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疫論私評》~ 卷上 (12)
卷上 (12)
1. 前後虛實
病有先虛後實者。宜先補而後瀉。有先實後虛者。宜先瀉而後補。所謂先虛後實者。或因他病先虧。或因年高血弱。或因先有內傷勞倦。或因新產亡血過多。或舊有吐血。及崩漏之證。時疫將發。即觸動舊疾。或吐血。或崩漏。以致亡血過多。然後邪熱漸漸加重。以上並宜先補而後瀉。
瀉者謂疏導之劑。並承氣下藥。概而言之也。凡遇先虛後實者。此萬不得已。而投補劑一二帖。後虛證少退。便宜治疫。若補劑連進。必助疫邪。禍害隨至。所謂先實後虛者。疫邪應下失下。血液為熱搏盡。原邪尚在。宜急下之。邪退六七。急宜補之。虛回五六。慎勿再補。
白話文:
疾病的發展有先虛弱後強盛的,應先補益後瀉下;也有先強盛後虛弱的,應先瀉下後補益。所謂先虛後實,可能是因其他疾病導致先前的虛弱,或是因年紀大了血氣衰弱,或是因先前內傷勞累,或是因生產後失血過多,或是舊有吐血、崩漏等症狀,當時疫要發作時,就會觸動舊疾,導致吐血或崩漏,造成失血過多,然後邪熱逐漸加重。以上這些情況都應先補益後瀉下。
瀉下指的是疏導的藥物,包含承氣湯類瀉下藥,這是概括性的說法。凡是遇到先虛後實的情況,只能不得已先服用補藥一兩帖,等到虛證稍微退去,就可以治療疫病。如果一直服用補藥,反而會助長疫邪,禍害就會隨之而來。所謂先實後虛,指的是疫邪應該瀉下卻沒有瀉下,血液被熱邪消耗殆盡,而原來的邪氣還在,應該馬上瀉下。邪氣退去六七分,就應該趕緊補益。虛弱恢復五六分,就不要再補了。
多服則邪熱復熾。下後畢竟加添虛證者。方可補。若以意揣度其虛。不見虛證。誤用補劑。貽害不淺。
質曰。此篇示逐機法。宜與乘除。及補瀉兼施篇。為一類見。
白話文:
服用過量會使邪火再次旺盛起來。在進行排泄治療之後,如果確實增加了虛弱症狀,纔可以使用滋補藥物。但如果只是憑藉自己的想法去猜測是否虛弱,而沒有看到實際的虛弱症狀就錯誤地使用了滋補藥物,就會造成很大的危害。這篇文章是為了展示如何根據病情來選擇適當的方法,應該和「乘除」以及「補瀉兼施」等篇章一起看作是一個整體。
2. 脈厥
溫疫得里證。神色不敗。言動自如。別無怪證。忽然六脈如絲。微細而軟。甚至於無。或兩手俱無。或一手先伏。察其人。不應有此脈。今有此脈者。皆緣應下失下。內結壅閉。營氣逆於內。不能達於四末。此脈厥也。亦多有過用黃連石膏諸寒之劑。強遏其熱。致邪愈結。脈愈不行者。
醫見脈微欲絕。以為陽證得陰脈。為不治。委而棄之。以此誤人甚眾。若更用人參生脈散輩。禍不旋踵宜承氣綬緩下之。六脈自復。
質曰。余每遇此證。輒診脈於尺澤及腋下。必大而實。或滑而數。
白話文:
溫疫得里證的脈象與治療
溫疫患者,如果出現得里證,也就是面色紅潤,精神尚可,行動自如,沒有其他明顯的病症,但是突然脈象變弱,如同細絲一般,微弱柔軟,甚至摸不到脈搏,或者兩手都摸不到脈,或者其中一隻手先摸不到脈。
觀察患者,不應該出現這種脈象,而現在出現這種脈象,是因為原本應該排泄的邪氣無法排出,在體內堆積,導致營氣逆行,無法到達四肢末端,所以才出現這種脈象,稱為「厥脈」。
這種情況下,很多醫生會過度使用黃連、石膏等寒涼藥物,强行抑制熱邪,反而導致邪氣更加凝結,脈象更難摸到。
有些醫生看到脈象微弱欲絕,就認為是陽證得陰脈,認為無藥可救,就把患者放棄了。這種誤診導致很多人因此喪命。
如果再使用人參、生脈散等藥物,就會更加雪上加霜。應該使用承氣湯緩緩瀉下,六脈就能恢復正常。
有人問道:「我經常遇到這種情況,我會在尺澤穴和腋下診脈,脈象一定是大而實,或者滑而數。」
3. 脈證不應
表證脈應浮。不浮者亦有可汗而解者。以邪氣微。不能牽引正氣。故脈不應。里證脈應沉。不沉者亦有可下而解者。以邪氣微不能抑鬱正氣。故脈不應。陽證見陰脈。有可生者。神色不敗。言動自如。乃稟賦脈也。再問平日無此脈。乃脈厥也。下後脈實。亦有病愈者。但得證減。
復有實脈。乃天年脈也。夫脈不可一途而取。須以神氣形色病證。相參以決安危為善。
質曰。夫脈者。以吾之氣。接渠之氣。以我神。揣彼神。得之於心。而應之於手。彼我權衡。以決安危也。吳氏之言。可以為診理要訣矣。古曰。知其要者。一言而達。蓋吳氏之謂夫。
張昆源之室。年六旬。得滯下。後重窘急。日三四十度。脈常歇止。諸醫以為雀啄脈。必死之候。咸不用藥。延予診視。其脈參伍不調。或二動一止。或三動一止而復來。此澀脈也。
白話文:
表證的脈應當浮。如果不浮,也有可以用發汗法解決的。這是因為邪氣微弱,不能牽引正氣,所以脈象沒有浮起來反應。裡證的脈應當沉。如果不沉,也有可以用瀉下法解決的。這是因為邪氣微弱,不能壓抑正氣,所以脈象沒有沉下去反應。
陽證出現陰脈,有人能生還。這時神色不敗,言動自如,這是稟賦的脈象。再問他平時有無這個脈象,如果是,那就是脈厥。下法後脈實,也有人病癒。但只是一時症狀減輕。
還有實脈,這是天年脈。脈象不能只從一個方面判斷,需要結合神氣形色和病證,綜合判斷病情安危纔好。
問:脈是什麼?是用我自己的氣接對方的氣,用我的神揣測對方的神,從心裡領會到脈象,然後手部體現出來。雙方相互權衡,以此判斷病情安危。吳氏的這番話,可以作為診脈要訣。古人說:明白要理的人,一言即可點醒。大概說的就是吳氏。
張昆源的妻子,年六旬,得了腹瀉。排便後腹部沉重急迫,每天大便三四十次。脈象經常間歇。諸多醫生認為是雀啄脈,是死徵,都不用藥。請我去診視。她的脈象參伍不調,有的時候兩次搏動後停一次,有的時候三次搏動後停一次,然後又恢復。這是澀脈。
質按。此脈近於結若代。豈可以澀名耶。澀反於滑。往來澀滯也。
年高血弱。下利膿血。六脈短澀。固非所能任。詢其飲食不減。形色不變。聲音烈烈。言語如常。非危證也。遂用芍藥湯。加大黃三錢。大下純膿成塊者兩碗許。自覺舒快。脈氣漸續。而利亦止。數年後。又患傷風。咳嗽痰涎湧甚。診之又得前脈。與杏桔湯二劑。嗽止脈調。
方知此婦。凡病俱作此脈。大抵治病。務以形色脈脈參考。庶不失其大段。方可定其吉凶也。
白話文:
這脈象接近結代脈,怎麼能用澀脈來命名呢?澀與滑相反,代表著氣血運行不暢。
這位年紀大的婦人,血氣虛弱,腹瀉膿血,六脈都短澀,情況不容樂觀。詢問她飲食沒有減少,面色正常,聲音洪亮,說話如常,並非危重症狀。於是用芍藥湯,加入大黃三錢,服用後排出大量膿塊,病人感覺舒暢,脈象漸漸恢復,腹瀉也止住了。幾年後,她又患傷風,咳嗽痰多,診脈發現又是之前的脈象,用杏桔湯兩劑,咳嗽停止,脈象恢復正常。
由此可知,這位婦人的病症都伴隨著這種脈象,所以治病時,一定要參考患者的形色、脈象,才能判斷病情的嚴重程度,做出正確的治療方案。
4. 體厥
陽證陰脈。身冷如冰。為體厥。
施幼聲。賣卜頗行。年四旬。稟賦肥甚。六月患時疫。口燥舌乾。胎刺如鋒。不時太息。咽喉腫痛。心腹脹滿。按之痛甚。渴思冰水。日晡益甚。小便赤澀得涓滴則痛甚。此下證悉備。但通身肌表如冰。指甲青黑。六脈如絲。尋之則有。稍按則無。醫者不究里證熱極。但引陶氏(節庵)全生集。
以為陽證。但手足厥逆。若冷過肘膝。便是陰證。今已通身冰冷。此之冷過肘膝。更甚。宜其為陰證。一也。宜陶氏以脈分陰陽二證。全在有力無力中分。今已脈微欲絕。按之如無。比之無力。更甚。宜其為陰證。二也。陰證而得陰脈之至者。復有何說。遂主附子理中湯。未服。
白話文:
這位施幼聲,靠算命為生,年紀四十,身材肥胖。六月染上時疫,口乾舌燥,喉嚨像被針刺一樣疼痛,經常嘆氣,咽喉腫痛,心腹脹滿,按壓時非常疼痛,渴得想喝冰水,到了下午症狀更嚴重,小便赤色且澀,稍微排尿就疼痛不已。這些都是下焦症狀。但奇怪的是,他全身肌膚表面冰冷如冰,指甲青黑,六脈細如髮絲,稍微觸摸還能感覺到,用力按壓就消失不見了。醫生沒有深入研究他內在的熱證,只引用陶節庵的全生集,認為這是陽證,因為手腳厥逆,如果冰冷超過肘膝就是陰證。現在施幼聲全身冰冷,比冰冷超過肘膝還要嚴重,應該屬於陰證。再者,陶節庵以脈象分陰陽兩證,主要區分脈象的有力與無力。現在施幼聲的脈象細微,快要消失,按壓幾乎沒有感覺,比無力還要嚴重,應該屬於陰證。陰證並出現陰脈的極端情況,還有什麼好說的呢?於是醫生就開了附子理中湯,但施幼聲還沒喝。
延予至。以脈相參。表裡互較。此陽證之最者。下證悉具。但嫌下之晚耳。蓋因內熱之極。氣道壅閉。乃至脈微欲絕。此脈厥也。陽鬱則四肢厥逆。況素稟肥盛。尤易壅閉。今亢陽已極。以至通身冰冷。此體厥也。急投大承氣湯。囑其緩緩下之。脈至厥回。便得生矣。其妻聞一曰陰證。
一曰陽證。天地懸隔。疑而不服。更請一醫。指言陰毒。須灸丹田。其兄疊延三醫續至。皆言陰證。乃進附子湯。下咽如火。煩躁頓加。逾時而卒。
質曰。陰證冷過肘膝多死。今至通身冰冷。而不死者。此所謂熱厥也。有白虎證。又有承氣證。長沙曰。脈滑而厥者里有熱也。白虎湯主之。又曰。厥深者。熱亦深。厥當下之。
白話文:
延請我診治。我根據脈象來判斷病情,將表證和裡證互相比較。這是陽證中最嚴重的一種,下證的證狀都已具備,只是可惜下利發作得太晚。這是因為內熱極盛,氣道被阻塞,導致脈搏微弱欲絕。這種脈象叫做厥脈。陽氣鬱結,就會導致四肢厥逆。況且他本來就肥胖,更容易氣血瘀滯。現在亢陽已到極點,以至於全身冰冷。這叫做體厥。趕快用大承氣湯灌腸,囑咐他慢慢地將腸道內的積滯排出來。脈搏恢復活力,病情就能好轉。
他的妻子聽到有人說是一種虛寒的陰證,又有人說是一種陽證,兩種說法天差地別,她心生疑惑,不肯相信。於是又請來了另一位醫生,這位醫生說這是陰毒導致的,需要灸治丹田。他的哥哥又陸續請了三位醫生,也都說是陰證。於是便服用了附子湯,下嚥後如火灼般灼熱,煩躁不安的症狀頓時加重,沒過多久就去世了。
我說,陰證的症狀是寒冷,如果寒冷越過肘膝,往往會死亡。現在患者全身冰冷,但沒有死亡,這叫做熱厥。他有白虎證,也有承氣證。長沙人張機說,脈象滑利而厥逆,體內有熱,應該用白虎湯治療。他又說,厥逆嚴重的,體內的熱證也嚴重,應該用下法治療。
5. 乘除
(算法。添算曰乘。減算曰除。)
病有純虛純實。非補即瀉。何有乘除。設遇既虛且實者。補瀉間用。當詳孰先孰後。從少從多。可緩可急。隨其證而調之。
吳江沈青來之室。少寡。素多鬱怒。而有吐血證。歲三四發。吐後即已。無有他證。蓋不以為意也。三月間。別無他故。忽有小發熱。頭疼身痛。不惡寒而微渴。若惡寒不渴者。乃感冒風寒。今不惡寒微渴者。疫也。至第二日。舊證大發。吐血倍常。更加眩暈。手振煩躁。種種虛躁。
飲食不進。且熱漸加重。醫者病者。但見吐血。以為舊證復發。不知其為疫也。故以發熱認為陰虛。頭疼身痛認為血虛。不察未吐血前一日。已有前證。非吐血後所加之證也。諸醫議補。問予可否。余曰。失血補虛權宜則可。蓋吐血者。內有結血。正血不能歸經。所以吐也。
白話文:
算法
加法稱為「乘」。 減法稱為「除」。
補瀉運用
疾病有純虛(只有虛症)或純實(只有實症)的,沒有同時補瀉的道理。如果遇到既虛且實的情況,補瀉之間可以交替使用。應細緻考慮補瀉先後的順序,用量多少,適緩急程度,根據具體病證來調整。
案例:吐血合並疫證
吳江的沈青來身體虛弱,性格抑鬱,有吐血的病症,每年發作三四次,吐血後就緩解,沒有其他症狀,因此沒有在意。三月間,突然發燒,頭疼身痛,不惡寒,稍稍口渴。如果惡寒不渴,多半是受了風寒;如果像現在不惡寒而微渴,多半是疫證。到了第二天,吐血的舊症大發作,比以往更厲害,同時伴有眩暈、手抖、煩躁等虛熱症狀。
沈青來已經不肯進食,而且發熱越來越嚴重。醫生和病人只看到吐血,以為是舊病復發,沒有意識到是得了疫證。所以把發熱當成陰虛,頭疼身痛當成血虛。沒有注意到在吐血前一天,已經出現了前述的症狀,不是吐血後才新添的症狀。各位醫生都建議補益,詢問我的看法。我說,失血補虛的權宜之計是可以的。因為吐血的人,體內有積滯的血塊,正常的血液無法流入經絡,所以才吐血。
結血牢固。豈能吐乎。能去其結。於中無阻。血自歸經。方冀不發。若吐後專補。內則血滿。既滿不能歸。血從上溢也。設用寒涼尤誤。投補劑。亦只顧目前之虛。用參暫效。不能拔去病根。日後又發也。況又兼疫。今非昔比。今夙疾因傷而發。血脫為虛。邪在為實。是虛中有實。
如投補劑。始則以實填虛。沾其補益。既而以實填實。災害立至。於是暫用人參二錢。以茯苓歸芍佐之。兩劑後。虛證咸退。熱減六七。醫者病者。皆謂用參得效。均欲連進。余禁之不止。乃恣意續進。便覺心胸煩悶。腹中不和。若有積氣。求噦不得。此氣不時上升。便欲作嘔。
白話文:
血塊凝結得很牢固,怎麼可能吐出來呢?要能化解血塊,讓它在體內暢通無阻,血液才能回到經脈,才有可能阻止病情發作。如果吐血後只顧補氣,體內血液就會過多,滿溢而無法回流,血液就會從上部溢出。如果使用寒涼藥物,那就更錯了。補氣藥物雖然能暫時緩解虛弱,卻不能根治病根,日後還會復發。更何況現在還伴隨著疫病,情況比以前更複雜。現在的舊病是因受傷而發作,血虛是虛症,邪氣入侵是實症,是虛中有實。如果只補氣,一開始的確能用實補虛,暫時獲得益處,但如果繼續用實補實,就會帶來災禍。因此,一開始只用人參二錢,再用茯苓、歸芍輔助。兩劑之後,虛證就都消退了,熱症也減輕了六七成。醫生和病人也都認為用人參有效,都想要繼續服用。我卻阻止他們,但他們還是任性地繼續服用,結果就感到胸悶心煩,腹中不適,好像有積氣,想吐卻吐不出來。這種氣體時常向上升,就想嘔吐。
心下難過。遍體不舒。終夜不寐。喜按摩槌擊。此皆別加有餘之變證也。所以然者。止有三分之疫。只應三分之熱。適有七分之虛。經絡枯澀。陽氣內陷。故有十分之熱。分而言之。其間是三分實熱。七分虛熱也。向則本氣空虛。不與邪搏。故無有餘之證。但虛不任邪。惟懊憹鬱冒眩暈而已。
今投補劑。是以虛證減去。熱減六七。所餘三分之熱者。實熱也。乃是疫邪所致。斷非人參可除者。今再服之。反助疫邪。邪正相搏。故加有餘之變證。因少與承氣。微利之而愈。按此病。設不用利藥。宜靜養數日。亦自愈。以其人大便。一日一行。則知胃氣通行。邪氣在內。
白話文:
胸口闷痛,全身不舒服,整晚睡不着,喜欢用按摩锤敲打。这些都是邪气过盛的症状。原因是体内只有三分的疫毒,应该对应三分的热度,却有七分的虚弱,经络干涩,阳气内陷,因此会出现十分热的症状。具体来说,其中三分是实热,七分是虚热。之前因为元气虚弱,无法对抗邪气,所以没有出现过盛的症状,只是因为虚弱无力抵抗邪气,才会感到烦闷、头晕。
现在服用补药,虚弱症状减轻,热度也减少了六七分,剩下的三分热就是实热,是疫毒引起的,人参是无法去除的。现在再服用人参,反而会助长疫毒,邪气与正气相搏,所以出现了过盛的症状。因为少量服用承气汤,稍微泻泻就痊愈了。按照这个病症,如果不使用泻药,应该静养几天,也能自愈。因为患者每天排便一次,说明胃气通畅,邪气还在体内。
日從胃氣下趨。故自愈。間有大便自調而不愈者。內有灣糞隱曲不行。下之得宿糞極臭者。病始愈。設邪未去。恣意投參。邪乃益固。日久不除。醫見形體漸溲。便指為怯證。愈補愈危。死者多矣。
質曰。夫惡寒而不渴者。感冒也。渴而不惡寒者。疫也。在其初宜審焉。蓋惡寒者。為太陽之主讓。渴者。為陽明之主證也。
白話文:
古人認為,如果人體的胃氣能夠順利運作,身體就會自行康復。偶爾會有人的大便能自我調節但並未痊癒,這是因為他們的腸道裡藏有未排出的積滯物,當這種物質被排除後,會出現臭味濃厚的宿便,這時病情開始有所好轉。然而,如果病原體尚未清除,過度地服用參類補品,可能會使病原體更加堅固。長時間下去,醫生看到患者的體態逐漸虛弱,便診斷為畏寒症狀,結果越是補救反而越加危險,導致死亡的案例非常多。
問曰:對於只感到寒冷而不口渴的症狀,這是感冒。若感到口渴但不感到寒冷的症狀,這是疫病。在初期應該仔細判斷。因為感到寒冷是太陽經的主症,而感到口渴則是陽明經的主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