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疫論私評》~ 卷上 (7)

回本書目錄

卷上 (7)

1. 病愈結存

溫疫下後,脈證俱平,腹中有塊,(必在少腹左邊,)按之則疼,自覺有所阻而膨悶,或時有升降之氣,往來不利,常作蛙聲,此邪氣已盡,其宿結(宿昔結糞)尚未除也。

此不可攻,攻之徒損元氣,氣虛益不能傳送,終無補於治結,須飲食漸進,胃氣稍復,津液流通,自能潤下也。

嘗遇病愈後,食粥半月,結塊方下,堅黑如石。

白話文:

在經歷了瘟疫並康復之後,所有的症狀和脈象都恢復正常。但在腹部有一硬塊(通常在小腹左側),按壓會感到疼痛,自己會感覺到有東西阻塞,導致腹部脹悶。偶爾會有氣在上下的感覺,呼吸不順暢,經常會發出類似青蛙的聲音。這表示身體的邪氣已經消散,但是長期累積的宿便還未清除。這個時候不適合用藥物強烈攻下,這樣只會白白損傷你的正氣。因為氣血虛弱的情況下,身體的運送功能更差,對於消除硬塊沒有幫助。

需要的是慢慢增加飲食,讓胃部功能逐漸恢復,當體內的津液開始流動,自然就能使大便變得柔軟,容易排出。曾經遇到過病人康復後,只喝粥半個月,腹部的硬塊才終於排出,那硬塊堅硬如石,顏色深黑。

這就是康復後可能出現的情況,以及處理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