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溫熱串解》~ 卷一 (2)
卷一 (2)
1. 溫熱提要
俞東扶曰:「今之所謂傷寒者,大概皆溫熱病耳。」仲景云:「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在太陽已現熱象,則麻、桂二湯必不可用,與傷寒迥別。《內經》云:「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是指諸凡驟熱之病,皆當從傷寒例觀。二說似乎不同,因審其義,蓋不同者在太陽,其餘則無不同也。
溫熱病只究三焦,不講六經,此是妄言。仲景之六經,百病不出其範圍,豈以傷寒之類,反與傷寒截然兩途乎?葉案云:溫邪吸自口鼻,此亦未確。仲景明云伏氣之發,李明之、王安道俱言冬傷於寒,伏邪自內而發,奈何以吳又可《溫疫論》牽混邪?惟傷寒則足經為主,溫熱則手經病多。
如風溫之咳嗽、鼻鼾,熱病之神昏譫語,或溏瀉黏垢,皆手太陰脈、手厥陰心包絡、手陽明大腸現症,甚至喉腫肢掣,昏蒙如醉,躁擾不寧,齒焦舌燥,發斑發頤等症。其邪分布充斥,無復六經可考,故不以六經法治耳。就餘生平所驗,初時兼挾表邪者多,仍宜發散,如防、葛、豉、薄、牛蒡、杏仁、滑石、連翹等。以得汗為病輕,無汗為病重。
如有斑,則參入蟬蛻、桔梗、蘆根、西河柳之類;如有痰,則參入土貝、天蟲、瓜蔞、橘紅之類;如現陽明證,則白虎、承氣;少陽證則小柴胡去參、半加花粉、知母。(璜按:少陽證因於溫暑者,雷少逸清營捍瘧法較穩。),少陰證則黃連阿膠湯、豬苓湯、豬膚湯。俱宗仲景六經成法有效,但溫熱病之三險證多死,不比傷寒。
蓋冬不藏精者,東垣所謂腎水內竭,孰為滋養也。惟大劑養陰,佐以清熱,或可救之。養陰如二地、二冬、阿膠、丹皮、元參、人乳、蔗漿、梨汁;清熱如三黃、石膏、犀角、大青、知母、蘆根、茅根、金汁、雪水、西瓜、銀花露、絲瓜汁,隨其對證者選用。若三陰經之溫藥,與溫熱病非宜,亦間有用真武、理中者。
百中之一二而已。大抵溫熱病最怕發熱不退,及痙厥、昏蒙。更有無端而發暈,及神清而忽間以狂言者,往往變生不測。遇此等症,最能惑人。不比陽證陰脈,陽縮舌卷,撮空見鬼者,易灼其危也。要訣在辨明虛實,辨得真方可下手,然必非劉河間、吳又可之法所能救。平素精研仲景《傷寒論》者,庶有妙旨。
至若葉案之論溫熱,有邪傳心包,震動君主,神明欲迷,瀰漫之邪攻之不解,清竅既蒙,絡內亦痹。豁痰降火無效者,用局方至寶丹或紫雪或牛黃丸。宗喻氏芳香逐穢之說,真足超越前賢,且不蹈用重藥者一點偶誤,覆水難收之弊也。
璜按:喻氏此論,確切不移。其間有云:「無端發暈,神清而忽間以狂言者,往往變生不測。因此證神氣半明半昧,察其舌色淡紅而近紫,苔甚薄,或無苔,死期每在五六日之間,余於臨證見之屢矣。此證在西醫以為延髓神經為細菌所侵害,此因由顯微鏡之檢查而得者也。未識我國醫者以為然否?
白話文:
俞東扶說:「現在所謂的傷寒,大多都是溫熱病。」張仲景曾說:「太陽病有發熱和口渴的症狀,但不畏寒的,這就是溫病。」在太陽病已經出現熱象的時候,麻黃湯和桂枝湯這兩種藥物就不能使用了,這與傷寒病有很大的區別。《黃帝內經》裡說:「熱病都屬於傷寒的一類。」這是指出所有突然發熱的疾病,都應按照傷寒的例子來看。這兩種說法看起來好像有矛盾,但實際上,它們的差異僅限於太陽病,對於其他的病症,兩者並沒有衝突。
溫熱病不能只研究三焦而不講六經,這是錯誤的觀點。張仲景的六經理論,涵蓋了所有的疾病,怎麼可能把溫熱病和傷寒病完全割裂開來呢?葉天士認為溫邪從口鼻進入,這種觀點並不準確。張仲景明確提到潛伏的病氣發作,李明之和王安道也都說冬天受寒,潛伏的邪氣從內部發出,為什麼要用吳又可的《溫疫論》來混淆視聽呢?只是,傷寒病主要影響足部的經絡,而溫熱病則多影響手部的經絡。
像風溫的咳嗽、鼻塞,熱病的神志不清、囈語,或者瀉下粘稠,這些都是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陽明大腸經的症狀,甚至喉嚨腫脹、四肢抽搐、昏迷如醉、煩躁不安、牙齒乾燥、舌頭乾燥、皮膚出疹、面部浮腫等症狀。邪氣遍佈全身,無法再按照六經來分類,所以不能用六經的治療方法。根據我的經驗,初期通常會伴隨著表面的邪氣,仍然應該用發散的方法,例如防風、葛根、豆豉、薄荷、牛蒡子、杏仁、滑石、連翹等。出汗代表病情輕微,不出汗則表示病情嚴重。
如果出現斑疹,可以加入蟬蛻、桔梗、蘆根、西河柳等藥物;如果有痰,可以加入土貝、天蟲、瓜萎、橘紅等藥物;如果是陽明證,可以用白虎湯、承氣湯;如果是少陽證,可以用小柴胡湯去掉人參、半夏,再加入花粉、知母。(璜按:如果少陽證是由於溫暑引起的,雷少逸的清營捍瘧法更穩妥。)如果是少陰證,可以用黃連阿膠湯、豬苓湯、豬膚湯。這些都是遵循張仲景六經的治療方法,效果良好,但是溫熱病的三種危險症狀常常導致死亡,這與傷寒病不同。
因為冬天不能藏精,也就是東垣所說的腎水內竭,這意味著身體缺乏滋養。只有大量補充陰液,輔以清熱的方法,纔有可能挽救。補充陰液的藥物有生地、麥冬、阿膠、牡丹皮、玄參、人乳、甘蔗汁、梨汁;清熱的藥物有黃連、黃芩、黃柏、石膏、犀角、大青、知母、蘆根、茅根、金汁、雪水、西瓜、銀花露、絲瓜汁,選擇適合症狀的藥物使用。然而,對於三陰經的溫藥,對於溫熱病來說並不是合適的,但也偶爾會使用真武湯、理中湯。
但這種情況只佔所有病例的一小部分。溫熱病最可怕的症狀是發熱不退,以及抽搐、昏迷。還有無緣無故的暈眩,以及神志清楚卻突然開始說胡話的情況,這些往往會帶來不可預料的後果。遇到這些症狀,最容易讓人迷惑。不像陽證陰脈,陽縮舌卷,看到鬼魂的症狀,容易判斷其危險性。關鍵是要分辨虛實,只有真正辨明瞭才能進行治療,但這絕不是劉河間、吳又可的治療方法能夠解決的。只有深入研究張仲景《傷寒論》的人,纔可能找到妙計。
至於葉天士討論溫熱病的理論,他提到邪氣傳到心包,震動心臟,使神智迷失,邪氣廣泛地影響身體,清除邪氣的效果不佳,清潔的竅門被矇蔽,內絡也被堵塞。如果豁痰降火無效,可以使用局方至寶丹或紫雪或牛黃丸。遵循喻氏的芳香除臭理論,確實超越了前輩,而且避免了使用重藥可能產生的一點誤差,導致無法挽回的後果。
璜按:喻氏的這個理論,非常準確,不會改變。他提到:「無緣無故的暈眩,神志清楚卻突然開始說胡話,這些往往會帶來不可預料的後果。這種症狀的神氣一半清醒一半模糊,觀察舌頭的顏色是淡紅色,靠近紫色,舌苔很薄,或者沒有舌苔,死亡的時間通常在五到六天之間,我在診斷中經常看到這種情況。這種症狀在西方醫學中被認為是延髓神經受到細菌侵害,這是通過顯微鏡檢查得出的結論。我不知道我們國家的醫生是否認同這種看法?」
2. 溫熱病候
《難經》云:熱病皆傷寒之類。歷考各醫家皆謂未可概以傷寒法治之,茲特覶列如下,以為辨證之準的。
霜降後,天氣寒冷,感之即病者,傷寒也。
霜降後當寒不寒,乃更溫暖,感冒而即病者,冬溫也。
春氣和暖,初病但熱不惡寒而口渴,此由內發外,伏氣之春溫也。初起微寒,後即但熱不寒,此感而即發之春溫也。
夏至以後,時令炎熱,一起壯熱,煩渴,而不惡寒者,熱病也。熱病與中暑相似,但熱證脈盛,中暑脈虛。
夏月有病,頭痛,譫語,自汗,身不甚熱,兩脛逆冷,四肢沉重,胸腹滿而渴者,濕溫也。其人常傷於濕,因而中暑,濕熱相搏,故發此病。
頭痛,身熱,自汗,與傷寒同,而脈尺寸俱浮,身重,默默但欲眠,鼻鼾,語氣難出,四肢不收者,風溫也。
身熱足寒,頭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脈赤,獨頭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痙也。《金匱要略》云:太陽病,發熱,無汗,惡寒者,為剛痙;發熱,汗出,不惡寒者,為柔痙。
伏天受暑,至秋晚發,新邪欲人,伏氣欲出,寒熱類瘧,脘痞渴悶,午後則甚,入暮更劇,天明得汗,則諸恙稍緩者,伏暑也。
大火西流,炎𭶟一如盛夏。暑溫交烝,病見壯熱,煩渴,蒸蒸自汗者,秋暑也。
璜按:《傷寒指掌》云:古時傷寒十一證,類傷寒六證,時行傷寒二證,細考之屬於溫熱為多。故今之所謂傷寒,大半屬於溫熱也,而治法究與傷寒不侔。傷寒入足經,而溫邪多入手經;傷寒宜表,而溫邪忌汗;傷寒藥宜辛溫,而溫邪藥宜辛涼。苟不辨明,必多誤傷。歷代以來,若河間之《原病式》,楊慄山之《寒溫條辯》、吳又可之《醒醫六書》,戴天章之《廣瘟疫論》,皆能就傷寒、溫熱之病證不同處剖析精詳。而用藥大法,非升散即苦寒,猶非面面圓到。
葉天士先生出,於溫熱治法,具有慧舌靈心,章虛谷、邵步青、王士雄、吳坤安、吳鞠通、杜羲桐輩皆宗之,治效歷歷可紀。李纘文、陸九芝信口謾罵,非正論也。璜以類傷寒各症,與溫熱頗不相似,特將伏暑、秋暑二病類入。因近代此病最多,救世急也。
白話文:
【溫熱病症候】
《難經》提及:所有熱性疾病都歸類在傷寒之範疇。然而,經過眾多醫學專家的考證,認為這些疾病不能一概用傷寒的療法治理,因此,以下特別列出,作為辨識病症的標準。
霜降後,天氣轉寒,一旦感受到寒氣便發病,這就是傷寒。
霜降後,應是寒冬卻反而溫暖,因感受這種氣候而立即發病,稱為冬季溫病。
春季氣候和暖,初發病症只有發熱,並無畏寒且口渴,這是體內潛藏的氣息在春季爆發所導致的春溫病。開始時會有些許畏寒,隨後就只有發熱,這是感染後立即爆發的春溫病。
夏至後,炎熱的季節,一旦發病就是高燒、極度口渴,且不畏寒,這就是熱病。熱病和中暑的症狀相似,但熱病的脈象較強,中暑的脈象較弱。
夏季裡的疾病,表現為頭痛、胡言亂語、自汗、身體並不是非常熱,雙腿冰冷,四肢沉重,胸腹滿脹且口渴,這就是濕溫病。患者通常因為濕氣過重,再受到暑氣影響,濕熱相交,所以引發此病。
頭痛,身體發熱,自汗,這些和傷寒的症狀相同,但脈象尺寸都浮,身體沉重,沉默只想睡覺,打鼾,說話困難,四肢無法活動,這是風溫病。
身體發熱,腳部冰冷,頭頸僵硬,畏寒時頭部發熱,臉色紅潤,眼睛泛紅,頭部不由自主搖晃,突然口齒緊閉,背部弓起,這是痙病。《金匱要略》指出:太陽病,發熱,無汗,畏寒,這是剛性痙病;發熱,出汗,不畏寒,這是柔性痙病。
夏季受到暑氣侵襲,直到秋季才爆發,新的病邪進入體內,潛藏的病氣欲爆發,寒熱交替如瘧疾,腹部脹悶,口渴,午後病情加重,傍晚更為嚴重,清晨出汗,病情稍緩,這是伏暑病。
酷暑如盛夏,暑氣和溫度交加,病症表現爲高熱、煩渴,大量自汗,這是秋暑病。
《傷寒指掌》指出:古時傷寒有十一種症狀,類似傷寒有六種症狀,流行性傷寒有兩種症狀,細心研究發現,這些症狀大多屬於溫熱病。因此,現今所謂的傷寒,大部分屬於溫熱病,治療方法和傷寒大不相同。傷寒主要影響下肢,而溫熱病多影響上肢;傷寒適合表発,而溫熱病忌諱出汗;傷寒的藥物偏向辛溫,而溫熱病的藥物偏向辛涼。如果不分辨清楚,必定會造成誤診。從歷史上看,《原病式》、《寒溫條辯》、《醒醫六書》、《廣瘟疫論》等著作都能精確地解析傷寒和溫熱病的不同,但在藥物使用上,不是升散就是苦寒,並非全面。
葉天士先生出現後,在溫熱病的治療上,有著獨特的見解,章虛谷、邵步青、王士雄、吳坤安、吳鞠通、杜羲桐等人皆遵從他的理論,治療效果顯著。李纘文、陸九芝的批評並非公正。因為類似傷寒的症狀和溫熱病不太一樣,特別將伏暑、秋暑這兩種疾病納入。因為近來這種疾病最為常見,這是為了救人急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