杖打或墜落受傷,稍微一動就痛苦地呻吟。這是筋脈氣血虛弱,營衛運行不暢所致。三四天內,經氣逐漸恢復,疼痛就會逐漸消失。即使不治療,也會自行痊癒。如果錯誤地引用經典,認為是風濕相互搏擊,全身疼痛,無法翻身,於是投用疏風勝濕的藥物,反而會加劇疼痛。以此誤導的人很多。
傷寒傳胃。即便潮熱譫語。下之無辭。今時疫初起。便作潮熱。熱甚亦能譫語。誤認為裏證。妄用承氣。是為誅伐無辜。不知伏邪附近於胃。邪未入腑。亦能潮熱。午後熱甚。亦能譫語。不待胃實而後能也。假令常瘧熱甚。亦作譫語。癉瘧不惡寒。但作潮熱。此豈胃實者耶。
傷寒傳入胃,就會出現潮熱、胡言亂語的症狀。此時應毫不猶豫地瀉下。當前時疫(流行瘟疫)剛開始發作時,也會出現潮熱。如果發熱嚴重,同樣可能出現譫語。錯誤地認為這是裡證,而妄用承氣湯瀉下,等於無辜蒙受災難。因為不知道邪氣潛伏在胃附近,還未入裡,也能導致潮熱。午後發熱嚴重,也可能出現譫語,不等胃裡有實證才會出現。如果平常瘧疾(發冷發熱的傳染病)發作時,發熱嚴重,也會出現譫語。瘧疾不畏寒,只會潮熱。這樣的情況難道是胃裡有實證嗎?
以上似裏證。誤投承氣。裡氣先虛。及邪陷胃。轉見胸腹脹滿。煩渴益甚。病家見勢危篤。以致更醫。醫見與下藥病甚。乃指大黃為砒毒。或投瀉心。或投柴胡枳桔。留邪在胃。變證日增。神脫氣盡而死。向則不應下而反下之。今則應下而反失下。蓋因表裡不明。用藥前後失序之誤。
上述情況類似裡證,但錯誤地使用了承氣湯瀉下,導致腹中氣血虛弱。等邪氣陷入胃中,就會出現胸腹脹滿,煩渴加重。病人見狀病情危重,便會改換醫生。醫生看到病人服用了瀉藥後病情加重,就把大黃當作砒霜一樣的毒藥看待。有的會投用瀉心湯,有的會投用柴胡、枳桔湯,這些藥物都只能讓邪氣停留在胃中,症狀每天都在加重,最終導致精神崩潰、氣絕身亡。過去不該瀉下,反而瀉了;現在該瀉下,反而失於瀉下。這是因為沒有分清表裡虛實,導致用藥前後失序所致。
質按。長沙曰。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小便赤者。與承氣湯。其小便反清者。知不在裡。仍在表也。又曰。解後身疼痛者。宜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湯。宜參考。
白話文:
質按:
長沙醫書說:傷寒患者若連續六七天未解大便,伴隨頭痛發熱,小便呈赤色者,應服用承氣湯。
若患者解便後,小便反而變清,則說明病邪尚未進入內部,仍停留在表層。
又說:傷寒患者解表後,若身體疼痛者,應服用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湯。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4. 論食
時疫有首尾皆能食者。此邪不傳胃。切不可絕其飲食。但不宜過食耳。有愈後數日。微渴微熱。不思食者。此微邪在胃。正氣衰弱。強與之。即為食復。有下後一日便思食。食之有味。當與之。先與米食一小杯。如至茶甌。漸進稀粥。不可盡意。飢則再與。如忽加吞酸。反覺無味。
乃胃氣傷也。當停谷一日。胃氣復。復思食也。仍如漸進法。有愈後十數日。脈靜身涼。表裡俱和。但不思飲食者。此中氣不蘇。當與粥飲迎之。得谷後。即思食覺飢。久而不思食者。一法以人參一錢煎湯與之。少引胃氣。忽覺思食。便可勿服。
白話文:
染上時疫,無論病程的開始或結束,都可以進食,因為這種疫病不會傳染到胃部,絕對不可斷絕飲食,但也不可過度進食。如果病癒後幾天,感到微微口渴、略微發熱,不想吃東西,這是因為微弱的病邪還在胃部,正氣也比較虛弱,要強迫病人進食,才能恢復食慾。如果病癒後一天就想要吃東西,而且吃起來覺得美味,就要讓病人進食,先給一小杯米飯,大約茶杯大小,然後逐漸增加稀粥的量,不可隨心所欲地吃,餓了再給。如果突然感到吞酸,反而覺得食物無味,就表示胃氣受傷了,應該停止進食一天,等胃氣恢復後再繼續進食,恢復進食時還是要像之前一樣逐漸增加食量。如果病癒後十幾天,脈搏平穩,身體涼爽,表裡調和,但仍然不想吃東西,這是因為中氣尚未恢復,應該給病人喝粥水來幫助中氣恢復。吃了米飯後,就會想吃東西,感到飢餓。如果長時間不想吃東西,可以服用一錢人參煎湯,稍微引導一下胃氣,一旦想吃東西了,就可以停止服用。
質曰。論食綿密精緻。自少而多。自稀而稠。秩如有法。嚴不可犯。又調理法曰。多與。早與。遲與。皆非所宜。宜與此篇參考。
白話文:
問曰:討論飲食應細緻精確,由少量漸增至多量,由稀薄轉為濃厚,有著一定的規則,嚴格不可違反。此外,調理原則指出,過量、過早或過晚進食,都不適宜,應參考此篇內容。
5. 論飲
煩渴思飲。酌量與之。若引飲過多。自覺水停心下。名停飲。宜四苓散。如大渴思飲冰水及冷飲。無論四時。皆可量與。蓋內熱之極。得冷飲相救甚宜。能飲一升。止與半升。寧使少頃再飲。至於梨汁藕汁。蔗漿西瓜。皆可備不時之需。如不欲飲冷。當易白滾湯與之。乃至不思飲。則知胃和矣。
質按。長沙曰。渴思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又曰。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又曰。少陰病。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蓋少少者。不使盡意也。若盡意飲之。必為水逆。甚非法也。吳氏曰。煩渴思飲。酌量與之。又曰。能飲一升。止與半升。仍是長沙之法。
白話文:
病人感到口渴想喝水,就適量給他喝。如果喝太多水,自己感到水停留在心下,叫做停飲,應該服用四苓散。如果病人非常渴,想喝冰水和冷飲,無論什麼季節都可以適量給他喝。因為內熱過度,用冷飲來緩解非常合適。如果病人能喝一升水,就只給他喝半升,寧願等一會再喝,也不要一次喝太多。梨汁、藕汁、蔗漿、西瓜,都是可以備用的應急飲品。如果病人不願意喝冷的,就用滾燙的白開水代替。如果病人不想喝水,就表示胃氣已經恢復正常了。
四苓湯
茯苓(二錢),澤瀉(一錢五分),豬苓(一錢五分),陳皮(一錢)
取長流水煎服。古方有五苓散。用桂枝者。以太陽中風。表證未罷。併入膀胱。用四苓以利小便。加桂枝以解表邪。為雙解散。即如少陽並於胃。以大柴胡。合表裡而治之。今人但見小便不利。便用桂枝。何異聾者之聽宮商。胃本無邪。故用白朮以建中。今不用白朮者。疫邪傳胃而渴。白朮性壅。恐以實填實也。加陳皮者。和中利氣也。
質按。吳氏以為桂枝發汗。而其性辛溫。白朮健胃。而其弊壅塞。故共去之。蓋亦惡溫補之偏見。
白話文:
四苓湯
材料:
- 茯苓(二錢)
- 澤瀉(一錢五分)
- 豬苓(一錢五分)
- 陳皮(一錢)
用法: 用長流水煎煮後服用。
古方中有「五苓散」,其中加入了桂枝。用於太陽中風,表證未除,且併發膀胱症狀。四苓湯可利尿,桂枝可解表邪,合稱為「雙解散」。若少陽熱併胃熱,則加入柴胡,一併治療表裡證。
現代應用: 現今有些人一遇到小便不利就用桂枝,這就像聾子聽音,不分好壞。胃部本無邪氣,故用白朮(今已不用白朮)來健脾胃。若胃中有疫邪,患者會口渴,而白朮性質壅塞,恐會填實實證。加入陳皮,以和中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