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宗元

《溫病辨症》~ 序 (3)

回本書目錄

序 (3)

1.

昔範文正有言:「不為良相,當為良醫」。豈不以醫之濟人與於等哉。然而業醫者,往往以濟人之具殺人,則又何也?其弊由於稽古未深,師心自用,讀書不求甚解,晰理未造精微。反是者,又泥於古人之陳法,而無運用之妙,聽其論則善,施諸用則乖。

若是者,均足以僨事,又安能取古人之是,救今人之非,著書立說,以示正鵠哉?吾友馬君清儒,博聞強識,尤邃於醫,於溫病一門,獨宗葉氏,辨其伏邪時邪,幾於剖毫晰芒,其用心可謂深矣!苟非信而好古,而又加以閱歷之功者,烏能若此?吾讀馬君之書,而知馬君之能濟人,且知馬君之志,欲令業醫者不迷於所向而均能濟人,豈徒葉氏之功臣,抑亦其範文正之襟期者歟?爰樂聞而為之序。

(光緒十二年孟春同里萃冷弟袁善作序)

白話文:

過去范仲淹曾說過:「如果不做一個好宰相,那就應當成為一個好醫生」。這不是因為醫生救人的方式與宰相治理國家同樣重要嗎?然而,從事醫學的人,卻常常用本來可以救人的工具去傷害人,這是為什麼呢?其原因在於他們對古籍的研究不夠深入,自以為是,讀書只求表面理解,對醫理的理解未達到精微的程度。反之,有些人又過度拘泥於古人的舊法,缺乏靈活運用的能力,他們的理論聽起來很好,但實際應用時卻大相逕庭。

這樣的話,都足夠造成問題,又怎能從古人的正確做法中,糾正今人的錯誤,寫書立論,以指明正確的方向呢?我的朋友馬清儒先生,見多識廣,記憶力強,尤其精通醫學,在溫病這一領域,獨尊葉天士的理論,對於區分潛伏病邪和時邪,幾乎到了極致,他的用心可謂非常深遠!如果不是真誠地喜愛古訓,並加上豐富的實踐經驗,怎能達到這種程度?我讀了馬先生的書,就知道他有能力救人,也知道他的願望,是希望讓從事醫學的人不會迷失方向,都能救人,他不僅僅是葉天士理論的忠實擁護者,更是有范仲淹那樣的胸襟和理想的人。因此,我非常高興能夠為他的書寫下這篇序言。

(光緒十二年孟春,同鄉的袁善為本書作序)